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粉絲問我,你文章中的PPI寫錯了吧?西式鋸的鋸齒數單位難道不是TPI嗎?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肯定沒錯,就是PPI。
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還要從這兩個單位原意講起。
TPI是teeth per inch的縮寫,意思是每英寸鋸齒數;PPI是points per inch的縮寫,意思是每英寸點數。
表面看來,是應該叫TPI啊?點數?這是什麼鬼?
這事吧,還真是見了鬼了,什麼鬼呢?就是那些頑固的美國佬,畢竟人家還在堅持使用英制,連英國自己都不用了。
這真是情何以堪!
每英寸齒數(TPI)是英國人從舊大陸帶來的傳統方法。在測量牙齒數量的時候,會從齒縫到齒縫來測量,換成鋸齒,就是從齒谷到齒谷來量。
而美國佬的每英寸的點數(PPI),測量的方法是牙齒的峰值或尖點,並不是完整的牙齒。這樣有什麼問題呢?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測量下額的牙齒,從點到點測量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因為是從最高點到最高點測量,那麼在開始測量時,在起點的左邊你會少量半顆牙齒;那麼在終點時,你會在最後一顆牙齒的中間停止測量,於是又會少量半顆牙齒。於是,最終結果會比從齒縫到齒縫的英式量法少量一顆牙齒。
也就是說,在牙齒的總數量上,美式量法會比英式量法少量一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這是總量上的測量。如果測量單位長度中的齒數,那美式量法會比英式量法多量一顆齒,也就是說PPI會比TPI多一顆齒。
不知道大家聽明白沒有?我們來演示一下:
當卡尺從齒谷到齒谷測量時,我們可以看到4TPI中的4個齒(T)。然後我們用美式量法測量用一隻鋸:
看看卡尺如何從一顆齒點到另一齒點測量的,當你以這種方式進行測量時,不需要關心別的事,只是看頂點。這就是衡量PPI的方法。
於是,這隻鋸的PPI就為5。所以,你現在應該知道了:4 TPI = 5 PPI。
有意思吧?
我們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來測量同一把鋸,最終得到了兩種不同的齒距。所以,從TPI到PPI,這是你購買歐式鋸經常會遇到的事。
這裡還有幾個例子……
以TPI衡量,該鋸具有4又1/2。用PPI衡量,等於5又1/2 PPI。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因為這把鋸的齒有一邊是垂直的,量到尖就是量到谷,這怎麼量?
一樣的!這裡的4又1/2 TPI = 5又1/2 PPI——齒還是比點少。
下一個例子:這是2又1/2 TPI。
如果以PPI衡量——
那就是3又1/2 PPI。
所以,在單位長度下,PPI總是比TIP少一個,這就是二者之間的關係。
你記住嗎?
最後感嘆一下:
印象中,西式鋸都是巨貴無比,能問出這樣問題的人說明兩件事:第一懂英文,第二工具控。
如果手裡還這樣的鋸,那我只能說一句:土豪,讓咱們做朋友!
好了,關於西式鋸齒數量的話題就聊到這裡,我是愛侃木頭的老嚴,喜歡木藝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讓我們一起玩轉木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