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全球最牛的創新型領導
當今世界,有哪些最引人矚目的創新型領導者?
在這個見仁見智、或長或短的候選名單中,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無疑都是不可或缺的。
原因是多重的。最重要的自然是他2000-2016年擔任史丹福大學校長,執掌這所位於矽谷、全球矚目的「創新引擎」長達16年。在任期間,他籌集巨額捐款、創建了眾多具有前瞻性的跨學科研究計劃,大大推升了史丹福大學的地位和聲譽;也是在他任內,斯坦福的本科申請人數翻了一番,錄取的競爭激烈程度首次超過哈佛大學。
在斯坦福近130年的歷史中,漢尼斯被公認為是最成功的校長、美國過去的20年來最好的大學校長。
其次,他還是一位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家,做了劃時代的開創性工作。
為了簡化微處理器的運算方式,他發明了處理速度更快、生產成本更低、設計時間更短的微處理器——RISC,徹底改變了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軌跡。今天,全球超過99%的新晶片都在使用RISC架構,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數十億臺構成物聯網的設備中,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1990年,他和大衛·帕特森合著的教科書就被列為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聖經」,是計算機體系結構方向學生、科研人員、工程師人手一冊的必讀書。2018年,他們兩人共同獲得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美譽的「圖靈獎」。
另外,他還是一位成功的科技創業者。早在1984年,漢尼斯就將RISC處理器技術商業化,創建了第一家公司MIPS(美普思),並任首席技術官。1989年MIPS公司上市,1992年他把公司以4.06億美元賣給了科技巨頭矽圖公司。1990年代末,漢尼斯再次創業,與合作夥伴創立Atheros通信公司,它2004年上市,2011年以31億美元被高通公司收購。
與此同時,他還擔任著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董事會主席,思科和幾家基金會的董事。
集大學校長、科學家、企業家等多種身份與一身,而且全都做到了頂尖水準,這樣的創新型領導者,放眼全球也難覓第二個。
02學者到領導者的轉型
漢尼斯在紐約附近長大,幼時家境並不富裕,也並未很早就表現出學術天分。
他大學讀的是紐約一所小型天主教大學——維拉諾瓦大學,之後來到紐約州立大學,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不過,讀博士時,他已經顯示出過人之處,因此獲得了史丹福大學的教職,並很快成為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在不斷取得學術成就的同時,他在學術管理之路上也是不斷飛躍。從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到工程學院院長,再成為史丹福大學教務長,最後就任校長,僅僅用了7年時間。
漢尼斯屬於那種很傳統的人,和妻子安德莉婭是高中時就認識的,青梅竹馬,婚後生活一度非常拮据,靠20美元打發一周的全部開銷。兩人育有2個兒子,和和美美生活至今。他說:「我一生幹得最漂亮的兩件事,首先是選對了一生的伴侶,其次是接受了史丹福大學的職位,這個順序很重要。」
他並不是那種工作狂,「我希望團隊每個人都秉持同一個理念:健康和家庭最為重要,史丹福大學的事務排在這兩件事之後。你必須先處理好個人的問題,然後我們才能一起工作。」
出任校長時,漢尼斯只有47歲,雖然在矽谷創立公司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管理大型機構的經驗很有限,對運轉一個龐大的機構所知甚少,非常擔心自己會讓人失望。那麼,漢尼斯是如何完成從學者到領導者的轉型的呢?
