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在研新藥ALG-001075,小鼠DNA減少5-log10,呈劑量依賴性下降

2021-01-11 小番健康

ALG-001075,B肝在研新藥基於臨床前研究良好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成為未來治療全球慢性B肝關鍵靶標的潛力衣殼裝配抑制劑。小番健康注意到,ALG-001075是由Aligos Therapeutics 生物技術公司自主研發,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專注肝病治療藥物開發,旗下許多在研新藥均指向慢性B肝的功能性治癒新療法。

B肝在研新藥ALG-001075,小鼠DNA減少5-log10,呈劑量依賴性下降

新藥研發,離不開臨床前研究良好數據支持進入到人體臨床三期試驗。ALG-001075和JNJ-6379、ABI-H0731、ABI-H2158、QL-0A6a、GST-HG141、CB-HBV-001等同屬衣殼抑制劑,這些就是目前全球在研具有代表性的衣殼抑制劑在研新藥。從目前全球該靶點方向,主要是有兩種,包括磺醯胺類和異芳基—二氫嘧啶。

相信對衣殼抑制劑都並不陌生,許多都已經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原理上,cccDNA在B肝病毒複製中被包裹進入到衣殼蛋白中,所以,B肝病毒複製的關鍵步驟之一,即衣殼裝配,裝配過程需要cccDNA進入其中,這留給醫藥技術研發人員更多新靶點介入機會。由於病毒本身必須完成衣殼裝配步驟,才可以完成後續的逆轉錄過程,原則上能夠通過阻斷病毒衣殼裝配,就可以阻止cccDNA包裹進入衣殼包裹中,進而實現影響B肝病毒複製的原理。

從目前全球B肝新藥靶點看,小番健康認為,衣殼抑制劑充當著聯合用藥有效的潛力新藥之一。去年2019年11月,該公司曾經在美國肝病研究協會年會(AASLD2019),公布了ALG-001075臨床前研究數據和結論。它是一種新型病毒衣殼裝配調節劑,即2類衣殼裝配調節劑,臨床前動物模型小鼠試驗觀察出,良好安全性、抗病毒作用以及藥代動力學特性。

主要進行過評估原代肝細胞對該化合物活性、無論是否使用40%人體血清定量在HepG2.2.15和HepG2.117細胞測定了解HBV-DNA抗病毒活性等等。小鼠和狗試驗觀察口服該藥和靜脈給藥以後,評估該藥的藥代動力學 ,以及評估小鼠試驗的體內抗病毒效果。臨床前動物試驗觀察到,在人體血清定量在HepG2.2.15和HepG2.117中,ALG-001075均對HBV-DNA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40%人體血清定量抗病毒活性平均改變五倍,在B肝病毒感染原代肝細胞證明該藥有效;ALG-001075可以阻斷人體肝細胞內cccDNA形成;在生化猝滅測定中,觀察到該在研B肝新藥能夠誘導衣殼裝配形成;在全物種中,表現出較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以及QD給藥潛力;B肝病毒變異同樣是醫學難題,該藥針對B肝病毒基因型A到H分離株,均體現出現良好抗病毒活性。

小番健康還查詢到,Aligos Therapeutics 生物技術公司在完成AAV / HBV小鼠模型中,評估了ALG-001075的劑量依賴特性和HBV-DNA給藥後表現。ALG-001075給藥八周後,小鼠體內HBV-DNA平均最多減少5-log10,能夠讓HBV-DNA呈現劑量依賴性下降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在2類衣殼裝配調節劑中ALG-001075也證明較有效,可以影響cccDNA形成和B肝病毒基因組衣殼化。

