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掌握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心技術

2020-12-06 中安在線網站

  記者4月9日從位於合肥科學島上的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在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堆芯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發出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高份額燃料、高密度冷卻劑、耐高溫耐腐蝕結構材料等關鍵技術難題。這一成果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壟斷,標誌著我國已成功掌握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心技術。

  鉛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組織評定為有望首個實現工業示範和商業應用的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得益於鉛基材料優良的中子物理和熱物理特性以及穩定的化學性質,鉛基堆在產能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還具有良好的核廢料「焚燒」處理能力和核燃料增殖能力,是一種能夠實現多種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此外,這種反應堆具有良好的工業技術基礎,如俄羅斯核潛艇裝備的鉛冷快堆已經有近100堆年的成功運行經驗。由於鉛基堆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目前西方多個國家正積極推動鉛基堆工程化應用,計劃2021年實現商業示範。

  燃料組件及包殼是鉛基堆堆芯的核心構件,其結構設計和所用材料受到堆內複雜的服役環境的挑戰。由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院士等組成的專家組,近日對中科院核安全所自主研發的「中國鉛基堆原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進行了成果鑑定,一致認為:中國鉛基堆原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實現了自主化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新型包殼材料的耐高溫和耐腐蝕性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對促進我國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核安全所負責未來先進核裂變能中鉛鉍反應堆的研發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反應堆系統詳細設計及主要技術研發,並在核心設計理念與關鍵設備研製方面實現了突破,具備了鉛基堆工程實施能力。

