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營銷破圈 燒錢大戰後轉化路漫漫

2021-01-14 創投網

如今,無論是打開電視還是走進地鐵站,在線教育的頭部企業均佔據著重要的廣告位置。尤其是站在風口的K12在線教育機構們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對內容營銷的投放力度,希望靠著「刷臉」在用戶面前增強自身的存在感。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剛剛結束的各大衛視2021跨年晚會上,包括作業幫、猿輔導、好未來(題拍拍)等多家頭部企業都進行了廣告投放與贊助。而在晚會之外,冠名綜藝、節目植入、找明星代言都已成為他們破圈營銷的重要打法。

爭搶晚會贊助

被網友戲稱為「人間清醒」的大張偉曾說:「破圈就是上晚會。」儘管這一發言針對當時參加綜藝節目的中國樂隊而出,但擁有大量流量和高認可度的晚會無疑是最快建立知名度的通道之一。也正因如此,晚會也成為各大廣告主瞄準的對象,作為在2020年飛速發展的行業之一,在線教育企業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衛視晚會的贊助名單中。

在剛剛結束的各大衛視2021跨年晚會上,除了精彩節目和各路偶像的出鏡,身為廣告「金主」之一的在線教育機構也頻繁出鏡。其中,作業幫贊助了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猿輔導則是與北京衛視、江蘇衛視等展開合作,好未來旗下的題拍拍成為B站跨年晚會的贊助商。有意思的是,此次教培品牌在晚會上的「露臉」,不再局限於主持人的口播中,以作業幫為例,品牌主題曲甚至成為了獨立歌曲節目被呈現。

毋庸置疑,2020年已經成為在線教育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在線學習觀念的深入和龐大的K12市場讓各家機構踩在風口上;另一方面,資本湧入頭部機構也讓巨頭們開疆拓土的步伐加快。依靠前期的燒錢營銷把用戶市場爭奪下來,成為各家機構的共識。

有投資人表示,在線教育品牌選擇晚會作為內容投放的陣地,正是看中了晚會在短期內能夠獲取到的大量流量和關注度。此外,跨年晚會的覆蓋人群廣,適宜在廣大K12家長中進行宣傳與傳播。

藍象資本投資副總裁邱彥峰認為,在線教育機構在晚會進行投放,其實是教育行業少有的通過全國性營銷來建立品牌形象的方法。「過去的傳統教育行業其實更偏向本地服務業,除了像中國東方教育、藍翔技校這樣需要在全國範圍招生的機構,剩下的企業幾乎不會做這種全國範圍的品牌營銷。」邱彥峰指出,目前在線教育的技術因素讓很多機構有了不受地理限制的交付能力,所以無論是營銷手段,還是營銷能力都會變得更加多元化和體系化。

營銷破圈

而在晚會之外,機構們營銷發力的渠道還包括社交平臺、綜藝節目、代言人效應等多種方式。曾在暑期引起業內關注的廣告牌大戰已經升級,變成徹底的投放營銷大戰。截至1月6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在線教育機構們贊助過的綜藝包括《乘風破浪的姐姐》《奇葩說》《嚮往的生活》《跨界歌王》等多個大火節目。

此外,找明星做代言人也是機構們的破圈方式之一。去年9月,王源成為網易有道詞典代言人;在此之前,以英語培訓為主要業務的機構英孚也找來胡歌來擔任代言人。除了明星們的加持與背書,近些年來,在以抖音為主的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大量萌娃、家庭類網紅,這一群體也成為教育機構著力發掘的KOL之一,以求用短視頻等新的傳播路徑擴大品牌影響力。

根據AppGrowing發布的《2020年度移動廣告投放分析報告》顯示,教育培訓行業2020年的廣告數佔比為6%,在2020年全年重點行業廣告數中排名第4。同時,二季度和四季度是教培行業投放次數較多的時期。而在2020年度重點廣告主TOP100中,也有貝樂虎兒歌和伴魚繪本兩家機構入圍。

