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早會飛的動物,不是翼龍,而是1.3億年前的它

2021-01-15 迅捷科訊

在很多魔幻電影中,人們往往會看到「龍」的身影,不過這種能夠飛又可以噴火的龍,並不是中國傳統圖騰中龍的形象,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西方龍」。


有人曾經發揮想像力,好奇在未來是否會有動物能夠進化成真正的西方龍。而科學家表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脊椎動物往往都是從擁有四鰭的古老魚類,基本上沒有新的分支可以繼續進化成為飛行動物,只能在現有的動物中尋找最接近西方龍的成員並且加以改造。


蜥蜴家族中唯一一個會飛的成員飛蜥



在此基礎上,人們注意到了飛蜥這種動物。據悉,飛蜥在學術界的名字與西方龍還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二者在外形上同樣值得人們關注,作為蜥蜴家族中唯一一個會飛的成員,飛蜥的進化過程十分特殊,是生物學家爭論的重點對象。



這就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一部分研究人員認為,飛蜥之所以能夠飛行,它們的祖先很有可能是翼龍。但是這一觀點明顯說不過去,只不過因為缺乏足夠的證據而沒有被人們徹底推翻,


另外一部分研究人員表示,飛蜥的飛行能力同樣是進化而來的,這符合物競天擇的法則,與翼龍沒有太大關係。


最近,科學家在對飛蜥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終於找到了關鍵證據。但研究結果表明,飛蜥比翼龍出現的時間還早,甚至有可能是地球上最早會飛的動物。



準確來說,飛蜥的飛行能力來自於它們的翼膜,並且無法長時間飛翔,而是短距離滑翔,不過這仍然藉助於空氣動力,體現了大自然的智慧。


飛蜥化石和翼龍的化石存在相似之處


通過觀察就可以發現,飛蜥在樹木之間活動時,往往會張開雙臂,讓翼膜充分展開,從而形成降落傘效應,能夠幫助它們順利飛到目的地。


除此之外,飛蜥也擁有變色龍的生存技能,不過它們並沒有自如掌握相關本領,只能在求偶季節通過簡單變換體色來吸引異性。



科學家在世界上一些地區都發現了古老的飛蜥化石,通過對比它們與翼龍化石,人們找到了二者的相似之處。因此,類似的構造將飛蜥的祖先指向另外一種生物,它們與翼龍之間的緣分甚至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


這一觀點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畢竟翼龍的研究遠遠超過了飛蜥這種生物,即便飛蜥並沒有早早滅亡,也沒能徹底讓人們擺脫固有認知。


飛蜥祖先或是名為「趙氏翔龍」的恐龍


科學家推測,一種名為「趙氏翔龍」的恐龍很有可能是飛蜥的祖先,它們生活在距今1.3億年左右的地球上,與翼龍屬於同一時期,或許比翼龍還要早。


由於目前人們獲得的化石數量有限,所以目前仍然不能將研究結果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幸運的是,飛蜥仍然生活在大自然中,人類還有很多機會對此進行研究。



總而言之,地球的生物進化過程十分複雜,我們以為想像中的生物並不存在,其實仍有望在大自然中找到對應的線索。有時魔幻與現實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界線,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擁有神奇的創造力。


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未來我們將會對飛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這是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同樣也是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一個驚喜。


