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建中談人才流失:我們薪水太低留不住人

2021-01-11 搜狐網

  去年中國首次成功地進行太空載人飛行試驗,發射「神舟號」的長徵二號新型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該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厲建中今天對記者透露,今年還有太空飛行試驗的安排,具體時間要視工作進展情況。經過連續若干次飛行試驗成功,火箭和飛船的可靠性得 今日焦點:

  但眼前最讓厲建中關心的還不是這個。日前在與朱F基總理座談時,厲建中便無奈地訴苦:「摩託羅拉的班車開到我們院裡來了」。他呼籲國家要儘快採取切實的政策措施,解決科技人才尤其是一些特殊系統科技人才的流失問題。

  厲建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火箭技術研究院實驗條件很好,對年輕科技人員成長很有幫助,來院三五年後他們的科研水平、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正當快要出成果時,一些青年科技人才卻被外資企業高薪水挖走了,甚至有外國公司的班車開到研究院來接人上下班。有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所,一年當中進的人將近流失了百分之四十。因此,人才流失相當嚴重,是最讓人撓頭的事。

  中國航天系統迄今已完成了六十多次衛星發射,有著四十二年歷史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功不可沒。厲建中說,現在中國運載火箭的水平在國際上還處於先進行列,前面只有美國、俄羅斯等國。但現在日本和印度快要趕上來了,他們對航天的投入很大。航天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的行業,太空競爭最關鍵的是科技人才。

  他說,研究院總設計師的月薪只有三千多元人民幣,青年科技人員一般只有一千多元。如果他們「跳槽」到外國公司或合資企業,一般月薪八千元,橫向一比,就看出差距了,怎麼去與人家競爭呀。

  去年「神舟號」試驗成功,研究院獎勵五位專家各十萬元,有傳媒稱「造飛彈的收入終於超過了賣雞蛋的」。厲建中說,這五位專家為了研究一個國家重點項目,分別付出了八至十三年的辛勞,十萬元的獎金實在不多,也可說太少了。但這一舉措確實引起不小振動。今後要繼續對有貢獻的科技人員進行獎勵,力度還要加大。

