儘管受客觀因素影響,但2020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和房價依然創出了新高!數據顯示,去年排名前50的城市賣地收入超過4.2萬億元,同比上漲18%;其中,武漢、上海、北京和寧波等14座城市賣地收入超過1000億元。#社科院預測明年房價上漲5#
土地市場的「火熱」,也從側面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高增速。眾所周知,去年全國房價首次突破了10000元每平大關,不少城市房價年漲幅超過10%。當然,也有一些城市房價開始跌了,比如天津、鄭州、廊坊、蘇州等城市。
過去20年,我國房地產年銷售規模從1億平方米增長到如今的17億平方米,翻了16倍。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越弱。或者說,不同城市、不同區域及不同樓盤房價走勢開始明顯分化。
那麼,2021年房地產市場將如何運行?房價是漲還是下跌?對此,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報告給出了「預測」——明年房價平均漲幅在5%左右;房產開發年增速7%左右。可見,社科院對明年房價走勢依然持「樂觀」態度。
事實上,這也不是社科院第一次對房價走勢做「預測」了。過去5年,社科院都曾預測,大方向準確還是能夠做的。因此,2021年全國房價繼續上漲是大概率事件。當然,樓市戰略以為房地產分化格局將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01都市圈、城市群房價「憋不住」,漲幅或遠超5%!如今,大城市已經成為房地產「兵家必爭之地」。畢竟,大城市在「搶人」方面拔得頭籌,中小城市則人口持續外流。在人口方面的優勢,使大城市房價上漲動力更加強勁。
總體來看,2021年廣州、東莞、上海、深圳這4座城市房價很可能繼續走強,年漲幅或超過10%。為什麼有這樣的判斷?因為,這些城市過去只要稍有知名度的樓盤,基本上都不愁房子難賣,熱門樓盤當天就能賣出七成以上!
一位深圳房產媒體朋友介紹,去年深圳部分熱點樓盤紛紛出現了「萬人搖號」的情況,哪怕是均價5萬元每平的房子,都是當天被搶完,這說明當地購房需求非常強烈。事實上,東莞松山湖、上海黃浦、廣州天河及黃埔等板塊,都出現了類似情況。
02北方三四線城市房價滯漲或下跌,平均漲幅小於5%。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房價下跌的城市多數位於北方,且多為三四線城市。究其原因,是這些城市多數人口外流,人口對房價支撐有限。
有網友介紹,自己生活在北方一座四線城市,身邊不少朋友都去大城市拼搏奮鬥,當地年輕人明顯開始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空間有限,甚至可能開始進入「下跌通道」。
小結:2021年,房地產市場或許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大城市躁動,小城市沉寂。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