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東部中心高端置業凸顯馬太效應

2021-01-16 南方新聞網

樓市復甦後,廣州備受矚目的高端奢豪人居力作有哪些?近日,由國內「城市地標專家」新世界中國巨資打造的標杆項目——新世界廣匯尊府即將盛大發售,猶如大象起舞般把業內人士的注意力快速聚焦到廣州東部中心。

有專家指出,廣州樓市的馬太效應已經凸顯,即使是廣州東部中心這類面臨較大發展機遇且已經有批量超市場預期的政策利好落地的熱門板塊,置業者仍然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畢竟同一板塊、不同片區或同一片區、不同項目也會存在較大差異,而真正的高端稀缺項目只是少數,一定要避開那些商業炒作過度、投機資本追逐過熱且居住價值尚未得到社會充分認可的「概念股」。

●撰文:馮善書

產品價值

硬核標準+封面生活+奢宅基因+智慧融合

世聯行、合富等多家機構預測,四季度房企在核心權重板塊的促銷戰將更為激烈,市場熱度持續分化將讓片區、項目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拉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廣匯尊府的提前走紅並非偶然,這表明廣州樓市馬太效應已經凸顯。在個別新貨集中供應、企業寸土必爭的片區,佔據城芯的高端稀缺項目,對人氣和資金的虹吸能力將逐步增強,而另一些競爭力不足的項目則仍然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

「不管未來行情如何分化,我們始終相信強者恆強的市場法則。」近期已正式開放迎客的新世界廣匯尊府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像新世界廣匯尊府這類具有行業引領和不可複製性的高端稀缺項目,本來就應該到最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置業者最挑剔的對比眼光中去顯現自己的審美高度和產品價值。好東西一定是比出來的,新世界的行業地位就是靠高收入群體和高端置業者的口碑壘高的。

有一些廣州科學城的年輕置業者問,新世界廣匯尊府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除了眾所周知的交通區位優勢,其最值得稱道的當然是新世界高端作品在CBD鐵粉中間自帶流量的產品價值:首先,新世界廣匯尊府強調的是「最高標準、匠心打造」。項目規劃建設之初,新世界中國就提出將對標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與凱旋新世界廣粵尊府,以打造珠江新城的理念來打造廣州東部中心。其次,新世界還有一項傳統看家本領,那就是通過培育多元豐富業態,來滿足高端人群嚮往的都會享樂主義封面生活。通過項目內園林、架空層、會所和廣匯天地,打造豐富、創新的鄰裡空間、生活空間和娛樂購物空間,給每一位業主帶來豐富多彩的生活、商務、娛樂無界體驗。再有就是極致產品體驗和奢宅基因,作為新世界中國在廣州東部中心首個尊府系住宅,廣匯尊府將延續廣州豪宅標杆凱旋新世界廣粵尊府的基因,秉承「尊府」系,涵蓋了92—130平方米創意靈動百變空中疊墅,還有板式生活感受平層大戶。空中疊墅達到墅級標準,擁有最高5.8米的中空客廳;而南向大平層擁有270°城市大平層景觀,視野無遮擋,盡享一線城市景觀。最後,項目還有一個「王炸」:作為智領未來的廣州東部首個「智慧融合體」,新世界廣匯金融中心將打造國際甲級標準寫字樓,創新共享辦公空間,從1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企業總部,全天候無時差辦公;智慧互聯體,攜手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戰略合作,通過人臉識別,實現無接觸乘坐電梯、停車、紅外線測溫、智慧安防、智慧節能……這對廣州東部門戶的多個千億產業集群匯聚的高端人群將具有無可置疑的吸引力。

生活價值

國際社區+精英社交+精奢生活+創新生態圈

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要看它有無文化底蘊,一個項目的價值品位則體現在其能否形成引領整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的標杆項目,新世界廣匯尊府自然要成為優質生活圈的引領者。

藉助無以倫比的硬體設施,新世界廣匯尊府力求用全新都會「Co-work/Co-live/Co-play」的生活方式來引領未來,幫助業主實現「廣州東部都市中心、激賞璀璨人生」的夢想價值。

