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

2020-12-15 小番健康

藥物化學,是一門需要具備專研精神的學科,業內人士將其稱為藥物研究者,簡稱藥化。這是一門基於化學、生物學為基礎的應用於新藥開發領域的學科,小番健康正是從事和藥化直接相關的藥品研製工作。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

簡單來講,藥化需要對藥物結構以及活性深入研究,利用所學化學知識來確定所需要開發藥物,並從分子層面深入研究其在體內作用機制。藥化英文名為Medicinal chemistry,研究對象是藥物而不是人體,簡單的講,藥化是負責新藥從發現直到合成,並闡明其藥性以及和機體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綜合學科,也是國內外藥學專業的前沿學科。

創新藥從何而來?主要是通過藥物化學家對藥物分子設計或者從先導化合物修飾,來獲取實體創新藥物。從目前國內外負責從事新藥開發項目方向,常見的有藥物化學博士、醫學博士、化學博士等在負責新藥總體開發進度,包括研究藥物的製備方法、生物學或化學方向設計新藥以了解藥物和生物體的作用機理。簡單的講,藥物化學就是把低毒性、高效對老百姓有益的藥物研製出來。

從全球慢性B肝新藥開發方向,以宿主固有免疫或適應性免疫作為靶點,一直被藥物學家長期跟蹤,從理論上該方向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但目前也有許多研究藥物遇到一些開發瓶頸。前期已經普及了多種蛋白質/肽疫苗、活載體疫苗、DNA疫苗,我們再介紹一些尚處於臨床研究的基於DNA疫苗開發的在研B肝新藥。

2020年5月11日,摩洛哥、日本、孟加拉國等研究人員在《Vaccines》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免疫相關靶點以實現慢性B肝功能性治癒藥物研究進展。研究人員指出,INO-1800是一種由編碼B肝表面抗原、B肝核心抗原的DNA質粒組成的HBV治療性DNA疫苗,該藥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Inovio製藥公司負責開發,已在90名曾接受過核苷(酸)類似物(NAs)治療的受試者中,進行了第1期臨床試驗評估;

這項研究評估治療性DNA疫苗INO-1800和INO-9112(編碼人白細胞介素12的DNA質粒)劑量組合的安全性和免疫源性;然而,目前這項研究實際進展,仍有待在全球頂級醫藥學期刊上發表(臨床試驗編號:NCT02431312)。HB-100,是另一種以腺病毒作為基礎的DNA疫苗,它編碼S1/S2/S包膜基因、聚合酶序列、HBV核心和X蛋白,以人IL-12為佐劑。

在12名慢性B肝患者的第1期臨床研究中,HB-100在48周內口服抗病毒藥物(阿德福韋);然而,負責該試驗的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明顯的e抗原血清轉化。HB-110是以IL-12為佐劑的第2代腺病毒DNA疫苗。在第1期臨床試驗中,27名慢性B肝患者隨機接受阿德福韋酯(ADV)單藥或聯合HB-110治療。研究人員介紹,雖然韓國人的HBV特異性T細胞反應和e抗原血清轉化比高加索患者弱,但與HB-110和ADV聯合治療後,未觀察到不良反應。

以上幾種包括前期科普的B肝治療性疫苗中,GS-4774在第2期研究中未實現顯著降低血清B肝表面抗原水平,且聯合替諾福韋後,也未實現表面抗原顯著下降;NASVAC,開發時間較長,也能夠降低降低HBVDNA水平,目前正處於改良研發中;DV-601在第1期研究中,被證明具有良好耐受性且產生抗病毒作用,後續可繼續跟進;HepTcell在第1期研究中,表現免疫療法的良好耐受性,但對B肝表面抗原基本沒有影響;

TG1050已在小鼠模型中,證明免疫原性和抗病毒作用,在人體第1期研究中,表現出良好安全性以及誘導HBV特異性細胞免疫,基於上述優勢支持其進一步臨床評估(聯合用藥方向);AIC649在第1期臨床研究中,表現出良好安全性,並可降低IL-10血漿水平;pCMV-S2.S在臨床研究中總體表現出良好安全性,但無法控制抗HBV免疫應答覆發與恢復;INO-1800和INO-9112的劑量組合,評估安全性與免疫原性的臨床試驗尚未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研究數據。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科學研究數據圖表和結論,已發表在2020年5月11日的Vaccines上,還包括HB-100使用後,未觀察到明顯e抗原血清轉化;第2代腺病毒DNA疫苗HB-110,在人體第1期臨床研究中聯合阿德福韋酯。