同時,艾瑞諮詢此前發布《2020年H1中國教育行業廣告主營銷策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0年上半年,綜合遊戲類綜藝和生活觀察類綜藝是教培機構的核心贊助對象。《報告》同時指出,相較於強化銷售轉化和提升產品辨識度,樹立品牌形象是教育類廣告主更為關注的營銷目的。

在邱彥峰看來,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的營銷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效果營銷,另一部分是品牌營銷,二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做效果營銷如果有品牌背書的話,轉化率自然就會高一些。」

轉化路漫漫

不管從綜藝到晚會再到代言人,機構們都在持續發力求出圈,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能參與進這些營銷PK戰的,往往都是獲得大額融資的頭部玩家,腰部或更小的機構很難與之抗衡。而在在線教育行業獲客成本高企的當下,機構們通過在綜藝、生活場景、社交平臺等渠道進行頻繁「露臉」,實現破圈,僅是行業營銷燒錢大戰的第一步,後續的轉化仍是擺在機構面前的難題。

指明燈智庫創始人呂森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教育機構目前對晚會、綜藝的投放,對推廣在線教育模式來說是有效的,「宣傳對市場的培育能起到比較大的作用,我們比較擔心的是過多投放之後,後續的服務能否跟上」。此外,呂森林告訴記者,在線教育領域的自有流量目前基本已經被發掘得差不多了,未來機構們的重點可能還是放在外部流量的轉化上。

在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伙人於進勇看來,目前進行大量廣告投放的機構集中在K12等領域,這一領域相對來說已經是較為成熟的市場,且頭部機構們拿到了大額融資。「頭部機構們為什麼做投放,就是因為他們的業務領域開始出現交叉了。實際上,從現在到短期內機構們投放的廣告就是巨頭在爭搶市場份額。」

