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對2019年的世界做的預言,哪些對了哪些錯了

2020-12-03 澎湃新聞

1983年底,《

多倫多星報

》邀請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對2019年的世界做出預言。當時的阿西莫夫精準地預言了計算機化(computerization)的發展,但是他對教育和空間應用的預測過於樂觀。作為一名極其精敏且富有想像力的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預言證明了,預測未來技術的發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阿西莫夫對於2019年的預測,刊於1983年12月31日的《多倫多星報》

艾薩克·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具盛名的科幻小說家之一。他與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並稱為科幻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在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和編輯的書籍超過500冊。阿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他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譽為「科幻聖經」。

在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關於未來社會與科技的預言。其中一些預言的確實現了,例如「視聽交流」(sight-sound communication)技術,能讓你聯繫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但其他的一些,比如一臺能夠將酵母、藻類和水轉化為食物的機器,並沒有被發明出來。

1983年,《多倫多星報》邀請阿西莫夫回答了一個問題:2019年的世界會是怎樣?《多倫多星報》的編輯認為2019年是一個適合預測的時間點,因為它距離1983年恰好35年(編者註:原文如此)。喬治·歐威爾正是在35年前想像了1984年的世界。

當時的阿西莫夫表示,如果美蘇兩國發起了核戰爭,就沒有預測未來的必要了。所以他假定核戰爭沒有爆發。他將他的預言分為了兩個主題:計算機化與空間應用。

阿西莫夫

關於計算機化的預言

在對於計算機化的預言中,阿西莫夫大體上是正確的,即便他的一些預測有些寬泛或顯而易見。這些比較準確的預言是:

毫無疑問,計算機化的持續進步是不可避免的。

「移動計算機設備」會走進家庭。而隨著社會發展愈加複雜,人們離開了這一技術將無法生活。

電腦會打破人們原有的工作習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的職業類型會出現,並取代舊的職業。

機器人會取代日常文書工作和流水線工作。

社會的發展會推動教育的本質發生巨大的變化。所有人都需要懂得如何使用電腦,並且被教育如何在這個高科技的世界裡生活。

這種教育上的變遷實現起來很艱難,尤其是當世界人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飛快地增長。

然而,對於未來的計算機化發展,阿西莫夫還是做出了一些錯誤的,或者說偏差比較大的預言。

例如,他寫道,技術會成為處理垃圾和汙染的有力工具,全世界的國家和組織都會聯合起來共同拯救地球「並不是出於理想主義的高漲或正直,而是出於冷血的現實考量,即如果不合作,大家都會一起毀滅」。

儘管聯合國的《巴黎協定》為減緩氣候變化提供了一個全球協作的框架,但是保守地說,國際社會還遠未走上為阻止環境破壞而攜手合作的軌道。

阿西莫夫還預言了技術會引起教育的變革,傳統的學校教育會過時,孩子們在家就能通過電腦學習自己需要了解的一切。這在技術上是可能的,但他也假定了孩子們不會把時間都花在打遊戲上。

《銀河帝國大全集》(全15冊),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關於空間應用的預言

「我們會進入太空生活。」阿西莫夫如此聲稱。

大體上他是對的:人類在太空中建造國際空間站已經有18年了。

但對於未來社會的空間技術進展,阿西莫夫有點太樂觀了。他預言說,到了2019年,人類能夠「大規模登月」進行採礦工作,建造工廠以利用宇宙中的特殊資源,並建設天文臺,甚至太陽能發電站,並將能量通過微波傳輸回地球。

阿西莫夫還認為,我們有望在月球上建造人類定居點。

「到了2019年,人類第一個太空聚居地將出現在設計藍圖上,或許已經投入了實際的建設,」他寫道,「它可以容納成千上萬的人,此後也會有更多這樣的定居地被建造起來。在這些定居地裡,人類可以建造各種各樣的小社會,為人類文明創造更多的可能。」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確實計劃在未來十年將更多太空人送往月球,但對於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永久的定居地都需要花上更長的時間。

預測未來科技為何如此困難?

用摩爾定律這樣的觀測方式去預測一年、兩年甚至五年後的技術進步是可行的,但是,正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一份關於未來網際網路的報告中引用奧萊理媒體公司(O』Reilly Media)的技術分析師安迪·歐萊姆(Andy Oram)的一句話所說的那樣:「在超過五年的區間裡,一切都有更廣闊的可能。」

這主要是因為下一代人利用技術進步的創新方式是難以預測的。

前科羅拉多州教育與通訊諮詢委員會的董事會成員艾德·萊伊爾(Ed Lyell)在皮尤研究重心的一份關於網際網路和美式生活的報告中闡述了這一觀點。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現代管理學之父)曾在寫作中討論過歷史上出現的重大創新變革,其中包括印刷媒體、推動工業革命的蒸汽機,以及後來出現的網際網路。」他主要的論點是,這是否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大約25年,來讓這個新發明真正產生影響。首先,社會使用這一新技術幫助人們把事情做得更好;這崛起的一代發現了全新的事物以及利用它們的方式。如此一來,人類就將在我們現在無法看見也無法定義的職位上工作。通過工作,我們可以去做現在無法預想、或只有零星想像的事;但要引導別人去看到他們的願景是很難的 。

