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標點符號使用大全,乾貨內容多!

2020-11-27 搜狐網

原標題:小學生標點符號使用大全,乾貨內容多!

句號(。)是個小圓點,用它表示說話完。

逗號(,)小點帶尾巴,句內停頓要用它。

頓號(、)像個芝麻點,並列詞語點中間。

分號(;)兩點拖條尾,並列分句中間點。

冒號(:)小小兩圓點,要說話兒寫後邊。

問號(?)好像耳朵樣,表示一句問話完。

嘆號(!)像個小炸彈,表示驚喜和感嘆。

引號(「」)好像小蝌蚪,內放引文或對話。

話裡套話分單雙,裡單外雙要記牢。

省略號(……)六個點,表示意思還沒完。

破折號(——)短橫線,表示解說、話題轉。

書名號(《》)兩頭尖,書、刊名稱放中間。

圓括號(),方括號[],註解文字放裡邊。

學標點,並不難,多看多練才熟練。

二 、基本定義

句子,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後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一般來說,漢語中的句子分以下幾種:

陳述句: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

祈使句:用來要求聽話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問句:用來提出問題的句子。

感嘆句:用來抒發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

複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聯繫的小句子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句子。這樣的大句子叫複句,複句中的每個小句子叫分句。

構成句子的語言單位是詞語,即詞和短語(詞組)。詞即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短語,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表達一定意義的語言單位,也叫詞組。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

三 、用法簡表名稱符號用法說明舉例

(一)句號。

1、用於陳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2、用於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

請您稍等一下。

(二)問號?

1、用於疑問句的末尾。

他叫什麼名字?

2、用於反問句的末尾。

難道你不了解我嗎?

(三)感嘆號!

1、用於感嘆句的末尾。

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鬥!

2、用於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擊!

3、用於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

我哪裡比得上他呀!

(四)逗號,

1、句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

2、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

3、句子內部狀語後邊如需停頓,用逗號。

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4、複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

據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五)頓號、

用於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

(六)分號;

1、用於複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

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用於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1)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2)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3)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七)冒號:

1、用於稱呼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們,朋友們:現在開會了……

2、用於「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邊,提起下文。

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3、用於總說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武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4、用於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

外文圖書展銷會

日期:10月20日至於11月10日

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地點:北京朝陽區工體東路16號

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

5、用於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上文。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八)引號「」

1、用於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2、用於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古人對於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

3、用於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引號裡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

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是什麼意思?」

(九)括號( )

用於行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

示例:

①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②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十)破折號──

1、用於行文中解釋說明的部分。

邁進金黃色的大門,穿過寬敞的風門廳和衣帽廳,就到了大會堂建築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

2、用於話題突然轉變。

「今天好熱啊!──你什麼時候去上海?」張強對剛剛進門的小王說。

3、用於聲音延長的擬聲詞後面。

「嗚──」火車開動了。

4、用於事項列舉分承的各項之前。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十一)省略號……

1、用於引文的省略。

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2、用於列舉的省略。

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鐘、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3、用於話語中間,表示說明斷斷續續。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十二)連接號—

1、兩個相關的名詞構造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相關的時間、地點或數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3、相關的字母、阿拉伯數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品型號。

在太平洋地區,除了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4、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展,中間用連接號。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十三)間隔號·

1、用於外國人和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各部分的分界。

烈奧納多·達·文西、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2、用於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隔。

《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十四)書名號《》

用於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

示例:

①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② 課文裡有一篇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③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

④ 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

⑤ 《〈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於1940年2月7日。

四、具體使用

(一)、句號。

句號是最常用的符號,小學一年級就要認識它。句號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後的停頓。用句號的句子語調平緩。例如:

1.太陽暖烘烘的。(小學《語文》第四冊《醜小鴨》)

2.原來池底長著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學《語文》第七冊《五彩池》)

3.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桂林山水》)

4.眼看你們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東西,說不定就會起不來。(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金色的魚鉤》)

