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美國的航班安全麼,來看美國航空業為防疫做出的改變

2020-08-19 越遊人

8月開始,美國國內航空業已經逐漸恢復到了疫情爆發之前,而且全球也已經有超過70萬名遊客通過飛機進入了美國——這個數據是4月份時候的8倍以上。雖然這只是2019年數據的4成左右,但是美國航空業的恢復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了。為了應對疫情,美國航空業已經逐漸加強了防疫措施。傳統暑假已經接近尾聲的時候,美國所有州都進入了開放狀態,現在乘坐美國的航班安全麼?來看一下目前他們採取的措施吧。

需要佩戴口罩

3月份的時候,在美國國內航班上都很少見到戴著口罩的乘客。

4月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發表聲明說口罩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乘客開始佩戴口罩。 5月,由於大多數國內航空公司對乘客佩戴口罩提出了書面要求,因此口罩已成為機上基本必需的東西。部分美國的航空公司開始要求所有2歲以上的乘客都要佩戴口罩,少數航空公司甚至拒絕不戴口罩的乘客登機。在機場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各種建議佩戴口罩的指示牌。

如果乘客有需要,部分航空公司會免費提供口罩。現在的飛機上,已經基本看不到不戴口罩的乘客了。

控制登機人數,目前已經陸續放開

美國的航空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執行著控制乘客數量、不滿載起飛的政策。基本上中間的座位都是不開放預訂的。目前正在執飛的航班中,乘客的數量依然偏低。在7月4日開始的乘客人數反彈開始,目前美國國內的平均旅客人數已經開始穩定,在7月28日一周的時間裡,每個國內航班平均只有54名乘客——這已經比4月份只有17人的數據好很多了。

部分航空公司依然在執行這個政策,但是空座位的數量已經陸續減少。但是對於部分乘客來說,在機上的個人空間依然非常重要。曾經有不少乘客就為了能有更多的空間致電航空公司,詳細的詢問載客率最低的航班。目前有些航空公司,比如美聯航,會在航班的預定超過特定比例後通知乘客,並且允許乘客免費變更航班。

嚴格航空機上服務,目前也已經陸續恢復

對在3-5月出行的乘客來說,飛機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提供優質服務的旅行載體了。當時美國幾乎全部的國內航線都停止了機上服務。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互動和感染風險,即便在頭等艙中,食品和飲料的供應都受到了限制。

西南航空暫時停止了機上的餐飲服務,但是在5月下旬,他們在超過250英裡的航線上重新開始提供罐裝水和小吃。達美航空在國內航線上只提供瓶裝水,取消了其他全部的飲食。美聯航在航班上主要提供預包裝食品和密封飲料。大部分航班已經不再提供飯菜類或者其他需要購買的食物。

而其他航空公司的餐飲服務甚至需要預定,而且僅限飲料——熱餐將不再提供。

目前大部分的美國國內航班開始恢復提供水和零食,但是傳統的食物套裝還是暫停服務。

機場的改變

不少機場在疫情大爆發的時候關閉,而開放的機場也對登機和服務進行了改變。目前進入機場,乘客也必須佩戴口罩,並接受工作人員的分流指引。由於旅客數量的減少和分流政策,使得大部分美國大型機場「顯得空空蕩蕩」,甚至包括美國最繁忙的洛杉磯國際機場、亞特蘭大機場和奧蘭多估計機場。

機場提供的服務也比疫情之前減少了很多,航司目前鼓勵乘客自己打包行李和必需品、只在必要的地方配備工作人員。即使在主要的航站樓裡,你能看到的工作人員也顯得沒有那麼多。有些乘客已經習慣了在登機前使用貴賓室,而目前幾乎所有的VIP貴賓休息室都是關閉的。包括百夫長卡專用貴賓室、美國航空第一休息室、聯合北極星休息室等。