而在投放之後,機構還需進行後續的獲客轉化,「機構們首先通過廣告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品牌,後續引流還有試聽課和低價課的方式,廣告會增加體驗課的用戶數量,但最終向正價課轉換,就跟各家機構的產品服務與口碑相關了。」於進勇談道。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編輯導讀:在線教育今年的「燒錢大戰」可謂是讓吃瓜群眾目瞪口呆,電視節目、樓梯間、公交站臺,隨處可見在線教育企業的廣告。動輒上百萬的宣傳費用,不放過每一個可能的獲客機會,這是一場對未來不確定的困獸之鬥。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四個維度的分析,與你分享。2020年,諸行業艱難,本應受疫情利好的在線教育行業,也同樣冰火兩重天。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加入暑期燒錢大戰 2020年的6月開始,國內的頭部教育培訓機構就已經開始準備暑期營銷大戰,幾大頭部教育機構紛紛加入暑期搶人大戰。學而思率先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上投放了大量的「9元13課時訓練班」低價課程廣告,從而拉開了暑期搶人大戰。
  • 頭部在線教育玩家瘋狂融資燒錢獲客,市場規模比盈利更重要?
    暑期之戰比想像中更激烈4個月前,「子彈財經」發表了一篇原創文章——《在線教育暑期狂撒45億背後:9元課每賣一單虧百元》。此文一出,猶如一枚深水炸彈,讓原本平靜的教育圈瞬間沸騰了起來。文章提到,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2億元、10億元和8億元。
  • 在線教育:「KPI」重壓自上而下,「營銷」決定生死?
    於是,在線教育公司們不惜重金拼投入、壓低價、做營銷,成千上萬名在線教育教師則不休假、衝續報、穩生源。利益鏈之下,行業的每一環都滲透著焦慮與野望,同時也暗藏著不安與隱憂。教師規模近1000萬,卻困於KPI銷售味瀰漫行業,每月轉化的學員數決定著薪酬高低,任課教師也得學會如何賣課。要談在線教育這一年的變化,在線教育教師們的感受或許更為直觀。
  • 跟誰學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跟誰學主動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文/王峰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近日交出了一份令人大吃一驚的財報,在2020年第三季度,跟誰學的淨收入達到19.658億元,但「燒」掉了20.558億元的營銷費用,直接導致淨虧損
  • 跟誰學墮入「燒錢困境」
    此前,跟誰學一直被認為是在線教育中的「優等生」。據跟誰學2020年Q2財報顯示,經調整後淨利潤7271萬元,同比增長133%,是唯一一家保持連續9個季度盈利的企業,今年第三季度剛轉虧損。當初的行業「優等生」由盈轉虧,墮入行業內的「燒錢」困境。
  • 倒閉、轉型、被收購,在線教育成了小公司的生死修羅場
    過去兩年,慢熱的在線教育突然被幾度按下加速鍵,進而在今年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賽道。網際網路巨頭、頭部機構持續加注,當K12在線教育的比拼逐漸成為燒錢遊戲,啟蒙賽道也出現巨頭收割,中腰部玩家的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擺在流利說們面前的未來,愈加暗淡。從拼產品到拼資本流利說的尷尬境況是在線教育行業中腰部公司們的一個縮影。
  • 「黑天鵝」催化在線教育洗牌,牌桌上的小體量機構如何求存?
    但是下半年,跟誰學卻在「暑期營銷大戰」後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三季度大虧超9億元,當日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2%。在其公布暑期成績前的10月21日晚,多家教培類中概股也出現了集體下跌。其中好未來下跌6.72%;有道下跌12.47%;上市不久的洪恩教育大跌超20%。這不禁讓人對在線教育的發展前景心生疑慮。
  • 名師大招成壓艙石 在線教育暑期風暴下躍遷的作業幫
    暑期檔一貫是教育企業的必爭時段,明星代言、綜藝冠名、電話推銷、電梯廣告,頭部企業通常會將幾十億預算投入暑期檔市場搶奪戰中。今年暑期,在線教育更是再次成為了創投圈的風暴中心。暑期業績第一的作業幫,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最被創投圈關注的黑馬。
  • 在線教育融資2020:資本青睞的獨角獸外,僅剩沉默大多數
    資本如潮水般融入,行業內一片火熱,但近期包括跟誰學單季度巨虧 9 億、一起教育流血上市等事件,似乎也坐實了在線教育的「三高」特徵——高估值、高營銷費用、高虧損。似乎在線教育機構更像是過路財神,來錢容易、燒錢更容易,最終實現持續盈利的卻少之又少。
  • 在線教育1對1開跑,伴魚如何領跑少兒英語賽道