例1非常簡單,講太陽給人們的感覺,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用句號。例2是一個較長的句子,它用四個「有的」把幾種池底石筍的形象連在一塊,句末用句號標示。例3是個長句子,實際是並列的三句話,講了灕江水的三個特點:靜、清、綠。因為三個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樣,聯繫緊密,放在一個大的句子中,中間用分號隔開。例4是一個帶有關聯詞語的句子,「只要……就……」是連接構句的紐帶,所以仍算為一個句子。

在閱讀過程中,句號標誌著停頓較大,即停頓的時間較長,例2例4中的逗號和例3中的分號,它們所標誌的停頓時間都不能超過句號。

我們再看: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隨手關門。

這三個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個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們平常認識的「誰(或什麼)幹什麼(或怎麼樣)」的構句模式,但仔細一想,它們都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意思,它們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號。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號,關鍵不是看語言的長短,而是要看語言有沒有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有的雖然只是一個詞,但卻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個詞就構成了一個句子。例如:

8.走。

9.沒有。

有的雖然由多個詞構成,但並沒有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結構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個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個句子。例如:

10.大的小的、方的圓的、在陽光下閃著燦爛光輝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絕不能用句號。

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號呢?不一定,還要看這個句子的語氣。句號適應於陳述語氣、語調平緩的句子,語氣很重的疑問句等就不能使用句號。如:

11.這是你的麵包?

12.李黑,把槍放下!

這兩個句子如果都換用句號,那麼例11就不是問話了,而是告訴你「這麵包是你的」,例12就不是命令的語氣,而是向人陳述「李黑把槍放到地上」這個動作了。

平時我們寫作文,對句號的使用存在三種不正確的現象。

(1)用得太少。該用句號的地方不用句號,使語段層次不清,影響表達效果。如:

13.陸峰的凳子壞了,坐上去不小心會跌倒,李志看見了,記在心上,他從家中帶來了工具,放學後,大家都走了,他獨自一人蹲在教室裡,叮叮地修起來。(習作)

例13是由四句話組成的語段:第一句介紹陸峰的凳子壞了,會跌倒,到「跌倒」結束;第二句講李志記在心上,到「心上」結束;第三句講李志帶了工具;第四句講李志修凳子。但作者只在段尾用了一個句號,使四個句子各自失去了獨立性,整段話層次不清。

(2)用得太多。還沒有完成一個完整意思的表達就用了句號,破壞了句子的整體性。如:

14.春天,沙棗樹伸展著粗糙的樹枝。上面覆蓋著一片片短小的葉子。葉子上一層細沙一樣的東西晶瑩發亮。

例14其實是一句話,結尾用一個句號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個句號,前兩個句號中斷了句子內部的聯繫。

(3)混用。屬於其它語氣的句子卻用了句號,與其它標點符號相混。例如:

15.是阿米,還是翠芹。不,都不像。

16.李勇朝我喊:「閃開。」轟隆一聲,架子倒塌了。

例15「是阿米,還是翠芹」是疑問語氣,應該用問號。

例16中「閃開」是命令語氣,應該用嘆號。

句號在應用中佔一個字的位置,緊跟前文書寫,不能獨立書寫在一行的開頭。

句號在科技文章中,為了不與零相混而換用一個小圓點(·),位置仍在句尾一個字的右下方。

附句號歌:

一句末尾用句號,

語氣平緩調不高。

讀書見它要停頓,

作文斷句莫忘掉。

(二)問號

問號和句號一樣,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後的停頓,但用問號的句子必須有疑問的語氣。例如:

1.真氣人,魚兒怎麼不上我的鉤呢?

(小學《語文》第二冊《小貓釣魚》)

2.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兒來的?

(小學《語文》第二冊《小白兔和小灰兔》)

3.小魚姐姐,你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學《語文》第二冊《小壁虎借尾巴》)

4.啊,峰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小學《語文》第五冊《爬天都峰》)

例1例2都是疑問句,表示發話人對事情不了解而向對方提問,要求回答。這是問號的最基本用法。例3是詢問別人是否答應自己的請求的問話。例4是見到山那麼高,自己能不能爬上去心裡沒底,這才發出自問。

5.還有什麼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呢?

