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機緣巧合還是命裡註定?記全日空37航班2017.8.12客艙失壓事件

2020-08-28 顧氏造船廠廠長

相比JAL123,NH37算是祖上積德燒了高香

全日空航空公司標誌

2017年8月12日(又是一年的日本傳統節日「盂蘭盆節」,按照日本傳統,在此節日期間需要回出生地拜祭祖先並和家人團聚,該節日在日本假期為7-15日不等),日本當地時間晚18時整,一架隸屬於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波音777-281型客機(註冊編號JA703A,1997年首飛,同年交付全日空航空,至事發時機齡20年,是一架老機)從東京羽田國際機場05號跑道順利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從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至大阪伊丹機場(大阪國際機場)的NH37航班,機上一共有2名機組成員,9名乘務組成員和258名乘客(一說為262名乘客,以全日空航空運營的波音777-200的二級座艙座位數405座計算,這個上座率處於中等偏上水平)。

全日空航空JA703A號波音777-281型客機,拍攝:mryanyang

東京羽田往返大阪伊丹的航線是日本國內的一條非常著名並且熱門的航線,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都有多班航班運營在這條航線上。不過,這條航線自開闢以來也浸滿了淚水和辛酸。

本廠長繪製的全日空航空JA703A號波音777-281型客機二視圖

1985年8月12日,同樣的「盂蘭盆節」,同樣的羽田國際機場,一架隸屬於日本航空公司、執飛從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至大阪伊丹機場的JAL123航班的波音747-100SR-46型客機(註冊編號JA8119,當時機齡11年7個月)在18時12分從羽田機場15L跑道起飛後不久就在18時24分遭遇垂直尾翼斷裂、客艙失壓的險情,在機組(機長高濱雅己、副駕駛佐佐木祐、飛航工程師福田博)奮力搶救了近30分鐘後最終失去控制,於18時56分30秒墜毀在群馬縣高天原山脈御巢鷹峰山脊,機上524人(3名機組成員、12名乘務組成員和509名乘客)中除了4人倖存外其餘520人全部遇難。釀成了人類航空史上死亡人數最為慘重的單機空難事故(詳情請看本廠長一文)。2017年8月12日,則是日本航空123航班高天原山空難32周年的祭日。

日航123航班高天原山空難事故現場,中國網

這天還是另外一架隸屬於全日空航空客機的空難事故的祭日:1958年8月12日一架執飛從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至名古屋小牧機場的NH25航班的道格拉斯DC-3(註冊編號JA5045)客機在當地時間晚上20時30分左右遭遇左側引擎停車,最終在20時55分發出最後一條消息後不久墜入了靜岡縣伊豆下田附近海域。機上30名乘客和3名機組成員全部遇難(這架飛機沉入海底600米,33名遇難者只有18名的遺體被打撈上來,另外15名遇難者遺體連同飛機殘骸至今都沒有找到)。2017年8月12日,則是全日空航空25航班伊豆空難59周年的祭日。

東京羽田機場一角

兩次發生在8月12日從羽田機場起飛的航班身上的空難事故使得篤信神道的日本人覺得8月12日坐飛機出行不吉利,但怎奈日本人口太多,每天出行的人也太多,坐飛機出行的更是不少,因此即便知道8月12日不吉利,全日空NH37航班依然能有接近九成的上座率就很能說明問題。

NH37航班起飛後按照5號跑道的離場路線右轉然後橫穿三浦半島、飛越相模灣,隨後直飛大阪。在轉向前,機組根據東京管制的指示駕機往16000英尺高度爬升。這也是32年前日航123航班的預定飛行路線,這架波音777-281型客機的機組和乘客當時恐怕都不會想到,這天他們被JAL123航班的靈魂附了體。

……

江之島

18時30分,NH37航班完成橫穿三浦半島的航線後飛臨相模灣、江之島正南方空域時(當時飛機空速352節,飛行高度15473英尺),機組突然呼叫東京區管飛機發生緊急狀況,請求下降高度返航羽田機場。

據一名機上乘客事後反映,NH37航班在起飛時曾聽見左側引擎附近傳來巨響,大約15分鐘後,客艙氧氣面罩被釋放且客艙內有燒焦的氣味,一些乘客不明就裡的戴上氧氣面罩後不久就被空姐告知:無需使用氧氣面罩。