如果身邊能有領導經驗豐富的朋友,可以隨時得到他們的建議,當然是最好的途徑。不過,除了前任校長和一些校董會成員之外,漢尼斯並沒有這方面的人脈資源。不得已,他像開展研究工作一樣,開始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提升自己的領導力,並在實踐中持續領悟,終於修成正果。
2018年,漢尼斯出版《要領》(LEADING MATTERS:LESSONS FROM MY JOURNEY,中文版2020年已出版),把自己執掌斯坦福16年的領導心得和人生哲學和盤託出。
03為何要讀這5類書
該書有個附錄,名為「漢尼斯的圖書館」。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漢尼斯列出了一份大約有200本書的書單(部分有中文版),推薦給有志於創新的年輕管理者。
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為了做好史丹福大學的校長,漢尼斯有意識地在5個領域堅持讀了很多書。
1.從領袖人物身上學習領導力本質
成功的管理者,往往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喜歡閱讀傳記,善於從政治、商業領袖人物那裡學習。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些政治、商業領袖歷經各種磨難和考驗,最終站在了人生的更高處,自然經歷過更多的矛盾衝突、更艱難的抉擇和更深刻的思索,對於領導力的理解也超乎常人。
漢尼斯也從中受益匪淺,他認為從一個科學家成功轉型為優秀校長,閱讀領袖傳記給他的幫助是最大的,多次向年輕的管理者強調閱讀優秀傳記作品的重要性。
漢尼斯重點研讀了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美國總統及富蘭克林、漢密爾頓、曼德拉、洛克菲勒、菲爾·奈特(耐克創始人)等人的傳記和學術研究著作,學習他們如何在國家或企業的危難時刻用人格魅力、優秀的品質,發揮領導力,帶領大家向前進。
他視林肯為導師,並在一個個歷史的緊要時刻和重大事件中體會西奧多·羅斯福、林登·詹森及其他領袖的偉大之處。他閱讀領導者的故事,了解他們的習慣,體會哪些特質讓他們取得成功,看他們如何應對危機,如何對待成功和失敗。
《林肯與勁敵幕僚》(多麗絲·卡恩斯·古德溫著,中文版已經出版)是對漢尼斯影響很大的一本傳記,因為它深刻地討論了團隊建設、合作、謙遜、道德感和勇氣等話題。從富蘭克林身上,他學到富蘭克林組建的團隊是知識社會最好的模板。
他驚喜地發現,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在動機、行動和決策等重大問題上,其實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領導力的本質是一脈相承的。
比如,是什麼讓喬治·華盛頓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成功領導一直裝備不足、訓練欠佳的軍隊,打敗了準備充分的英國軍隊。漢尼斯發現,華盛頓的領導特質和戰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英軍中存在著明顯的階級體系,軍官是貴族階級,士兵則很卑微;而華盛頓則公平、平等地對待士兵,這極大提升了士氣和戰鬥力。
2.研讀歷史,歷練洞察力和戰略意識
常言道,太陽底下無新事。歷史就像實驗室,無需親歷昔日的各種艱難和災難,就可以體會、學習到重要的經驗教訓。
閱讀歷史能夠帶來洞察力,提升管理者的戰略意識和規劃能力。
漢尼斯仔細研讀了很多美國19世紀、20世紀的研究著作,並成了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美國歷史系列叢書的忠實擁躉。同時,他還讀了很多世界歷史、專門史等著作。
比如,有關中美在朝鮮的戰爭,漢尼斯特別提到了《最寒冷的冬天》(中文版已出版)一書,該書作者對韓戰有很多獨特的視角和觀點,認為美國犯了很多錯誤,導致了大量的損失,讓戰爭陷入了僵局,並為之後的美國其他對外戰爭奠定了失敗的基調。
