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論: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分析

2021-01-11 貴金屬網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
  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Tversky

  
  本篇論文對作為一種風險條件下制定決策的描述性模型的預期效用理論(expectedutilitytheory)提出批評,並提出稱為期望理論(prospecttheory)的替代模型。在風險期望中的選擇顯示出幾個與效用理論的基本信條相矛盾的普遍效應。尤其,人們會低估與確定得到的結果相比只是具有或然性的結果。這種稱為確定性效應(certaintyeffect)的傾向是造成涉及確定贏利的選擇中風險厭惡(riskaverse)與涉及確定損失的選擇中風險喜好(riskseeking)的部分原因。另外,人們一般會拋開所有考慮中的期望所共有的成分。這種稱為孤立效應(isolatingeffect)的傾向在同一個選擇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時會導致不一致的偏好。我們會提出一種替代的理論,在該理論中,價值以損益(gainsandlosses)而不是最終的資產表示,而概率為決策權重所取代。通常,價值函數(valuefunction)對於收益是下凹的,對於損失是上凸的,而且曲線一般在損失區間內比收益區間內更為陡峭。除了在小概率區間的情況,決策權重一般小於相應的概率。對小概率的高估可能是保險與賭博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1、導言(INTRODUCTION)
  
  預期效用理論在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分析中居於支配地位。它已被普遍接受為理性選擇的標準化模型,並被廣泛用作經濟行為的描述性模型。因而,人們認為所有理性的人都願意遵循該理論的原則,而實際上多數人多數時間都會遵循其理論原則。
  
  本文描述了幾個類別的選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偏好系統地違背了預期效用理論的原則。根據這些觀察結果,我們認為預期效用理論並非如通常所解釋和應用的是一種充分的描述性模型,我們將提出一種風險條件下選擇的替代描述。
  
2、批評(CRITIQUE)
  
  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制定可以視為在兩種期望或賭博中進行選擇。一個期望就是一份產生概率為的結果的合約。其中,。為了簡化符號,我們省略了為零的結果,並用(x,p)表示產生概率為p的結果x與概率為1-p的結果0的期望(x,p;0,1-p)。產生確定性結果x的無風險期望表示為(x)。現在的討論局限於所謂的客觀概率或標準概率的期望。
  
  預期效用理論在期望選擇中的應用是基於以下三個信念:
  
  (1)數學期望:。
  
  即,一個期望的總效用(用U表示)等於其所有結果的預期效用。
  
  (2)資產綜合:當時,對於資產狀況w,是可以接受的。
  
  即,如果由某人的資產和期望共同產生的效用大於該資產單獨產生的效用,那麼該期望就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效用函數的定義域為資產的最終狀況(包括某人的資產狀況)而不是損益。
  
  儘管效用函數的定義域並不局限於任何特定類別的結果,但是該理論的應用大多與貨幣形式表示的結果有關。而且,多數經濟應用引出了下面的附加假設:
  
  (3)風險厭惡:u是下凹的(u』』<0)。
  
  如果一個人更喜歡確定的期望(x)而非任何期望值為x的風險期望,那麼此人就是風險厭惡的。在預期效用理論中,風險厭惡等於效用函數的凹度。風險厭惡的普遍性或許就是關於風險選擇的廣為人知的普遍性。它導致18世紀的早期的決策理論專家提出效用是貨幣的下凹函數,而且這一觀點仍保留在現代的論述中。
  
  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論證了幾個違背預期效應理論信念的現象。論證是基於學生和教工對於假設的選擇問題的回答。回答者被提供了下面說明的類型的問題:
  
  下列問題中,你會選擇哪一種?
  
  A:50%的機會贏得1000,B:確定贏得450。
  50%的機會什麼都贏不到;
  
  結果係指以色列貨幣。為了正確評價有關數額的意義,請注意一個家庭的月均淨收入大約為3000以色列鎊。回答者被要求設想他們面臨著問題中描述的選擇,並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制定的決策。回答是不記名的,答卷說明中規定這些問題沒有「正確」答案,而學生的目的是發現人們如何對風險期望進行選擇。問題以問卷形式提出,每個小冊子中不超過12個問題。每個問卷被設計成幾種形式,以便受試者按不同的順序進行答題。另外,每個問題採用兩種表達方式,其中,期望的左右位置是顛倒的。
  
  本文中描述的問題是經過挑選的對一系列效應的說明。每種效應都已在不同結果和概率的幾個問題中被觀察到。某些問題還被提供給斯德哥爾摩大學與密西根大學的學生和教工群體。結果在形式上與從以色列受試者那裡得到的結果基本上是相同的。
  