全日空波音777-281型客機405座客艙座位圖

另一名乘客事後回憶:(飛機)起飛的時候聽到「Bang」的一聲,飛機爬升的時候聽到持續的「嘎嘎」聲,伴隨著機體隨之的震動。感受到像暖氣一樣的熱風,不久後氧氣面罩就脫落下來,感覺耳膜很痛。

可能是因為飛機顫動的緣故,座艙長在播報客艙廣播安全須知的時候聲音也不由自主地隨著飛機地抖動而顫抖,加重了部分乘客的內心恐慌:「空服員廣播時聲音在顫抖,真的很可怕」。

NH37航班客艙,可見當時氧氣面罩已經全部放了下來

疑似日航123乘客用家庭攝錄機拍攝下來的日航123艙內場景

飛機爬升至15000英尺高度時駕駛艙內亮起了「客艙未增壓」警報,當天負責監視儀表和對地聯絡的機長判斷此時飛機的客艙發生失壓情況,隨即命令負責操縱飛機的副駕駛立即停止爬升,放下了客艙氧氣面罩、啟動氧氣開關,並聯絡東京區管請求返航,同時將應答機代碼設置成代表緊急情況的「7700」(32年前,日航JAL123航班宣布緊急情況並設置「7700」代碼的時間為18時24分,只比NH37航班早了6分鐘)。

當日NH37航班掛出的7700代碼

機長:「東京,這裡是全日空37、我們的客艙出現問題,請求下降到10000英尺高度,緊急情況,緊急情況!」

東京管制:「全日空37,收到,請下降至10000英尺高度並保持。」

機長:「下降至10000英尺,要求返回羽田機場,全日空37。」

東京管制:「全日空37,收到,航向250°。」

機長:「航向250°,250°,全日空37。」

東京管制:「全日空37,如果方便的話,請告知返航原因。」

機長:「呃——客艙的氣壓在上升,自動駕駛儀要求我們下降至10000英尺高度。」

東京管制:「收到,明白了。」

NH37航班當天客艙內的場景,可見乘客表現平靜,客艙秩序可控

座艙長(乘務長)通過機內閉路電話告知機長,客艙秩序可控,不存在無法呼吸的情況。機長就此判斷飛機的客艙可能存在失壓狀況,但失壓速度很慢、且現在飛行高度離有氧高度10000英尺以下並不算太遠,正常下降率也能安全達到,所以局面總體可控。飛機飛行得比較平穩,下降的速率也不算很大。

30秒後……

東京管制:「全日空37,左轉航向180°。」

機長:「左轉航向180,全日空37。」

東京管制:「全日空37,恢復正常空速,要求……哦……沒有(新要求)……保持航向180。」

機長:「正常空速,全日空37。」

東京管制:「全日空37,(你們現在遇到的情況)是失壓嗎?」

機長:「是的,失壓,現在已經降到10000英尺高度。」

東京管制:「好的,了解了。全日空37,接下來請告知貴機的剩餘燃油和實際搭乘人數,可以嗎?如果你們不忙的話。」

機長:「抱歉,請重複一遍。」

東京管制:「呃——貴機的實際搭乘人數——呃——還有貴機的剩餘燃油量。」

機長:「乘客258人,燃油搭載32000升(波音777-200型客機最大燃油搭載量為117000升,但因為東京至大阪航線為短途航線,因此NH37航班只搭載了32000升的燃油,遠遠低于波音777的最大降落重量,因此不需要放油就可以直接降落)。」