相關焦點

  • 【新華社】我國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芯」技術獲得重要突破
    【新華社】我國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芯」技術獲得重要突破 2016-04-07 新華社 蔡敏 :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在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堆芯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發出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高份額燃料、高密度冷卻劑、耐高溫耐腐蝕結構材料等關鍵技術難題。
  • 我國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芯」技術獲重要突破—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合肥4月6日電 (記者蔡敏)記者6日從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在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堆芯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發出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
  • 世界最大核聚變反應堆進入組裝,堪稱「小太陽」比核裂變電站先進
    據雅虎新聞網7月29日消息,位於法國南部卡達拉舍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縮寫:ITER)目前已經進入組裝階段,標誌著由歐盟、印度、日本、我國、俄羅斯、韓國和美國等七國斥巨資投入研發的項目,即將進入衝刺期
  • 美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再度上演「起大早趕晚集」 兩條腿走路奮起追趕...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說法以及近期的消息,新建的2臺反應堆中,由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和通用電氣-日立核能公司共建的屬於採用熔鹽儲能的鈉冷快堆,而另一家X-energy公司的則是高溫氣冷堆,均屬於第四代反應堆。和第三代反應堆一樣,在第四代反應堆上,美國也是佔了先機的。
  • 我國首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滿功率運行72小時 全面掌握快堆核心技術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我國首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12月15日17時首次達到100%功率,18日17時實現滿功率穩定運行72小時。主要工藝參數和安全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標誌著我國全面掌握了快堆的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的核心技術。
  • 當人類徹底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後,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當然,這一天的到來還有點遠,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中,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穩定發電帶來的便利。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核聚變的相關知識。
  • 核能:從裂變邁向聚變
    原標題:核能:從裂變邁向聚變  日前,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在荷蘭海牙舉行,峰會主題是,如何加強核設施和核材料的保護,防止出現核事故。迄今,核裂變能一直存在三大問題:能否安全運轉;原料能否保障供應;核廢料如何安全儲存。目前,幾個大國在加強國際合作的同時都在積極研究從核裂變邁向核聚變。
  • 第四代核電技術預計兩年後在中國投建 鈾-238核廢料都能再利用
    第四代核電技術預計兩年後在中國投建 鈾-238核廢料都能再利用 目前的主要商業核電站,大多使用的是輕水堆,以鈾-235為燃料,以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
  • 你知道第四代核電技術有哪些特點嗎?
    第四代核電技術有什麼特徵?核電發展的趨勢是安全水平更加卓越、經濟性更好、核燃料利用率更高、廢物產生量更少。
  • 我國率先突破國際核聚變研究核心技術 「人造太陽」核心部件首獲...
    為此,包括中國在內的7方三十多國開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合作工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國際熱核聚變核心部件在國際上率先通過權威機構認證,這是我國對國際熱核聚變項目的重大貢獻。
  • 印度核裂變快堆技術成為焦點,比俄羅斯方案更先進,領先中國20年
    這項技術正是核裂變快中子增殖堆(快堆)。在過去近30年裡,印度核物理學家不僅率先在核裂變快中子增殖堆領域投入研發力量,更有所成就。如今全球目光都聚焦在印度南部地區即將建成的快堆上,這將成為一個新的裡程碑式成就。原子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從安全角度來看,快中子增殖堆比傳統的壓水堆(PWR)更加安全,且成本更低,是代替今天核電原理的重要方案之一。
  • 中國啟用「人造太陽」核聚變反應堆,最高溫度可達1.5億℃
    據媒體報導,中國首次成功啟動了「人造太陽」核聚變反應堆,這標誌著中國核電研究能力的一大進步。HL-2M託卡馬克反應堆是中國最大、最先進的核聚變實驗研究設備,科學家們希望該設備能夠釋放出一種強大的清潔能源。據《人民日報》報導,它使用強大的磁場來融合熱等離子體,可以達到1.5億攝氏度以上的溫度——大約是太陽核心溫度的10倍。
  • 我國鉛鉍零功率反應堆首次實現臨界
    熱堆反應後的剩餘物的放射性仍然很強,而這些核廢料在快堆反應中經過回收再利用以後,可降低放射性物質的衰變期,從而大大減少核廢物處置量,因此快堆被公認為第四代核電技術。根據冷卻劑的類型,快堆一般又可分為氣冷快堆、鈉冷快堆和鉛/鉛鉍冷卻快堆。目前快堆中,之前大家比較了解的是鈉冷快堆,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銤為之已經努力了半個多世紀。
  • 首座核聚變反應堆將亮相,2025年運營
    ,目前人類擁有的核反應堆都是核裂變反應堆,採用核裂變原理製造而成,雖然相比於傳統能源有很多好處,但是核裂變核反應堆並不安全,此前多次發生嚴重事故,給人類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相比之下,不會產生放射性汙染,更加安全,也更加環保,同等規模還可以產生更多能源,因此,核聚變是最有希望的未來能源,全世界各國都在對可持續核聚變核反應堆進行探索,誰掌握了這一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
  • 首座核聚變反應堆即將亮相,2025年運營
    我們現在需要的未來能源不僅需要性價比非常高而且還要是清潔能源不能影響大自然的環境,那麼這樣高要求的未來資源只有核聚變反應堆才能夠滿足,而我們世界上擁有的基本上都是核裂變反應堆,雖然這個反應堆較與之前的不可再生能源相比有著很多的好處
  • 地內小太陽的釋能產熱機制:科學家發現的天然鈾核裂變反應堆!
    在尋找這個答案期間,我在上海圖書館查閱資料時,正巧在《世界科學》1980年第9期上看到了一篇G.A.Cowan所寫的文章,題為《自然界的核反應堆》: 1970年,在加彭共和國的奧克洛(oklo)鈾礦中,法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長期休眠的天然核裂變反應堆。研究表明:18億年以前,在富鈾礦床增生期間,它經歷了一個持久的核裂變反應。
  • 核聚變與核裂變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人類利用核能是從核裂變開始的,從費米在芝加哥大學建立人類第一個核反應堆開始,到後來美國轟炸日本的兩顆原子彈,再到現在的核電站,這些都是核裂變的產物。核裂變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其實就是用中子去轟擊裂變材料的重原子核,這些重原子核被轟擊後會分裂為二到三個輕原子核,同時還會釋放出二到三個中子,這些中子又會轟擊其他的重原子核,這樣一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釋放了巨大的能量,這種過程被稱為鏈式反應
  • 為什麼造得了氫彈,卻造不出核聚變反應堆,技術難關有哪些?
    當裂變核彈被研發出來的時候,它們的效率並不是很高。不久,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與之相反的過程:核聚變。利用這一過程的武器被稱為核聚變炸彈、熱核炸彈或氫彈,核聚變炸彈具有比裂變炸彈更高的千噸當量和更高的效率。1952年,世界上第一顆氫彈研製成功了。隨後,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把核聚變應用於民用領域——核聚變反應堆。
  • 第四代核武器獲得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或將取代原子彈
    隨著技術的進步,核武器又將有怎樣的變化呢?但世界各國為了保持威懾力,仍不斷研發新的核武器,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第四代核武器。 第四代核武器 第四代核武器,是指利用超雷射、強X射線、等先進技術對核彈的觸發裝置進行改進,並激發核聚變的新型核武器 。
  • 【中國科學報】我國鉛基快中子反應堆研發獲重大突破
    鑑定專家組認為,兩項成果的實驗能力和運行參數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了氧測量與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打破了國際壟斷,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化,對促進我國第四代核能鉛基反應堆的工程化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應對未來氣候變化和發展先進核能的重要方案和途徑,鉛基反應堆已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組織評定為「有望首個實現工業示範和商業應用的第四代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