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系「70後」同學會在京舉行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3日電(實習記者 蘇賀)金秋十月,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30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相聚北大燕園,共慶入學五十周年。這些老人是北京大學哲學系64級系友,平均年齡已超過70歲,是名副其實的「70後」。

64級系友在北大哲學系門口合影。 魏長海供圖。

  據北大儒學院副院長李中華介紹,1964年,北大哲學系哲學專業和心理學共錄取了63位同學,大家畢業後分布海內外工作,經過歲月的洗禮,都已成為專家教授或省地市領導幹部,如今依然健在的共有53名,平均年齡已經70多歲。

  在慶典活動現場,哲學系副主任仰海峰介紹了哲學系所取得的光輝成就,並就如何把中國傳統哲學推向世界,做成中國產品,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等做了介紹。

  北大哲學系主任王博在熱烈掌聲中致歡迎詞,他表示,北大精神可概括為「北」和「大」二字,北就是北鬥星,就是能找到北,不迷失前進方向,北大始終堅持愛國、進步、追求真理、熱愛科學。大就是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北大的傳統是兼容並包。

  談到哲學系時,王博說:「哲學是人類文明的精髓,哲學使人增長智慧,使人增長德性,使人增長健康。北大哲學系有20多位老師年齡已達80歲以上,3位已達90歲以上,已成為聞名全國的『長壽系』。」他還介紹,哲學系老師長壽的現象引發北大開闢了哲學研究的新方向--「哲學健康保健」方向。

  由前國家領導人顧秀蓮創辦的東方老年女子大學的校領導聞訊,也前來參加了聚會,並邀請64級系友們召開了「老人如何健康」和「隔代教育」兩個座談會。參加座談的30個同學分成兩組,分別就兩個問題踴躍發言。

  在64級校友舉行報告會上,參加《儒藏》編纂工作的李中華和魏常海先後介紹了《儒藏》編纂情況;河北省重點文化工程《燕趙文庫》編委會副主任周振國介紹了《燕趙文庫》800卷的編撰情況;發起編寫64級同學回憶錄的朱昌徹和周振國先後就回憶錄的編輯出版情況作了介紹,同學們對回憶錄的編輯出版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形成了共識,大家盼望著5年後的畢業55周年再相聚。

