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衝擊疊加信譽「撲街」,亞航轉型OTA欲絕境逢生
2020堪稱全球航空業的劫難之年,受疫情引發的國際停航潮影響,從降薪、裁員、重組到破產,全球航司陷入比慘模式難以自拔。而相較於其他航司常規性的自救操作,有玩家卻邁出了不同尋常的一步。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新的報告再次下調了2020年的客運量預期,其預計,2020年全年客運量同比2019年下降66%(此前預計下降63%),2020年下半年,航空業預計將再消耗770億美元現金,而由於新冠疫情令全球旅行幾乎陷入停頓
-
亞航變身OTA能否力挽狂瀾?
疫情之下經營困難,亞航退出日本市場2020年10月,日本媒體報導亞洲航空將關閉在日本的業務,退出日本航空市場,並且日本地區的機票也已經停止售賣。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總部位於日本中部的愛知縣,一共運營3條以愛知縣為起點的國內航線和1條國際航線。疫情爆發以來,這家公司於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
-
日本亞航突然宣布全面停飛,疫情造成航空業崩潰在持續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
疫情影響波及臺北航班,亞航日本考慮放棄經營
據悉,基地位於愛知縣常滑市中部機場的廉價航空公司(LCC)亞洲航空日本(AirAsia Japan),近日來已開始考慮放棄經營計劃。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乘機需求量斷崖式減少,過往以削減成本貫徹以低價為經營優勢的LCC已開始陷入困境。
-
日本亞航破產
雖然進入後疫情時代,航空公司破產潮似乎退去,但是更多航空公司可能就倒在黎明前的最後一刻。這家航空公司叫日本亞航,可不是大名鼎鼎的位於馬來西亞的亞洲第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亞洲航空。但是它與後者確實有淵源,因為亞航持有該公司的股份,所以才取名日本亞航,畢竟需要藉助亞航的明星效應。
-
亞航轉型移動網際網路求生存,能成麼?
疫情對航空業、尤其是國際航空的打擊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各國間的互通互聯短期內仍看不到完全恢復的希望,另一方面受影響的企業們也在積極尋求轉型適應新常態。航空業該何去何從?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亞航(AirAsia)試圖給出一個全新的方向。10月8日亞航宣布其全新平臺airasia.com:將加快數位化轉型為「能提供足夠的日常所需的綜合性平臺」,致力於成為東南亞的超級 APP。
-
深陷信任危機後,亞航還要轉型OTA
蘇奇與亞航的退票博弈,始於一場說走就走卻始終沒有成行的旅行計劃——去年11月,蘇奇和閨蜜們在亞航官網購買了2020年5月飛往曼谷的機票,但由於疫情突發導致無法出行,只能退票了事。從3月9日收到第一封亞航發來的安撫郵件,到之後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亞航的類似郵件,其中除了亞航訴苦疫情帶來的退款壓力大增之外,只是不斷遊說用戶將未退機票直接轉至亞航的信用帳戶待疫情結束之後再用。
-
亞航長途,也沒了?
根據10月20日,香港《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香港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將裁撤約6000名員工,這一數字約佔其總勞動力的18%。同時,報導稱,香港國泰航空公司還將關閉下屬的區域性品牌、全資附屬公司國泰港龍航空(Cathay Dragon),以應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所造成的巨大困境。
-
亞航轉型OTA:深陷信任危機,底氣從何而來?
