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鯉魚」石斑魚,正確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養殖效益

2020-12-05 李卉動物說

石斑魚屬於一種海生魚類,很多沿海地區的人都叫它黑貓魚,它被稱之為海中鯉魚,但是石斑魚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等很多方面都要比鯉魚高很多,而且市場價格也是非常昂貴,是一種低脂高蛋白的魚類,石斑魚的口感和雞肉比起來有過之而不及,它含有非常豐富的人體所需營養,而且現在石斑魚的養殖技術也是比較成熟,那麼在養殖石斑魚的時候該怎麼進行飼養管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淡水石斑魚通常都是在養殖一年之後就可以開始產卵,它的產卵基本上和羅非魚是差不多的,在產卵的時候會在養殖池池底的淤泥中挖好很多巢穴放置魚卵,在產完卵之後就會在魚卵巢穴的周圍進行守護,等到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自動離開,我們需要將水質控制好,石斑魚在產卵期的時候是生長的關鍵時期,避免水質汙染對其造成影響並且降低幼魚的成活率,我們最好是將水溫控制在28度左右,因為這個溫度可以加快魚卵的孵化速度,提高魚卵的孵化率。

幼魚的生長環境最好是在土池中,根據自身養殖的數量決定培育池的面積,池水的深度不能低於1米,在培育或者是放養之前我們需要先將池水放幹,然後在太陽下暴曬並且撒入生石灰粉進行消毒工作,在池塘施入適量的基肥,將水質提高,讓水池中可以有一定數量的浮遊生物,因為這些浮遊生物可以當作幼魚的食物,等到浮遊生物的數量減少之後我們就可以投餵適量的豆漿,然後在慢慢的增加一些餌料,餌料量通常是幼魚總重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根據幼魚的生長情況決定投餵的次數。

等到魚卵孵化之後幼魚的長度不會超過1釐米,它們會集體的在池底遊動,我們需要將水溫控制在27度,連續保持一個星期左右,幼魚的卵黃囊就會慢慢的小時,之後幼魚就會開始嘗試往池塘的上層遊動,卵黃囊消失之後我們可以投餵一些浮遊生物,等到幼魚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投餵高蛋白餌料,一般一個月之後就會生長到8到12釐米左右,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將其當作成年魚進行飼養,但是判斷是否成年還需要根據養殖區域的天氣和周圍環境而定。

石斑魚的養殖是可以採用混養的方法,比如羅非魚等一些淡水養殖的魚類,但主要還是以養殖石斑魚為主,控制好副養的魚類,避免養殖過於密集,影響石斑魚的正常生長,根據池塘的面積決定混養魚類的數量,在養殖的時候還需要根據魚體的大小和生長情況等適當的投餵飼料,我們要注意混養魚的數量,避免與石斑魚發生爭搶食物的情況發生,石斑魚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通常在飼養6個月左右就有一部分石斑魚可以出欄了。

以上就是養殖石斑魚時的管理方法了,石斑魚屬於一種熱帶魚類,所以我們在養殖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水溫,避免水溫過低,影響石斑魚的食慾。