東京管制:「258——呃——實在抱歉,燃油量請再說一遍。」

機長:「燃油搭載32000升。」

東京管制:「收到,明白了。」

……

東京管制:「全日空37,左轉航向130°。」

機長:「左轉航向130,全日空37。」

東京管制:「全日空37,聯繫東京進近,(頻率)133.7。」

機長:「聯繫東京進近,133.7,全日空37。」

……

機長:「東京進近,這裡是全日空37,本機目前飛行高度10000英尺,航向130。」

東京進近:「收到,全日空37,直飛ARLON(航路)點(北緯35° 15&34;,東經139° 58&34;)。」

機長:「直飛ARLON點,全日空37。」

……

東京進近:「全日空37,你們需要優先(順序)著陸嗎?」

機長:「全日空37,請求優先著陸。」

東京進近:「收到,批准請求,全日空37。」

機長:「東京進近,全日空37,我們正離開9000英尺高度,現在高度8600(英尺)。」

東京進近:「全日空37,東京進近收到,準許降落在34R跑道,ILS盲降進近34R跑道。」

機長:「準許盲降進近34R跑道,全日空37。」

東京進近:「全日空37,聯繫羽田塔臺,(頻率)126.5。」

機長:「126.5,全日空37。」

……

波音777駕駛艙

機長:「羽田塔臺,全日空37,航向130,飛行高度4000英尺,空速220,請求準許降落34R跑道。」

羽田塔臺:「全日空37,34R跑道可以降落。」

……

18時50分,也就是空中失壓發生30分鐘後,全日空航空NH37航班JA703A號波音777-281型客機有驚無險的在東京羽田國際機場34R跑道著陸,機上269人(一說273人)除了有個別乘客因客艙通風問題導致有所不適外其餘的均安然無恙,虛驚一場。根據當事乘客回憶:返回機場這一段飛行基本上很是平穩, 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緊急飛行操控,更沒有像JAL123航班那樣坐過山車一般的忽高忽低狀。待乘客全部離機後,全日空航空公司及日本國土交通省立即派人登機,調查當時客艙內實際狀況,釐清確切的事故原因。

巧合的是:32年前,日航JAL123航班也是在空中失壓發生30分鐘後墜毀。同樣是30分鐘,日航JAL123航班身上的「死」在時隔32年後在全日空NH37身上變成了「生」。

NH37航班當日的飛行數據

不過,不少乘客在下機後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後怕:

網友「Momo.K」透過推特透露:我是第一次碰到氧氣面罩落下,儘管乘客無人受傷,但機上許多孩子都在哭泣,未來恐怕會因此留下陰影。

時年41歲的繁田聰子帶著7歲兒子,坐在主機翼旁。她憶述,當時客艙內響起緊急情況的警告音,頭頂上的氧氣面罩落下,乘客們大多保持冷靜,「但真的很恐怖,沒有發生任何事真的太好了」。事後,繁田聰子後來帶著兒子改搭新幹線返回兵庫縣娘家。

許多日本網友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32年前的JAL123空難,同樣是從東京飛往大阪,日期也是8月12日,種種巧合,不僅在網上掀起熱議,甚至還有不少人為自發的跑到日航JAL123航班遇難者慰靈碑前致哀。

JAL123航班遇難者慰靈碑

第二天的8月13日下午,全日空航空公司在將飛機進行徹底的檢查後發布檢查結果:NH37航班JA703A號波音777-281型客機客艙增壓系統沒有問題, 但是機翼下方主起落架艙裡通到貨艙的一根管道破裂, 造成機艙內空氣洩露,但因為破裂口的面積並不大,艙內空氣洩露的速度也並不是很快,因此機內氣壓慢慢降低,直至被飛行安全控制系統的傳感器感知到並向機組發出警報。

當天降落後的NH37航班實拍實景

JA703A號機性能數據

機型:波音777-281

設計商:波音飛機公司

乘員:2人+載員405人

長度:63.7米

翼展:60.9米

高度:18.5米

空重:1429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97560千克

發動機:兩臺普拉特·惠特尼PW4077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345千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905千米每小時