小番健康結語:Aligos Therapeutics基於臨床前該藥良好表現,支持進一步開發,在同類型的衣殼裝配調節劑中,ALG-001075具有較高潛力。AASLD2019公布了上述關於ALG-001075的動物模型臨床前研究數據和結論,目前該B肝新藥支持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當中,未來若進入人體臨床,預計將是每日一次給藥即可抑制體內病毒,後續試驗數據將繼續關注。(時間軸:2019年11月該藥披露完成臨床前研究)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B肝在研新藥另一種TLR-7激動劑(RO7020531)和衣殼組裝調節劑RO7049389的聯合治療後,感染重組腺相關病毒(AAV-HBV感染小鼠模型)的小鼠的HBV-DNA和表面抗原水平顯著下降。此外,人們注意到RIG-I抵消了epsilon與B肝病毒聚合酶的相互作用,從而抑制B肝病毒複製。雖然,在研B肝新藥SB 9200已被終止研發,但前期證明它是一種RIG-I/NOD-2激動劑。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它已經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全球有多家藥企基於Toll樣受體激動劑開發新藥當中(下圖:來源吉利德科學新藥研發管線)。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該靶點主要通過信號轉導途徑來感知病原體相關的分子模式,從而產生細胞因子。
  •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公開信息查到,GSK在研B肝新藥有GSK33389404(IONIS-HBV-LRx)和GSK3228836(IONIS-HBVRx)。反義分子新藥方向為通過與B肝病毒mRNA進行結合,進而阻止其轉變為B肝病毒蛋白,起到抑制B肝病毒複製作用。
  • B肝在研新藥JNJ-4964,小鼠模型試驗,周1次給藥更有效
    今年歐洲肝臟研究年會上,強生公司旗下子公司楊生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 NV)發布了關於在研B肝新藥JNJ-64794964(JNJ-4964)的研發進度。研究人員介紹了關於JNJ-4964在慢性B肝感染小鼠動物模型中的試驗數據和結論。
  • B肝新藥VIR-2218,體外泛基因效應,體內持久抗病毒活性
    ,RNAi幹擾藥物在全球應用廣泛,通過靶向HBV-RNAs的RNAi治療有望減少B肝病毒抗原(包括免疫耐受期的B肝表面抗原)的表達,促進功能性治療。在HepG2.2.15細胞中,B肝在研新藥VIR-2218的抑制HBVmRNA,呈劑量依賴性,例如HBsAgmRNA、HBeAg和HBsAg的IC50分別是766pm、2.21nm、499pm。這種研究結論,即達到有效抑制作用已經在HBV感染的HepG2 NTCP細胞的真實感染模型中得到證實。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
    在6月的全球B肝新藥更新中,該藥已進入慢B肝臨床II期研究。 最新EASL2020也公布最新APG-1387的機制研究進展情況。該研究顯示APG-1387可清除不同小鼠模型的慢性HBV感染,並具有獨特的凋亡誘導和免疫調節機制。IAP拮抗劑的應用可能將代表了HBV功能性治癒的新型免疫治療策略。
  • 【新藥進展】深度分析EASL2020B肝新藥治癒B肝的可能性!
    39/40(97.5%)患者在JNJ-3989治療後的HBsAg水平下降≥1 log10 IU/mL,在JNJ-3989第3針後的大約9個月,22例(56%)患者的HBsAg水平維持在比基線下降≥1 log10IU/mL的水平。但從整體來看,患者在停用JNJ-3989後HBsAg基本未繼續下降,且有回升的趨勢,會議未報導患者獲得臨床治癒的情況。
  • B肝國產在研新藥KL060332,廣譜基因型,對耐藥同等有效
    2020年11月13日-16日舉行第71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我國科倫藥業B肝在研新藥KL060332(衣殼組裝調節劑)臨床前試驗數據顯示,強大抗病毒活性,和在體外對常見B肝病毒基因型及對核苷類藥物耐藥同等有效。
  •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它們是ISIS 505358/GSK3228836(IONI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RO7062931(羅氏公司)。此前,兩種新型反義寡核苷酸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它們在慢性B肝患者(CHB)中均有降低體內B肝表面抗原水平作用。
  • AASLD2020:同類最佳CAMs類在研B肝新藥ALG-000184正在進行1期臨床...
    最近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新型的II類衣殼組裝調節劑(CAMs)ALG-001075在小鼠AAV-HBV模型中具有優異的抗病毒效力和體內療效。在本屆美國肝病學會年(AASLD2020)上,研究人員描述了ALG-000184 的前藥 ALG-001075 的體外抗病毒特性和ADME特性。 研究人員使用qPCR確定該藥對HBV DNA的抗病毒活性。
  • B肝在研新藥ALG-000184,針對衣殼步驟,近期申請臨床