(小學《語文》第十冊《難忘的一課》)

6.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小學《語文》第十冊《養花》)

7.這不是偉大的奇觀麼?

(小學《語文》第十冊《海上日出》)

8.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夜工作》)

這四個例句,都不是有疑而問。沒有疑問還要提問是為了加強語氣,強調所講的內容。例5強調「這句簡單的話」的作用──沒有別的話比得上它了。例6強調「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是真理。例7強調日出「是偉大奇觀」。例8強調「沒有看見過這樣的總理」。這種「沒有疑問而問」的句子叫反問句。

反問句的答案就在句中。用肯定的意思問的,答案是否定的,例5、例8就是這樣的;用否定的意思問的,答案是肯定的,例6、例7就是這樣的。

9.為什麼瓜秧開了花不結瓜?……瓜秧開了花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當然結不了瓜。

(小學《語文》第十冊《彩色的翅膀》)

10.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裡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公裡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小學《語文》第十冊《只有一個地球》)

例9和例10這兩個句子是設問句,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問是為了引起讀者或聽話人的注意和思考,增加表達效果。例9是為了引出不結瓜的原因。例10是為了說明破壞了地球,人類則沒有生存的地方。雖然開頭是「有人會說」,其實是作者借「有人會說」來提問,引出要人們注意的內容。

11.你想過沒有?我們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這個局面嗎?我們吃的穿的,哪一樣能離開群眾的支持?

(小學《語文》第十冊《毛主席在花山》)

例11共有三個問句:第一句是設問句,雖然是問人,實際是為了強調自己的說話內容而採取的設問形式;第二句和第三句以反問句的形式回答:肯定軍隊離不開老百姓的支持。

有疑而問的問句和無疑而問的反問句、設問句,都是疑問的語氣。所以都用問號。

問句往往帶有疑問詞,像「什麼」「甚」「啥」「怎樣」「誰」等。

也有不含疑問詞的問句。如:

12.他已經走了?

13.潘光偉在給老師打水?

14.李明?

這三個例子,如果沒有問號便是肯定的句子。這類句子在口語中經常出現,但在書面語中,只能靠問號來體現疑問語氣。

不過,有疑問詞,卻不一定是疑問句。口語中,可以靠語氣來判斷,書面上就必須用標點符號把它表達準確。例如:

15.那隻帶頭的鳥說:「咱們趕快飛到別處去吧!今天晚上,這裡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沒,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小學《語文》第八冊《獵人海力布》)

16.一年到頭住在一個地方,並不是什麼有味兒的事情。

(小學《語文》第十冊《小青石》)

例15中的「多少」和例16中的「什麼」都是疑問詞,但這兩個句子卻不是疑問句,所以不用問號。

從以上舉例分析可以看出,問號是表示問句之後的停頓的。是不是問句,用不用問號,這要看是否有疑問,要不要回答或解決,是不是疑問的語氣。問句是有疑而問的,要求回答或解決的,語氣是疑問的。反問句雖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問的語氣,是借發問的形式來加強語意的。設問句雖然不要求別人回答,但它是用疑問的形式提出來,自己作回答的。

問號,是句子標誌符號,一般放在全句的結尾,不然就會割斷句子的聯繫。例如:

17.詩中哪些語句具體寫瀑布,是抓住什麼來寫的?

(小學《語文》第七冊《古詩兩首》思考·練習)

18.你怎麼啦,桑娜?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窮人》)

19.你是今天就去遊泳,還是星期天再去?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基礎訓練4》)

例17提出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承接前一個問題而來,問號用在句末。如果在第一句句尾加上問號,就會隔斷句子前後的聯繫。例18是一個呼語(喊人的話)後置的問句,它可以變成「桑娜,你怎麼啦?」在例18這個句子形式下,卻不能將問號加在「啦」字後面,如果那樣,也會割斷前後聯繫。例19也提出了兩個問題供「你」選擇,只有合在一處才能構成這種選擇,如果將問號加在「遊泳」之後,就割斷了「是……還是……」的聯繫,構不成選擇了。

下面是兩個問號使用不當的句子:

20.這本書是留給王輝的?馬威?