相關焦點

  • 現代的飛蜥是翼龍?其實它的祖先是特殊恐龍,生活在1.3億年前
    傳說龍能施雲布雨、消災降幅,象徵祥瑞,所以中國人會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然而在西方世界中,龍象徵的是邪惡的一方,而且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龍長著一雙像蝙蝠翼的翅膀,能夠飛翔於天空,而且不是吐水,而是噴火的形象,所以西方龍更多代表的是憤怒、傲慢、火焰。
  • 翼龍:我不是「會飛的恐龍」
    飛翔的翼龍(圖片來源:pixabay)在我們的認知中,遠古時候,恐龍一直是地球的霸主,我們就理所當然地將當時類似的動物都歸納進恐龍的範疇。所以,有翅膀的翼龍就成了「會飛的恐龍」......事實上,翼龍並不是恐龍。
  • 地球10大最怪異的史前動物,鄧氏魚第十,翼龍第四,怪誕蟲榜首
    10、鄧氏魚:鄧氏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
  • 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它的祖先來自1.3億年之前,是怎麼做到的
    在地球的歷史上,經常會有一些神奇的生物「不走尋常路」,比方說我們熟悉的蝙蝠,明明是哺乳動物,但是卻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學會了飛行。 再比方說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飛蜥,它們作為現生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也是有著大大的本領。那麼,飛蜥的祖先是誰呢?會是恐龍中的某一類?
  • 它是蜥蜴中唯一會飛的,但沒人知道它從何而來,只能猜測是翼龍
    雖然東西方的龍都是虛擬的,但是有學者認為它們都是古人根據現實動物聯想出來的。那麼西方文化的惡龍以什麼動物為原型呢?學術界一種主流的觀點將目標鎖定在飛蜥身上。飛蜥,顧名思義是一種會飛翔的蜥蜴,同時它也是蜥蜴家族中唯一能夠飛翔的種類。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飛蜥的飛翔屬於滑翔,它無法像鳥類那樣進行長遠距離的飛行。
  • 很奇怪翼龍為什麼會滅絕,翼龍會飛,怎麼會逃脫不了災難
    但是恐龍的種類只包括了蜥臀類和鳥臀目(以臀骨,和行走方式進行區分)所以以翼龍的行走方式和臀骨來看它們已經被單獨分為了翼龍類(其中同時代還有,魚龍類,蛇頸龍類,滄龍類)所以這種會飛行的爬行動物一般被稱之為翼手龍翼龍類體型差距較大,有小到類似鳥類體型的森林翼龍,也有在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飛行動物風神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
  • 我國最大蜻蜓1.65億年前從翼龍口中驚險逃生
    我國最大蜻蜓1.65億年前從翼龍口中驚險逃生 2013-05-23 08:15:25   來源:揚子晚報     【摘要】
  • 它是爬行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追溯其起源,可能比翼龍還要早
    和變色龍一樣擁有霸氣名字的蜥蜴還有「飛龍」,實際上它的學名是「飛蜥」。據了解飛蜥是所有蜥蜴種類中唯一一種具備「飛行」能力的蜥蜴,但是它們身上並沒有長出翅膀,那它又是如何飛行的呢?準確地說,飛蜥所具備的能力不是長距離的飛行,而是短距離的滑翔,這取決於它的身體構造。飛蜥之所以能夠在樹木之間「飛簷走壁」,是因為它們身體兩側長出了一對翼膜。
  • 7千萬年前,翼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一種翼展比倫敦公交車還寬的新發現恐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 來自翼龍類動物阿茲達奇龍(常被錯誤地稱為「翼手龍」)是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翼展可達10米。
  • 翼龍是研究古動物如何開始飛行的最好樣本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科學家首次結合統計方法、生物物理模型以及考古學信息,證明正是自然選擇,使動物從起源到滅...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科學家首次結合統計方法、生物物理模型以及考古學信息,證明正是自然選擇,使動物從起源到滅絕,並不斷提高飛行效率。研究以翼龍為例,指出經過1.5億年的演化,翼龍的飛行變得更為高效。翼龍是研究古動物如何開始飛行的非常好的樣本。
  • 翼龍和鳥一樣都能飛,為什麼翼龍恐龍一起滅絕了,鳥卻能活下來?