  厲建中認為,人才流動是正常的。但是關鍵崗位的科研人員還是要有相對的穩定。特別是搞航天的,要想知識經驗比較完善,沒有七八年的時間是不行的。因此,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重視這一問題,要採取一些特殊的政策,特殊的待遇,把人才留住。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厲建中+挪用公款」,共找到516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為何中國留不住人才?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我們來看看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律師的專業解讀:1、《合同法》規定:第22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3、學校利用豐厚的薪水來吸引人才,結果又不履行承諾,反而以提高違約金來限制人才的流失,本身就存在過失!賠償138萬,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 清北人才大量外流:國內怎麼就留不住人才?
    清北人才大量外流:國內怎麼就留不住人才?近日,國家司法部就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公開徵求意見,瞬間在國內引起一場輿論風波。儘管司法部的初衷是吸引大量優秀外國人才在華發展,但是過低的通行門檻和模糊不清的條例細則才是引起民眾爭論最大的地方。
  • 中科院人員幾十人集體辭職,高端人才的流失,對我國有何啟示?
    中科院有多少人?一個兩個走我認為比較正常,一次性走10人都不太正常,別說一次性90人,國家有關部門應研究問題出在哪裡,是大政策出現問題還是小環境不對勁,是單位領導層出現問題還是科研人員出現問題,總而言之,留住人才才是上策。
  • 我國科研人員待遇不高,部分人才流失
    【每日科技網】   近日,由市科技黨委主辦的2015年第10次「科學家月度座談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邀老科學家談科研團隊建設。多位老科學家反映,所在單位的科研人員收入有待提高,生活問題有待更好解決,否則會導致部分人才流失。
  • 人才流失率驚人 國企為什麼留不住新來的大學生
    前不久,某地化工局對所屬的17家化工企業的人才流失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結果發現情況相當嚴峻,特別是近幾年來新進的大學生的流失情況更是觸目驚心。據統計,這17家企業中,新進的大學生在一年內的平均流失率為12%,兩年內的平均流失率為35%,三年內的流失率為67%。
  • 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
    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然而,隨著我國的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但大多數青年人才卻開始往外流失,這是為什麼?有著「物理天才」稱號的尹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從不開「後門」的哈佛為尹希破了例,讓他留在學校繼續念博士後的職稱。然而,在尹希成為哈佛助理教授以後,他回歸祖國的諾言卻成了一句空談。獲得哈佛的青睞以後,尹希加入了美籍,並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物理學教授。在接受國內媒體訪問的時候,尹希坦言:「國內的科研環境無法與國外相比,而且頂尖教授也不多,沒辦法進行討論」。
  • 「人才流失」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人才流失,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brain drain 人才外流,人才流失Britain suffered a considerable brain drain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 是學習英語導致我們流失了很多優秀人才嗎?
    有人認為學習英語表面上是為了和國際接軌,但間接導致中國流失了很多優秀人才。十分不認同這種觀點。 中國人不學習英文,如何進行世貿談判,如何接待遊客,如何進行國際貿易創匯?又如何翻譯引進的海外大片和電視劇來豐富我們剛改革開放後的生活?
  • 數學天才許晨陽坦言,中國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有一點比不上美國
    事實上,我們也很明白,國內的科技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要的就是更多的科技人才。可似乎,我們國內好像留不住人才。頂尖科學家相繼離開雖說,我們國內近年來有很多的科學家回國。但在曾經也有一些科學家在回國待了幾年之後,最後相繼離開了中國。
  • 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
    然而,隨著我國的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但大多數青年人才卻開始往外流失,這是為什麼?在接受國內媒體訪問的時候,尹希坦言:「國內的科研環境無法與國外相比,而且頂尖教授也不多,沒辦法進行討論」。在被問及以後是否會考慮回國時,尹希說:「等到條件合適的時候,我會帶一個團隊回去」。
  • 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留不住人才
    然而,隨著我國的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但大多數青年人才卻開始往外流失,這是為什麼?有著「物理天才」稱號的尹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83年出生的尹希是河北保定人,父母都是地質大學的高材生,受家庭的影響,尹希在小時候就展現出了很高的物理天賦。
  • 清華留學生81%都不回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有話說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相信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從小家長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入名校,而清華北大則是我們的目標,從小老師也向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考入清華將來報效祖國,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清華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的學生有81%將會留在發達國家繼續工作,而不會選擇回國,那麼每年有這麼多的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我國人才流失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 施一公:美國大學有華人教授超800人。人才流失到底該怎麼解決?
    那麼怎麼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呢?個人認為,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國人崇洋媚外思想太嚴重,需要改變。 我們為什麼那麼多學子選擇出國?因為只要出國,回來比清北的學生還受人歡迎。 一直以來,我們把出國留學叫深造,回國的海歸稱為高端人才。
  • 張小平跳槽背後:航天國企人才流失嚴重 兩三年換一波
    9月27日,一份蓋有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公章《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的文件引發關注,《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一文在朋友圈刷屏,該文批評了航天國企人才激勵機制存在問題,導致「不可或缺」的技術骨幹不得已離職。為此,《中國科學報》記者聯繫多名航天領域專家,均稱「太敏感」婉拒了採訪。不過,航天領域國企骨幹人才流失已成不爭事實。
  • 科學家待遇不如明星,留不住人才也正常。
    我們都知道鄧稼先,也知道劉燁,同時赴美留學,一個回歸祖國的懷抱發展國內的科學研究,一個留在美國給別人製造民兵飛彈。當時,國內的科研環境並不好,部分學者為了抱負沒有歸來也能算個理由。但是,我國隨著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了,但是人才為什麼還往外流失呢?
  • 美國34個州,僅大學裡的華人教授超800人,人才流失怎麼解決
    中國在世界上的人才資源是很豐富的,黃種人並落後於西方和歐美人。只要有機會,照樣能夠屹立於世界。 另一方面也能夠說明,我國的人才流失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高層次的人才流失,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呢?小編覺得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著手。
  • 物理天才放棄國籍:科學家待遇不如唱戲的,難怪留不住人才
    然而,隨著我國的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但大多數青年人才卻開始往外流失,這是為什麼?在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從不開「後門」的哈佛為尹希破了例,讓他留在學校繼續念博士後的職稱。然而,在尹希成為哈佛助理教授以後,他回歸祖國的諾言卻成了一句空談。獲得哈佛的青睞以後,尹希加入了美籍,並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物理學教授。
  • 國內很令人失望的城市,上萬的樓價薪水卻幾千,人才流失嚴重
    >中國的發展過程是奇蹟,是數十年前的人們不能吃,但現在大家的質量,可以過著錦衣玉食,表現是最好的試金石,因為中國的疆域廣闊,發展的起步較晚,而且,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地區的部分問題,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中國優秀的政策中得到了明確的解決,還是有點城市,各種的原因是,價格和物價暴漲,在當地引起了強烈的不滿,特別是一些上班族來說因為拿著三千多元的月薪,負擔著一萬一坪的房價,所以很多人都直呼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
    然而,隨著我國的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但大多數青年人才卻開始往外流失,這是為什麼?1983年出生的尹希是河北保定人,父母都是地質大學的高材生,受家庭的影響,尹希在小時候就展現出了很高的物理天賦。隨後,年僅9歲半的尹希就考入了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實驗班」。據了解,尹希所在的這個班是個「天才少年」班,裡面的學生基本都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儘管是在這樣一個班級裡,尹希的天賦也能夠名列前茅,12歲時,他就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