廣匯新世界金融中心和廣匯尊府一脈相承,將糅合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及凱旋新世界、廣粵天地的開發經驗,並加以創新升級。作為新世界中國在廣州東部打造的首個集住宅、辦公、酒店、商業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整個項目會引入國際最前瞻的Co—central都會融合體的理念,打造最前端的廣州東部中心內核,融合環保綠色及「Co-work/Co-live/Co-play」的設計理念,定位為廣州東核心智能化國際社區;由瑰麗旗下星級酒店、沉浸式時尚街區組成「Co-play」,營造出精英活力社交圈;精奢住宅和國際甲級標準寫字樓組成的「Co-live」,將構建起精英精奢生活社區。而共享辦公空間組成的「Co-work」,目標是打造年輕化的辦公商務環境,吸引高新產業人群前來創業、辦公、商務。此外,寫字樓與酒店也將引入更多高端人群,隨著大批財富高淨值人群的流入,無疑將為項目提供更多活力和可能性,而豐富的業態將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生活可能性,最終形成「Co-work/Co-live/Co-play」的創新生態圈。

當前,中國樓市正在從金融紅利時代邁向管理紅利時代。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調和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有機構認為,四季度政策環境與「流動性」仍然利好市場成交動能釋放,大灣區整體市場成交規模有望保持三季度以來高位,然而區域市場分化的格局仍為樓市主旋律,既有城市之間的分化,更有城市內部各個區域、板塊的分化。作為新世界中國在廣州第一個不限購的項目,以及在大灣區布局中至關重要的標杆之作,廣匯新世界金融中心和廣匯尊府對該集團在廣州東部的宏大戰略版圖具有重要支撐意義。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1969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提出了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種現象。學會讓自己的收益增值,假如你手裡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請你把它摺疊51次,想像一下它會有多高。一米?兩米?其實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 引才經濟的 「馬太效應」
    這番感慨,無疑是看到了引進人才在經濟方面的「馬太效應」。這幾年來,以崑山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給以南海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諸多刺激,原先「領先崑山」的南海,也變成了「趕超崑山」。也正是在這種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南海謀求「人才強區」向「人才立區」戰略轉型。
  • 廣州世茂泰禾·廣州院子:品牌賦能+獨特造院體系,打造中國高端院落...
    1、項目所在城市廣州位居粵港澳核心,灣區A字形結構頂端,致力打造大灣區核心樞紐城市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東省省會,廣州理所當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藍圖上最令人矚目的焦點之一。從廣州的地理位置、定位、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亦可看出,廣州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從地理位置上看,廣州區位優勢顯著。
  • 談談馬太效應-虎嗅網
    馬太效應是世界普遍現象,從頂級運動員明星的高回報到普通人的成功,從名聲到社會,從政治到經濟,大多數地方都存在馬太效應。因為馬太效應是一個很堅實的客觀規律,理解得越透徹,越能利用規律,從而實現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變。在經濟領域,馬太效應在不同行業的分布卻是不均勻的,強馬太效應行業和弱馬太效應行業的經營邏輯和方法有很大的區別。
  • 市相| 年底房企眾生相:馬太效應加劇 節流降槓桿成常態
    不過與此同時,房企馬太效應愈發明顯。中指院數據顯示,若以1000億、500億、200億、100億元銷售額作為分界點,超級陣營企業以及第一二三四陣營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均值分別為9.7%、12.3%、10.4%、-0.1%和-0.53%。相較而言,第三、第四陣營房企略顯競爭力不足,不同陣營間步伐差異始終在擴大。
  • 個股的「馬太效應」
    大盤波瀾不興,個股卻熱鬧紛呈,個股已經出現了「馬太效應」,即會漲的股票越漲越高,而不會漲的股票就是趴著不動。按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那些價格只有4元、5元的股票,市盈率只有12倍的是最值得投資的,但現在的事實是這批股票乏人問津。
  • 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創業小學堂
    1 何謂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 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是指,某個行業或產業的產品或服務,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價值越高
  • 「馬太效應」是偽科學
    「馬太效應」的源頭是一個非常震撼我的小故事: 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 經濟學中的哲學之馬太效應
    這就是「馬太效應」。   其積極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會過早地承認那些還不成熟的成果或過早地接受貌似正確的成果;其二,「馬太效應」所產生的「榮譽追加」和「榮譽終身」等現象,對無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無名者去奮鬥,而這種奮鬥又必須有明顯超越名人過去的成果才能獲得嚮往的榮譽。