    Aligos Therapeutics公司目前已有多種不同靶點B肝在研新藥處於臨床研究中,該公司致力於病毒性感染靶向抗病毒療法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藥物開發。B肝在研新藥ALG-000184,針對衣殼步驟,近期申請臨床見上圖,Aligos Therapeutics公司最新公告,已經向紐西蘭藥品與醫療器械安全局提交衣殼組裝調節劑候選藥物ALG-000184的人體臨床試驗申請,預計將在健康志願者和慢性B肝患者中進行的Ia/b期研究(201研究)。
  • 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
    在6月的全球B肝新藥更新中,該藥已進入慢B肝臨床II期研究。 最新EASL2020也公布最新APG-1387的機制研究進展情況。該研究顯示APG-1387可清除不同小鼠模型的慢性HBV感染,並具有獨特的凋亡誘導和免疫調節機制。IAP拮抗劑的應用可能將代表了HBV功能性治癒的新型免疫治療策略。
  • B肝在研新藥對不同效價,衣殼組裝調節劑,進行臨床前評估
    B肝在研新藥對不同效價,衣殼組裝調節劑,進行臨床前評估對不同效價的衣殼組裝調節劑(CAMs)進行臨床前評估,研究人員發現1類新型的皮脂膜作用的CAM既不顯著誘導的B肝核心抗原(HBcAg)胞漿滯留,也不與B肝核心抗原特異性適應性免疫產生不良相互作用。關注到,目前全球基於誘導幹細胞內空的或變異的HBV衣殼形成的衣殼組裝調節劑(CAMs)正在開發中。
  • B肝在研新藥AB-729,I期單劑量12周,表面抗原持續下降
    B肝在研新藥AB-729,I期單劑量12周,表面抗原持續下降Arbutus研究人員介紹,AB-729使用的是專有的GalNAc技術遞送技術開發,主要採用皮下注射(SC)的一種基於RNA幹擾(RNAi)在研B肝新藥。這項研究主要評價AB-729用於治療慢性B肝患者的安全性和藥效學。
  • B肝新藥JNJ-3989進展,沉默全病毒基因產物,表面抗原繼續增劑量
    小番健康介紹一下,Phase IIa期的試驗數據和結論,JNJ-3989主要通過為B肝患者注射治療,以未經過任何治療的慢性B肝患者(CHB)作為試驗對象,按照單月注射一次100、200、300或400mg的JNJ-3989,共為CHB注射3次後觀察效果。報告中觀察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平均下降幅度,以及在增大藥物劑量頻繁給藥後,B肝患者的表面抗原下降水平。
  •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
    研究結果表明,參與到本研究共有67名慢性B肝患者,其中39名患者是B肝e抗原陽性者(大三陽),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上述研究當中。亞洲人佔總受試者比例為98%,男性佔比58%,中位年齡是47(35–54)歲;B肝表面抗原是4.1(3.5-4.7)log10 IU/mL,HBV- DNA為7.5(5.4-8.3)log10 IU/mL。
  •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
    研究結果表明,單周給藥1次GS-9688,連續24周口服3毫克劑量符合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治療24周結束後,沒有1名受試者B肝表面抗原下降達到臨床治療終點。研究結果表明,參與到本研究共有67名慢性B肝患者,其中39名患者是B肝e抗原陽性者(大三陽),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上述研究當中。亞洲人佔總受試者比例為98%,男性佔比58%,中位年齡是47(35–54)歲;B肝表面抗原是4.1(3.5-4.7)log10 IU/mL,HBV- DNA為7.5(5.4-8.3)log10 IU/mL。
  • B肝全球創新藥進展和指向cccDNA轉錄
    公開報導已有臨床試驗受試者通過口服HBV-cccDNA失穩劑;在HBV循環小鼠模型中,B肝表面抗原與HBV-DNA的減少,以及cccDNA樣分子的消除,也有出現在公開報導中。全球正處於實驗中的化合物有:特異靶向和切割cccDNA的核酸內切酶、鋅指核酸酶、TAL效應器核酸酶或CRISPR相關核酸酶。
  • B肝在研新藥兩項靶點,核糖核酸酶H或核心抑制劑,詳解作用機制
    另一項靶點是,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稱之為核心抑制劑,從目前全球科研B肝新藥方面,針對B肝病毒核衣殼或核心抑制劑研發新藥數量也是最多的,我們重點詳細介紹一下,關於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核心抑制劑的作用機制。例如,在研B肝新藥GLS4,就是HAP家族的代表性化合物(前期已有普及該研究藥物)。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啟動多國2期,對T細胞重新激活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啟動多國2期,對T細胞重新激活這項最新啟動的第2期臨床試驗,將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進行,為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研究對象是80名e抗原陰性的非活性慢性B肝患者,B肝表面抗原(HBsAg)≤100 IU/mL。HepTcell將給藥6次,間隔4周,持續24周,所有受試者將被隨訪1年,以評估反應的安全性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