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新藥JNJ-3989進展,沉默全病毒基因產物,表面抗原繼續增劑量

2020-12-05 小番健康

已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在研B肝新藥,ARO-HBV(JNJ-3989),該創新藥屬於RNA幹擾(RNAi)類藥物,就是上一期小番健康介紹的,2006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Andrew Z. Fire和Craig C.Mello兩位教授在RNAi機制研究方向的貢獻。

B肝新藥JNJ-3989進展,沉默全病毒基因產物,表面抗原繼續增劑量

箭頭製藥公司(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負責這個創新藥的研發,採用靶向RNAi分子獨家專利TRiMTM技術,試驗進度已經完成Phase IIa期臨床,目前進展到Phase IIb期臨床試驗階段。公開數據顯示,ARO-HBV(JNJ-3989)是箭頭製藥與Janssen Pharmaceuticals合作研發的,Janssen Pharmaceuticals,漢譯就是強生旗下楊森製藥公司。

小番健康介紹一下,Phase IIa期的試驗數據和結論,JNJ-3989主要通過為B肝患者注射治療,以未經過任何治療的慢性B肝患者(CHB)作為試驗對象,按照單月注射一次100、200、300或400mg的JNJ-3989,共為CHB注射3次後觀察效果。報告中觀察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平均下降幅度,以及在增大藥物劑量頻繁給藥後,B肝患者的表面抗原下降水平。

目前,該藥在Phase IIa期未發生對患者嚴重的不良反應以及明顯指標異常,對B肝患者注射部位發生不良反應率約12%。小番健康了解到,該新藥JNJ-3989主要採取皮下注射200mg,分別在第1日、第29日以及第57日給藥。試驗數據顯示,新藥JNJ-3989對B肝患者體內HBV-DNA有明顯調降作用,受試者體內在接受治療前,要求患者的HBV-DNA> 1000 IU / mL 。

小番健康檢索該新藥對人體不良事件,還沒有查找到在研新藥JNJ-3989任何對人體顯著臨床異常,包含血液學、化學以及生命體徵的影響。JNJ-3989停藥後,也未找到任何對人體造成的嚴重不良事件。該在研新藥顯示,參與試驗的所有B肝患者,第1日使用後,體內HBV-DNA明顯下降;第29日時,有6例HBV-RNA在定量之下,9例HBV-RNA仍然會檢測到。

該在研新藥試驗至今,JNJ-3989可以減少B肝患者體內的所有HBV-DNA、RNA、表面抗原以及新型病毒標誌物,對患者耐受表現良好,但是若是使用該藥低劑量組時,發現對患者B肝表面抗原下降能力有限。從EASL 2019公布結果上看,24例為期3個月的JNJ-3989給藥,參與者均為曾經服用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的B肝患者,血清B肝表面抗原平均下降≥1log10。

而所有患者在接受JNJ-3989 劑量期間,都沒有中斷藥物劑量,或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單純從表面抗原下降≥1log10觀察,該創新藥對患者耐受是良好的,但是,使用25mg劑量對表面抗原下降十分有限,僅證明有效,目前依然在評估增加藥物劑量後,B肝患者體內表面抗原下降水平,即採取50mg得JNJ-3989 劑量。

小番健康結語:箭頭製藥是採用RNAi治療公司,主要研發慢性B肝病毒感染、肥胖、腫瘤等,ARO-HBV主要用於慢性B肝感染治療,藥理上,它能夠沉默所有B肝病毒基因產物,即上面提到JNJ-3989減少CHB體內HBV-DNA、RNA、表面抗原以及新型病毒標誌物,而且對使用核苷類似物作用逆轉錄上遊完成幹預,促使自身免疫實現清除體內B肝病毒,達到功能性治癒目的。

AASLD2019,即2019年美國肝病研究協會年會上,公布試驗數據顯示,如果採用低劑量JNJ-3989(ARO-HBV),對CHB體內B肝表面抗原下降不理想,但是有效。而且該創新藥也已經在我國內得到批准展開臨床實驗,對B肝患者沒有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結論中只發生1級的暫時性孤立事件轉氨酶升高,並且有可能屬於治療過程中正常孤立檢查結果。