  • 中國股市存在「馬太效應」
    中國股市無論從國內外股市走勢的對比,還是普通股票之間的對比,都存在著典型的馬太效應。  近年來,投資者會發現一個現象,A股和國外股市存在著明顯的馬太效應。非周期性和周期性板塊之間的對比也是一種馬太效應。  按照「馬太效應」的原理分析,當前的A股屬於「弱者愈弱」的狀態,在沒有出現明顯的見底信號前,投資者若盲目抄底,則可能成為弱市的犧牲品。
  • 丁真走紅背後的馬太效應
    丁真走紅的背後正是網際網路時代流量變現被逐漸引導向上的馬太效應。當脫貧不再是各大網紅帶貨追逐利益的藉口,而是我們通過看到一個人去了解他的家鄉他居住的地方,看到那裡的美跟貧窮,帶動社會各界關注。關注美麗的家鄉,關注還不夠富裕的鄉親,助力他們摘掉貧困走向富裕。就像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海霞說的:流量來了要善用流量,把「美麗」資源盤活盤好,才可能長流。
  • 馬太效應
    經濟領域的馬太效應    近來,人們將眼光主要聚焦在CPI的上升幅度,而對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關注似有盲點。其實,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大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揚。    數據顯示,近幾年在我國居民收入分配領域,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對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產生一定影響。
  • 遏制經濟下行引發金融「馬太效應」
    而令人擔憂的是,即便現在已屬買方信貸市場,但因銀行信貸投放風險偏好,加上中小微企業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等問題,在我國生活中實際也形成了範圍不斷擴散的金融「馬太效應」。所謂金融「馬太效應」,即經濟落後地區、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及相應金融資源越來越少;而經濟發達地區、盈利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尤其國有大型壟斷企業獲得銀行信貸及相應金融資源越來越多。
  • 我採訪了200對夫妻,發現了婚姻生活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理解的馬太效應是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那麼,如果把馬太效應擴展到婚姻生活中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我採訪了200對夫妻後,發現了婚姻生活的「馬太效應」。
  • 放大「隧道效應」 抑制「馬太效應」
    原標題:放大「隧道效應」 抑制「馬太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中多次提出,讓人民在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十三五」規劃建議也提出,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 男女交往,要避免「馬太效應」
    戀愛中,請拒絕馬太效應。一份感情裡,會伴隨著「馬太效應」。心理學上,將「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一種現象,被稱之為「馬太效應」。反映在愛情上,強勢的一方會恃寵而驕,變得更有主導權;而只知道付出的人,只會變成弱勢的一方,甚至會成為對方的附屬。這樣的相處模式下,付出的人難以找到想要的幸福感。
  • 墨菲定律——馬太效應:讓你的收益倍增
    馬太效應——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讓你的收益倍增原來按照大臣的算法,沒過幾天國庫的米就不夠了,甚至有人算過,整個國家所有的糧倉甚至是幾年的收成都不夠給他獎勵的,這就是根據馬太效應
  • 馬太效應,每個大學畢業生都能經歷的現實差距
    著名的馬太效應就是闡述了這樣的原理,這種原理儘管大學生感覺與自己無關,但是在畢業後幾年往往會親身經歷。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原理應用在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成功學、人生哲學的方方面面。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說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墨菲定律——沉沒成本、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最具經典的比喻就是「你將一張紙摺疊100次會有多高?」其實這個高度甚至完全已經超越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財富也是如此,不必用心投資,收入也是越積越高,這就是馬太效應。我們的知識也是如此,知識其實是越學越快的,我們都應該將眼光放長遠,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都越積越高。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就是因為馬太效應。
  • 「馬太效應」之下的物聯網市場,要如何是從?
    這句話並非謠傳,而是真實「寫照」,但在這一真實「寫照」的背後,卻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疫情下的物聯網產業自從鍾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相關事宜之後,全國物聯網產業紛紛行動起來,從二維碼到機器人,從NFC到5G,物聯網產業得到高速發展而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