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是用來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促進生長發育的物質。疾病防治的好壞是養豬生產成敗的關鍵。為了正確地使用藥物,達到防治豬病與提高飼養水平和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必須掌握養豬科學用藥的基本知識。
1.什麼是ppm
這是過去常用的計量單位,現已廢除,現寫成1×10-6。但報刊文章時有出現,在此進行簡單解釋。
ppm用於表示混飼或混飲群體給藥時的給藥濃度。1ppm即百萬分之一的濃度比例,相當於1噸飼料或1000升水中含有1克的藥物(純品),也表示1千克飼料或1升水含有1毫克藥物(純品)。
舉例說明:有資料報導,為防止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症候群(PMWS)引起的繼發感染,可在仔豬斷奶後的飼料中添加泰妙菌素100ppm+金黴素300ppm,連餵2周。
這表明,每噸飼料中要加純品的泰妙菌素100克和純品金黴素300克。但在添加劑量上還要考慮藥物的有效含量是多少?如果泰妙菌素預混劑濃度為80%,飼料級的金黴素預混劑含量為15%,那麼, 80%泰妙菌素預混劑的每噸飼料添加量應為100克÷80%=125克,15%金黴素預混劑的每噸飼料添加量應為300克÷15%=2000克,最後的結論是每噸飼料中應添加80%泰妙菌預混劑125克和15%金黴素預混劑2000克。
2.藥物的計量單位有哪些
固體、半固體劑型藥物常用計量單位有:千克(kg)、克(g)、 毫克(mg)、 微克(ug),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1毫克=1000微克。
液體劑型藥物的常用計量單位有:升(L)、毫升(ml)、1升=1000毫升。
一些抗生素、激素、維生素等藥物常用「單位 (U)」「國際單位(IU)」來表示。抗生素多用國際單位表示,有時也以微克、毫克等重量單位表示。如青黴素G,1單位=0.6微克青黴素鈉純結晶粉,或 0.625微克鉀鹽,80萬青黴素鈉應為0.48克;1克鏈黴素或1克慶大黴素=100萬單位,1毫克=1000單位。
3.藥物的含量怎樣表示
用比號「:」表示藥物劑量與淨含量的關係。例如:某生產廠家出品的卡那黴素注射液規格標明 10毫升∶1.0,表示10毫升藥液中含淨藥量為1.0克。1克=1000毫克,每毫升含100毫克(mg)。
4.怎樣計算個體給藥劑量
當個別豬只發病要用藥物治療時,首先要看明白使用說明書是怎樣規定的。如果已標明每公斤體重注射多少毫升,那好辦,就照此執行。但有時只標明每公斤體重多少毫克,那就要進行換算。
劑量用藥量=豬的體重(kg)×劑量率(mg/kg)/製劑單位標示量(mg/ml、mg/片、mg/g)
舉例:如10毫升∶1.0的卡那黴素注射液,標明肌注一次量為每千克體重15毫克,試問:10千克體重的豬應注射多少毫升?
換算方法:首先應明確10毫升∶1.0即10毫升含卡那黴素1克,1克=1000毫克,每毫升含100毫克,再計算10千克體重需多少毫克。
用藥量=10kg×15mg/kg /製劑單位標示量(mg/ml、mg/片、mg/g)得知10kg體重的豬每次應肌注1.5毫升。
5.使用說明書上沒標明每千克體重用量是多少怎麼辦?
凡未標明每千克體重用量是多少毫升或多少毫克的,通常指的是50千克標準體重的豬的用量,可以除以50,換算出每千克體重的大體用量。如 0.1%腎上腺素注射液常用來搶救嚴重過敏疾病。官方《獸藥使用指南》一書中或生產廠家在《用法與用量》一欄中標明,皮下注射:一次量豬0.2毫升~1.0毫升,就是指50千克體重的豬的用量,其他體重的豬可依次換算出大體用量。
如獸醫臨床上最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安乃近注射液廠家是這樣標示的:規格:10毫升∶3.0克,用法與用量:肌注,一次量豬1克~3克。就是指50千克重的豬一次可肌注3.3毫升~10毫升,其他體重的豬可依此推算出用量。
6.不同投藥途徑的用藥比例如何掌握
假設內服為1,那麼皮下或肌肉注射可為1/3~1/2,靜脈注射1/4,氣管注射為1/4。
7.飲水給藥與拌料給藥的關係是什麼
一般說來,飲水加藥量是拌料給藥量的1/2即可。因為飲水量大約是採食量的2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