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需要四個文件,
total-bnd.sh
kp.py
k-points
sband.py (含自旋極化的)或者ns.py(不含自旋極化的)
1靜態計算後,將能帶計算的輸入文件做好(記得把CHGCAR複製到能帶計算的目錄),準備計算能帶。
2運行命令產生KPOINTS:
python2.7 kp.py >KPOINTS ,這裡根據自己需要在kp.py中修改高對稱點之間的K點個數(kp.py中「mesh=50」 這一行裡的數字就是高對沉澱之間的k點個數),在k-popints 中修改高對稱點。
這時候會產生新的KPOINTS文件
這裡截圖沒有全顯示出來。
3 提交能帶計算
4 計算完成後運行total.sh提取數據。其中total.sh內容如下,如果是沒有自旋極化或者SOC的計算中,需要去掉下面標出來的一行。
5 運行total.sh:
sh total.sh
產生如下文件:
將這三個文件放到python運行文件目錄,打開spyder或者在terminal運行python命令
一般安裝了anaconda的都會有matplotlib庫,這裡使用matplotlib畫圖:
在anaconda中打開spyder(當然熟悉的讀者可以直接打開spyder):
相關參數如下
運行sband.py, 這樣就完成了
在文件中找到圖片可以放到文章中使用,可以發現,能帶路徑之間的比例,小編也計算過了。
對於非自旋極化的能帶,運行ns.py就可以了
所有腳本小編已經分享在下面的百度雲盤中了,請自取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igmN2l78ng-j3QxGInRCdw 提取碼: 9c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