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件首次實現自研、開源、商用「三位一體」,技術飛輪效應顯現

2020-11-23 砍柴網

對於阿里的技術同學來說,每年的 雙11 都是一場"盛宴"。為了讓顧客有順滑的購物體驗,給商戶提供更多樣化的讓利活動,阿里電商平臺對於效率、可靠性、規模性的要求在 雙11 的驅動下成倍提高,激發著技術人的潛力。作為基礎技術核心之一,阿里中間件也會在每年 雙11 迎來一次技術的全面演進和升級。

阿里在 2019 年完成了全站的核心系統上雲,對於阿里中間件來講,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機遇和挑戰。實際上,從 2011 年 Dubbo 開源開始,阿里中間件就已經嘗試在雲產品和開源方面努力探索,希望讓支持阿里核心業務的中間件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服務更廣泛的用戶。過去幾年,阿里雲推出了 EDAS 產品線,希望能夠把阿里在微服務和應用託管體系的實踐經驗分享給用戶;與此同時,阿里雲還在開源社區中推出了 Dubbo、RocketMQ、Nacos、Seata 等多個為人熟知的開源項目,鼓勵廣大開發者共建中間件生態體系。

阿里雲在探索中一直存在的苦惱,是內部的自研體系、商業化的產品技術與開源的項目,三方的技術路線一直沒有機會融為一體。然而,就在今年阿里雲提出了"三位一體"理念,即將"自研技術"、"開源項目"、"商業產品"形成統一的技術體系,最大化技術的價值。隨著阿里自研體系的上雲,這個機遇終於到來了。今年,讓阿里雲中間件技術人最興奮的,除了支持 雙11 大促的再一次成功,更是能用這些技術持續賦能阿里雲上數以萬計的企業、機構、開發者以及他們的用戶,把 雙11 的技術紅利發揮到極致。

基於集團場景,沉澱 Spring Cloud Alibaba 全家桶,形成微服務領域最佳實踐

在考拉入淘過程中,集團基於開源核心預研的下一代服務框架 Dubbo 3.0,完美融合了內部 HSF 的特性。考拉基於 Dubbo 以及 MSE 提供的服務發現和流量治理能力,輕鬆實現了與集團核心電商業務的接入。在今年 雙11 大促中,考拉核心鏈路上的數百個應用運行在 Dubbo 3.0 這個版本上。

Nacos 與 Dubbo/Spring Cloud Alibaba 生態完成無縫整合。2018 年,隨著阿里開源戰略的推進,阿里雲以 10 年 雙11 沉澱的註冊中心和配置中心為基礎開源了 Nacos,以簡單易用、性能卓越、高可用、特性豐富等核心競爭力快速成為領域首選。並且跟阿里 Dubbo/Spring Cloud Alibaba 生態完成無縫整合,形成微服務領域最佳實踐。2020 年,隨著阿里全站上雲的全面推進,阿里雲將阿里經濟體內部註冊中心和配置中心用 Nacos 重構完成,並以雲產品 MSE 支撐了淘寶、餓了麼、考拉等核心 BU 平穩度過 雙11。

阿里微服務體系通過阿里內部場景鍛鍊出高性能和高可用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開源構建了生態和標準,憑藉 MSE、EDAS 等雲產品完成產品化和能力輸出。基於此,阿里雲中間件完成了三位一體的正向循環,通過標準持續輸出阿里巴巴的核心競爭力,讓外部企業快速享有阿里微服務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Spring Cloud Alibaba 全家桶

阿里雲 Prometheus 監控服務,提供了水平擴展能力,平均查詢性能比開源提升 30% 以上

基礎設施的自動化是雲原生紅利能夠被充分釋放的前提,而可觀測性是一切自動化決策的基石。Prometheus 是 CNCF 下第二個畢業的項目,已成為雲原生可觀測領域的事實標準之一。如何將開源 Prometheus 的優秀生態與技術架構與阿里雲原生基礎設施進行整合,提供一個監、管、控一體化的自動化運維平臺,提升業務系統的交付效率與在線穩定性,是阿里雲這一年多來不斷探索的目標。在今年的 雙11 期間我們見證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阿里雲 Prometheus 服務成功為眾多大規模在線業務保駕護航,幫助業務系統順利度過洪峰。