相關焦點

  • 阿西莫夫道出:2019年的預言?你知道有哪些是已經實現了嗎?
    預言的傳出都是在建立在有證據的立場上,在我們知道的有瑪雅人預言和霍金預言,但是阿西莫夫的預言你們知道嗎,並且還是現在時期的2019的預言。阿西莫夫是科幻小說裡的三大巨頭之一,它的《機器人》等小說都是非常的出名。
  • 阿西莫夫1983年對2019年的十大預言,有多少已成為現實?
    阿西莫夫還最早算出了宇宙中粒子總數,大約是2.2x10^79個,和目前比較公認的10^80個基本在一個數量級。 1983年,在喬治·歐威爾小說《1984》描寫的年代即將到來的時候,多倫多星報請阿西莫夫對未來的2019年會是什麼樣子做個預測。
  • 福利|100年來,我們仍活在他的預言之下 | 阿西莫夫誕辰
    「如果你想和神對話,最快的途徑就是讀阿西莫夫的書。」很多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前沿科技, 靈感都來源於阿西莫夫68年前的「神預言」:機器人、太陽能、移動智能設備、生物科技、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圖書館、太空殖民、自動化家居……在某種程度上,阿西莫夫預言了現代世界的誕生。
  • 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十大預言」丨壹起讀書
    而在Discovery探索頻道(美國最熱門電視頻道)出現之前,在許多美國人心目中,阿西莫夫就是科普的代名詞。」《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的譯者葉李華教授介紹,「阿西莫夫對各個層面的未來都極為關切。大至太空殖民,小至未來可能的收藏品,都是他津津樂道的題目。他的科技預言一向經得起時間考驗,令人懷疑他簡直是個自由穿梭時光的旅人。」 那麼阿西莫夫預言過什麼?
  • 2020年西安樓市六大預言,蒙對了幾條?
    如今,濤哥不怕被啪啪啪打臉,自己來復盤一下1年前的預言對了幾條。預言一:2020年西安房價還會漲真實情況:這個肯定是預言對了。以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變動情況為統一口徑,2020年1-11月,剔除2月份由於疫情影響按照無成交0漲幅計算之外,2020年全年西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一直是保持環比上漲的。
  • 阿西莫夫「腦洞裝下整個銀河系」
    預言之二:機器人的應用 Asimo是日本本田公司開發的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步行機器人。它的命名,就是為了向科幻大師阿西莫夫致敬,因為阿西莫夫預言了機器人將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而如今,在倉庫、工廠、高科技辦公室,機器人已經獲得大規模的應用。預言之三:全球資訊網 阿西莫夫在1980年寫過一篇《全球化電腦圖書館》,我們只要讀上幾段,便會赫然發現主題正是15年後出現的「全球資訊網」。
  • 劉慈欣的《三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兩者誰才是預言帝?
    ,阿西莫夫卻為我們精準預言到了今天的通訊場景,著實讓人驚嘆。,在阿西莫夫的預測中,2015年的人類社會,機器人還沒有強大的智能作為行動基礎,但是相關的技術和研發團隊已經非常成熟,機器人在部分智能的表現上甚至可以超越人類。
  • 霍金的預言先兆?2020年發生了哪些令人擔憂的事件?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熟知探索,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探索的事件,探索世界,探索宇宙,探索奇聞異事,盡在熟知探索,感謝您的收看!2020年過得怎麼樣?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今年許多令人擔憂的事件一起出現。
  • 2019年抄底的預言會兌現嗎?
    2019年才會出現,而2016年開始,都應該好好的去鍛鍊身體。也有不少朋友天天在知識星球齊俊傑的粉絲群裡面來問,怎麼看周金濤先生的這個大預言,是不是說2019年才能投資,明年才會有股票的低點。我一般回答就是,不管你怎麼看,你都應該先仔細看,千萬別看個標題。絕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預言,但是基本都沒好好看。今天我們就再來梳理一下這份演講。首先,他說人生發財靠康波,說的是你的財富增長,要符合經濟周期的波動,這跟我們講的順勢而為是一個道理。
  • 科幻200年|阿西莫夫科幻世界中的猶太思維
    30~50歲之間,阿西莫夫瘋狂地出書,出滿了100本。有了這麼一個龐大的「基本書庫」,後邊20年他又不住地從中翻新,才使得出書速度繼續提上去。阿西莫夫並不是什麼猶太教徒,他的父母甚至沒有給他過過猶太教傳統中極為重要的成人禮。可是,熱愛閱讀,對書寫的敏感,以及維護書寫的尊嚴,這種特點在他身上很是突出。1950年的戰後美國,電視電影來到黃金期,更刺激阿西莫夫產生了對書寫的危機感。
  • 阿西莫夫誕辰98周年 《銀河帝國》入選語文閱讀書目
