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大在碳基催化劑電催化析氫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電解水制氫受到廣泛關注,尋找能替代貴金屬的廉價高效的電催化劑成為當下研究熱點。石墨烯由於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優異的化學穩定性以及易於化學修飾等優點,引起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人們致力於將其發展成為高活性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
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系統總結並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因此,甲烷的催化轉化在工業和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甲烷分子的高度穩定性,以及高的C-H鍵能使其在溫和條件下的活化或轉化極具挑戰,甲烷的選擇活化和定向轉化也因此被認為是催化化學領域中的聖杯式課題。目前,工業上甲烷的轉化主要是經水蒸氣重整製備合成氣(Syngas,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以及合成氣後續進一步轉化成各類有機化學品。
-
合肥研究院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進展 2019-03-2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此研究工作利用電解質和催化劑的相互作用,提高了電催化產氨效率,為未來常溫常壓下電催化合成氨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
華東師範大學電催化制氫研究獲重要成果—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電催化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然而,電催化制氫面臨著陽極析氧反應(OER)動力學緩慢,產生的氧氣附加值較低等問題,且存在與陰極產生的氫氣混合而發生爆炸的危險。 針對上述問題,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團隊提出在電解液中加入廉價有機物,以有機物的氧化反應取代OER過程。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不僅解決了電解過程中陽極過電位大的問題,還能得到高附加值產品。
-
靜電紡絲法構築釕單原子用於高效電催化析氫:從團簇到單原子轉變
:基於靜電紡絲法構築釕單原子用於高效電催化析氫:從團簇到單原子的轉變DOI: 10.1016/j.cej.2019.123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具有原子最大化利用率及優異的催化性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其較高的表面能極易導致單原子在合成和催化過程中團聚為大尺寸的納米顆粒。
-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Chem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並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
-
進展 | 揭示二硫化鉬中晶界在催化析氫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二硫化鉬催化劑由於其催化活性高、穩定性好、資源豐富、成本低等特點在析氫反應中嶄露頭角。單層二硫化鉬是由兩層硫原子將一層鉬原子夾雜在中間形成類似三明治的結構,是一個具有直接帶隙的半導體。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二硫化鉬的催化活性主要來自於鉬截止的邊界,基面內催化活性很低。如何激活二硫化鉬基面的催化活性,提升其在制氫應用中的潛力從而推動氫能的發展,成為最近幾年國際上廣受關注的科學問題。
-
原子級分散Ni–Ru–P界面位點用於高效全pH電催化產氫
,尤其是在鹼性條件下性能更加出色。採用原位同步輻射技術驗證了在鹼性條件下,該Ni–Ru–P界面位點在析氫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能量密度泛函計算進一步表明,釕位點的引入調節了水的吸附能,進而促進高效析氫性能。 研究背景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的日益加重,氫能源被認為是最有效的解決途徑之一。
-
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電催化技術自20世紀30年代問世,由於電力的阻礙,到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發展,如今電催化技術在難降解廢水處理方面,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1 電催化機理及技術研究進展1.1 電催化機理電催化包括電催化氧化和電催化還原。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然而,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直被高價的貴金屬催化劑所制約,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
中國科大雜化二維超薄結構電催化還原二氧化氮研究獲進展
該工作有助於讓研究者重新思考如何獲得高效和穩定的CO2電還原催化劑,也對推動電催化還原CO2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在該領域的進展,謝毅應邀為Nature 雜誌撰寫了2015年的新年展望 (Nature 2015, 517, 16),該展望闡述了交叉學科的重要性,強調了跨學科的研究對能源轉化研究的促進作用。
-
貴金屬磷化物的合成及電催化分解水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 研究者致力於開發各種性能優良的電催化劑. 其中, 貴金屬磷化物因其突出的催化活性、全pH值適用性以及相比於Pt基催化劑的成本優勢而極具發展前景.北京理工大學張加濤教授就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了概述, 以電解水反應機理為基礎, 總結了貴金屬磷化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並詳細討論了貴金屬磷化物在電解水方面的應用現狀.
-
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電催化CO2還原反應的研究進展
本文介紹了ECR的最新進展、機遇和挑戰,著重總結和討論了有機-無機雜化電催化劑對CO2初始活化及產物選擇性的結構優勢,針對有機-無機雜化電催化劑的不足提出改進策略,並展望了其未來研究前景。雖然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作為高選擇性、高效、低成本的CO2還原電催化劑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其在ECR中的構效關係及催化機理的研究以及工業化的應用仍需要更多的關注,這也是未來該領域發展的重要目標。
-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非常複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本文介紹高級氧化技術(AOPs)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包括Fenton法、光化學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聲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分析了AOPs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原理,重點闡述了國內外高級氧化技術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研究成果,並探討了它們的優缺點。最後,對AOPs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上應用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
【動態】大連化物所發表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綜述文章
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6組)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在溫和條件下碳一分子催化轉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
從高被引研究論文來看電催化CO2還原研究進展
近年來,將CO2催化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燃料(如CO,甲酸,甲醇,乙醇等)是催化和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CO2還原這些年的發文量非常大,筆者課題為電催化CO2RR,很好奇自己研究方向哪些研究論文成為高被引。為此,我們盤點了2019年以來關於電催化還原CO2被引次數排在前十的研究性論文(基於Web of Science),供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
復旦大學《Adv Mater》:表面氧修飾促進中性電催化析氧反應
電催化析氧反應(OER)在各種可再生能源轉換和存儲技術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水分解、金屬空氣電池、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以及微生物電解電池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化學CO2還原中,中性電解液是必需的,這是因為CO2在中性電解液中溶解度最高,且不會發生競爭性的析氫反應。
-
科學家發文探討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新聞—科學網
甲烷、一氧化碳、甲醇等碳一分子的催化轉化在碳基能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領域,如何提高光生載流子的定向移動,避免載流子複合,成為光催化體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