21.不是王晴是誰?你說。

例20的本意是「馬威,這本書是留給王輝的?」由於在「王輝的」後面用了問號,使我們讀後產生了不知道這本書是留給王輝的,還是留給馬威的感覺。例21的本意是「你說,不是王晴是誰?」由於問號用在「誰」後,把一個句子變成了兩個句子,意思隨第二句語調的變化也發生了變化。這兩例都是錯用問號,隔斷了句內意義的聯繫,才造成詞不達意的。

綜上所述,問號是句子的標誌,是句末停頓符號,表示句子的疑問語氣。

當然,我們的老師為同學批改作文,有時在一大段文字上面劃了個大問號,有時在某個空白處劃一個問號,表示那裡有問題。這是問號在使用中的特例。

小同學在使用標點符號過程中,見到問句就加問號,也許不會有多大差錯的,但也有三種常見的錯用現象,要引起注意。

(1)是問句卻忘了加問號。這一「忘」或使句子變得不倫不類,或改變了語氣。例如:

22.我實在想不通,明明是老奶奶不小心撞著了大劉叔,為什麼大劉叔還要向她陪禮,還要忙著送她到醫院檢查。

23.從媽媽手中接過鋼筆,問「這是給弟弟買的。」媽媽搖了搖頭。

例22「想不通」是有疑問,「為什麼」又是疑問詞,整個句子是疑問的語氣,但句尾卻用了句號,使句子變得不倫不類,無法上口讀。正確的方法是在文尾加問號。例23的本意是問媽媽這支鋼筆是不是給弟弟買的,因為它沒有帶疑問詞,書面上又沒有加問號,這個疑問句就變成了陳述句「這是給弟弟買的」,改變了句意。正確的方法是把第一個句號換成問號。

(2)位置不當。例如:

24.這頭毛驢想,是先吃掉東邊的那堆草呢?還是先吃掉西邊的那堆菜呢?

25.已經放學了嗎?這位小同學。

例24用了兩個問號,這樣一來就是兩個問句了。其中詞語「是……還是……」是表示選擇的連詞,說明兩個句子是表示選擇的問句,連詞不應拆放在兩個句子中。因此,第一個問號應換成逗號。例25,作者的本意是「這位小同學,已經放學了嗎?」句子倒裝後,問號應移放全句結尾。作者沒有這麼做,而是問號不移,句尾加句號,使全句一變為二,互不相聯。

(3)雖有疑問詞,卻沒有疑問語氣,不屬於疑問句,但有的同學也加了問號。例如:

26.王小為什麼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是值得想一想的。

27.大家都在想明天春遊該怎麼走?這時,許收割進來說:「別想啦,春遊不進行了。」

例25的錯誤就是見到帶有疑問詞,就加了問號。其實,全例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到「成績」這裡有一個小的停頓,這個停頓之前全是「想一想」的對象,不能成為獨立的問句。在這個停頓處加問號就隔斷了句子內部聯繫。應該將問號換成逗號或不加任何符號。例27雖有疑問詞「怎麼」,但「大家都在想明天春遊該怎麼走」根本沒有疑問,不該加問號,應改成逗號。

以上三種錯誤,希望同學們在使用問號時注意避免。

問號在書寫中佔一個字的位置,緊跟前文書寫,不可獨立書寫在一行的開頭。

附問號歌:

有疑有問用問號,

設問、反問也需要。

遇它讀出語調來,

看書見它要思考。

(三)嘆號嘆號,又叫感嘆號、感情號,還叫驚嘆號。

它表示一句話完了之後的停頓。會使用嘆號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習任務之一,平時應用較多。凡是表示讚頌、歡喜、憤激、驚訝之情的句子和表示要求別人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句子,都可以用嘆號。

(1)表示讚嘆驚喜等感情強烈的句子,用嘆號。例如:

1.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小學《語文》第六冊《海底世界》)