實用升限:13140米

最大載重航程:6020千米

相關焦點

  • 從「幽靈航班」說起,客艙失壓時,飛行高度驟降可能會救你的命
    ,但也有多起事件是因為客艙失壓引發。但並不是每次發生客艙失壓的時候,機組人員都能採取措施成功應對,比如那次著名的「幽靈航班」事件。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個「幽靈航班」事故。,有一個未穿制服的人曾經進入機艙,試圖艱難的控制飛機,但奇蹟並沒有出現,最終還是失敗。
  • 菜鳥按錯按鈕險餵魚,記全日空140航班2011年空中翻滾事件
    ,一架隸屬於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波音737-781(WL)型客機(註冊編號JA16AN,製造商序列號33889,流水線編號2488,2008年1月11日首飛,至事發時機齡3年又8個月,總飛行時長7968小時又45分鐘,2009年12月17日進行了第一次定檢,定檢後飛行了1097小時)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 客艙手欠換行拘,回顧奧凱航空2765航班7.31客艙報警事件
    當天機組/乘務組情況和乘客登機人數不詳,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整機上座率不會很高,客艙內有大量的空位,航空公司在售票的時候為了安全起見,特意將客艙中部應急出口處的客座(位於客艙15排和16排、總共12個座位)空了出來,就是唯恐有無知或者「手欠」的乘客出於無意還是故意去觸碰應急逃生艙門的門把手(根據本廠長乘機經驗,在飛機上座率較高的時候,應急艙門處一般會安排給青壯年乘客,在飛機起飛前,乘務組的空乘會來詢問願意不願意坐在應急出口位置
  • 高空客艙失壓有多危險?這些案例告訴你,川航機組為什麼值得點讚
    本次事件,在高空客艙加壓的情況下前風擋脫落致使駕駛艙內迅速失壓,同時極低溫狀態又進一步降低體內氣體的溶解度,非常容易出現減壓症。因此機組人員落地後被緊急送醫體檢。高空減壓症,其實是減壓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的一個類型,它還有被更廣泛熟知的名字:潛水員症(Diver's Disease)。因為相較於超高空作業,潛水作業更為常見。
  • 座艙失壓有多恐怖?輕者頭暈眼花重者昏迷墜機
    因此如何讓飛行在萬米高空中的乘客更加舒適,降低飛機爬升氣壓變化對乘客的影響變得非常重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波音公司在1938年首次為波音-307客機配備了加壓客艙。既然要對客艙進行增壓肯定必須保證客艙是密封狀態,飛機在起飛前如果機艙門已經關閉的話是不能隨便再打開的,重新打開艙門還要再次檢查密封狀態才能起飛。
  • 客機在城市上空盤旋,卻不與地面聯絡,太陽神航空522航班事件
    2005年8月14日中午,希臘雅典上空,兩架戰機緊緊跟隨著一架在城市上空盤旋的波音737客機,飛行員透過客機的玻璃窗,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乘客戴著面罩安詳地坐在座位上,在駕駛室內,副駕駛員趴儀錶盤上,機長不見蹤影,操縱飛機的是一個年輕人。
  • 廣州飛東京NH924次航班因故返航 航空公司:原因正調查
    封面新聞記者 熊浩然  11月2日下午,由廣州白雲機場飛往日本東京羽田機場的全日空NH924次航班在起飛後遇到緊急狀況,隨後飛機成功於4點25分返航著陸。目前,事件原因正在調查當中。  據了解,該架飛機於2日下午3點31分起飛,隨後不久掛出緊急狀態代碼「7700」,隨後開始返航。
  • 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將利用客機機艙運送醫療物資
    據NHK電視臺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持續擴大,客機的使用率大幅下降,面對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等海外運輸需求的增加,全日空和日本航空決定利用客機的機艙運送貨物。  報導稱,受疫情擴大的影響,全日空和日本航空的國際航班旅客大幅減少,近9成的航班停運或減航。
  • 一趟飛往武漢的國際航班機艙失壓 昨夜緊急折返
    機艙失壓,一趟飛往武漢的國際航班昨夜緊急折返,乘客平安因機艙失壓,一趟飛往武漢的國際航班,昨夜緊急折返!16日晚,一架從暹粒飛往武漢天河機場的瀾湄航空LQ876航班,在飛行50餘分鐘時,機長宣布機艙失壓,隨後機艙內氧氣面罩脫落,飛機緊急折返暹粒機場。
  • 日本全日空航班國內線11月上座率61.5% 國際航線僅18.8%
    人民網東京1月12日電 據日本航空信息網站Aviation Wire報導,日本ANA集團旗下的全日空航空公司日前發布的2020年11月業績數據顯示,全日空當月的國際航線乘客數為4萬884人,同比減少95.2%,其座位利用率只有18.8%,同比下降了58.3個百分點。可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相關數據繼續出現大幅下滑。