以上試驗數據和結論,主要來自2019年美肝病年會和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年會上。時間上,該新藥研發去年11月左右得到批准在國內開展試驗,並且已經進入二期階段,該藥為注射劑採用靶向RNAi分子技術,也是目前全球在研的一個新的方向。動物模型顯示,JNJ-3989對B肝表面抗原、HBV-DNA均有效,即便對已整合的HBV-DNA表面抗原案例中,也已證明有效。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RNA幹擾,在研及終止名單,靜脈或皮下注射型為主
    我們注意到,例如基於RNA幹擾的B肝在研新藥AB-729,它在Ia/I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有希望的結果,因為其針對的是HBV的所有四種orf。 AB-729對B肝病毒基因型A-H和曾經選擇抗病毒治療藥物(核苷酸類似物)發生病毒變異時仍然有效,在最高劑量下沒有細胞毒性。該藥臨床前研究的數據支持每月給藥,這會導致血清B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HBV-DNA水平顯著下降。
  • 2019B肝研究資訊,JINJ-3989和GS-9688功能性治癒B肝的臨床數據
    而在該會議中吉利德也公布了B肝功能性治癒新藥GS-9688的臨床研究新數據B肝功能性治癒新藥——強生旗下JINJ-3989藥物簡介JNJ-3989是一種靶向肝臟的皮下注射抗病毒藥物,其通過RNA幹擾(RNAi)機制治療HBV感染。目前,JNJ-3989正研究用於治癒B肝的實驗中。
  • B肝在研新藥AB-729,I期單劑量12周,表面抗原持續下降
    B肝在研新藥AB-729,I期單劑量12周,表面抗原持續下降Arbutus研究人員介紹,AB-729使用的是專有的GalNAc技術遞送技術開發,主要採用皮下注射(SC)的一種基於RNA幹擾(RNAi)在研B肝新藥。這項研究主要評價AB-729用於治療慢性B肝患者的安全性和藥效學。
  • B肝功能性治癒!強生肝臟靶向siRNA藥物JNJ-3989短期治療持久抑制...
    JNJ-3989可沉默所有HBV基因產物,並在當前護理標準核苷酸和核苷類似物作用的逆轉錄過程上遊進行幹預,這將使機體的天然免疫防禦系統清除病毒,並實現功能性治癒。此次分析的目的是評估從研究第0天到研究結束(第392天,服用最後一劑JNJ-3989的48周後),B肝表面抗原(HBsAg)、HBV RNA、B肝e抗原(HBeAg)、B肝核心相關抗原(HBcrAg)的持續應答。持久應答者定義為從第0天至第392天持續表現為HBsAg下降≥1log10 IU/mL的CHB患者。
  • B肝在研新藥DCR-HBVS和RNAi新療法
    值得一提的是,DCR-HBVS在小鼠模型中,循環降低B肝表面抗原水平超99%,可誘導血清以及肝內的表面抗原實現清除。上一章,小番健康介紹關於RNA幹擾類藥物的全球創新藥研發,基於靶向B肝病毒基因組信使RNA,去年1月份第一位受試者已經開始進行該藥物治療。
  •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
    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簡單來講,藥化需要對藥物結構以及活性深入研究,利用所學化學知識來確定所需要開發藥物,並從分子層面深入研究其在體內作用機制。前期已經普及了多種蛋白質/肽疫苗、活載體疫苗、DNA疫苗,我們再介紹一些尚處於臨床研究的基於DNA疫苗開發的在研B肝新藥。
  • 【新藥進展】深度分析EASL2020B肝新藥治癒B肝的可能性!
    肝霖君對EASL2020新藥進展進行詳細整理和深入分析,發現還真的沒到喊治癒口號的階段,且能有效降低HBsAg的藥物並不多。而在現有抗病毒合理優化治療下慢B肝臨床治癒率已可以超過30%,因此大家對新藥的期待應該不止於此,若不能超越現有的治療結果(包括一般人群和優勢人群),新藥治癒B肝的口號應該是不足以喊起來的,當然我們仍然充滿了期待。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 更新至2020年6月,獨家整理
    雖然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但B肝新藥的研究仍在繼續,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全球新藥更新有令人驚喜之處,備受期待的Bulevirtide治療丁肝的臨床研究進入III期,治療B肝的還處在IIb期。有5種新藥從臨床I期進入臨床II期研究,還有部分新藥從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I期。
  • B肝RNAi新藥開發機制和強而特異性基因沉默
    RNAi途徑較為明顯優勢是,促使後生物動物細胞中,普遍存在的轉錄後基因沉默(PTGS)機制。小番健康再接上一章,深入介紹當前用於開發全球慢性B肝新藥常見的RNA幹擾(RNAi)和其他靶點有什麼不同。B肝RNAi新藥機制,強而特異性基因沉默,受小雙鏈RNA影響這種途徑開發的研究藥物,強而特異性的基因沉默,主要是受到小的雙鏈RNA影響,比如,21-23nt短幹擾RNA(siRNAs)和≈22nt microRNAs(miRNAs)。在哺乳動物細胞中,miRNAs在基因調控中起著基礎性作用,由miRNA的生物合成途徑產生的。
  • B肝在研新藥基因工程,T細胞過繼轉移,臨床前開發思路及進展
