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轉型移動網際網路求生存,能成麼?

2020-10-11 墨騰創投

疫情對航空業、尤其是國際航空的打擊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各國間的互通互聯短期內仍看不到完全恢復的希望,另一方面受影響的企業們也在積極尋求轉型適應新常態。

航空業該何去何從?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亞航(AirAsia)試圖給出一個全新的方向。10月8日亞航宣布其全新平臺airasia.com:將加快數位化轉型為「能提供足夠的日常所需的綜合性平臺」,致力於成為東南亞的超級 APP。

其官方網站新聞表示:身為航空業領導品牌的亞洲航空集團,正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東南亞的Super APP,這也是亞洲航空集團的一個跨時代突破。升級後的airasia.com不僅會繼續運營亞洲航空的所有航線,還將利用自身7500萬用戶及超過15條產品線搭建的數位化生態平臺,提供全方位的旅遊產品服務,同時也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機票、門票玩樂、酒店、機+酒、在線購物、美食外賣等。

值得注意的是,亞航這些嘗試並不是突發奇想,其中的一部分(包括支付)已經做了好幾年了,而整體也延續了老闆Tony Fernandes一貫的激進拓展作風。只不過,從航空、酒店等業務跨界網際網路非常不容易。

曾經的輝煌

印度裔的馬來西亞人Tony Fernandes創立的亞航曾經是一個東南亞創業逆襲的奇蹟。他成功了抓住了航空需求起飛但是既有的航空公司機構臃腫、經營不善等原因沒有競爭力造成的空缺 - 以不到30美分的價錢收購了馬來西亞國有的亞洲航空,並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把這家曾經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打造成了東南亞最大的廉價航空集團。

亞航在吉隆坡機場的基地

除了馬來西亞之外,亞航也在印尼、泰國、菲律賓、印度和日本建立了合資公司或者子公司。另外也曾經在越南和中國嘗試建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是光大和河南省政府),但是都沒有成功。

和光大籤訂合作備忘錄時,馬來西亞首相還是納吉(左三)

亞航集團還建立了長程航空公司Air Asia X,經營包括從吉隆坡到倫敦以及馬來西亞人聚居的澳大利亞珀斯在內的長程業務。亞航也把廉價航空的概念帶到酒店行業,開辦了沒有任何服務的Tunes Hotel(名字應該和Fernandes創辦亞航之前在唱片公司幹過很多年有關)。

Fernandes也變成了東南亞創業者的偶像 - 還做了自己的一季【學徒】(Apprentice - 就是懂王創立的那個真人秀):

炒人時霸氣(和飛沫指數)比白宮那位還差幾個段位

國內很多朋友開始熟悉亞航基本就是大量的前往東南亞各地度假的廉價航班和活力四射的空姐:

甚至有可能是這本一度在國際各機場書店售賣的商業口水書:

總之,在2018年之前,關於亞航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連2014年聖誕假期期間一架印尼泗水飛新加坡的亞航飛機失事(162人死亡)也只對亞航的股票和載客帶來了很短期的影響。 同一年,同樣在吉隆坡的馬航遭遇了更慘重的悲劇:失聯至今沒找到的MH370和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至今還是羅生門的MH17.

困境中積極求變

但是,亞航的激進擴張在2018年開始遇到強烈的逆風,試圖在中國、越南合資公司的不順其實都是小事情。在印度和日本的合資公司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日本是一個成熟市場,打進去並且能賺錢不容易。

而本身是印度裔的Fernandes發現自己即使找到了塔塔這種本地大財團作為合作夥伴,還是搞不清、搞不定如何在印度賺錢。曾經在印度紅極一時的、本土大亨創立的Kingfisher和Jet兩家五星級航空公司也相繼破產。Kingfisher的創辦人、曾經財大氣粗的啤酒大亨Vijay Mallya現在官司纏身,躲在倫敦不敢回印度。

「出來混的」下一句是什麼來的?

而在東南亞本土,亞航也面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除了削價的傳統航空公司、以及航空需求逐漸飽和之外,各國本土的廉價航空也給了亞航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印尼的獅航 - 近年也在東南亞各地建立了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機隊超過300架飛機。

但是獅航印尼的航線圖就已經可以把我們看暈了

AirAsia X的地位也很尷尬 - 吉隆坡始終取代不了新加坡、甚至是曼谷作為區域長程中轉中心的地位。長程航班通過降低服務來節約成本比短程要困難 - 而且飛機的周轉效率也很難做到短程那麼高。而且有多少長程廉價的需求也是非常不確定。

對於亞航而言,真正的大挑戰還是今年的疫情。由於國際航空旅行停滯不前和印度、印尼、(甚至)馬來西亞市場的疫情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第二季度虧損高達創紀錄的2.38億美元,整體載客量同比下降98% - 印尼市場更是下降100%。