目前有部分機場的休息室重新開放,但是裡面提供的物品和食物跟之前沒法相提並論,目前他們只提供一些預包裝的小吃和一次性飲料等。


無論如何,美國的航空公司和機場為了控制疫情做出的努力已經比之前多了很多。希望在美國的同胞注意安全,歸國順利。

相關焦點

  • 哪家美國航司更安全?來看一下目前他們執行的防疫措施
    目前由於大部分國家都禁止美國人入境,因此航空公司的客運量降低到了從未有過的水平。隨著我國跟美國之間的協議,越來越多的航司得以通過直航或轉機的方式入境,因此滯留在美國的國人有了更多的機會回國或者乘坐美國的航班前往更多的目的地。美國航空公司一直在不斷改善自己的防疫措施,但是由於美國政府沒有明確要求,各航空公司之間執行的政策差異巨大,因此乘客在選擇航空公司之前會花費更多的時間。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 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但是,拉丁美洲的個別國家的航空業成為受本次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地區。不僅全地區8月的運力僅為去年同期四成,以厄瓜多、巴拿馬、秘魯、哥倫比亞以及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國家,自4月運力降至去年同期一成左右後,在此後4個月的時間內一直處於冰封的狀態,毫無任何復甦的跡象。阿根廷的運力更是在8月的前三周維持在去年同期的1%,可見,其航空業基本處於全面停擺的狀態。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無論如何,這次疫情很可能將深刻改變拉美的民航競爭版圖。面對這筆迄今為止航空業最大規模的併購項目,資產巨額減值縮水在所難免。從旅客出行安全與信心來看,不確定的傳染因素仍是一大顧慮。全球疫情爆發初期,航空分析人士基本都以03年非典事件作為參照模型,從早期所預測期待的數月內V字形反彈,到如今,基本也都改變為
  • 4家航司破產、國際客運下降84%,美國民航業疫情報告觀察
    美國國內航班客座率目前為從數據趨勢來看,航班客座率與疫情具有更強的關聯性。7月份,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出現了一輪高峰,直接導致當時客座率由60%降至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以佛羅裡達州為例,由於防疫措施的鬆懈,7月客運同比數據較好,但也出現了聚集性的疫情爆發。
  • 美國下調對華旅行禁令後,美航司宣布復飛中美航班
    全球客運航班在疫情大流行下幾乎陷入停擺,不過在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航空業也需要找出行之有效的復工方式,一些疫情控制較好的地區已經逐漸開始恢復航班航線,今年下半年,之前早早暫停來往中國航班的美航也開始尋求復航,這對於我國疫情防控而言無形中增加了入境檢測的壓力。
  • 航空業為「回血」花樣百出:「無目的地航班」流行、套票優惠大
    有專家認為,此類航班基本可以讓航空公司達到收支平衡,同時讓沒法飛行的機組人員重回崗位。而此前,全球已有多家航空公司也推出過類似航班,大受歡迎。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原本為東京至火奴魯魯航線定製3架塗有海龜畫面的空客A380飛機,備受追捧。不過由於疫情,全日空今年3月停飛這兩架飛機。
  • 滯留海外的中國人,國際航班開通的答案都在這裡
    面對即將面臨的航空業崩潰窘境,美國希望也開通中美航線,來拯救自己的航空業。號起,禁止中國航空公司的航班飛往美國。 最後的結果是,在確保防疫安全的條件下,中美航班擴至每周8班,也就是中國4家航空公司,每家運營1班。美國2家航空公司,每家運營2班。 至此,中美復航糾紛告一段落。國際航班何時開通,誰說了算?
  •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獲評"防疫五星機場"!"Covid free"航班來了
    近日, 航空業內權威評估機構、全球航空公司與機場服務領先調研機構Skytrax公布了一項關於各地機場防疫措施的評級和排名。其中,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Fiumicino)被評為「防疫五星機場」,在歐洲排名第一,同時也是歐洲唯一的「五星機場」。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資料來源:IATA從國際航協提供的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到,在1月29日前,全球的航班數基本上都是正常的。但1月29日起,亞太地區主要受到國內疫情的影響,航班數量開始減少。而到了3月中旬,全球的航班數量便開始銳減,4月初的全球航班數量僅為1月1日的20%。
  • 一周16趟往返航班推進復甦 中美航線持續回暖
    美國交通運輸部(下稱DOT)當地時間8月18日發布公告,稱「由於中國已經同意允許美國航空公司飛往中國的航班增加一倍,增至每周8趟往返航班,因此美國將允許目前中國航司的美國航班飛行次數增加一倍,同樣是每周8趟往返航班。」
  • 你要乘坐的飛機安全嗎? - Am I Going Down
