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的含義及在生活中的意義

2020-12-08 騰訊網

表面看,「世界觀」一詞表明了對世界的看法。但這個詞的出現並沒有揭示出這種複雜現象的全部含義。正如我們所理解的那樣,世界觀是一個對周圍世界的廣義觀點和人類在其中的位置、人與世界的關係、以及人們從這個世界的總體情況中基本立場的考慮。我們的信仰、社會政治、道德和審美理想,我們了解和評價物質和精神事件的原則。

雖然它在社會意識領域擁有相對獨立的存在,但世界觀也起到個體的作用。當一個人形成一個明確的世界觀時,他就會成為一個人。這種形成過程不僅表明了個人的成熟,也表明了任何特定社會群體,社會階層或其政黨的成熟。世界觀的概念其意義遠比哲學概念更廣泛,而且它有幾種不同的含義。

我們談論哲學、社會政治、自然科學、藝術、宗教、甚至普通人的世界觀,這很自然。如果我們以圓的幾何形式描繪各種類型的世界觀,那麼中心位置應該被賦予哲學世界觀的圓圈,這個圓圈將與所有其他圓圈相交並形成它們的核心。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發現我們和社會群體對「世界觀」一詞的意義極為多樣化。但是,儘管存在這種多樣性,但每一個世界觀都顯示出某種統一性,它包含一系列問題。例如,我們之外存在的世界是什麼?精神與物質之間有什麼關係?什麼是男人?他在現象的普遍互聯中的位置是什麼?人是如何認識現實的?什麼是善惡?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好是什麼?什麼法律指導社會發展?自然科學的整體形成了世界的自然科學圖景,社會科學的圖景形成了現實的社會歷史圖景。什麼是世界的圖景?它是一幅關於物質如何運動的圖景,以及人類在感受,思考和構成目標方面的形象。創造世界的總體情況是所有知識領域的任務,包括哲學。

世界觀絕不是周圍世界的所有觀點和概念,也就是說,它不僅僅是以整體形式呈現的世界圖景。儘管每種科學都包含世界觀原則,但沒有一種特定的科學可以用世界觀來識別。例如,達爾文發現了物種起源的規律。這引起了生物學的革命並引起了普遍的興趣。這些法則是否引起了這種興趣,因為它們僅僅是生物法則?當然不是。他們喚醒了這種興趣,因為他們幫助我們理解了各種哲學問題,生活本質的目的問題,人類的起源等等。愛因斯坦的名字因他的發現而變得不朽。但這種發現純粹是物理的,是某種特定科學問題的解決方案嗎?不,愛因斯坦理論為空間和時間本質的哲學問題提供了關鍵,它們與物質的統一。為什麼關於腦反射的想法會在知識分子中引起如此憤怒?不是因為它們僅僅是生理學思想,而是因為它們解決了意識與大腦之間關係的某些哲學問題。我們知道控制論原理的廣泛影響。但控制論不僅僅是一種特定的科學理論。控制論和遺傳學引發了深刻的哲學問題,因為他們解決了意識與大腦之間關係的某些哲學問題。

世界觀包含的不僅僅是科學信息。它是歷史發展中人與社會群體之間所有重要關係的重要調節原則。其根源在於個人和社會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的整個系統,由人類實踐決定,通過所有人的積累經驗,世界觀反過來對社會和個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世界觀通常與意識形態相比較,這兩個概念有時被視為同義詞。但它們相交而不是重合。意識形態包含了以社會,階級關係,某些社會群體的利益為導向,以及最重要的是政治權力現象的世界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世界觀以「人-宇宙」系統為導向,以整個世界為導向。

世界觀可能存在於由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生活和經驗的經驗條件所產生的普通日常水平上。它也可能是科學的,融合了現代科學在自然、社會和人類本身方面的成就。

世界觀不僅是內容,而且是對現實的思考方式,也是生活本身的原則。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理想,生命的珍惜和決定性目標。一個人對世界的概念,他的世界觀的特徵,促進了某些目標的構成,這些目標在推廣時形成了一個廣泛的生活計劃,理想,幸福觀念,善惡觀念,美麗觀念和進步觀念。世界觀是激發行動的巨大力量。知識成為一種世界觀,當它獲得信息的特徵,對某些思想,觀點,原則,理想的正確性和不可動搖的信心,這些思想,觀點,原則,理想,掌握一個人的靈魂,從屬於我們的行為,並統治我們的良心,或換一種說法,形成在不背叛自己的情況下無法逃脫的責任,只有通過提交給他們並按照他們壓倒性的權力行使,才能設置一個人可以徵服的自由「惡魔」。世界觀影響行為標準,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對他人的態度,他對生活的渴望,他的日常生活,品味和興趣。它是一種精神稜鏡,通過它我們周圍的一切都被感知,感受和改變。