觸目驚心的第二季運營數據

在吉隆坡上市的亞航股價觸底再觸底,這次能否反彈還是一個未知數。安永已經發布報告對亞航是否能繼續作為Going Concern持懷疑態度。

雖然亞航在燃料價格對衝方面的損失遠沒有「有遠見」的新航那麼高,但是畢竟亞航不像新航一樣有新加坡政府加上淡馬錫護盤。因此連新航都開始賣飛機體驗一日遊、泰航開始擺攤賣油條了,亞航必須開發新的收入驅動因素求生存。

為了生存,泰航的空姐擺攤買起了油炸鬼

新航空姐則被分配到地鐵站幫助乘客維持安全距離

相信Fernandes也看到了,這就是最近這兩年該公司不停拓展航空、酒店業以外版圖的原因。亞航有很多客戶資料 - 尤其是理論上這些客戶都是坐得起飛機的,算是東南亞相對比較優質的客群了。公司內部有一個Tunes Labs一直在調研新的商業模式,而對外也一直在建立新的合作。

該航空公司最近宣布了與Agoda的合作夥伴關係,通過它的SNAP航班和酒店組合平臺的用戶可以預訂600,000處Agoda的住宿。Fernande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Agoda合作夥伴關係是「我們振興旅行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因為我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重新開放東南亞邊境」。

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 這個合作除了PR之外估計也沒什麼短期價值了。這一點上,借用一下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在最近國會辯論時針對反對黨bb要給新航的「無目的漫遊」航班徵環境稅的時候的當頭一棒的回應:「目前的關鍵不是成本要不要轉嫁給乘客,而是現在根本沒有乘客。若非近期大規模的資本重組行動,新航或已破產。因此,我們須儘可能幫新航保存資金,新航本身也正盡力創造收入...... 我們正處於危機之中……現在真的不是時候去談論向新航徵收環境稅,要是這麼做,是在落井下石,雪上加霜。」

本末倒置的金融服務

近年來的危機也是亞航擴大其金融科技服務的原因,包括可能申請馬來西亞數字銀行許牌照。並推出涵蓋娛樂,購物和旅行的專注於東南亞的超級應用程式。

亞航於2018年首次通過其BigPay移動錢包進入金融科技領域,自此以來,該應用程式已在馬來西亞贏得了約100萬用戶,據報導,按交易總額來計算,亞航現已成為該國最大的電子錢包之一。在疫情期間,亞航的核心航空業務陷入困境,而BigPay則受益於疫情當下無現金支付的迅速發展而備受矚目。

亞航也將其目光投向了新加坡。根據亞航的說法,該應用程式及其預付的Visa卡將於本月在新加坡啟動。儘管在新加坡已經存在諸多電子錢包,但人們的興趣似乎濃厚。BigPay在一份聲明中說,BigPay的第一批等候名單有20,000人。

匯款將是BigPay在新加坡的主要業務。用戶將能夠「迅速且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匯款到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澳大利亞的主要東協經濟體。

亞航雖然沒有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但公司表示:數字金融服務將成為亞航爭取從航空公司向航空+數字服務提供商多元化發展的關鍵。該公司同時也非常重視審查框架:它位於馬來西亞,並且有足夠的現金來滿足國家銀行的資本要求。成功的數字支付業務也將為亞航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BigPay也號稱在印尼積極申請支付牌照。 但是問題是,在印尼本土錢包大佬都燒錢燒不動了的時候,亞航的這個長期項目能否成功先不談,again遠水救不了近火。

還有一點,可能亞航最近也意識到了,通過支付和金融服務來撬動其他場景根本就是本末倒置。邏輯上應該是現有場景再來撬動支付 - 而不是反過來。

即便亞航宣稱其擁有7500萬用戶,其中具體水分有多少還是有待討論。而且,亞航的用戶可能質量還不錯,但是他對用戶數據維度的掌握、用戶行為的把控和用戶使用頻次比Grab、Shopee這種公司有非常大的先天不足。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他要做超級APP。

當然,成為超級App並非易事,而且關於超級應用程式的推廣和生態建設以及如何讓其用戶花費時間在該應用上,都是亞航需要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在現在疫情的影響下,如果用戶不能預訂機票,住宿或旅行活動,那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但至少先從故事的角度挽回投資者的一些信心,讓亞航的債務重組更有可能通過。投資者買不買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墨騰創投總部位於新加坡,在印尼、中國、阿聯均設有常駐團隊,並在東南亞、印度、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擁有強大的在地資源。墨騰長期關注海外高速發展市場,利用在地資源、執行經驗和團隊孵化自有、合資或合作項目,同時制定方案協助海外市場探索者和投資者決策與落地。