  • 高空機艙失壓 有多可怕?
    商報訊(記者 潘婷婷)8月26日下午14:54,一趟首都航空JD5158航班,從昆明長水機場起飛,它的目的地是杭州。飛行了20多分鐘後,機艙內的氧氣面罩彈出,飛機疾速下降,之後返航。 這趟航班原本起飛時間是下午14:25,但由於延誤了一會,到14:40才起飛。
  • 全日空成田至深圳航線12月14日起航
    中文導報訊 12月14日,全日空正式開通了連接日本成田機場與中國深圳的航線。這是該公司在新冠疫情擴大的今年3月以來新開設的首條國際航線,也是該公司首次進駐深圳開通客運航班。日12點44分,來自東京的全日空航空的NH931航班平穩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西跑道,這標誌著全日空航空深圳-東京航線順利首航。
  • 飛機無人駕駛卻仍舊飛行3小時,航空史上最神秘的「幽靈航班」事件
    」——太陽神航空522航班事件。駕駛艙不知道的是,此時,客艙內的氧氣面罩已全部掉落。但隨著飛機的持續爬升,客艙內仍未得到任何消息。由於事件發生時點離911事件不久,各國對於客機遭劫持進行恐怖攻擊的可能性還處於高度警戒期。所以當發生這種失聯事件時,地面人員都以為這是又一次的劫機事件。因此,希臘空軍出動兩架最精密的F-16戰鬥機緊急升空查探原委。可當飛行員到達522號航班機內場景時,卻看到了可怕的一幕——副駕駛低頭倒向儀錶板,機長不見蹤影。
  • 生死37分鐘!川航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右風擋封嚴破損是最...
    每經編輯:徐豪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圖片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根據該調查報告,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被公布:右風擋封嚴破損。
  • 希臘「幽靈航班」:機長乘客集體「昏睡」2小時,121人無倖存
    分,航管並聯繫不上522號航班了,522號航班上有115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總計121人,目的地是希臘的雅典國際機場。12點4分,飛機耗盡燃料後墜毀,除了機尾和駕駛艙還保持完整外,全機都成了碎片,儘管為了儘可能的營救遇難者,警方出動了35輛消防車,還有8架滅火機和3架直升機,結果卻還是無人生還。
  • 受疫情影響,全日空及日本航空9月份將減少國內航班
    日本放送協會(NHK)8月24日消息,鑑於日本國內新冠疫情持續擴散,觀光旅遊及出差等出行再度呈現減少趨勢,全日空航空公司及日本航空公司決定在9月份對大約4成的國內航班採取停飛或減少航班數量的措施。據全日空發表的國內航班飛行計劃顯示,9月份將減少從羽田、大阪及札幌等多個機場起降的航班數量。停飛或減少航班數量的共有約10400多個班次,佔整體的45%。
  • 全日空B787商業首航執飛成田至香港包機航班
    民航資源網2011年7月25日消息:全日空航空公司(All Nippon Airways Co.)宣布,該公司波音787客機執飛的首個商業航班為國際包機航班,由成田國際機場飛往中國香港。  全日空預計將於9月份接收其首架波音787客機,包機航班將在1個月之後進行。
  • 全日空隱瞞波音787安全隱患5個月引發民眾不滿
    8月25日表示,裝載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所生產引擎的波音787飛機存在安全隱患,將對該機型飛機實施集中維修。截至9月末,預計將有日本國內航線約350個航班停飛,10月之後的國內航班也將受到影響。  26日東京羽田機場飛至大阪、廣島等地的9個航班被取消,對3110名乘客出行造成了影響。維修首日9個航班停飛給全日空造成約5500萬日元的損失,由此產生的維修費用與營業損失,全日空將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協商如何共同負擔。
  • 「全日空時代」迫降
    雖然國際航線業務起步較晚,但全日空在1996年就將國際航班頭等艙的傳統座椅,改成了椅背可以放平、供乘客躺下的高級座椅。通過類似的一系列改良,全日空展現出了「日本航空的與眾不同」,並由此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最終,全日空憑藉日本國內興起的「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40元)活動」一舉成名。在此之前,乘坐飛機出行給人的印象通常是「高消費、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