相比於自研的監控體系,阿里雲 Prometheus 服務與雲生態有更緊密的集成,實現了與託管類產品底層 API 的深度集成與聯動。外部用戶也無需顧慮運維 Prometheus 服務,只需一鍵開啟一組資源開銷極小的無狀態採集組件,即可實現自動服務發現、高可靠的數據採集與上報,以極低的遷移成本將自建 Prometheus 遷移到阿里雲的 Prometheus 服務上。相比於開源版本的 Prometheus,阿里雲的 Prometheus 為了應對阿里的大規模體量,提供了水平擴展能力,能夠應對超大規模的指標寫入,其優化後的查詢引擎,針對高維查詢、正則查詢、長時間線查詢等場景做了特定優化,平均查詢性能比開源版本提升 30% 以上。

釘釘視頻會議在今年基於 ASK 實現了全球系統的全量容器化,採用雲原生 Serverless 技術,使得整體業務架構變得更加輕量、易運維,能夠更好地應對音視頻領域流量特徵所帶來的特殊資源彈性訴求。阿里雲 Prometheus 服務針對 ASK 集群特性做了一系列定製,實現了無損的 Serverless 指標採集能力,以及釘釘視頻會議整個 Serverless 架構的全局可觀測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開始在無狀態工作負載下探索,基於 Prometheus 指標數據的自動彈性能力。

基於 RocketMQ 的消息產品家族無縫快速上雲,擁抱標準,引領標準

RocketMQ 是阿里巴巴在 2012 年開源的第三代分布式消息中間件,並在 2017 年正式成為 Apache 頂級開源項目。在阿里經濟體內部,RocketMQ 一直承載著阿里巴巴所有核心鏈路的消息流轉,歷經多年 雙11 萬億級消息洪峰的嚴苛考驗。隨著阿里全站上雲戰略的推進,阿里雲消息團隊打造了三位一體的技術融合架構,克服了微內核抽象統一、商業化差異性打造等難關,實現了自研、開源、商用三方技術的平滑兼容,以同一消息體系支撐阿里經濟體、阿里雲產品以及開源社區需求。通過三種截然不同場景的打磨,RocketMQ 可以幫助用戶無縫快速上雲。

今年 雙11,菜鳥、餓了麼、考拉等阿里經濟體核心部門將其消息系統遷移到雲上消息產品,相比於原有需要提前預算規劃的使用方式,雲消息產品為其提供了快速按需擴縮容的彈性能力,不僅節省了成本,也消除了其對容量預估失準的擔憂。除此之外,三位一體技術融合也為內部用戶帶來了諸多便利。RocketMQ 開源社區中的一大批生態項目可以快速在經濟體內部以及雲上得以復用,不僅節省了開發成本,也使得開發模式從依賴經濟體內部組件的封閉方式,走向與社區開源生態協同的開放方式,在擁抱標準的同時引領標準。而這些生態項目通過阿里經濟體內部嚴苛場景的打磨,也正在變的愈發成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開發者。

消息隊列產品家族

目前,阿里雲消息產品已服務於數千家付費企業用戶,為其提供開箱即用,穩定可靠的消息服務。三位一體技術融合使得 RocketMQ 不僅讓阿里成熟穩定的技術能夠服務外部客戶,造福無數企業和開發者,也通過開源與開放的共贏方式,消除了用戶被廠商鎖定的擔憂。

繼今年 9 月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雲原生升級為阿里技術新戰略。2020 雙11 核心系統全面雲原生化,成為雲原生技術委員會推動阿里經濟體全面雲原生化的重要裡程碑。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程立表示,"雲原生帶來最大的不同是讓阿里真正實現了自研、商用、開源的"三位一體",雙11 的核心技術可以直接給到客戶使用,省略了經過雲上沉澱再輸出的過程,降低了客戶獲取 "雙11 同款技術引擎" 的門檻和成本,可幫助客戶快速邁入數字原生時代。"我們堅信驅動技術演進的背後一定是複雜的業務場景、嚴格的穩定性和挑戰以及來自於用戶的的信任和支持。