2.我高興得一邊拍手一邊嚷:「蜻蜓賽過飛機啦!蜻蜓賽過飛機啦!」(小學《語文》第六冊《放風箏》)

例1和例2都是感情強烈的句子。例1在文章敘述了海底的景象和物產以後進行總結,讚嘆海底「物產豐富」、「景色奇異」,所以句尾用了嘆號。例2表達了風箏放起來了而且放得很高的喜悅心情和自豪感,所以在每個高喊的句後都用了嘆號。

3.看!(小學《語文》第十二冊《馬踏飛燕》)

4.啊!(小學《語文》第五冊《瀑布》)

5.哦!(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梅花魂》)

這三個例子都是由一個簡單的感嘆詞構成的句子,都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所以用嘆號。

6.火!

7.決口子啦!

8.多好的少年啊!

9.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小學《語文》第八冊《爭吵》)

例6、例7表示驚訝,例8表示讚嘆,例9則表達了一種氣憤之情,都用嘆號。否則是無法達到表達的效果的。

10.敘利奧!你不舒服嗎?(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二冊《小抄寫員》)

11.「老班長!老班長!」我們叫起來。(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金色的魚鉤》)

例10和例11中帶有強烈感情的呼語獨立成句,用嘆號。

(2)表示強烈感情的反問句也可以用嘆號。例如:

12.小鬼,你這算什麼行軍啊!照這樣,三年也走不到陝北!(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九冊《草地夜行》)

例12中「你這算什麼行軍啊!」是反問句,由於感情強烈,不用問號而用嘆號。

(3)表示要求別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即表示命令、請求、希望、禁止等語氣的句子要用嘆號。例如:

13.「同志們,打手榴彈!」(小學《語文》第九冊《董存瑞捨身炸暗堡》)

14.「連長,我掩護!」(同上)

15.「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學《語文》第七冊《小珊迪》)

16.明人不做暗事,做暗事不是英雄。不許使壞!(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七冊《年關》)

例13是連長下達的戰鬥命令,例14和例15表示請示、請求,例16的結尾是禁止。所以都用嘆號。

(4)用於突出某種聲音。例如:

17.轟!敵人的火力點塌了半邊,黃繼光暈倒了。(小學《語文》第七冊《黃繼光》)

這個例子中的「轟」是黃繼光的手雷炸開敵人的暗堡發出的響聲。當然這一聲也給同志們帶來了驚喜,但嘆號在這裡主要作用是突出爆炸的聲音。再如:

18.突然,飛機「譁──騰!」落下又起來,跳動恐怕有兩三百英尺吧。(石明《高原飛行》)

例18中的嘆號,標出了飛機在惡劣的氣流中搖擺、顛簸跳動時發出的聲音。

(5)用於呼告,突出聲音的高亢、強壯。例如:

19.衝啊!為黃繼光報仇!(小學《語文》第七冊《黃繼光》)

20.同志們,為了新中國,衝啊!(小學《語文》第九冊《董存瑞捨身炸暗堡》)

21.為邱少雲同志報仇!(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我的戰友邱少雲》)

以上三例全是口號,例19、例21寫出了戰士們衝鋒時雄壯的喊聲。例20寫出了董存瑞同志託舉炸藥包後,向戰友們發出的高亢的呼喊。

使用嘆號應注意如下情況:

(1)、用不用嘆號要看句子有沒有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沒有提出什麼命令、請求等,如果沒有,就可以不用。例如:

22.到馬陵山旅遊的人都說三仙洞是聖地!

23.啊!親愛的媽媽!你真關心女兒啊!女兒也一定聽你的話!

例22的嘆號應改用句號。例23中前兩個嘆號可以換成逗號。

文章情感的強烈與平淡是靠文字來表達的,標點符號在表達中只起輔助作用,它本身並不帶任何情感。有人以為自己的文章無處不具有濃烈的情感,於是每一句話後邊都用嘆號。這是錯誤的。全篇都是嘆號和全篇沒有嘆號一樣,沒有起伏,也就沒有情感可言。詩歌這種文學形式可算是最富有情感的了,「詩歌的思想感情能否表達得充分,主要決定於詩句本身,是無須過多地仰仗於標點符號的。」(徐榮街:《青春·詩與標點符號》)

(2)、像「真美麗呀,我們的校園」這樣倒裝的句子,嘆號應放在句尾。例如:

24.縱情地歌唱吧,為了我們的祖國!

