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初中科學教師開展基於結構性思維培養的習題教學捲入式研討

2020-11-23 騰訊網

捲入式教研

我們在努力

科學習題教學研討

11月12日、18日,市科學教研員方曉萍老師,帶領其名師工作室成員、全市科學八年級備課組長和2020年初中科學新教師,在巖山中學、馬澗初中再次開展了以習題教學為抓手的「捲入式」教研活動。

01 全員議課備課

工作室16名成員分成兩組,對所選課題進行精心的準備:全員議課,人人備課。每位成員結合自己的想法做了微調。為呈現一節優秀的課,大家奮戰到深夜。

02 抽籤展示

聚仁中學陳俊老師在巖山中學以如何判斷雞蛋的新鮮程度引入主題,幽默的語言,豐富的內容,引導學生總結反思,由淺入深,學生們意猶未盡。

外國語中學鍾顏升老師用一個學生常見的針筒帶著巖山中學的八年級學生走進科學世界,大大地提升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順利地轉向理性思維。

03 集體評課

評課應是一種建設性評課。各教研組長各抒己見,在肯定兩位老師的基礎上,指出了不足且提出建設性改進意見,在座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點評

教研

組長

點評

諸葛中學王利敏老師

陳俊老師的課,是否可以展示更多學生的答案來讓老師發現學生現有的更多的普遍性問題?

鍾顏升老師的課,是否可以加強對摩擦力的分析以及對前後出現的不同進行對比分析?

永昌初中章旭玲老師

陳俊老師的課,是否可以用與引入相同的情境作為結尾的題目,更好的首尾呼應。

鍾顏升老師的課,是否可以再加一個活動拉動針對有剩餘空氣的針筒從而更好的利用好器材。

柏社初中馮峰老師

可以繼續深挖視頻內容和器材的點滴,不光為了引入,還可以有更深層次的挖掘。在帶領學生做題的時候可以給學生鋪臺階,降低學生的回答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積極性。

石渠初中蔣雅玲老師

新教師們依舊不能忘記,在學情方面需要靜下來花時間去學習了解。在考慮學情的基礎上再去教學能夠更大地提高效率。課堂中,教師們要循序漸進,一步步提高難度。

教研員總結

捲入式教研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參與到評課中,在精心準備的情況下各抒己見,將每一位老師的情緒都帶動起來。同時,評課要多提建設性意見,有利於青年教師進步成長。

04 二次備課磨課抽籤上課

11月18日,在馬澗初中進行了二次備課後的展示課。

聚仁中學陳俊老師再次抽取了上課機會。結合各位老師的意見,課程內容有了很大的修改,課堂展示更加地豐富,同時課堂應變能力也得到增強。

聚仁中學葉進忠老師抽取了另一節展示課的機會。在第一次鍾顏升老師的課堂展示及上節評課的基礎上,更讓學生能夠接受理解。

05 組內再次評課

葉進忠老師

組內成員經歷了從自己獨立備課到第一次組內試課再到第二次的公開上課以及最後一次的工作室內集體上課評課,在一次次發現問題的過程中一次次地成長起來。

陳俊老師

講述了自己本節習題課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浮力的計算公式以及通過傳授生活小技巧來給學生科學與生活緊密關聯的感受。

教研活動中

在捲入式的

習題教學對於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方曉萍老師認為,在備課過程中,首先應抓住要突破的重難點,接著找到這一類習題的最本質的共同點,然後通過典型的習題解題指導達到解一題會一類。教師應該非常清晰習題課設計的主線是什麼,暗線是什麼,不僅對學生思維寬度的培養不能落下,而且要讓學生自己多角度考慮問題。在教學中,還要學會對學生進行追問,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深度。每次解題後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反覆提煉解題思路和方法,優化解題步驟,然後加以應用鞏固,變式拓展,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做到活學活用。