    翼龍比較倒黴,和大部分恐龍一樣沒能挺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災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古生物學家分析翼龍的化石才知道地球上原來還有一種會飛的「恐龍」,為什麼加引號?等下再介紹!看起來這也挺正常的,但自從我們了解了鳥類是進化自恐龍後,就沒法再平靜了!同樣都能飛,為什麼鳥類就逃過了劫難,翼龍卻掛了?
  • 「陸居祖先」如何飛上天空? 自然選擇讓翼龍變飛行「高手」
    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科學家首次結合統計方法、生物物理模型以及考古學信息,證明正是自然選擇,使動物從起源到滅絕,並不斷提高飛行效率。研究以翼龍為例,指出經過1.5億年的演化,翼龍的飛行變得更為高效。 翼龍是研究古動物如何開始飛行的非常好的樣本。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
  • 《自然》雜誌:翼龍是如何逐漸掌握飛行本領的?
    據報導,翼龍是第一種依靠自身動力飛行的脊椎生物,它出現於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一些翼龍是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飛行動物。 報導稱,古生物學家仍在拼湊這種有翼爬行動物——既不是恐龍也不是鳥類——的生活細節,它們在霸王龍、三角龍和其他白堊紀晚期恐龍頭頂上空飛翔。
  • 真的是由翼龍演化而來的?
    那裡面則是講述了很多的恐龍,其中就有翼龍,當時我就在想,他會不會就是現在鳥類的祖先呢?畢竟他也是會飛的呀!但是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它是沒有羽毛的呀!現在可以飛的只有一種沒有羽毛,就是蝙蝠類。它們沒有羽毛卻可以飛翔,更準確的是滑翔。它們的骨骼是真空的,外面就是毛細血管和一層皮。
  • 億年「翼龍伊甸園」胚胎化石首現,原來翼龍是卵生?
    其實,翼龍雖然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卻並不是會飛的恐龍,而是和恐龍一起同屬於被稱為主龍類的爬行動物。復原的哈密翼龍生態圖(繪圖者:趙闖)現生能進行主動飛行的脊椎動物僅有鳥類和蝙蝠,而翼龍則是第一個能夠進行主動飛行的脊椎動物,在大約2.3億年前的晚三疊世,翼龍已經開始書寫他們稱霸天空的歷史。
  • 遠古地球有森林卻沒有花開,地球第一朵花開在1.7億年前的中國
    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大概有46億年時間。然而,生命的出現最早是在元古宙時期,也就是在25億年前到5億年前之間。最早的生命是出現在原始地球海洋中的簡單藻類和菌類,此時離陸地上出現生物還有非常漫長時間。直到古生代的志留紀(4.38億年前到4.1億年前)晚期,即在4.1億年前的時候,陸地上才開始有植物出現。最初陸地上出現非常簡單的微管束類植物。
  • 翼龍可以飛,為什麼還是沒逃過恐龍大滅絕?
    翼龍的名字裡雖然有「龍」,但翼龍卻不是恐龍,而是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就像生活在水中的滄龍一樣,它實際上也不屬於恐龍,而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動而已,它屬於翼龍目。在科學界,恐龍是蜥臀目和鳥臀目爬行的動物的總稱。所以,翼龍的滅絕和滅絕是同時期兩個不同物種的滅絕。那麼,翼龍可以飛,為什麼沒有逃過恐龍的大滅絕呢?
  • 揭秘:翼龍不是恐龍 只能算恐龍「親戚」(圖)
    在距今2億年前的中生代時期,「龍」類爬行動物統治著地球,陸地上的恐龍、天空中的翼龍、海洋裡的魚龍是當仁不讓的「霸主」。昨天,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馮偉民、許漢奎兩位研究員編寫的《遠古的霸主——恐龍、翼龍、魚龍》一書上市,為我們解開關於「龍」的謎團。
  • 世界上最大的翼龍:披羽蛇翼龍
    翼龍: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中生代三疊紀出現在地球上的翼龍是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但有人懷疑它只是徒有虛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與之相比,擅長飛行的鳥類的小腦葉片也只佔其腦質量的1%到2%。世界上第一枚翼龍胚胎化石,近期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被古生物學家汪筱林、周忠和博士發現。今年6月10日,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世界最著名的學術刊物——英國的《自然》雜誌上。由於這次重大的發現,《自然》雜誌還在其網站首頁「今日新聞」欄目中同時配發了相關的新聞報導和圖片。在6月1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也報導了這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