25.真逗,我的小弟弟!

26.不能去,孩子們!

例24是「為了我們的祖國,縱情地歌唱吧」的倒裝句,例25是「我的小弟弟真逗」的倒裝句,例26是「孩子們,不能去」的倒裝句。例26表示勸阻。為什麼嘆號不能用在倒裝句子的中間呢?我們以24為例來談一談。

例24意在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種情感的表達是靠整個句子來完成的。嘆號也是一種句子標誌,它不僅僅要行使表達情感等的職能,也還要標誌句子。如果在例24中間放上嘆號,那麼這個句子就被一割為二,讀起來,多次感嘆,並不如一次感嘆所表達的效果好。這種句子,不論是倒裝,還是正排,感情的噴發都應在句尾一次完成。如果把例24句尾的嘆號前移,句尾標點句號,那麼表達的效果就更糟了。不僅僅是嘆號割斷了原句的內部聯繫,而且由於語調的變化(帶句號的句子語調輕),使句子情感的表達變得虎頭蛇尾、有氣無力。

我們再看一看《窮人》(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一句話:

魁梧黧黑的漁夫拖著溼淋淋的撕破了的魚網,一邊走進來,一邊說:「嘿,我回來啦,桑娜!」

「我回來啦,桑娜」是「桑娜,我回來啦」的倒裝,是呼語後置。漁夫在這句話中表達了很豐富的情感,他既為自己從那危險的風浪中能平安歸來而慶幸,又安慰了桑娜──他知道桑娜在為自己擔心,表達了一種夫妻之愛。試想,如果在「我回來啦」之後加上嘆號,那麼句子所表達的也就只有「慶幸」了。

(3)不管感情多麼強烈,嘆號不能插入句中,破壞句子的完整性。例如:

27.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啊!更加繁榮富強!

28.歌兒!唱起來!舞啊!跳起來!

例27第一個嘆號用得不當,它隔斷了前後聯繫,破壞了句子的完整,因此應該改用句內停頓符號──逗號。例28的第一和第三個嘆號,也應改用逗號。可以參讀例24的分析來幫助理解。

(4)標語不一定全用嘆號。為了宣傳政策、培養習慣,有時在牆上書寫標語。口號性的標語應該用嘆號,介紹政策等非口號性的標語,就不必使用嘆號。

嘆號在使用中佔一個字的位置,緊跟句子書寫,不宜獨立書寫在一行的開頭位置。

附嘆號歌:

感情強烈句和段,

其中嘆號常出現。

小編那麼拼,讚一個再撤唄!也可以評論交流哦!轉發到朋友圈就更感謝了!

相約海島奇兵

2016暑假

(點擊圖片查看夏令營詳情)