相關焦點

  • 市南區教師在青島市初中化學教學研討會中展示課例
    近日,青島市舉行了初中化學「基於核心素養,開展複習課的深度學習」教學研討會,全市近600餘名化學教師線上參加觀摩研討。市南區多位教師進行了課例展示及教學經驗交流。青島第五中學陶帥老師展示了《定量研究化學反應單元複習》一課。
  • 蘆淞區初中物理學科開展「教學目標敘寫」等主題研討活動
    蘆淞區初中物理專題研討會。紅網時刻株洲11月19日訊(通訊員 邵磊)為了有效克服「輕目標的設計,重教學環節的設計」的不良現象,有效減小學生學習水平層次出現的偏差,探索研究「教學目標」對「優化主要活動設計」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豐富「凸顯主要活動設計讓學生的思維深度介入」專題研究策略, 11月18日,蘆淞區初中物理學科全體教師齊聚淞南中學,進行「教學目標敘寫」與「
  • 特級教師說| 朱開群:基於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
    例如,中學政治學科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主題情境探究式教學」的改革實驗,在課堂教學中依據生活邏輯,精心選擇一個真實事件、人物或話題,將主題情境預設成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個主題系列,通過一系列將情境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繫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在現象和本質的統一中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政治認同、科學的理性精神、強烈的法治意識和較強的公共參與意識及能力。
  • 秀洲區舉辦市初中科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攜手村鎮」暨區八年級...
    為發揮初中科學名師、學科帶頭人的引領、示範作用,深入開展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與交流,提升鄉鎮學校科學教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日前,秀洲區在新塍鎮中學舉辦了嘉興市初中科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攜手村鎮」暨區八年級科學教學研討活動。
  • 援疆教師與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傳幫帶工作
    杭阿支教11月,在這個如詩如畫的季節裡,杭州援疆教師走進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傳經送寶,與學校師生進行深入交流,培育民族團結情感,發揮援疆教師傳幫帶的輻射作用,促進阿克蘇市教育均衡發展。組團式送教受好評11月4日—5日,杭州援疆教師李鳴、賈小龍走進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交流教學經驗,探究適合學校的教育方法。李鳴、賈小龍還分別參與了該校高二物理、高一語文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展示活動,針對集體備課中的問題,開出了「診斷書」,提出了寶貴意見。第三高級中學向李鳴和賈小龍頒發師徒結對證書。
  • 紹興市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關鍵問題」專題研討活動日前舉行
    為推進「品質課堂」深化行動,加強新課標新教材實施研究,11月26日,紹興市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關鍵問題」專題研討活動暨「聚焦生物學重要概念的單元整體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小組研討在紹興魯迅中學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的學科教研員、高一教師代表及市直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教學研討|2.3.1冪函數
    這種方式有助於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我們應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注重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的主陣地。問題解決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所設計的問題應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 北歐借編程教育培養計算思維
    到初中階段,數學課中的編程教育,開始聚焦培養學生的算法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而手工課中的編程教育,主要讓學生學習更高難度的編程,並進行作品創作。由此可見,從小學到初中,芬蘭和瑞典兩國的編程教育,從可視化編程向文本編程過渡升級,課程由易入難、漸次進階。 而在丹麥和挪威兩國,初中的編程選修課內容聚焦基於編程的「設計與應用」。
  • 邀請函丨全國中小學名師思維導圖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
    各省、市、縣(區)教育局(委)、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師訓科、各中小學及幼兒園: 思維導圖被稱為21世紀全球革命性思維工具,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
  • 探究式教學策略對小學生構建科學概念的影響研究
    探究式教學策略對小學生構建科學概念的影響研究——《導體與絕緣體》課堂教學策略分析作者:姚春玲我們在以探究的方式來學習科學的科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還要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還需培養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
  • 名師談教學 | 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策略
    原標題:名師談教學 | 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策略 目前,學生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學習方式——教師講,學生記,習題練,考完忘。其實這種簡單機械性的學習方式還是屬於「淺層學習」的範疇。尤其在畢業班教學中,還大量存在著大量以「刷題」為基調的教學現象,這種學習方式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其實,我們要追求的不應該是速度而是思維的深度,這與目前課程改革聚焦的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目標也是一致的。
  • 應從小培養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
    黃榮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可以從多個方面考慮推進中小學計算機科學教育。首先,從我國的整體情況看,相對而言,一線城市整體上對信息技術教育都比較重視,而中西部地區的信息技術教育還需要大力推進。其次,基於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現實、人才培養的需求、基礎教育的特性等條件,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更應著眼於計算機科學教育,而不應該定位成純粹的工具應用。
  • 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生物;教學應用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邏輯性強、規律性強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學習習慣,幫助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己的自覺性。
  • 市區兩級教研部門聯合開展片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12月23日,市教育局教科所與譙城區教研室聯合譙城區華佗、蘆廟、古井3個鄉鎮的4所中學在華佗中心中學開展八年級生物、歷史兩個學科的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本次教研活動由市教科所發起,旨在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 我市首次開展初中生物STEM課程研討會 嘗試新教育
    東營網訊 9月18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日前,我市首次嘗試初中生物STEM課程研討會,通過學科間的融合教育,探討STEM課程對課堂的新意義。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教師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但在現實中,能擔此重任的教師卻不多。這與教師自身不具有批判性思維有關,但更多與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意識相關。這樣的誤解導致一部分人拒絕批判性思維,另一部分人則以批判性思維的名義對不喜歡的東西肆意批判;另有一些人雖然知道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各種專用詞語,但缺乏細緻、深入的了解。當我們觀察現實會發現,教師對批判性思維的誤解或不了解會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教師知道理性、開放是批判性思維的特點,也知道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到底指什麼?
  • 教學研討|集合的全集與補集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全集的意義.(2)理解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2.過程與方法通過示例認識全集,類比實數的減法運算認識補集,加深對補集概念的理解,完善集合運算體系,提高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補集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理解與掌握,感知事物具有相對性,滲透相對的辨證觀點.(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補集概念的理解;難點:有關補集的綜合運算.
  • 小學科學教學網《科學風》第58期
    表五  小學科學90項目分層培訓一覽表時間項目名稱層次2018-2小學科學基於前概念轉變的教學設計90項目(初級)培訓初級2017-1小學科學基於思維和方法的教學設計90項目(中級)培訓中級2019-1小學科學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90項目(高級)培訓高級表六  小學科學短期項目培訓一覽表時間項目名稱層次2020-2小學科學基於實證的策略研究短期培訓
  • 教學研討|2.2.1對數與對數運算
    基於上述分析,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對數的概念、性質與運算性質。五、教學過程設計研討素材二一.教學內容的分析本節課內容為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第一小節《對數的概念與運算》,共2課時,本節為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對數概念的理解和指數式和對數式的相互轉化.本節課是新課標高中數學a版必修①中第二章對數函數內容的第一課時,也就是對數函數的入門。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三條策略讓批判性思維落地把批判性思維運用到基礎教育,不宜使其成為增設的目標和額外的任務,而應使其與固有的教學內容水乳交融。中小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要注意抓精粹、求簡單、找結合。抓精粹。教師對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理論要有深刻的理解,然後找到最本質和對教學最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