    2014年成為國際航空業的災難年,馬航也因為一系列的事件名譽掃地大家也開始關注航空的安全,各類飛機、航旅相關的應用也火了起來。之前介紹的Flightradar24曾經也只是一個航空愛好者關注的小眾應用,因為馬航事件而被大家所熟知。而今天要介紹的應用,則是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幫你「預測」你所要乘坐的航班是否安全。
  • 最新消息:氫燃料飛機有望永久改變航空業
    10月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也刊載了一篇題為的報導,《為什麼這款太空時代飛機可能永久改變飛行》作者系記者保羅·西勒斯。文章稱:雖然空客公司最近比較重視開發電動小型飛機,但現在已經把重點轉向用氫來解決航空業的碳排放問題。
  • 美國航空開始銷售從西雅圖到上海的新航班
    美國航空公司從西雅圖飛往上海的新航班現在開始銷售。美國航空公司在西雅圖的擴張過去幾個月航空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有消息稱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將加入寰宇一家聯盟(oneworld alliance),美國航空公司和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將更緊密地合作
  • 航班延誤100多名中國乘客滯留美國
    新華社紐約8月17日電(記者劉亞南)據中國駐紐約總領館17日發布的消息,由於原定於當地時間16日中午起飛的美聯航航班起飛延誤,100多名擬乘坐該航班經日本東京轉機回國的中國乘客未能登機。目前,這些乘客滯留在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國際機場附近酒店。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業內人士預計,新冠疫苗推廣使用將有效增強民眾出行信心,2021年全球航空業有望減少虧損,但要完全擺脫疫情陰霾,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亞太航空客運量恢復近四成 比利時布魯塞爾航空公司日前發表聲明稱,該航空公司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航班的預訂量比2019年11月有明顯增長,這是比利時為遏制疫情第二次「封城」以來出現的一個積極信號。
  • Daily | 萬米綠皮航班上出現外賣小哥,美國將建首條高鐵
    近日,春秋航空深圳-上海9C8776次航班上有乘客偶遇餓了麼外賣小哥。外賣小哥之所以出現在這架飛機上,並非是接到訂單,而是春秋航空與餓了麼平臺的一次跨界合作體驗。春秋航空在餓了麼的平臺開快閃店,而餓了麼的騎士則在春秋的航班上贈禮物。
  • AR和VR是如何徹底改變航空業的?
    儘管去年3月在衣索比亞發生了備受矚目的事故—造成157人死亡,但2019年仍是商業航空有記錄以來最安全的年份之一。那麼,變化發生在哪裡了呢?在優化航空業效率的時候,安全、培訓、運營成本和協調都是相輔相成的。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正在迅速成為行業內的遊戲變革者。
  • 美國再遇難題,兩大航空企業寧願虧損,也要暫停直飛中國航班
    美國目前就再次面對難題,國內兩大航空企業寧願面對虧損,也要暫時停止直飛中國的航班,這種情況對於他們來說確實算不上多好的消息,甚至還會損失不少的客流量。,除了貿易往來之外,國際航班也都在陸續恢復之中,其中美國也開通了對中國的直飛航班,雖然數量跟以前比起來會少很多,但這對於美國來說已經算是很好的消息,畢竟美國目前的現狀還存在很大的問題,航空業也面對不小的虧損,所以跟其他國家加強合作才是最好的選擇。
  • 美國發布譴責報告,總結波音犯過的錯
    報告說,員工對這款飛機的擔憂沒有得到充分解決的時候,所以沒有促使該飛機的設計發生改變。一些議員今年提出了旨在加強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航空業監管的相關法案。議員們發現,聯邦航空局未能保護乘坐飛機旅行的公眾,部分原因是波音公司「過度」授權了認證工作。FAA在回應報告時表示,「美國聯邦航空局致力於持續推進航空安全,並期待與委員會合作,努力實施報告中提到的改進措施。」波音則表示,已經實施了幾項舉措,「現在的重點是通過改善我們的組織、流程和文化來提升整體航空安全。」
  • 雲端誌異之097:用法律來為疫情中的民航運輸保駕護航
    當前我國民航的疫情防控,一靠科學,二靠法治,成功實現了「防輸入、防擴散」的預期目標,做出了巨大犧牲,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所以目前行業不但迅速回暖,民航運輸量甚至已經暫時超越美國,在全球民航界一枝獨秀。科學防疫此處暫且不表,法治在民航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那是有目共睹,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用法律為民航運輸保駕護航已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