校訊通教育網

2016暑期夏令營開營啦

十多條路線中,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風景、不同的生存體驗,等你和你的小夥伴一起來參加!快加入我們吧~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其他夏令營線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翻車作文:這些由標點符號引發的誤會,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寫作文用錯標點符號有多可怕?老師看完狂捂臉:一場家庭悲劇開始了木子是一名小學生,剛接觸作文,木子對於標點符號的掌握還不是很準確,於是常常「不合時宜」地用錯標點。這天,老師又布置了一篇作文,木子寫完交上去後著實把老師嚇了一大跳!因為兩個標點使用錯誤,一篇文章的意思完全變了味兒。
  • 語文老師匯總:小學生常見標點符號「誤用合集」!快幫孩子存下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整理匯總的小學生常見標點符號「誤用合集」,涵蓋小學階段容易出錯的標點符號,列舉了常見的誤用現象,針對例句作出點撥,非常實用,各位家長不妨幫孩子存下來!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標點符號是非常關鍵的知識點,常見的頓號、逗號、句號、冒號等,都需要孩子們靈活掌握,對閱讀和寫作都很重要,但是很多孩子對標點符號存在誤用現象,比如本來該用頓號的時候用逗號,本來該用句號的時候用省略號。錯誤使用標點符號,在作文寫作中是一個扣分項,需要引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
  • 語文老師: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用法大全+符號口訣,課堂很少講全!
    語文老師: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用法大全+符號口訣,課堂很少講全!標點符號是小學語文最基礎的知識點了。但是這類知識點老師很少講,主要是靠自己的練習和積累。標點符號無論在哪一個科目都是要運用到的。但是很多同學在寫作中標點出錯的。
  • 小學生瞎用標點符號,寫出「最汙」作文,網友:別讓你爸看見
    本來這篇作文是一篇很正常的作文,可是因為這位小學生標點符號使用不對,沒想到竟然寫出了「最汙」的作文,老師的評語更是為犀利。網友們看完這篇文章時紛紛表示:孩子,千萬別讓你爸看見,否者會引起家庭戰爭的。可能,有些家長會把這篇作文當作一個笑話來看,但事實上,小學生標點符號的問題經常會發生。因為,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夠發達,對斷句的理解還不夠充分,除了孩子日常上課以外,父母平時也是需要幫助孩子的。
  • 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使用解析
    但由於該標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加之宣傳力度不夠,因此發布施行5年多來,很多人還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這個新的國家標準,當然也就不能嚴格和自覺地執行這個標準。光明日報特邀該國家標準修訂課題組首席專家瀋陽教授和蘇培成、杜永道兩位語言專家,對《標點符號用法》的修訂和使用舉例做些說明。
  • 表情包時代,你還在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嗎?
    在郵件正文內容結尾,寫了一句「敬請儘快反饋!」因為這個感嘆號,收到了來自對方領導的郵件:「請你注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如果不知道用什麼標點符號,可以用微笑表情來代替,以後請慎用感嘆號發郵件!」從此以後,蛋殼就很少很少使用這個「!」了,郵件裡再也沒用過。不知道現在還有幾個人在使用標點符號呢?畢竟現在大家鬥的可都是表情包了。在大多數人習慣使用社交工具之後,你的手機裡沒幾個給力點的表情包,都不敢輕易鬥圖,否則你會覺得自己弱爆了。
  • 常用標點用法大全+符號口訣,務必收藏下來!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同時標點符號也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因為標點使用錯誤而鬧笑話的情況數不勝數,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標點的使用毫無概念,甚至在寫作文的時候「一逗到底」,全篇除了逗號,沒有其他多餘的標點。標點符號作為小學的重要考點,在理解和掌握的時候,務必要結合練習題,加深印象。如何正確的使用標點?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標點?
  • 中國標點符號的發展史:古人真的不使用標點,不標註符號?
    而隨著文字的廣泛使用,標點符號的形式和功能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除繼續使用二短橫號,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各種形體的點號,且各號的用法增多,使用頻率增高。先秦時代是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的萌芽時期因此,這一時期標點符號的種類不多,形體不規則,使用具有任意性。但先秦時期出現的標點符號,是古代漢語標點符號之源,其奠定了後代標點符號發展的基礎,後代許多標點都是由這一時期的標點符號發展而來。
  • 標點符號 五六百年前才出現
    其實,古代的外國人也不用標點符號。新式標點符號,只是五六百年前出現並推廣使用的「新事物」。  不用標點符號,不等於說不用斷句。這個斷句,是要讀者自己來做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斷句訓練。《禮記·學記》記載:「一年視離經辨志」,即學生入學一年就要考核「離經辨志」的能力。所謂「離經」,是指離析經文文句,也就是斷句;所謂「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內容。
  • 古人寫的文章中到底有沒有使用標點符號?
    《罪惟錄》(圖片源自網絡) 現在進入正題,略談古文中的標點符號。 中國最早能考據到的成熟文字,注意是成熟已經成足夠體系的文字,應該是殷商的甲骨文,那麼在甲骨文中是否已經有相關符號出現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殷墟甲骨文中段落號是以橫線直線作標識的甲骨文的所謂「段」,是指每一節記述某日佔卜及其佔卜後效的文字。即便是同一天佔卜而佔卜內容、序次不同的文也以橫直線(偶爾以曲線)分隔。