  魏長海對中國青年網的記者說:「哲學系64級同學入學50周年的聚會不但交流了畢業後的情況,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互相了解,增強了彼此之間的友誼,而且開展了很有意義的諮詢活動,讓與會者受到了一次加強中國文化建設的教育。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100周年慶典
    近日,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100周年慶典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他指出,自誕生之日起,北大哲學系就是現代中國哲學研究的重鎮,匯通中西文明的橋梁,高水平哲學人才的搖籃。一百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急驟變遷,中國人的精神思想世變風移,但北大哲學系始終挺立在時代潮頭,始終引領著學術的風氣,她在中國哲學界、思想界的崇高地位是無可爭辯的,她對國家民族的卓越貢獻將永載史冊!他強調,哲學系的發展對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義。
  • 隔壁侃球|北大哲學系足球專業肄業記
    洪謙先生逝世後,英國《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均發表了長篇訃告,稱他是「世界上最後一位徹底的邏輯經驗主義者」。1954年,北大哲學系教師與蘇聯專家在未名湖畔合影。洪先生的二兒子,叫洪元碩」我從北大哲學系1989年本科畢業考研成為洪謙先生的研究生後,洪先生就指導我把艾耶爾的哲學思想作為研究對象,可見洪先生對艾耶爾的重視和友情。當時洪先生住在北大東校門外的燕東園,北大很多著名教授都住在這裡。
  • 北大哲學系「老神仙」
    版主推薦被北大哲學系主任王博先生稱作「哲學系的老神仙」的張世英教授,一生與哲學為伴。今年92歲的張教授,聽從孩子們的建議,從去年夏天開始動筆寫回憶錄,於今年3月初完稿。作者以質樸優美的語言,回顧了自己一輩子的哲學之路:既有上世紀四十年代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求學的經歷,又有與馮友蘭、金嶽霖、聞一多、賀麟等人的交往軼事;既帶來當年哲學界、文化界的大師群像,更道出一位哲學家幾十年孜孜不倦的精神追索。其開放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文心哲思無不給後人以啟迪。人物簡介張世英:1921年生,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
  • 看看北大哲學系你就明白了!
    北大哲學系被公認為「長壽系」,90歲以上學者佔1/4,85歲以上學者幾乎佔一半。近日,北大哲學系樓宇烈教授在《文明之旅》節目中談到,自己雖然年近80歲,但在北大哲學系不敢稱老人,因為北大哲學系被公認為「長壽系」。樓宇烈談到,生理養生節慾,心理養生養情,哲學養生明理。而人生明理至關重要,中國哲學能夠養生,儒家進德、道家保真、釋家淨心,也許正是哲學家長壽的原因。
  • 北大哲學系主任實名「舌戰」網友
    面對眾多網友在天涯社區上的質疑,該書作者、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近日專門來到天涯社區公司,實名上網與網友對話,並為這本著作辯護。  趙敦華:充其量是拼寫錯誤  趙敦華編寫的《西方哲學簡史》是國內大多數高校哲學系的推薦教材,自2000年出版至今已經印刷15次。
  • 北大哲學系主任畢業典禮致辭:這個學校一直在尋找北,很偉大
    北大哲學系主任畢業典禮致辭:這個學校一直在尋找北,很偉大 王博 2015-07-14 13:08 來源:澎湃新聞
  • 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大會舉行
    10月18日,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大會在仙林校區舉行。千餘名師生系友、來自兄弟高校哲學院系所的嘉賓以及長期關心支持南京大學哲學系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撫今追昔、共襄未來。    南京大學哲學系有著質樸厚重的歷史積澱,可溯源至中央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於1920年創立的哲學系。百年南哲在近現代中國和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北大哲學系是長壽俱樂部:85歲以上教授超20人
    北大哲學系在北大有了一個有趣的別稱——「長壽俱樂部」。北大哲學系的教授中,90歲以上的就有十餘人,85歲以上的更是超過20人,佔知名教授近半數,去世的哲學大師中高壽者也不少。系主任王博稱之為哲學系「一大驕傲」。  93歲的楊辛教授謙虛地說自己在系裡年齡只排第二,排第一的是94歲的張世英教授。
  • 寫出「燒腦作文」的無錫才女圓夢北大 上哲學系
    由於文章中的邏輯思維十分出色,加上大量「燒腦」的哲學表達,勇力嘉的《邊界》一文被發到微博上後,網友冠以「燒腦作文」的稱號。這不是勇力嘉第一次在作文大賽中獲獎,平時在學校,她也是一個練筆勤快的姑娘,一篇文章要反覆修改上好幾遍。同時,哲學類的書籍也是她的最愛,漢娜·阿倫特羅素、約翰·洛克、康德,朱良志等都是她欣賞的哲學家。今年5月,勇力嘉再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北大原校長丁石孫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明日在八寶山舉行
    今日(10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丁石孫同志治喪辦公室獲悉,丁石孫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明日(10月17日(星期四)10時,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舉行。丁石孫於1984年3月至1989年8月,任北大校長。
  • 88歲著名哲學家朱德生逝世,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16年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大學哲學系方面獲悉,著名哲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系原主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原理事長朱德生教授於2019年3月8日下午3時於北京家中逝世,享年88歲。公開簡歷顯示,朱德生1931年生於江蘇省武進市,高中畢業後曾在本地農村當了兩年小學教員,1951年夏入南京大學哲學系。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朱德生進入北大就讀,1956年夏畢業於北大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生班,隨後留系任教。
  • 第一屆北京大學比較政治論壇在京舉行
    會議合影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4月13-14日,第一屆北京大學比較政治論壇在京舉行。論壇組委會收到70篇論文參選,最終有38篇入選。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20餘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0餘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論壇,近300位京內外各高校和研究單位的學者和本科生、研究生旁聽了兩場學科對談和各分論壇。
  • 自然科學的誕生:「人」的失落(北大哲學系專稿)
    此為北大哲學系在讀研究生許漠(方向:科學技術哲學)所作,文字深沉,筆力雄健。【自我介紹】許漠,就讀於北大哲學系。
  • 2020南通市長北大行活動舉行
    昨日,「江海明珠、通攬英才——2020南通市長北大行」活動在京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率隊與北大高層交流會晤,並在南通發展環境及人才政策推介會上致辭,進一步推動我市與北京大學在人才交流、產學研投等方面合作,誠邀更多「北大人」來通創新創業,推動城市能級和綜合實力加快提升。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出席相關活動。
  • 徜徉於粉墨與書香中,她捧回北大最高榮譽獎學金
    >編者按在京昆社教新生舞劍喊嗓在鄉村的教室裡傳習經典她是北大哲學系2018級碩士生張雲起在北大她與傳統文化盡情擁抱同時,她還有著優秀的成績曾獲得北京大學校設最高榮譽獎學金「五·四獎學金」如今,她以北大哲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的身份
  • 南哲動態|首屆長三角邏輯論壇在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
    12月23日,江蘇省邏輯學會、南京大學哲學系主辦,南京大學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承辦的首屆長三角邏輯論壇在南京大學舉行。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恆,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杜國平出席會議並致辭。
  • 2019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2019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共同求索智庫治理和思想理論傳播的未來路徑  為充分發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角色作用、承擔職責使命,12月19日,由光明日報社聯合南京大學主辦的
  • 《第一哲學的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哲學會講:形上學的可能路徑——『《第一哲學的支點》(以下簡稱《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趙汀陽先生這部著作涉及的哲學思想、哲學的根本問題、形上學的可能路徑等議題展開研討。
  • 著名哲學家、北大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去世,享年100歲
    張世英(1921-2020.9.10)  張世英,1921年生,湖北武漢人,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6年—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自1952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
  • 北大教授謝曉亮出席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北大發布(11.4...
    」「10月15日,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作為項目牽頭單位、骨科李危石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脊柱椎板切除手術的機器人系統」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此項目隸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