    阿西莫夫用他強大的想像力和智慧改變著世界,他的代表作《銀河帝國》在國內推出5年來,一直佔據各類科幻小說暢銷榜單,併入選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書目,帶動科幻文學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追捧。《銀河帝國》入選人教版閱讀書目《銀河帝國》首部曲《銀河帝國:基地》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書目,引發搶購熱潮,直接買下整套《銀河帝國》的家庭更是不在少數。
  • 印度神童阿南德2019年成功預言疫情,近日再次預言人類浩劫
    一想到預言,就會想起瑪雅人預測的2012年會是世界末日,當然這並沒有實現。
  • 2019年將飛出哪些黑天鵝?知名預言家年度「十大意外」名單出爐
    【財聯社】(研究員 卞純)又到新的一年,華爾街知名預言家、黑石集團(Blackstone)副董事長、前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拜倫維恩(Byron Wien)周四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意外」名單 。在每年1月發布這樣一份預測名單是他過去34年的一個傳統。
  • 7次轉世,不同解讀、預言應驗,2020年的預言對了嗎?
    7次轉世的他,不同解讀、預言都相繼應驗,那2020年的預言對了嗎?在新中國還沒成立的時候,迷信遍布中國每一寸土地,「科學」對中國農民來說很陌生,而「迷信」已經在他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現在「科學」依舊沒有完全覆蓋到每個人民思想中。畢竟針對超自然現象用科學解釋不了,相反迷信針對這些現象卻有很多的解釋。
  • 2020年出現哪些憂心事件,霍金預言先兆來了?為何說不是壞事
    趣味探索訊在2020年裡的你還好嗎?真不知道這是怎麼了,多種憂心事件似乎都在今年一起出現了,全世界已有成千上萬人受到了影響,這不免讓人聯想到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生前預言,還有一個自稱來自火星的8歲男孩波利斯卡預言,他們都稱在不久未來地球有大災難發生。
  • 《三體》與《基地》,劉慈欣與阿西莫夫,誰才是科幻文學的圭臬?
    劉慈欣在科幻文學界擁有的毋庸置疑的地位,但是在另一個科幻作家面前,劉慈欣的名分依然要向後排,他就是世界科幻文學宗師——艾薩克阿西莫夫。,而是進行科幻文學創作,他筆下的《基地》系列在科幻文學界更是大名鼎鼎,阿西莫夫驚人的遠見和洞察能力讓他筆下的科幻世界與現實高度重合,和他齊名的英國科幻文學家「克拉克」正是因為書中關於地球衛星的描寫和科技發展幾乎一致,因此人們將地球外太空懸浮衛星軌道命名為「克拉克」。
  • 核戰爭、外星人、智慧機器人……那些年霍金預言過的人類毀滅方式
    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這位科學家除了研究宇宙的前世今生,也喜歡探究人類的未來,曾對人類如何毀滅屢屢發出預言。如今,這位科學巨匠先走一步,讓我們看看他對人類命運有哪些預測。首先當然是武器。和霍金「江湖地位」類似的愛因斯坦曾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人類一定使用的是石頭和木棍。」
  • 地母經預言2021年世界局勢?網友:這你也信?九年義務教育白上了
    地母經全文共有60則,據說可以預言未來,網上又不少人說:「這個預言書真的很準啊,很多大事件,他都預言對了啊。」然而這個地母經的預言真的很準嗎?還是說,僅僅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全靠懵出來的?我們先來看一下辛丑牛年也就是2021年所謂的預言。「太歲辛丑年,疾病稍紛紛。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
  • 劉慈欣的《三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誰對科學更警惕?
    劉慈欣的《三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誰對科學更警惕?科技概念圖在大劉的《三體》中,人類文明與外星文明科學技術之間的雲泥之別,是人類最後命運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在這個以力量說話的世界科技概念圖相比起劉慈欣在科技上的激進,阿西莫夫則對科學發展表現出來很大的擔憂,其實不僅僅是阿西莫夫,近代以來,對科技快速發展最後反噬人類的憂慮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西方世界
  • 2012世界末日、iPhone不會火 盤點被「打臉」的預言
    已經過去的2019年7月25號,看起來本是平凡的一天,然而在外太空,一顆名為「2019 OK」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這令許多科學家倒吸一口涼氣,因為如果它撞上地球,效果大概是這樣的。這件事又讓不少人聯想起一些偉人對「世界末日」作出的大膽預言,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哪些是胡扯,哪些是真有可能實現。說起離我們最近的「世界末日」,不得不提一下瑪雅人預言的「2012世界末日」。怎麼得到的呢?因為他們的《克奧第特蘭年代記》認為,人類每5125年進行一次循環,稱作「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