正如大多數人都同意的那樣,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信念,也就是說,對世界的某種看法,使人在一個致命的危險時刻克服自我保護的本能,犧牲自己的生命,執行以科學,道德,社會政治和其他原則和理想的名義,以免於壓迫的名義大膽的壯舉。除了特定的歷史個體,社會群體,階級和政黨之外,世界觀本身並不存在。以某種方式,通過反映某些現實現象,它表達了它們的價值取向,它們與社會生活事件的關係。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理論核心,也基本上捍衛某些社會群體的利益,因此具有階級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一種黨性。根據某一特定階級的社會政治利益是否符合歷史的客觀趨勢,其哲學立場要麼是進步的,要麼是反動的。他們可能是樂觀的或悲觀的,宗教的或無神論的,理想主義的或唯物主義的,人道的或厭世的。

事實上,哲學思想的整個歷史是各種世界觀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經常肆虐,以至於人們更願意被焚燒,被投入監獄或被判處刑罰,而不是背叛他們所選擇的原因。因此,哲學家總是站在事物之上,高於人的實際和政治利益,階級和政黨的利益,以及為了知識而積累的知識,孤立自己,這是根本錯誤的。哲學絕不會分開,在天空的藍色地方徘徊;它具有明確的社會政治功能,並一直處於政治事件的中心。真正的哲學充滿了公民的勇氣,最不可能被指責為社會冷漠。在其社會使命中,哲學本質上是政治性的。眾所周知,政治是所有整合和分裂,聯盟和衝突的核心。科學,藝術,哲學和宗教都被吸引到政治鬥爭的漩渦中。科學發現或技術發明是否有助於和平或戰爭的起因,這是一個政治問題。這也是一個政治問題,目標和行動的靈感來自於某些藝術作品,它們喚醒了什麼樣的感受和衝動。哲學是否賦予人們科學的世界觀,無論是否將其置於崇高的理想和理性的社會秩序之上,這也是一個政治問題。