  • 學術論文裡的標點符號用法匯總(一):冒號
    上一期推文,讀者留言,希望我們講講英文學術寫作的常見標點符號用法,投必得作為一個專業的科研服務機構,旨在幫助大家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文論文寫作水平。為此,筆者總結並撰寫了學術論文裡的標點符號用法匯總系列,討論逗號、分號、冒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和各種括號的使用。  如果你正在撰寫你的第一篇SCI論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系列。
  • 一年級的孩子:在填標點和造句及看圖寫話中,標點符號用對了麼?
    前幾天有家長在我發表的一篇文章下面留言,說孩子在編寫句子的時候,不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我們盤點一下一年級(上)的課文和和練習冊以及測試卷。一年級最常用的標點符號一般有:句號、逗號、冒號、雙引號、省略號、問號、感嘆號這七個。這七個中,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又屬句號最難把握。
  • 追溯標點符號的前世今生(中):現行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新式標點符號是新文化運動一部分  我國現在通用的標點符號,是在我國古代的「句讀」「圈點」等標點和符號的基礎上,再引進西方國家的一些標點符號,經過百餘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其中有一段對西洋標點符號的敘述,是我們見到的最早介紹西洋標點的文字。  在中國第一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著書立說的人,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嚴復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也很了解中西文化的某些差異。1904年,他在所著的《英文漢話》一書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式標點符號,這對中國語言文學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 2021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之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日時,首先應明確題幹的要求,如本題「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然後根據自己對常見標點符號用法的識記,測覽選項,加以對照分析,排除標點有錯誤的句子即可。
  • 不打標點符號是意識流,你知道嗎?
    標點符號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處處能用到,我們從小學開始學習,那時候老師會告訴你意思未完用逗號,一句說完用句號,喜怒哀樂感嘆號,提出問題用問號,可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可能上了高中,大學標點符號也用的不太明白。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與標點符號有關的文學理論—意識流。
  • 英語寫作進階-基礎篇-標點符號1
    ,這是一個習慣問題,意識到了總是比忽略它強得多。需要注意的是,逗號隔開並列關係的單詞和短語時, 使用了逗號的短語一般最後一項內容前都是用了 and或者 or,此時和漢語所不同的是 and或or前也應該使用逗號,否則有可能造成歧義。比如,貓、狗和牛應該是 "cat, dog, and ox"而非"cat, dog and ox" 。
  • 古代的標點符號怎麼用?和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春秋戰國時期,除繼續使用二短橫號,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各種形體的點號,且各號的用法增多,使用頻率增高。春秋末期的二短橫號除了繼續表示重文之外,還產生了合文的新用法。先秦是標點符號的萌芽期,因此,這個時候的標點符號種類不多,形體不規則,使用具有任意性。但先秦時期出現的標點符號,是漢語標點符號的源頭,奠定了後代標點符號發展的基礎,後代許多標點都是由這一時期的標點符號發展而來。
  • 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用法大全,真是太詳細了,快為孩子收藏列印!
    標點符號這一知識點很重要,相信也常常有老師說班上一些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常常出現」一逗到底「的現象,這樣的作文難得高分。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學會正確運用標點符號。逗號(,)逗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標點符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例: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 這些標點符號你用對了嗎
    標點符號是幫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在數理化等自然科學中,遇到公式時,如果這個公式可以用語言讀出來,我們就可以按照《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使用標點符號,不同的是常常選用小圓點的句號。例如:如果A>B,B>C,那麼A>C.在表格中,如果只有數字、單詞,末尾不用標點;如果有句子,就應該和一般文句一樣使用標點。
  • 複雜情況下的標點符號用法,都是你想問的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僅有助於表明詞語的性質與作用、準確地表情達意,也有助於漢語言的規範。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則複雜情況下的標點符號用法,來看看你都能準確掌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