  對假設選擇的信賴提出了關於方法的有效性與結果的普遍性的顯著問題。我們敏銳地發現了這些問題。然而,所有其他用來驗證效應理論的方法也遇到了嚴重的障礙。現實的選擇既可以在學術領域用經濟行為自然的或統計上的觀察結果進行檢驗,也可以在實驗室進行檢驗。學術領域的研究只能對定性預測提供粗略的檢驗,因為概率與效用在這種場合不能得到準確的度量。實驗室的實驗被設計用來從實際選擇中得到對效用和概率的精確度量,但是實驗研究通常會包含人為的小賭注賭博以及大量的非常相似問題的重複。實驗賭博的這些特徵使得對結果的解釋變得複雜,並限制了其普遍性。
  
  在缺少別的方法的情況下,假設選擇的方法就成為最簡單的程序,通過該程序大量的假設問題能夠得到檢驗。該方法的應用依賴於人們通常知道他們在實際情況中的行為這一假設,而且依賴於受試者沒有特別的原因以隱瞞其真實偏好這進一步的假設。如果人們能夠理性地精確預測其選擇,在假設問題中對預期效用理論頻繁而系統的違背就為反對該理論提供了推理依據。
  

相關焦點

  • 心理所運用眼動軌跡分析法檢驗風險決策模型
    人類在風險環境下的決策與判斷行為,對生存和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人們如何進行風險決策是研究者們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在風險決策理論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許多不同的決策理論:如,經典的期望家族模型(family of expectation models)假設人們在決策時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而持有限理性觀點的研究者則假設人們在決策時不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並建立了非補償的啟發式(heuristic)決策模型。
  • 彭實戈院士: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在金融決策中的應用
    6月26日,金融統計學家彭實戈院士在中科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學術年會上作了題為《倒向隨機微分方程、非線性數學期望和G-布朗運動》的報告,介紹了倒向的、非線性的隨機計算方法,利用這些方法,人們可以作出更穩健的金融決策。 20世紀90年代初,受隨機最優控制理論中對偶過程的啟發,彭實戈和法國同事建立起了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
  • 風險社會中的科學決策問題
    但是,現在進入風險社會,工業社會中所形成的決策模式不再適用,科學決策正在受到挑戰。科學決策成型於20世紀,是人的行動理性化的標誌,但它是在社會低度複雜性和低度不確定性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也是啟蒙時代開啟的社會理性化所取得的成果。在風險社會中,科學決策賴以成立的條件消失了,以至於必須讓位於行動中的決策。
  • 維克託·弗魯姆:激勵的期望理論及領導規範模型
    弗魯姆對管理思想發展的貢獻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深入研究組織中個人的激勵和動機,率先提出了形態比較完備的期望理論模式。         期望理論的基礎是:人之所以能夠從事某項工作並達成組織目標,是因為這些工作和組織目標會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 決策樹分析,讓你的風險應對更專業
    初 識  所謂的決策樹分析,是在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定量分析,用來作出有利決策的一個工具。通過在若干備選方案中對不同分支事件的產生的發展路徑分析發生概率及產生的風險(包括威脅和機會),計算每條路徑淨值,根據預期收益選出最優路徑。  決策樹分析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不經意中我們就已經用很多次決策樹分析。
  • 基於行為財務的有限理性投資決策的研究
    【摘 要】本文從決策的理性和非理性出發,分析了有限理性產生的根源,總結出在有限理性下投資者的決策特徵,旨在說明財務決策是一種複雜的人類行為,投資者進行決策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理性不完備和認知偏差,提出了基於有限理性的投資策略。
  • 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項目決策與分析結論與建議
    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結論應包括推薦方案和主要比選方案的概述、以及最終的結論性意見。(一)推薦方案概述與分析評價結論1.推薦方案的主要內容和分析研究結果(1)市場預測。(2)資源開發項目的資源條件評價。(3)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 概率分析中的期望值法
    概率分析中的期望值法:  (一)期望值法的步驟  採用期望值法進行概率分析,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驟:  (1)選用淨現值作為分析對象,並分析選定與之有關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  (2)按照窮舉互斥原則,確定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發生的狀態或變化範圍。
  • ...個體管理心理學 之六、知覺與個體決策 & 七、激勵理論