蘇奇與亞航的退票博弈,始於一場說走就走卻始終沒有成行的旅行計劃——去年11月,蘇奇和閨蜜們在亞航官網購買了2020年5月飛往曼谷的機票,但由於疫情突發導致無法出行,只能退票了事。從3月9日收到第一封亞航發來的安撫郵件,到之後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亞航的類似郵件,其中除了亞航訴苦疫情帶來的退款壓力大增之外,只是不斷遊說用戶將未退機票直接轉至亞航的信用帳戶待疫情結束之後再用。而對於蘇奇的退款要求,亞航一直未能實現。
-
亞航日本突然宣布破產,5.2億日元機票退票無望
有關未退款部分,計劃自動轉為可在亞航集團其他航空公司使用的積分,而針對希望以現金形式得到退款的顧客,公司將向亞航日本股東樂天等公司謀求支援。雖然是一家子公司的破產,但也可管中窺豹,疫情之下,日本航空市場以及亞航集團都不好過。
-
疫情重壓之下,日本亞洲航空將退出航空市場,航司沒活路了?
界動報導: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其中,以航空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疫情的爆發限制了人們出行的腳步,相關的航空業也受到巨大的損失。據有關媒體報導,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將終止航空業務,退出日本航空市場。
-
日本亞航宣布全面停飛,各大航空公司如何自救?
受全球疫情影響,日本亞航今年4月份宣布全面停飛,8月份才恢復日本國內航線不久,如今又難以為繼,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據百運網了解,這將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疫情重挫旅行需求,今年全球已有43家航空公司破產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報導,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數據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Cirium所指的破產,是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日本亞洲航空將退出航空市場
疫情暴發以來,日本航空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近日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王翔:據報導,日本亞洲航空公司目前已經決定退出航空市場,這一消息將在後天正式對外界公布。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總部位於日本中部的愛知縣,一共運營3條以愛知縣為起點的國內航線和1條國際航線。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
-
維珍澳洲航空子公司Tigerair宣布停止運營
記者 | 編輯 | 實習記者 黃家偉疫情使Tigerair的母公司維珍澳洲航空公司到破產的邊緣時, Tigerair向它的顧客發布了停止運營的消息同時令人的難受的是,在運營了13年後,我們艱難地做出了停止運營Tigerair的決定。」事實上,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在8月曾透露,因為疫情期間沒有特別的顧客需求,盈利無法補足運營費用,決定計劃關閉Tigerair的運營。同時,該公司也表示,仍會選擇保留運營資質,在未來尋找重新開始運營的機會。
-
亞航華麗轉型OTA?開賣全球機票酒店門票玩樂美食生鮮等商品
,也已經更名為"airasia",它是一站式旅遊服務平臺,為消費者同時提供旅行和生活方式服務!在疫情之中,全球航司都在艱難度日,幾家東南亞廉航倒下,雖然亞航也遭遇了重擊,日子不好過,但依然堅持下來。只有變,才能適應新常態下的節奏!
-
亞航換新標?這個時尚的「a」幾乎包含了一切
亞洲航空(AirAsia)始創於1993年並於1996年開始運營按機隊規模和飛行目的來講,亞航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航空公司,同時也是亞洲最大規模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整個集團的國內及國際定期航班共超過165個航點,遍布25個國家和地區。
-
悲慘的全球航空業:年內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
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停止運營的航空公司為46家,2018年為56家。儘管各國政府已經積極出臺救助政策以防止航空公司破產,但慘澹的航空業仍未見好轉,年初至今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而未來將出現更多公司倒閉。
-
疫情期間的世界航空業救星:隨心飛
國際版「隨心飛」疫情期間,全球航空業進入寒冬期,無數飛機遭遇停航,客運航班尤為慘重。許多大型航空公司都沒能撐下來,破產保護一詞更是頻頻上航空頭條,裁員、降薪更是常用詞。但是諾大的航空公司每天依然要支付巨額的費用,這無疑對幾乎沒有運營能力的航空公司以致命一擊。
-
亞航印尼飛往新加坡客機失聯 機上沒有中國乘客
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7月17日,馬航MH17被擊落,298人遇難;7月23日,臺灣復興航空GE222迫降,48人遇難;7月24日,阿航AH5017墜毀,116人遇難;8月10日,伊朗一客機墜毀,48人遇難;12月28日,亞航客機失聯…… 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 MH370航班為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航班,由吉隆坡國際機場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