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0元、92天「閃電」上市 建發物業的野心與尷尬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建發物業成為2020年第17家在港上市的內地物企。

  本報記者郭陽琛石英婧上海報導

  在辭舊迎新之際,建發物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002156.HK,以下簡稱「建發物業」)以介紹方式「壓哨」上市,成為了2020年第17家在港上市的內地物企。

  分拆上市完畢後,建發物業的大股東為建發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001908.HK,以下簡稱「建發國際」),持有100%股權;建發國際則由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發房地產」)間接持股68.58%。而建發房地產則由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發股份」,600153.SH)、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建發」)分別持股54.65%及45.35%。

  從2020年9月30日遞表至上市,建發物業僅花費92天便在港交所成功敲鐘,這一速度也僅次於恆大物業的64天。但選擇介紹方式上市,意味著沒有「公開招股」一環,也失去了一次直接融資的機會。

  建發國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建發物業之所以選擇介紹方式上市,一方面,為了保護原有股東利益;另一方面,則看重該方式上市程序更為快捷。

  而在多名受訪專家看來,建發物業作為小型物企,對於資本市場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首要考量的便是避免陷入「上市即破發」的困局。

  介紹方式壓哨上市

  「這次我們做的是一比一的分派,每持一股建發國際股票,便能對應分割一股建發物業的股票。」

  2020年12月28日,建發物業發布公告稱,將以介紹方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於12月31日上午9時開始買賣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23日,建發國際董事會已將建發物業共約11.77億股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向符合資格的建發國際股東分派。

  建發物業的迅速「敲鐘」或多或少應歸功於以介紹方式上市。「這次我們做的是一比一的分派,每持一股建發國際股票,便能對應分割一股建發物業的股票。不做融資一方面考慮到保護原有股東利益;另一方面,從我們本身角度來考慮的話,介紹方式上市在程序上相對更為快捷。」建發國際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這在物業行業已有先例,之前碧桂園服務也是以此方式上市,其核心在於上市時不發新股不募資,原有公司股權結構維持不變。」物業行業資深專家金永宏認為,建發物業此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近期新上市物業股,特別是中小股上市即破發頻現,通過介紹方式登錄資本市場可避免此尷尬現象;第二,介紹方式上市程序上更快捷,使其得以搭上2020年的末班車;第三,「先開船再售票」,雖然此時沒有發新股不募資,但可為未來配售融資埋好伏筆。

  物業和社區經濟分析師黃也認為,建發物業之所以反常地選擇以介紹方式上市,最關鍵的是希望能避免破發。「隨著物企上市的數量激增,整個資本市場越來越冷靜,但建發物業目前還沒有特別吸引投資人和資本的資產。另一方面,如果在這個物企上市風口沒能上市,以後再想上市難度就更大了,現在至少多了一個融資的渠道和平臺。」

  2020年,內地物企掀起了一股「上市潮」。但四季度起,多家物企遭遇上市即破發,整個物業板塊難掩頹勢。

  但在業內看來,三道紅線下房企之所以急於推動物企分拆上市,是希望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補充權益,能夠顯著改善企業槓桿水平,尤其是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

  2021年1月5日,建發國際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907.70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465.30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約78.75%及約58.70%。

  但較為激進的擴張策略也讓建發國際債務壓力陡增。記者計算發現,建發國際的淨負債率已從2019年底的234%飆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303%。加之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9.24%,觸碰了「三道紅線」中的兩道。

  建發物業通過介紹方式上市,無疑少了一次直接融資降槓桿的機會,但建發國際內部卻仍對公司的負債水平保持樂觀態度。

  一名建發國際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方面認為,「三道紅線」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監管主體。對於公司的負債水平,建發是統一從建發房地產大集團來看的,目前三條限制目標都是合規的,「所以我們內部認為並不存所謂的債務問題。」

  業績可持續存憂

  建發物業成立於2018年,此前包含於建發國際的業務版圖中,規模則處於行業中下遊。

  天眼查信息顯示,廈門建發成立於1980年12月,系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投資企業,現擁有全資及控股、參股企業40多家,主要業務涵蓋供應鏈運營、房地產開發、旅遊酒店、會展業等多個領域。