    簡述四種決策風格類型及其特點1.分析型決策風格:對不明確性具有高容忍度,傾向工作、技術導向;2.概念型決策風格:對不明確性具有高容忍度,傾向人性、社交導向;3.指導型決策風格:對不明確性具有較低容忍度,傾向工作、技術導向;4.行為型決策風格:對不明確性具有較低容忍度,傾向人性、社交導向。
  • 關於條件期望與條件方差
    對於這個隨機變量E(X|Y),當Y=y時它的取值為E(X|Y=y),稱隨機變量E(X|Y)為隨機變量X關於隨機變量Y的條件數學期望。引用:左超-條件數學期望1.3迭代期望定律該定律研究的是E(E(X|Y))是什麼
  • 估一估「期望報酬率」
    為了相對科學地計算出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財務管理中有一個綜合考慮各種可能性的投資回報率估算方法,就是期望報酬率法。  利用期望報酬率法估算項目投資回報率時,需考慮不同市場環境中具體項目的投資回報情況。市場環境一般可分為火熱、平淡和冷清,不同市場環境下,具體投資項目的回報率也會不同。
  • 國際關係理論的層次分析方法
    :行為體之間的互動/行為體與體系之間的互動2.國家層次分析:戰略決策、經濟權力、軍事權力、國內其他因素3.個人層次分析:人性——認知、意象、知識背景、心理等二、羅斯諾(Rosenau)的六個層次概念    個人:決策者個人及其個性角色:決策者扮演的角色政府:決策者所處的政府結構
  • 從拍腦袋下決定到科學做選擇——決策樹模型-TY聊思維5
    每個方案都有成功的概率,也有失敗的風險,也非常難以決策。所以,如果以上兩種場景在你身邊經常出現,或者你想在遇到以上情況的時候能夠選擇or決策的更加科學,那就來了解下「決策樹」這個模型吧。什麼是決策樹?2、不同行動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可以計算出來。3、存在兩種以上決策者無法控制的自然狀態時,依舊能估計出不同的自然狀態發生概率。決策樹模型的優點及不足決策樹法是管理人員和決策分析人員經常採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決策工具。
  • 基於激勵理論的建設項目團隊激勵效果分析
    而對項目管理方面的團隊激勵的文獻,如高堅梁結合項目團隊在各個生命周期階段的具體特點,運用參與激勵、信息激勵、知識激勵等方式提高項目團隊的績效;張紅等研究在敏捷製造環境下分布式團隊組織(項目團隊)激勵與傳統組織的差異,並分析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提出採取新型的解僱制度等方法來激勵團隊。研究企業團隊成員激勵的文獻較多,而具體研究建設項目團隊激勵的文獻很少。
  • 風險管理與巴塞爾協議(第十七講)|期望損失ES
    作為一種風險測度指標,VaR存在著根本缺陷:VaR不能描述風險的分散化特徵,無法度量超出特定分位數的損失,它將損失可能發生的概率限定為一個值,因此往往會低估實際的市場風險。以下圖為例,兩種分布下VaR相同,但右圖中的風險要顯著高於左圖。圖1 VaR無法捕獲厚尾風險2.
  • 石家莊2020超星學習通經濟與社會:如何用決策思維洞察生活題庫...
    石家莊2020超星學習通經濟與社會:如何用決策思維洞察生活題庫-課後作業答案,在技術經濟評價中,要將技術的性和經濟的合理性統一起來。技術經濟學的程序包含了以下哪幾項。技術和經濟之間是具有相互制約的關係的。技術經濟學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偏實際應用的一門學科。技術經濟評價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
  • 《與天為敵:風險故事》:關於風險最有深度的文章
    他更願意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是如何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決策的,還有我們是如何依我們所做的決策進行生活的。他讓我們明白我們可以更系統地審視人們是如何在要面臨的風險和要冒的風險之間走出一條路來的。《邏輯或思維的藝術》的作者和丹尼爾·伯努利都認為風險領域中的分析方法可能是超前的,但阿羅是把風險管理概念用於實際形式的奠基人。3.
  • 讓智能分析與決策成為數字時代通用基礎設施
    同盾科技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三大核心技術體系為基礎,為金融、網際網路、物流、零售、政務等領域提供智能分析與決策服務,希望通過自主創新以及核心技術的攻關,以實現智能決策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所構建的智能決策體系,核心功能是幫助企業逐步從規則流程驅動向數據驅動、智能決策進行轉變,對以往的複雜業務流程進行重塑和改造。
  • 機器學習的統計方法 貝葉斯決策理論入門
    引言無論你是在建立機器學習模型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決定,我們總是選擇風險最小的方案。作為人類,我們天生就採取任何有助於我們生存的行動;然而,機器學習模型最初並不是基於這種理解而建立的。這些算法需要經過訓練和優化,以選擇風險最小的最優方案。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必須明白,如果某些高風險的決定做的不正確,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我們以癌症診斷為例。
  • 學習動機的理論——成就動機理論
    對於學習動機的實質及培養與激發的規律,心理學家提出了種種不同的理論觀點,這些理論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人類的學習行為。這裡重點給大家分析一下成就動機理論。這一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的考察方式是單選題等客觀題。重點去理解知識的意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