相關焦點

  • 阿里巴巴向 Apache 軟體基金會捐贈消息中間件 RocketMQ
    11 月 28 日,阿里巴巴宣布將開源分布式消息中間件 RocketMQ 捐贈給 Apache,成為 Apache 孵化項目,孵化成功後 RocketMQ 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網際網路中間件在 Apache上 的頂級項目,成為全球繼 ActiveMQ,Kafka 之後,分布式消息引擎家族中的新成員。
  • 《飛輪效應》選摘
    因為吉姆·柯林斯的新書《飛輪效應》,其實全書就是在論述系統動力學四大基本連接關係(因果鏈、增強迴路、調節迴路、滯後效應)中的一種:增強迴路。 什麼是增強迴路?因增強果,果反過來又增強因,形成迴路,一圈一圈循環增強,就是「增強迴路」。想像一下,你用麥克風對著揚聲器說話的場景。麥克風、揚聲器之間,形成了一條一圈圈增強的「迴路」。
  • 千奇百怪的效應——飛輪效應
    這就是飛輪效應。當然飛輪效應可以說是應用在各行各業的初期是最難的,等品牌的知名度打開,就會有很多慕名而來的用戶了,保持良好的口碑,用戶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度過萬難的開始,飛輪效應就開始發揮作用,自我發展轉動了。
  • OPPO推出自研RTK高精度定位算法 將於2021年實現商用
    【天極網手機頻道】RTK( 實時動態定位,real-time kinematic )作為常用的衛星定位測量方法,通過實時處理測量站之間的觀測數據,以差分方式去除誤差實現更高精度的定位。為了能夠提升手機定位精度,OPPO今日宣布推出自研的、領先業界的RTK高精度定位算法,在OPPO手機上實現精度小於1米的高精度定位,結合手機使用場景和天線配置等條件進行了大量的調優工作,在導航晶片的基礎上,加入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等手機傳感器信息,通過自研的高精度定位算法,綜合判斷手機位置並排除幹擾,獲得更精準的結果。
  • 一年內粉絲規模翻番,揭秘榮耀手機「飛輪效應」背後的故事
    「飛輪效應」初顯,催生粉絲規模幾何級數增長用來解釋從量變到質變的商業飛躍,最典型的理論就是著名的「飛輪效應」,這一理論最初由亞馬遜創始人兼CEO貝索斯提出,指的是企業業務如同巨大的飛輪,如果要讓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起初你必須持續用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重複地推,當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就會逐漸轉動起來
  • 貝殼找房的飛輪效應
    在《飛輪效應》一書之前,吉姆·柯林斯曾創作了《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選擇卓越》與《再造卓越》等一系列經典商業書籍,上述每一本書都是吉姆·柯林斯帶領多位團隊成員,投入多年心血創作完成,對全球商業界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當得知吉姆·柯林斯先生又最新創作了《飛輪效應》一書後,便迫不及待地買來閱讀。這本書重點介紹了一個核心觀點就是「飛輪效應」。
  • 飛輪效應恆強勢企業或個人的秘密武器
    答案是,因為那些成功的人和企業已經開設了自己的「增長飛輪」並獲得了「飛輪效應」。飛輪效應是什麼?「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的概念首先由管理專家Jim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提出,並由Bezos和亞馬遜提出。
  • 國產信息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開源、遷移、上雲、生態
    2020 年的信創推廣,則有望進 一步形成全局推進的協同效應,實現向「好用」的升級。在 2020 年信創戰略進一步推廣之年,國產基礎軟硬體的生態環境已經趨於完善。從開發者角度:開源軟體成功的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球範圍的開發者的開放和共贏,從而形成強 大的網絡效應和市場口碑。為開發者創造良好的開發環境和條件,早已成為眾多巨頭關注的焦點。
  • 開源:數位技術擴散促進數位技術創新
    當下,在移動網際網路日益普及和第五代移動通信(5G)商用不斷擴大的時代背景下,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即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合稱為「ABC技術」)為底層技術推動的數字經濟正在全球蓬勃興起,對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都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 雲+社區技術沙龍丨解析騰訊最新開源項目背後的技術棧
    本期活動的主題為「騰訊開源技術」,多位來自騰訊的開源技術專家及工程師圍繞 Kona JDK、TencentOS tiny、TubeMQ 等開源項目的開發過程,分享了騰訊在開源之路上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及過程中所積累的實踐經驗,並深入探討了開源技術在大數據、物聯網、醫療等不同場景下的發展趨勢。