相關焦點

  • 這幾點管理工作,在養殖淡水石斑魚時,是我們要知道的重點
    石斑魚是海生的一種魚類,在沿海地區的人們稱它為黑貓魚,它還有著海中鯉魚的美稱,但是它的營養是比鯉魚高很多的,而且在市場上面的銷售價格也很高。它的口感和雞肉是差不多的。並且它的營養是人體都很需要的,那麼在飼養的時候要怎麼樣來進行管理呢?下面一塊來了解下吧!
  • 石斑魚的養殖方法
    (育苗選擇):1、我們要在正規的養殖場裡進行選擇,要選擇線條流暢,遊動盡力強,鱗片每有明顯的損傷,皮膚光澤這樣的魚苗適合養殖。我們可以使用網箱相知,和池塘養殖者2種方法,建議大家有網箱養殖的密度高,方便管理,自然效益也高,所以目前養殖戶都是用網箱來進行養殖。池塘養殖管理麻煩,水質不好控制,池塘的病菌太多,很容易讓石斑魚生病。
  • 石斑魚養殖技術
    應選擇魚體壯,活力強,無病、無鱗片損傷,膚色光澤好的進行養殖。 石斑魚成魚養殖的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兩種,以網箱養殖較為普遍。網箱養殖石斑魚是一種集約化的養殖方式,放養密度高,便於管理,生產效益較高,所以發展很快。在介紹成魚養殖技術時,以網箱養殖為主,池塘養殖和室內水泥池養殖可參考網箱養殖。
  • 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
    小劉話三農: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相信很多人在飯店點菜的時候都看到過一種價格比較高的魚,它就是石斑魚。它是一種海裡的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海魚。在人們的印象中海魚似乎就是比河魚要貴上不少,而且它們的肉質更加的鮮美,很多人就覺得海魚比河魚的營養價值要更高,不過確實如此。石斑魚被人們稱之為海中的鯉魚,在海中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可能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平時經常會吃到石斑魚,因此石斑魚無論是在沿海還是在內陸,它的銷路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價格也比較高,因此這種魚的養殖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 小溪石斑魚養殖技術
    小溪石斑魚是石斑魚的一種,它是屬於淡水魚裡的石斑魚,小溪石斑魚一般會在冬季進行產卵,產卵習性和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如果來養殖小溪石斑魚對於水質會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飼養小溪石斑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 農村利用山溪山泉山養殖溪石斑魚前景廣闊
    小溪石斑魚為鯉形目、鯉科魚類,學名叫光唇魚,生態習性是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澈、無汙染、礫石底質、水流湍急的小溪中,春夏喜在淺灘覓食,秋冬則入深潭過冬。餌料以底棲藻類為主,也能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小溪石斑魚味道鮮美,市場價格60-70元/斤,供不應求,具有很好的養殖前景。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由於石斑魚屬分批產卵魚類,有連續多次產卵的 生殖特點。 如 果為親魚創造在產卵池中自然產卵受精的環境條件,就可以避免因人工授精時經常出現的卵子過熟或不夠成熟的弊端,也可以減少因捕撈和擠卵、擠精液造成的對親 魚的傷害。所以,也可採用強化培育石斑魚親魚的方法,促進親魚分泌激素,不用注射催產劑而能自然產卵受精,從而獲得了優質受精卵,提高了仔魚成活率,降低 了畸形率。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由南向北之路根據全國各地石斑魚的養殖產量,我們發現石斑魚養殖存在產業集聚的情況。沿海主要養殖石斑魚的8個地區為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山東、天津。近十年主要集聚於海南、廣東和福建三省,而在廣西其值處於衰弱趨勢。對於天津來講,則上升之勢明顯,雖不能比肩福、海、廣三省,但其態勢可穩壓江、浙、山等地。
  • 淡水石斑魚人工我們該怎麼來養殖
    淡水石斑魚原產地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石斑魚是一種生長發育更快、耐氧合、抗病能力強的淡水魚,並且外觀設計美觀大方、肉質地美味、營養價值豐富多彩,既能夠作為貨品魚,又能夠作為欣賞魚類,那麼,淡水石斑魚可以人工養殖嗎,下邊一起來了解一下淡水養殖時留意的難題。
  • 關於赤點石斑魚淺海網箱養殖技術的探討