墨騰會免費提供2020上半年東南亞風險投資報告東南亞行業賦能報告摘要。東南亞賦能報告摘要中文版將於近期發布,希望獲取的朋們,可以通過電郵hello@mworks.asia或者微信後臺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深陷信任危機後,亞航還要轉型OTA
    面對疫情導致的航班取消、旅客退款等情況,以及由此引爆的經濟危機,其他航司的做法大都是通過減薪、裁員等內部手段予以應對,而相較於這類常規的自救手段,亞航卻一反常態,以轉型的方式拓展其在艱難時局下的生存空間。但顯然,與消費者長達數月的退款拉鋸戰已經讓亞航的信譽雪崩,不禁讓人質疑,疫情的影響還未退卻,面臨口碑崩潰、欠債難償等多重危機之下,亞航這一謎之操作到底底氣何來?
  • 亞航轉型OTA:深陷信任危機,底氣從何而來?
    面對疫情導致的航班取消、旅客退款等情況,以及由此引爆的經濟危機,其他航司的做法大都是通過減薪、裁員等內部手段予以應對,而相較於這類常規的自救手段,亞航卻一反常態,以轉型的方式拓展其在艱難時局下的生存空間。
  • 亞航變身OTA能否力挽狂瀾?
    亞航轉型早已排上日程‍PKFARE公眾號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就發過一篇文章,《亞航切斷OTA,旅行社仍可搭車廉航趁勢發展》,亞航早在2019年的11月份就已經切斷了OTA的所有銷售途徑,並且回應為商業模式的變化。
  • 亞航華麗轉型OTA?開賣全球機票酒店門票玩樂美食生鮮等商品
    亞航轉型的新平臺airasia.com上出售的非亞航機票,由著名票代kiwi.com提供。而同期ota上含稅價520元,在airasia.com購票能省一點以上只是部分實測,有出行需求的同學們不妨去airasia.com上查詢一下機票比比價,疊加上airasia.com的全線補貼後能省一點交通成本也不錯
  • 疫情衝擊疊加信譽「撲街」,亞航轉型OTA欲絕境逢生
    亞航集團執行長託尼·費爾南德斯談到,19年前,亞航開啟了 「現在人人都能飛」的篇章,促成了成千上萬旅行者出行和探索世界的心願。如今隨著新平臺的推出,每個人都能在這個新平臺上實現飛行、遊玩、購物、美食等多元化體驗。
  • 亞航換新標?這個時尚的「a」幾乎包含了一切
    10月7日,亞洲航空針對旗下的行動應用程式進行升級,打造「東協超級app」以實現亞航轉型成為數字生活方式平臺的願景。,我們發現亞航在新的產品和數字環境中用上了全新的LOGO。截至標誌情報局發稿前,新版LOGO已經在亞航的各大平臺上全面更新。
  • 亞洲航空轉型之問
    航空業的「冰封期」,正在經歷債務重組的亞航高調宣布新的轉型之路,能否走向實質復甦?春節期間,亞航中國區的71位客服停止休假,被全部召回,能及時回復並能講13種語言的線上機器人配合接聽。周虎連同其他中國團隊成員,也悉數上線成為臨時客服,和乘客溝通。與此同時,亞航保持和民航局、消費者協會以及各地大使館、領事館的溝通,派駐人員到工商局現場辦公,解決相關投訴問題。決策小組中再抽調十幾人的精英團隊,集中處理退票問題中的「疑難雜症」。
  • 華聲在線推出國內首個移動網際網路分銷平臺
    網際網路分銷平臺能這樣幫你測人品、贏手氣,還能求關愛。  今天,華聲天仙語分銷平臺上線,推出一款兼具購蟹工具及社交功能的手機遊戲——「有人送我蟹,我該怎麼吃?」正在移動網際網路以蝴蝶效應的方式迅速蔓延全國。  娛樂遊戲顛覆銷售新模式  今天下午,一場具有創新和顛覆意義的名家高端品蟹會在長沙舉行。
  • 移動廣告平臺指點傳媒轉型涉足手遊聯運
    移動廣告平臺指點傳媒轉型涉足手遊聯運【TechWeb報導】3月29日消息,移動遊戲大潮驅動下,國內移動廣告營銷平臺指點傳媒開始業務轉型,涉足手遊聯運業務,並推出手遊聯運平臺及移動應用線下推廣平臺。指點傳媒CEO曹彤表示,在巨頭及巨頭追隨者不屑於關注的領域,仍然有百億元的巨大手遊市場待挖掘,足夠創業公司生存壯大。指點傳媒成立之初定位於移動廣告營銷平臺,隨著遊戲廣告主貢獻比重越來越大,指點傳媒成立獨立遊戲業務,乃至從CPA、CPC等廣告服務過渡到遊戲聯運,廣告主變成合作夥伴,推出手遊聯運及發行平臺「遊樂」。
  • 亞航長途,也沒了?
    本月初,日本亞洲航空率先宣布決定退出航空市場,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我們的資金已經耗盡……」亞航X副董事長林建安在十月上旬對馬來西亞媒體這樣表示。
  • 移動網際網路熱鬧有餘繁華未至:草根APP求出位
    「我的產品好,我的產品有市場,我的產品要賺錢」,這些人對口碑、金錢、成就感不無追逐,在移動網際網路能夠創富的時代,他們持著「一定行」的理念,但對成功節點略感模糊。  非從業者追逐熱鬧  「你是自己買票進來的?」應邀參加移動網際網路大會的李麗英上周四上午大會開幕半小時前主動向本報記者打招呼,她誤以為記者是從業人士。
