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育開啟新時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2 光明數字報

    【科學隨筆】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最關鍵的要素是科技人才,而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徑。2017年1月19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通知》,這是自2001年頒布《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稿)》16年後,正式發布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根據《通知》的要求,今後的小學科學教育將有哪些變化呢?

 

    變化之一: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保障一二年級學生每周至少一課時,三至六年級的科學課學時保持不變。這不僅對於從小激發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與國際上K-12(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科學教育的主流一致。許多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也就是說,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每周都將上至少一節科學課。同時,小學階段科學課時總量的增加也意味著課程內容的擴充,具體變化和效果還有待新版課程標準深入實施後一探究竟。

 

    變化之二:科學教學實施方面注重實驗教學和實踐探究過程,單獨強調了要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基於科學教育研究專家諾曼·萊德曼教授的研究成果,真正的科學探究一定是從問題開始,探究過程以要解決的問題為主線開展。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就是要引導學生樂於發問、善於發問、提出可通過探究來回答的科學問題。單獨強調問題意識,注重實踐探究過程,這些對於提升兒童的科學探究能力將起到重要作用。

 

    變化之三:合理配置科學教師;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實驗室建設等需要。小學科學教師的師資問題是困擾我國小學科學教育的瓶頸,不少地區都面臨小學科學教師缺乏理科背景和職業發展受限的問題。而課程內容的擴充和實踐探究的強化很可能為一線小學科學教師帶來新的挑戰。《通知》中指出要合理配置科學教師,對於加強小學科學教育師資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也是新的課程標準順利推進實施的重要保障。這意味著,今後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專業的科學教師,而加大經費投入將能夠保證滿足孩子們開展科學實驗的需要。

 

    應該說,《通知》對小學科學課程設置、內容、教學實施及師資環境都做了明確的要求,必將引發小學科學教育的一系列變化。我們拭目以待,小學科學教育開啟新時代!

 

    (作者:李秀菊,單位:中國科普研究所)

 

相關焦點

  • 40年,《哥德巴赫猜想》仍令人念念不忘-光明日報-光明網
    老作家徐遲同志深入科研單位寫出的這篇激動人心的報告文學,熱情謳歌了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科學高峰中的頑強意志和苦戰精神,展示了陳景潤對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著名世界難題的卓越貢獻。」這段「編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報》上。    當日的這份報紙,只有4個版,卻拿出了兩個半版面的篇幅,並且還是從頭版整版開始,轉載了《人民文學》雜誌當年首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 科學認識和發掘高校藝術課程的思政教育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科學認識和發掘高校藝術課程的思政教育價值,對於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具有特殊及深遠的意義。    相對於高校其他課程,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藝術課程中都蘊含著獨特的思政教育價值,但是究其根本,最大的特點在於文藝的價值追求和思政教育目標的內在統一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 [光明網]為大中小學責任教育一體化貢獻智慧
    近日,由天津師範大學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論壇在天津舉行。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大中小學責任教育一體化理論與實踐」,與會者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推動「十四五」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建言獻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找準思想政治教育著力點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破「SCI至上」,科研評估如何改進-光明日報-光明網
    (詳見拙作《全球排名和科研評估使大學深處危機》,載《光明日報》2016年8月23日第13版)。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時主導糾偏,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贊同。    《意見》提出,破除論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樹立正確的科研評價導向,此中,有5個原則需要遵循。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7月8日,「2019年6月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在光明網專區新鮮亮相。經過對文章質量、傳播力、影響力等的科學評價,發表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等22家網站的100篇理論文章脫穎而出,躋身當月「百強榜」。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專家觀點】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將偉大抗疫精神概括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偉大抗疫精神展現了新時代黨和人民的風骨與氣概    疫情發生後,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姜沛民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曲周...
    本網訊 8月6日,黨委書記姜沛民在《光明日報》第15版《教育透視》專欄發表題為《「曲周精神」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的署名文章,系統論述學習傳承「曲周精神」,全文如下:「曲周精神」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姜沛民
  • 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專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
  • 臺灣80名中小學棒壘球運動員到光明小學參觀交流
    寶安日報訊(記者 龍冠斌 通訊員 董波)昨日上午,參加2019「光明杯」慢速壘球友誼邀請賽的80位臺灣中小學生及部分家長、教練一同來到光明區光明小學,實地參觀光明小學校園,了解光明小學棒壘球等體育特色項目,雙方就慢速壘球這一運動項目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學習。臺灣中小學的棒球教練還現場上了一堂慢速壘球技術課,一展過人實力。
  • 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後一公裡-光明日報-光明網
    實踐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強化實踐性,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著力點。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和差異性的增強,帶來的是對社會產生新的關心、新的思考甚至是新的困惑,這是不同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的盲點和弱點。
  • 全球化視角下的海關教育-光明日報-光明網
    【世界教育之窗】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市場日益緊密連接,海關作為國家守門人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海關院校作為為國家培養海關專業人才、為海關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教育機構,其教育理念、教育水平與教育方法將直接影響海關從業人員專業水平與素養。
  • 從「啟蒙」到「啟智」,國外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世界教育之窗】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將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由啟蒙課程改為基礎課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一年級就開設,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引發廣泛關注。那麼國外的科學課程又是如何設置的?
  • 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落戶光明小學
    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落戶光明小學 這裡可以真實感受各類「天文奇觀」 發布日期:2019-11-04 08:38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想看浪漫流星雨,想看浩瀚星空,想看各類天文奇觀,再過一個月,都可以在嘉興市光明小學實現了。
  •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與教育裝備的融合
    面對這種情況,小學科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實驗教學與教育裝備相融合,只有這樣,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才會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時,學生的小學科學實驗意識也就會得到培養。最後,教師再對學生在本次操作實驗中的表現做出評價,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本次科學實驗的印象和理解。所以,小學科學教師通過已有的教學資源來引導學生順利完成科學實驗,以此來很好地將教育裝備與實驗教學融合在一起。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思政元素融入職業教育課堂-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年來,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在全校推進「思政基因工程」,將思政元素融入職業教育課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推動思政課真正入腦入心。
  • 河南:激活「紅色基因」 煥發新時代光芒
    【新階段新理念新徵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崔志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汪俊傑萬仞壁立,千峰如削。渠身巨龍般隱伏於山腰密林間。「為什麼要建?為什麼敢建?為什麼能建?」湖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處長畢先榮帶著對紅旗渠的諸多疑問,走進湖北省委黨校在紅旗渠幹部學院舉辦的縣處級幹部進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