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冬初的時節,萬物復甦。從冬眠中醒來的田雞和青蛙慢慢鑽出土壤,開始新一年的捕蟲護農工作。但是近幾年,我們發現稻田裡的蛙鳴越來越微弱了,與之相反,黑漆漆的蚊蟲越來越多。
田雞和青蛙它們都去哪了?
一部分被農藥化肥以及工業汙染殺死了,還有一部分成了捕蛙人的下酒菜。
隨著農藥化肥的日益普及,如今每一片土地都是施著大量肥料的。這固然可以讓糧食、果蔬增產不少,但也破壞了土質平衡,青蛙、田雞、蚯蚓這些在泥土中安家的小動物失去了它們的棲息之所。雖然現在還沒有很明確的證據能夠證明環境中農藥的濃度能夠殺死兩棲動物。僅僅只有少量的新聞報導將青蛙、田雞的減少歸咎於農藥。
農藥和化肥是當今農業維持不得不使用的工具。沒有農藥和化肥,僅憑祖先土裡刨食的本事是不足以養活我們國家14萬萬人口的。自私的說,這一部分青蛙和田雞的消失在所難免。
然而,成為捕蛙人下酒菜的那些蛙完全是可以活下來,捕蟲護農的。
這些蛙是從小吃到大的野味,為什麼現在就不能吃了呢?不能吃,堅決不能吃,原因有三點。
第一,田雞和一部分青蛙是我國的保護動物。以我們最常見的虎紋蛙為例,它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雖然之前菜市場一直有賣幾十塊錢一斤的虎紋蛙,但如果深究,這是違法行為。在農村田地裡抓捕大數量的(50隻)虎紋蛙就可以被判十年有期徒刑。之前大家都不重視野味,如今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教訓,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來。以後再捕這類蛙,賣這類蛙是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第二,田雞和青蛙體內是有很多寄生蟲的。不少人覺得高溫爆炒就可以把所有的細菌、病毒還有寄生蟲都殺死,殊不知有些強悍的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是耐高溫的。寄生蟲一般都在青蛙的肌肉中,人們大量食用後,將會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寄生蟲如果寄生在眼睛會引起失明,寄生在大腦會導致癱瘓。之前有新聞報導一位17歲少年養青蛙,導致寄生蟲寄生在了自己大腦中,醫生也束手無策。
第三,我們從小就接受教育,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們。如今年紀漸長,難道就可以做一些與自己道德觀相違的事情?孩童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卻忘記了?或許是獵奇、叛逆心理在作祟,須知好奇會害死貓。
2003年的非典是因為貪嘴吃野味導致的惡果,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是因為吃野味導致的。經一失,難道不應該長一智嗎?相關的法律正在日益完善,我們需要做得便是守法遵法,管住我們的嘴。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當蛙以及各類野生動物不在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餚時,偷獵人、捕蛙人也會越來越少。希望在將來的某個夏夜裡,能再一次聽到磅礴的蛙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