    B肝核心抗原、B肝表面抗原結構域的融合產物,在其臨床前研究中,在小鼠體內已被證明具有免疫原性並具有抗病毒作用。以上就是通過載體疫苗開發慢性B肝新藥的思路及藥物研究進展,還有基因工程T細胞的過繼轉移新方法進行研發。
  • B肝在研新藥GC1102,單次或多次靜脈注射,表面抗原消失率超10%
    一種B肝在研新藥GC1102,藥智資料庫的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顯示繼續處於Phase 2和Phase 2/Phase 3研究當中。GC1102是由韓國Green Cross 公司自主研發,作為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
  • B肝熱資訊!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一覽,患者須知
    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經累計230多萬,HepatitisBFoundation資金斷供,網頁新藥更新表單也一直停留在2月。為了幫助更多專家學者及患者更及時的了解全球B肝新藥進展,綜合整理了全球最新B肝新藥一手資訊供大家參考。
  • 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
    Replicor公司開發的在研B肝新藥REP 2139試驗中,結果證明,在表達B肝表面抗原亞型的HepG2細胞中REP 2139的活性。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Replicor公司研究人員介紹,之所以進行本次研究,主要原因是和傳染性B肝病毒顆粒對比時,HBV感染還會產生許多亞病毒顆粒。而慢性B肝患者的血清與培養液中的B肝表面抗原,主要來源正是B肝病毒亞病毒顆粒。
  •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公開信息查到,GSK在研B肝新藥有GSK33389404(IONIS-HBV-LRx)和GSK3228836(IONIS-HBVRx)。反義分子新藥方向為通過與B肝病毒mRNA進行結合,進而阻止其轉變為B肝病毒蛋白,起到抑制B肝病毒複製作用。
  • B肝在研新藥ARO-HBV,靶向RNAi,快速進入IIb期
    本研究評價單劑量和多劑量的ARO-HBV(JNJ-3989),在健康者和慢性B肝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以及藥效學。B肝在研新藥ARO-HBV,靶向RNAi,快速進入IIb期ARO-HBV的劑型為注射液,本研究安慰劑是無菌生理鹽水(0.9%NaCl),臨床試驗編號:NCT03365947。
  • B肝有望功能性治癒!我國B肝防控之路何去何從?
    今年8月底,在肝病界矚目的2020年國際肝病年會(Digital ILC 2020)上,各位專家匯報了B肝新藥研製的可喜進展,國際B肝治療邁進了有望「功能性治癒」新階段!在全球B肝防控新態勢下,作為B肝大國,我國B肝防治應該何去何從呢?
  • B肝新藥解決2個方向,設計影響cccDNA中間產物,克服抑制
    B肝新藥解決2個方向,設計影響cccDNA中間產物,克服抑制雖然,目前也有許多處於臨床前研究或III期臨床試驗的在研B肝新藥,但它們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B肝新藥上市,很顯然是要解決兩個方向的挑戰,一個方向是,設計和創造能真正影響cccDNA複製中間產物的API,後者非常穩定,顯然對外部幹預十分不敏感;另一方向是,克服B肝病毒感染時,血液中的B肝e抗原和B肝表面抗原對HBV特異性B細胞和T細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目前,醫藥學家所掌握的大多數新API都屬於小分子的,包括幾個正在開發中的新NUC。
  •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它們是ISIS 505358/GSK3228836(IONI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RO7062931(羅氏公司)。此前,兩種新型反義寡核苷酸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它們在慢性B肝患者(CHB)中均有降低體內B肝表面抗原水平作用。
  •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檢查點抑制劑也屬於免疫新療法靶點進行開發 結果表明,接受較高劑量的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水平較基線顯著降低,有1名接受聯合用藥的患者B肝表面抗原丟失
  • 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
    靶向沉默全部基因是RNAi技術的優勢之一,前期小番健康介紹了許多該靶點的在研B肝新藥,比如Lunar-HBV、ARB-1467(失敗)、ARO-HBV、BB-103等等。2017年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2017),ALN-HBV已經進入Phase 1/2期,這個階段也是在健康人身上做試驗評估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