    來源:時刻頭條不同尋常的2020年已經結束,但在備受矚目的在線教育賽道上,電光火石的交鋒仍在繼續。作業幫、猿輔導豪擲百億營銷獲客,資本"你追我趕"搶著"造血",眼下,暑期"獲客大戰"餘溫未消,寒假"引流之戰"硝煙又起,這場在線教育的拉鋸戰註定慘烈。
  • 在線教育這盤賭局,埋著中國的資源詛咒
    歡聚時代搞砸了,被整個教育行業笑話為網際網路的野蠻人。但是,網際網路對教育行業的圍剿顯然又近了一層,越圍越緊,只是還沒有想好破城而入並最終站住腳跟的方法。另一邊,對於新東方這樣的教育行業老人,這已經是命運最後的號角。0416年,拍照搜題出現,學霸君、作業幫、小猿搜題殺過來了。
  • 「不燒錢」的跟誰學加入暑期營銷大戰?
    跟誰學第三季度主要財務數據數據來源:公司三季報加入行業營銷大戰?事實上,自6月全國各地逐步恢復線下教學以來,在線教育的市場需求已逐步走弱,但造成教育機構虧損的原因仍與大額營銷投入有關。第三季度正值暑期檔,歷來是K12在線教育機構搶奪生源最激烈的時期,而今年受疫情影響,第三季度被稱為最貴暑假季,同時也成為最虧暑假季,這也反映在各家財報上。
  • 一起教育科技(YQ.US) 趁熱吃
    :分別為學而思網校、跟誰學、網易有道、新東方在線等已上市企業;猿輔導、作業幫、vipkid、掌門1對1等「獨角獸」;編程貓、阿卡索等「千裡馬」;以及字節跳動、騰訊、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  這個行業目前正在燒錢大戰,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頭部公司應該問題不大,二三線逐漸有些玩不起的自然要掉隊,一起教育科技屬於二三線梯隊,中長期能否有一席之地目前還不好說——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暑期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在線教育大品牌的營銷推廣預算
  • 2020在線教育異軍突起?
    早在2010年前後,在線教育就開始了真正的爆發。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在線工具、內容、平臺開始出現,網際網路巨頭切入這個賽道之中。並且,一些線下平臺也開始向線上轉移。在線教育的廣度和縱深被空前放大。從2012年至2018年,在線教育逐漸走向成熟,市場規模擴張了4倍,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
  • 在出圈邊緣瘋狂試探,鍾薛高喜茶們該給時代紅利「還債」了
    爆款有了,標杆也有了,但第一批跑出來的選手依然有漫漫前路要探索。站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鍾薛高的動作折射出了行業對於「破圈」共同的迫切。冰淇淋和水餃,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類似的動作也出現在其他新消費品牌上——元氣森林從無糖氣泡水拓展到乳茶飲料市場;喜茶推出人造肉漢堡,開了首家寵物社交店。
  • 在線教育整合浪潮似乎近了
    「對於這些曝出有問題的企業來說,轉移學員可以降低糾紛,也有利於企業家重新二次創業。對於接收學員的企業來說,在教育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且營銷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通過前期無償接收穫得用戶也是一筆划算的投入。」教育產業投資人士徐華向未來網記者表示,接收企業一般都會獲得社會好感。
  • 開學季在線英語教育企業數據盤點,51Talk多維度夯實行業第一
    伴隨著3月的結束,各大在線英語教育企業開年第一場硬仗「開學季大戰」落下帷幕。從各方釋放出來的訊息顯示,幾大在線英語教育頭部企業均成果喜人,DaDa英語公布最新運營數據,用戶日活躍率單月環比增長50%,用戶留存率達70%領跑行業,VIPKID對外宣布憑藉高下載量和高用戶活躍度,「VIPKID學習中心」繼續穩居蘋果商店教育類App前列。
  • 「財經翻譯官」在線經濟下半場:前浪未遠去,後浪已澎湃
    業內人士表示,LV率先打破陳規,意味著在線經濟生態圈邊界的進一步擴大,各行各業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將自己的訴求精準觸達目標人群。「破圈」一詞,原本形容企業將產品和服務延展到新的領域。在線經濟下半場,網際網路行業本身也在「破圈」。視頻超越了娛樂互動的基本功能,成為了新經濟、新業態的連接器。
  • 螳螂科技亮相第78屆教育裝備展覽會 助力教育企業乘風破浪
    螳螂教育雲深度打通教育行業各業務環節,產品模塊包括推廣分析、AI在線客服、智能CRM、工作手機、網校、教務,為教育企業切實解決面臨的問題。在口碑營銷時代,做好服務和運營是教育機構高速發展的基石。螳螂教育雲將營銷和教務打通,學員付費後實時開課,學員信息內部共享,為教務人員做好學員服務提供助力。其次螳螂科技為教育機構提供PC、APP、H5、小程序等多端網校,同時支持多代理模式,支持錄播、直播、大班課、小班課等多種功能,支持智能排課,配備高效響應的客訴系統,教務工作多維度報表呈現,幫助教育機構高效管理教學服務,為學員提供360°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