相關焦點

  • B肝新藥JNJ-3989進展,沉默全病毒基因產物,表面抗原繼續增劑量
    B肝新藥JNJ-3989進展,沉默全病毒基因產物,表面抗原繼續增劑量箭頭製藥公司(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負責這個創新藥的研發,採用靶向RNAi分子獨家專利TRiMTM技術,試驗進度已經完成Phase IIa期臨床,目前進展到Phase IIb期臨床試驗階段。
  • B肝在研新藥AB-729,I期單劑量12周,表面抗原持續下降
    B肝在研新藥AB-729,I期單劑量12周,表面抗原持續下降Arbutus研究人員介紹,AB-729使用的是專有的GalNAc技術遞送技術開發,主要採用皮下注射(SC)的一種基於RNA幹擾(RNAi)在研B肝新藥。這項研究主要評價AB-729用於治療慢性B肝患者的安全性和藥效學。
  • B肝在研新藥全球進展,IIb期2毫克,3/4表面抗原血清轉化
    B肝在研新藥全球進展,IIb期2毫克,3/4表面抗原血清轉化 全球研究人員指出研究人員觀察到,B組和C組分別有6名和2名實現B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超過1 log10。
  • 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
    Replicor公司開發的在研B肝新藥REP 2139試驗中,結果證明,在表達B肝表面抗原亞型的HepG2細胞中REP 2139的活性。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Replicor公司研究人員介紹,之所以進行本次研究,主要原因是和傳染性B肝病毒顆粒對比時,HBV感染還會產生許多亞病毒顆粒。而慢性B肝患者的血清與培養液中的B肝表面抗原,主要來源正是B肝病毒亞病毒顆粒。
  •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檢查點抑制劑也屬於免疫新療法靶點進行開發 結果表明,接受較高劑量的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水平較基線顯著降低,有1名接受聯合用藥的患者B肝表面抗原丟失
  • B肝在研新藥VBI-2601,1b/2a期,表面抗原抗體增強
    生物製藥疫苗研發公司VBI Vaccines公布VBI疫苗在慢性B肝患者中的1b/2a試驗數據。研究藥物名為VBI-2601(BRII-179),目前在國外已進入第2期臨床研究;在2020年初,國內已提交並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VBI公司公告:見下圖:B肝在研新藥VBI-2601的1b/2a期數據)。
  • 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
    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目前看來,全球無論是肝病臨床醫生或是藥企的藥物科研工作者,基本已經摸清B肝治療性疫苗的方向,即治療性B肝疫苗相關機制特點。治療性疫苗的目的是刺激宿主的免疫應答,恢復HBV特異性免疫控制,同時還可以抑制HBV複製,最終導致B肝表面抗原(HBsAg)丟失。但是,目前全球基於這個方向研發新藥還沒有1種真正被推向上市。
  • 【科普】B肝在研新藥:2期臨床藥物大盤點!
    C肝已成為可治癒的病毒性肝炎,但是,對於B肝來說,目前所取得的進展還極為有限。各大科研團隊針對B肝治癒的研究也在不懈努力。小編也在持續的關注有關B肝新藥的最新消息,下面隨我來一同看一下有哪些B肝在研新藥已達到臨床2期。
  • B肝新藥2020進展,治療性B肝疫苗HeberNasvac,即將迎來上市期
    B肝新藥2020研發進展,基於治療性B肝疫苗的代表新藥HeberNasvac已經進入第四期上市期。HeberNasvac也依然還有其他臨床試驗正在進行,CIGB,即古巴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中心自主研發的該B肝新藥。
  •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公開信息查到,GSK在研B肝新藥有GSK33389404(IONIS-HBV-LRx)和GSK3228836(IONIS-HBVRx)。反義分子新藥方向為通過與B肝病毒mRNA進行結合,進而阻止其轉變為B肝病毒蛋白,起到抑制B肝病毒複製作用。
  • B肝在研新藥GC1102,單次或多次靜脈注射,表面抗原消失率超10%
    一種B肝在研新藥GC1102,藥智資料庫的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顯示繼續處於Phase 2和Phase 2/Phase 3研究當中。GC1102是由韓國Green Cross 公司自主研發,作為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
  • B肝在研新藥DNA-HBVac,德國研究員開發,新治療性疫苗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DNA-HBVac,在2020年歐洲肝臟學術研究年會(EASL 2020)上由德國研究人員公布最新開發進展。這種治療性B肝疫苗名稱為DNA-HBVac,本屆歐肝會上,德國研究人員介紹了這種研究藥物,並指出該藥有望成為慢性B肝的候選治療性B肝疫苗。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啟動多國2期,對T細胞重新激活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B肝在研新藥EDP-721,臨床前研究,降表面抗原泛基因潛力
    B肝在研新藥EDP-721,臨床前研究,降表面抗原泛基因潛力來自生物製藥公司Enanta Pharmaceuticals的總裁兼執行長Luly博士原文點評:Enanta致力於病毒感染和肝臟疾病而創建小分子藥物,我們在Enanta的藥品研發項目中,提供一個更新病毒學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包括最新候選藥物EDP-721(慢性B肝開發方向)。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和在多國啟動第2期臨床試驗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B肝相關領域新藥進展和首要條件為表面抗原變化
    比如,當一種編碼B肝病毒包膜蛋白S和preS2結構域的DNA疫苗應用在慢性B肝患者時,血清HBV-DNA定量下降,HBV特異性IFNγ分泌T細胞水平增加,抗-HBcAg反應增強。B肝相關領域新藥進展,表面抗原成首要考量,思考未來設計方向另外,其他基於DNA疫苗已經被醫藥學家證明,能夠刺激活化的CD4+CD8+T細胞水平增加,進而增強細胞的免疫應答。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它已經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全球有多家藥企基於Toll樣受體激動劑開發新藥當中(下圖:來源吉利德科學新藥研發管線)。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它已經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全球有多家藥企基於Toll樣受體激動劑開發新藥當中(下圖:來源吉利德科學新藥研發管線)。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該靶點主要通過信號轉導途徑來感知病原體相關的分子模式,從而產生細胞因子。
  •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在人們最關注的B肝表面抗原降幅方面,這也是第2期臨床的主要治療終點,研究人員將關注所有受試者,自給藥後至第24周時,B肝表面抗原從基線下降大於或等於1 log10IU/mL的受試者比例。
  •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
    研究結果表明,單周給藥1次GS-9688,連續24周口服3毫克劑量符合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治療24周結束後,沒有1名受試者B肝表面抗原下降達到臨床治療終點。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匯聚全球各地肝病領域臨床醫生或研究人員,以線上虛擬會議方式,將最新研究進展發布在AASLD 2020年會上。其中,吉利德科學的靶向先天免疫途徑靶點開發研究藥物Selgantolimod(GS-9688)較為受到行業內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