漢尼斯也讀過《槍炮、病菌與鋼鐵》,不過,他對於作者的觀點——是地理和自然因素,而非文化因素,導致了不同社會間的巨大差異——持有一些不同意見,並同時閱讀了尼爾·弗格森關於文明發展的著作,比較了弗格森對該主題思考路徑的異同,對這個主題進行了深化、豐富。
漢尼斯經常閱讀《紐約書評》,它主要介紹歷史和文學領域的重要書籍,而且很多是學術書籍。
3.尋找隱藏在創新者身上的密碼
作為一位領導,因循守舊是沒有出路的,必須能夠帶領大家通過創新迎接未來。漢尼斯作為一個科學家,和斯坦福這樣的引領前沿科技的大學校長,格外明白這個道理。
為了尋找隱藏在創新者身上的密碼,他閱讀了有關達文西、伽利略、達爾文、特斯拉、賈伯斯、圖靈等人的故事,領悟他們如何通過創新改變世界。
他特別喜歡作家McCullough的關於創新者和創新的書,尤其是其《萊特兄弟》,書中的萊特兄弟擁有激情、好奇心、不屈的意志和長遠的願景,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著名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是漢尼斯的朋友,也是他最喜歡的傳記作家,著有賈伯斯、達·文西、愛因斯坦、富蘭克林等多本非常有影響力的傳記。在《達·文西傳》中,漢尼斯深刻體會到一個受好奇心驅使的發明家、藝術家和科學家的一生。一個細節值得一提,達·文西在他的筆記本中,有7200頁來記錄勾起他好奇心的東西,這是他不懈追求知識和深入探索未來可能性的明證。
在閱讀達爾文的故事中,達爾文對科學理論的好奇心、一絲不苟的觀察和記錄對漢尼斯深有觸動。
4.重溫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歷程,體會一場場偉大的智力冒險
科技和技術發展的歷程,就是一場場偉大的智力冒險。
在這方面,他讀了《眾病之王》《萬物簡史》《時間簡史》《思考,快與慢》《基因傳》《斑馬為什麼不得胃潰瘍》,以及有關黑洞、相對論等話題的著作,看人類在如何進行思想實驗和智力冒險。
比如,關於癌症治療歷史的《眾病之王》是本讓人著迷的書,會讓讀者理解癌症的本質以及推動醫療進步的困難之處。
5.我們終究要思考——什麼才是值得過的人生
為了探求人生的意義,漢尼斯閱讀了包括莎士比亞、雨果、狄更斯、西奧多·德萊塞、艾薩克·阿西莫夫等一大批作家的經典作品,在人類情感、品格、善良、邪惡、正義、犧牲、野心、道德、倫理等話題中得到了身心的砥礪和升華。
他特別喜歡David Brooks的《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因為他講了艾森豪等很多領導者的故事,漢尼斯認為最重要的領導力特質都能在Brooks所寫的人物中看到。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和機器人系列作品很讓漢尼斯喜歡,因為這些小說都講述了在遙遠的未來,這些東西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漢尼斯問艾薩克森,為什麼在描寫華盛頓、富蘭克林、賈伯斯等人的缺點時也一絲不苟,花很多的筆墨。艾薩克森回答,「我想表明,即便一個人有缺點和失敗,但他依舊可以非常成功。」
04堅持領導力的4個原則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創新型的管理者?關於領導力,漢尼斯給出了10個關鍵詞,其中前4個是優秀領導應該堅持的原則。
1.謙遜
這是漢尼斯從林肯、華盛頓身上學到的最大收穫,也是他自己工作生活中最深刻的體會——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謙遜,這不是做作,而是眼界打開、懂得天高地厚之後,一種必然的狀態和選擇。
作為一位學者,他知道在同一棟樓裡,總有人在某一領域懂得比自己多,總之,「你不是房間裡最聰明的人」。
創立美普思公司,也讓漢尼斯認識到謙遜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把自己置於高高在上的位置,把員工視為下屬,絕對無法成功領導一家高科技企業。在美普思,漢尼斯就曾親自編寫各種程序,CEO則會在午餐間擦桌子,為大家準備甜甜圈。
越通透者,越謙遜!