  • 中國移動能活多久?
    當然,它們也在積極地推動著轉型,嘗試打開新的發展局面,對,數位化服務嘛,但這種轉型就跟重病之人喝一口參湯一樣,只能續命,不能新生。怎麼才能讓中國移動能夠歷百年而不衰,成為百年老字號呢?如果我們去看國際上一些歷史悠久的大企業,我們會發現「變革」這個詞就如同鬼魅般一直旋繞在它們身上。
  • 亞航將停止在日本的運營,疫情抹殺了國際旅行需求
    亞航集團有限公司將立即停止在日本的運營,因為它試圖在冠狀病毒爆發的情況下減少現金的消耗,而冠狀病毒的爆發已經消滅了全球的旅遊需求。東南亞第二大廉價航空公司亞航日本分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周一開始停止運營。這將有助於母公司節約現金。
  • 日本亞航宣布全面停飛,各大航空公司如何自救?
    受全球疫情影響,日本亞航今年4月份宣布全面停飛,8月份才恢復日本國內航線不久,如今又難以為繼,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據百運網了解,這將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工業網際網路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
    打開APP 工業網際網路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 央視網 發表於 2021-01-15 10:11:3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5G
  • 靈機文化助力網際網路+傳統文化轉型
    在「網際網路+」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發展正面臨著各方各面全新的挑戰,而其中來自跨界轉型的困惑和難題成為了傳統文化與時俱進道路上繼續解決的痛點。「十三五」規劃中對文化產業的改革發展提出多項建議,也正是社會對文化改革發展的迫切需求使得傳統文化轉型這一話題被拋上桌面。當前,傳統文化如何深化轉型?如何通過網際網路傳承並保留文化的正統?
  • 5G時代,中國移動如何推進客戶服務轉型?
    5G網絡不僅給消費者帶來體驗升級,伴隨著人工智慧、VR/AR、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還將更好地滿足各行業客戶的需求,帶動各行各業對服務的重新定義與升級,重新對中國移動客戶服務轉型進行全面闡釋。
  • 移動網際網路不是PC網際網路企業的殖民地
    PC網際網路公司就像殖民者一樣佔據著移動網際網路大片地盤,但終將被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趕跑。移動網際網路屬於原住民,而不是殖民者。雖然一些PC網際網路公司口口聲聲要「全力進軍移動端」,但移動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並不像PC網際網路那樣成熟,可以給服務商迅速帶來大量收益,導致PC網際網路服務商(尤其是上市公司)並不願意將公司資源大量轉到移動網際網路平臺上來,否則可能一方面他們的PC網際網路業務下降,而移動網際網路收益卻不能彌補其下降幅度。
  • 中醫的崛起之路:靈機文化引領網際網路+轉型新趨向
    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並在現代醫學的競爭中,中醫的傳統道路何去何從?網際網路+轉型發展是擺在中醫眼前的迫切需求!  不可否認,中西醫之爭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上最易引起爭論的話題之一,科學性這一點也是中醫最容易被攻訐的部分。在每天翻來覆去的口水戰中,「中醫粉」和「中醫黑」各執立場,爭吵不休。這不僅僅是中西醫理念之爭,其背後更代表了中西醫背後龐大的醫療需求。
  • 日本亞航破產
    這家航空公司叫日本亞航,可不是大名鼎鼎的位於馬來西亞的亞洲第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亞洲航空。但是它與後者確實有淵源,因為亞航持有該公司的股份,所以才取名日本亞航,畢竟需要藉助亞航的明星效應。,只不過該公司總部位於日本大阪,是由馬來西亞亞航和日本合作夥伴共同創立的一家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