  • 「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
    但是,亞馬遜把這三個核心業務板塊重新組合之後,創造出了一種互相推動的飛輪效應,形成了一種正循環,讓自己的業務不斷發展壯大。打造飛輪效應,亞馬遜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聽聽看吧。平臺連接了生產者和消費者,把原來線性的價值鏈彎曲成閉環,讓多樣化的供給和多元化的需求匹配起來成為一個越轉越快的「飛輪」,進一步形成了平臺商業模式特有的「飛輪效應「。
  • 2018年阿里巴巴關於Java重要開源項目匯總
    在增強了 Spring Boot 的同時,SOFABoot 提供了讓用戶可以在 Spring Boot 中非常方便地使用 SOFAStack 相關中間件的能力。地址:https://github.com/alipay/sofa-boot18.輕量級 Java 類隔離容器 SOFAArkSOFAArk 是一款基於 Java 實現的輕量級類隔離容器,由螞蟻金服公司開源貢獻;主要為應用程式提供類隔離和依賴包隔離的能力;基於 Fat Jar 技術,應用可以被打包成一個自包含可運行的 Fat
  • 偉大的公司,都會讓業務產生飛輪效應:帶你了解亞馬遜三大業務
    但是想不到的是,最早讓雲計算實現大規模商用的,竟然是亞馬遜。如何產生飛輪效應個人認為,飛輪效應在公司業務發展層面可以理解為各個業務板塊的相互帶動。一開始,企業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和資源成本來啟動各個業務,隨著投入業務運轉積累發展,企業全板塊轉作起來,那麼這些單個業務就好像齒輪一樣咬合得越來越近,從而實現飛速轉動。
  • 國家電網的飛輪效應
    02飛輪複利 「新動能」賦能「新基建」創新是第一生產力,滿滿創新範打底,這是國家電網「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底氣所在。更可貴的是,飛輪效應仍在加強。提供5G+有序充電服務,專門設計5G共享杆塔,首創5G+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實現「人-車-樁-網」互聯互動,充電樁和儲能納入虛擬電廠調度運行、「光儲充用」一體化綠色可循環微網系統......滿滿的科技範、創新範,成為國家電網推進數字新基建,帶動產業鏈上下遊,連接融合共享戰略的又一力證。
  • 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已商用 但中國芯仍步履維艱
    10月11日,一則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實現市場商用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 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10月11日報導,中興通訊副總裁李暉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峰會上透露,在5G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的主控晶片上,中興自研的
  • 跟誰學三季度實現同比3.5倍增長,陳向東強調實現飛輪效應
    日前,跟誰學召開了一個千人規模的管理幹部會議,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發表全員講話,在講話中,陳向東強調要形成飛輪效應。「永遠不要低估飛輪的力量。因為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提供企業持續增長的動力,一旦你找到了正確的飛輪,你就會在未來數十年裡,不斷的做決策,不斷的採取行動,不斷的轉動,不斷的更新和延展。飛輪轉了一圈又一圈,其累積的能量令人驚嘆。
  • 京東私有雲三大技術方向解析
    幾個月後,3月30日,在華為ICT北京站巡展時,CSDN雲計算有機會與劉海鋒深入溝通,看看這個70多人的團隊如何實現從開源到自研的技術跨越,如何利用OpenStack+Docker技術實現容器管理,又將如何在今年底實現對京東所有機器實現自動化運維的目標。
  • 飛輪效應賦能企業增長 亮眼業績背後中梁控股或成行業新龍頭
    樓市資本論獲知,8月24日,中梁控股集團公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7.67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核心淨利潤13.08億元,同比增6.2%。   與此同時,最新克而瑞數據,2020年1-8月,中梁控股集團實現了965億元全口徑銷售額,排名TOP19,穩居行業20強。
  • 華為雲自研資料庫DDS增強版商用
    華為雲自研資料庫DDS增強版商用     日前,華為雲自研文檔資料庫 DDS 增強版正式商用。作為華為雲在資料庫產品矩陣上的重要布局,它不但兼容最流行的 NoSQL 資料庫 MongoDB,而且基於華為自研核心技術存儲計算分離架構,在讀寫性能、擴容能力、備份恢復性能、故障容忍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