    2、放養規格和密度:3m×3m×3m的網箱放養規格為10cm/尾的赤點石斑魚600尾左右即可。由於石斑魚喜歡吃動態的餌料,為帶動石斑魚攝食,充分利用殘餌、減少水質汙染、消除網箱上附著物、提高產量增加效益,可混養5%鯛科魚類,混養的魚類大小不能小於主養石斑魚,以免被殘食。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此後青島的通用水產、煙臺的東方海洋、天津的海發珍品等企業也都相繼開展了石斑魚工廠化育苗或循環水養殖。研發品種以下為筆者根據我國北方地區研發石斑魚品種的時間順序及規模化繁育數量總結的相應品種。1、珍珠龍膽(虎龍斑)珍珠龍膽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是以鞍帶石斑為父本(♂),棕點石斑為母本(♀),進行人工授精,雜交產生的子一代。
  • 自標自養石斑魚 全程使用配合飼料是養殖強心針
    趙仕慧提到,養殖戶一般會趕在4、5月份前放苗,年尾可以養成出魚,年底的成品魚價位高。如果在7、8月放苗,到春節魚才有半斤左右,要養到第二年年清明才會出魚,這樣效益不高。因此大多數養殖戶集中在3月份就開始陸陸續續拿苗投苗,而在投苗高峰期,要根據養殖戶的需求控制標苗產能以及質量。趙仕慧認為「標」好則養,2014年,除了保持育苗場產能和保證苗的質量基礎上,自己也嘗試用不同模式養起了石斑魚。
  • 舟山記憶:東極黃興島 石斑魚養殖發源地
    黃興島盛產貽貝、海蜒、蝦米、烏賊鯗和石斑魚。石斑魚,又叫海雞魚,繁殖生長在巖石洞隙水色澄清處,又稱「石洞魚」。而中街山海域海水清澈湛藍,島礁星羅棋布,水道縱橫交錯,海岸蜿蜒曲折,海洋資源種類繁多,如此數量眾多的原生態島礁及其生物資源為石斑魚提供了理想生態環境,自然成就了東極石斑魚的生活「樂園」。 那時候,攻淡菜是東極人的傳統作業。
  • 養殖石斑魚時,需要了解它的習性和生活習慣,這樣才能夠高產!
    ,而作為中國的四大名魚之一,石斑魚憑藉著營養豐富、肉質細嫩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養殖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了,而且石斑魚還有一個別稱叫做海雞肉,而名字的來源就是因為石斑魚的肉質嫩滑、顏色偏白、有些像雞肉,而且石斑魚的肉質中也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也是特別低,隨著人們的發展速度,很多石斑魚都面臨這滅絕,於是這個時候就開始興起了石斑魚的養殖,雖然野生的石斑魚越來越少,但在人工的楊志霞,石斑魚的規模和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 如何養殖石斑魚呢?
    石斑魚為我國南海沿海養殖的重要經濟品種,南海四面環海,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海洋資源優勢,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利用池塘養殖石斑魚,網箱魚排養殖石斑魚的越來越多,同時因石斑魚價格持續看好,銷路順暢,石斑魚養殖規模迅速壯大。
  • 海南大學陳國華:石斑魚的加工擴大消費市場
    我在山東看到用循環水車間育苗,生產條件可以嚴格控制,如果以不帶毒的受精卵放在車間內培育,是否有希望不受或少受病毒影響?是否有可能成為石斑魚人工繁殖技術的新方向?  二、養殖效益決定品種的更新  1.
  •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
    經過一年的養殖,成活率98%,斑石鯛平均體長17cm,體重400g。珍珠龍膽石斑魚平均體長25cm,體重750g,現在開始上市銷售。新品種的引進及養殖成功,優化了我省海水工廠化養殖的產業結構。珍珠龍膽的肉質細膩,沒有肌間刺,適合於清蒸、紅燒、火鍋和魚丸等幾乎所有南北方各大菜系魚類的烹飪方法,也使各個養殖規格的珍珠龍膽商品魚都能在烹飪菜譜中找到一席之地。珍珠龍膽魚皮和魚唇較厚,膠體蛋白含量豐富,口味豐富,也成為美食家和消費者的最愛。
  • 宿松「養殖大王」:石斑魚養殖拓寬富民路
    王韶平邊介紹,邊用撈子從第一座水池裡撈起了兩條小石斑魚。  「這兩座池子裡,養殖都是成品石斑魚,現在都可以上市銷售了,每條都在八兩至一斤半之間」。王韶平拿著撈子走到另兩座水池旁,從裡面撈起了三條活蹦亂跳的大石斑魚,它們的形體都呈橢圓形,表皮呈黑褐色。  王韶平介紹,石斑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原產於北美洲尼加拉瓜。
  • 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文/&nbsp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nbsp張勇    現有養殖的石斑魚種類中,青石斑魚和赤點石斑魚可以忍耐6℃-7℃的低溫,但生長緩慢,須養殖24個月以上才能達到商品規格。
  • 餐桌上的海中小霸王——龍膽石斑魚怎麼吃最好?
    ▲清蒸龍膽石斑魚龍膽通寶,海中珍品!龍膽石斑魚也被稱為鮢過魚,通體只有一條主刺,無肌間刺,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口味極佳,是世界上少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保健食品。餐桌上的海中小霸王龍膽石斑魚為石斑魚家族的老大哥,龍膽石斑魚有著各種石斑魚中最大體型,目前捕獲到的最大野生個體,體長達到了2.7m,重44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