2.堅守本色
不要迴避矛盾,要誠實地直面問題,甚至不惜引起他人的厭煩和反對。事實上,很多人不願意做這種不討喜的事情,和稀泥,或者找人充當惡人。即便是在矽谷,很多以強勢聞名的CEO也並非都敢直接說出真相。
在這方面,漢尼斯特別佩服賈伯斯,因為賈伯斯真誠得近乎殘酷,為了拿出更滿意的產品而和同事撕破臉簡直是家常便飯。他是漢尼斯見過的唯一一個不太關心自己是否受同事喜歡的人。
從賈伯斯那裡,漢尼斯學會了把壞消息直接告訴當事人,而不是隱瞞起來或者假手他人。在漢尼斯看來,堅守本色是建立信任,進而成為成功領導者的基礎。
3.服務型領導者
領導即服務,領導的工作就是幫助他人成功,進而使學校或企業成功。作為校長,漢尼斯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服務包括全校學生、教師、職員和校友在內的每一個人,盡最大的可能推動大家共同取得成功。
如果一個領導只關注更高頭銜、薪酬等個人目標,將永遠無法看到這個角色的真正意義之所在。
4.同理心
若要真正理解一個人,唯一的途徑是真正浸入對方的角色,從對方的視角看世界,除此之外別無二法。
漢尼斯曾在年輕時擔任過一位傑出的大一女生的導師,她天分很高,但來自農村的她家庭貧寒,高中時不得不為了生計每3-6個月就搬一次家,讀大學更是無力負擔學費。
這位學生的人生經歷改變了漢尼斯的招生理念,他認為學費和家庭條件不應該成為阻礙學生入學的理由。在擔任斯坦福校長的16年中,他奉行「錄取學生不看經濟條件」的招生政策,想盡辦法把本科的助學金從2億美元提升到了10億美元,增加了5倍,並開啟了貸款免除等各種途徑為學生提供資助,即便是家庭年收入10-16萬美元的學生,也能得到必要的資助。
05駕馭領導力的6種方法
1.勇氣,為組織和社區挺身而出
勇氣意味著願意嘗試、不斷嘗試。你的行動應該與學校的核心使命和價值觀聯繫起來。只有代表學校、忠於學校,才會獲得更大的力量和自信。
2.合作與團隊配合,一個人不能包打天下
最高效的管理團隊組成往往在技能、看問題的視角以及個性上有著很大的多樣性,因此要多寬容別人與自己的不一樣,並且讓他們在各自有優勢的領域擁有發言權。
漢尼斯為了完成一個個項目,組建過很多跨學科的團隊。這種做法的一大挑戰是必須平衡大家在團隊裡的權力,避免內部爭鬥。於是,漢尼斯制定了如下的基本規則。 「首先,我會提醒大家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我們要做成一件偉大的事。其次,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批判任何想法,先入為主地妄下斷言。第三,我們提倡視角獨特的質疑,這是非常必要的。最後,團隊成員必須被尊重,且這種尊重是相互的。」
3.創新,打開商業和學術成功之門
無論在學術界還是產業界,創新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發揮作用的方式截然不同。學術界的創新來自於好奇心或者意外發現,而商業界的創新意味著製造或者提供人們會眼前一亮、為之驚豔的東西。
4.保持求知慾,終身學習至關重要
這是達·文西給漢尼斯最大的啟示。
職務越高,越應該學習——不僅要學習自己本專業的知識,更要學習那些能讓人成為一個更加全面、更有智慧的人的通識。或者說,你至少應該讀讀上面提到的5類書籍。
5.會講故事,用願景進行溝通
很多偉大的成功都是從故事開始的,事實和數字可以捕捉你的大腦,但無法走進人的心。要激勵團隊採取行動,最好用故事吸引、打動他們,這是領導者最管用的技能之一。
磨鍊講故事的本領,讓觀眾沉浸在其中,從而爭取他們的支持,一起行動。
6.懂得如何看待自己的「遺績」
所謂「遺績」,就是自己離開後的成績以及他人的評價。很多人總是對自己的成績念念叨叨,生怕別人忘記了。其實,越是自私自戀,被忘記得越快。真正優秀的領導人,是那些有著終生服務精神的人,長遠地讓別人從他的工作中獲益,這才是真正的「遺績」。
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被記住,那就做一些在你離開後仍有影響力的事情。
從史丹福大學校長職位上離職後,漢尼斯發現,無論是政界、商界、教育還是各種社會組織,都正在遭遇重大的領導力危機。於是,他發起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利用斯坦福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地理優勢、兼容並包的多樣性、一流的學術質量和獨特的企業家文化,為未來培養領袖。
於是,漢尼斯開始給很多人講這個計劃的願景和「故事」,並很快得到了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史丹福大學校董會董事鄧寧等人的極力支持。鄧寧為該項目捐贈了「鄧寧大樓」,奈特則捐贈4億美元。2018年,「奈特-漢尼斯學者項目」正式面向全球招生。
漢尼斯相信,這個項目培養的學者在未來10年、20年會給世界帶去改變。
「對我而言,我是不是因此而被世人記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因此而獲得幫助的人。」
這,也許正是領導力最深刻的內涵。
作者 |屈騰龍
責編 |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