相關焦點

  • 以歷史唯物主義塑造世界觀
    如果說世界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切行為的觀念性前提.現代人的世界觀正面臨著由資本邏輯主導的世界觀的衝擊,以至於我們有必要回憶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以此來塑造我們時代人們的世界觀。就後者來說,因為人們的世界觀不盡相同,所以就有這樣的問題:究竟哪種世界觀是正確的世界觀?於是,哲學的功能就是要對現存的某種世界觀進行批判和審查,從而尋求一種具有「真理性」的世界觀,以此改變人們原有的非真理性的世界觀。
  • 什麼叫世界觀?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有什麼意義
    關於世界觀的問題,高中哲學教材裡面有完整闡述,總體來說比較抽象,但對學生來說比較重要,能否在高中階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今後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高中階段正是理性思維發展的高峰期,藉助哲學知識的學習提高思維水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今後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將起到很大的導向作用。
  • 正確的世界觀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整體現 人生的意義不是隨波逐流
    生命對他們來說,是沒有什麼意義而言,享受和活著,這種原始的本能就是他們的最高追求。如果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極大的享受和滿足私慾的活著,那麼,我們則可以說,他的這種活法就是毫無意義的活著。而活著也就是他們的唯一追求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苟且,苟且而偷生。
  • 相冊的意義與含義
    一、相冊的意義相冊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把照片做成視頻的形式,以照片為主,同時穿插一些視頻片段。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很高,但是大家手機裡最多的素材還是照片,把這些素材做成視頻類似於電子相冊,也習慣把這種視頻叫相冊視頻。
  • 具有正確三觀的人生才會有意義,世界觀教育是人最具價值的教育!
    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就為民國教育開了了個好頭,提出了「五育」(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並舉的教育方針。「五育」中,最重要的一項教育,就是世界觀教育。其目的是「希望通過世界觀教育,讓國人對生活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 世界觀與文學世界觀
    不僅哲學家如此,生活在世界上的許多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僅以西方哲學史為例,近代以來的世界觀的種類在數量上是成百倍地多於神學時代的,在質量上也更是遠遠高於神學時代的。我之所以舉哲學史為例,是因為哲學的世界觀是人的世界觀的突出的邏輯化文化化的表述,所以,回歸到人身上,世界觀的個體性也就相當明顯了,它表現了個體對世界獨具慧眼的認識和把握。
  • 《火影忍者》中有特殊含義的吊墜,鳴人父子的吊墜意義非凡
    《火影忍者》中的裝飾品不算很多,除了那些奇葩人物的鼻環耳環以外,就要屬每個人物的護額最有意義,護額就像是一個人的身份證一樣,它是你身份最好的證明.但是在《火影忍者》中,還有一個配飾擁有著特殊的含義,那就是戴在脖子上的吊墜,很多吊墜都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例如鹿丸的吊墜。鹿丸是一個特別怕麻煩的人,他連護額都不願意佩戴在頭上,而是直接綁到自己的胳膊上。
  •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完整收錄愛因斯坦關於人生觀、世界觀的文章,有20多篇珍貴文章初次譯為中文:是愛因斯坦的自傳,也是獨特的科學史。本書編譯者方在慶博士,是國內著名的愛因斯坦研究專家,一直從事《愛因斯坦全集》的研究和翻譯工作,組織策划過大型愛因斯坦科普展覽,精通德文,在編譯中文版《我的世界觀》的過程中,與《愛因斯坦全集》主編、愛因斯坦研究專家羅伯特·舒爾曼博士保持密切聯繫,反覆討論內容的科學與準確性,力求最大程度上為中國讀者還原一位真實的愛因斯坦。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
  • 從IP改編談到遊戲劇情意義——同世界觀下的相似故事
    電影、單機遊戲劇情的設計方法如何在網遊、手遊中應用?劇情的發展引來的是開發者們更多的擔心和疑慮,我相信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對上述問題存有疑惑,本文將從IP改編和故事於遊戲的作用兩個點展開探討,分析最佳IP改編方式的同時詮釋劇情於遊戲的意義,相信不論對於玩家還是開發者的你來說,這篇文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幫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 什麼是菩提心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佛教的本質,不是宗教,而是至善圓滿的生命教育 ;簡單地說,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講我們眼前現實的生活,以至無盡的世界;佛教的教育,是系統性的教育,是自利與利他相統一的教育。
  • 《楚留香》製作人北大講課:世界觀設計對學生教育有哪些意義?
    禮包>> 下載>>在網易遊戲學院和北京大學的這次合作中,《楚留香》製作人滿娟這堂講課,其實講的也是「立場高一點」的主題:電子遊戲的世界觀設計。滿娟授課的主題「遊戲的世界觀設計」,在高校授課中,無疑是一個比較新穎的角度。它與《楚留香》手遊本身也有關,很大程度是從這款遊戲的性質出發。
  • 世界觀的更新——紀念我的老師納許博士
    然而幾個月後,人們發現寇漢的生活完全沒有改變,繼續從事他的黑幫生涯。在一次談話中,寇漢清楚地表示,他從來沒有打算放棄自己的生活習慣。他解釋說,既然有基督徒體育明星、基督徒政治家和基督徒商人,他想做一個基督徒黑幫領袖。 納許博士用這樣一個例子,引出了人們對世界觀的思考,也使我這顆理工科出身的榆木腦袋,開始對哲學和神學產生了興趣。
  • 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我的世界觀,是從偏向唯心主義,漸漸轉變到今天偏向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涵蓋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因此,生活中也就更趨於感性,在很多事情上都過於理想化,對生活也就過於想當然。於是,不可避免要被現實不停虐待,浴火重生,這是一個很痛很痛的過程。
  • 有什麼含義和意義?
    有什麼含義和意義?一、2020年感恩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感恩節是11月26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十月十二。感恩節是美國獨創的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感恩節源遠流長,感恩節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中,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
  • 2020軍隊文職考試哲學備考資料:哲學的含義
    哲學的含義(一)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係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這裡說到哲學是怎樣的世界觀,說明哲學和一般人的世界觀是有區別的。
  • 劉柏辛《有嗎炒麵》 歌詞表達了什麼含義
    表達了什麼含義?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劉柏辛新歌《有嗎炒麵》歌詞是什麼  據悉歌名是you macho man的諧音,聲音很有辨識度,代入感很強。  《有嗎炒麵》構建了一個遊戲般戲謔的世界觀。在一款虛擬實境遊戲中,玩家的一舉一動都被無處不在的鏡頭捕捉,當玩家每做一個決定,就會觸發因果關係帶來的N種可能性, 存檔於N重現實中。我們的生活被濃縮在監控顯示器的一⻆,編號第N+1顆地球。  虛擬世界中的玩家,以為自己感知到了所有的真實,但在作者的顯示器裡,玩家的情緒、意識、感受,都只是某個實驗樣本對外界刺激給出的反饋。
  • 每周一書推薦 (世界觀 作者:理察·德威特)
    知識改變生活,啟發新認知;作為普通人的我,希望每天能讓大家和我一樣,自我提升一點點。在此,對於您的關注與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推動力!在本書中,作者給出了他的定義:「世界觀」指的是一個觀點體系,其中不同觀點如同拼圖的一塊塊拼板一樣,相互聯結。也就是說,世界觀並不僅僅是一些分離、獨立、不相關的觀點的集合,而是一個不同觀點相互交織、相互關聯、相互聯結的體系。精髓闡述書的總體脈絡,是詳述人類世界觀的發展進程。
  • 考研政治知識點詳解: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考點精析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一)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1.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含義及其關係(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哲學的內容,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亦稱宇宙觀,是人們關於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總的根本看法和觀點。
  • 零基礎該如何自學塔羅牌:塔羅牌中不同顏色的意義以及象徵含義
    顏色在塔羅中有著重要的含義以及象徵含義,特別在韋特體系的塔羅牌中尤為突出,了解了顏色在塔羅中的含義,這非常有利於直覺派解讀的朋友,當然對於零基礎學塔羅的小錦鯉也是非常的友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塔羅中的顏色都有哪些含義及象徵吧!白色 : 白色代表在傳統上代表著純潔和貞潔,在塔羅中主要是指內心,靈魂。在佔星學上對應的是海王星。
  • 人類存在的意義
    人類存在的意義 2014-12-05 17:22 作者:薛巍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