  而建發物業成立於2018年,此前包含於建發國際的業務版圖中,規模則處於行業中下遊。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建發物業營業收入4.52億元,同比增長30.26%;毛利為1.09億元,同比增長29.76%。同期,建發物業在管建築面積約為2170萬平方米,管理203個項目,包括131個住宅物業、72個非住宅物業。

  與其他剛剛上市的物企相比,建發物業並不完全依賴母公司「輸血」。2017~2019年以及2020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建發物業來自廈門建發的收益分別約為1.15億元、1.14億元、1.25億元和4.26億元,佔總收益的25.7%、18.6%、15.6%和9.5%;來自建發國際的收益分別為0.27億元、0.74億元、1.29億元和0.95億元,佔總收益的6.0%、12.1%、16.1%和20.9%。也就是說,建發物業僅有三成左右的業績源於建發系企業。

  但建發物業的盈利能力也不甚理想。報告期內,其毛利分別為26.2%、23.1%、22.9%和24.3%,而業內平均毛利率則為29.8%。

  建發物業的合同續約率也連年下滑。報告期內,其管理服務合同續約率分別為95.0%、92.7%、86.7%及85.7%,而業內平均續約率為98.3%。

  對此,建發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發物業主動把一些虧損或者利潤率不高的項目剔除掉,所以造成合約率有一定的下降。而毛利率則是因為建發本身是國有企業,所以公布的還是比較真實的數據。例如,其他物業公司在分拆上市時,很可能把車位價格調高,以此來提高毛利率。

  而在金永宏看來,像建發物業這樣的小型物企毛利率較低也很正常,特別是公司還有擴張發展的野心時,必然會有較多的投入,管理成本也會提高,因而造成毛利率低。此外,如果業主增值不理想,也會降低利潤率。

  由於「大本營」位於廈門,建發物業的「海西」色彩亦是濃厚。報告期內,海西區域物業管理服務收益佔比一直過半,分別為57%、56.4%、59.2%和58.6%。

  上述建發國際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9年開始,物業團隊加大了外拓力度,同時也在探索一些新的外拓方式,就是與當地政府成立合資的項目公司,然後共同經營公園、政府大樓等類似的項目。

  「不用擔心建發物業的項目太過集中於海西區域,隨著我們地產板塊版圖的擴張,物業未來肯定要做全國布局的。但首先要從地產發展的角度考慮,保證項目的盈利質量優先,然後有序穩健地去做(擴張)。建發國際在華東區域也做了很多新項目,這些項目肯定也會交付到建發物業。」該負責人坦言道。

(責任編輯:蔡情)

相關焦點

  • 募資210億,創業板最大IPO來了!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導讀:在A股上市的道路上,東風集團猛踩「油門」。據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
  • 稜鏡|物業股降溫,恆大物業上市首日即遭破發
    作者 | 郭菲菲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12月2日,跑步上市的恆大物業(6666.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掛牌首日便遭到破發,其發行價為每股8.8港元,收盤價下跌至8.78港元,總市值為949億港元,物業股中僅次於碧桂園服務(1274億港元)
  • 這家公司受理4天就獲閃電問詢 比...
    這家公司受理4天就獲「閃電問詢」 比螞蟻集團還快】證券時報·e公司從深交所官網獲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快紀錄。這比此前科創板螞蟻集團從受理到問詢間隔5天還快,僅次於中芯國際3天的間隔。
  • 連續8年財報非標,連續13年不分紅,上市20年募資58億虧損21億:宏達...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春曉流程編輯 | 小白「一家上市公司,多次募資圈錢,連續13年從不分紅,經營上也未遇到行業顛覆式的變革,為啥外面還總是欠著一屁股債呢?上市公司的錢,去哪兒了呢。2007年鋅價大漲,一度達到34000元/噸,2008年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價格大幅下滑,2009年鋅價最低不足10000元/噸,此後至16年鋅價一直是低迷的狀態。淨利潤則更加清晰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03-2007年表現還不錯,自2008年起宏達股份的淨利潤常年虧損。
  • 在建8號線地鐵口物業,特建發太平洋工業區舊改動工!
    今年,鹽田動工開始建設的項目不少,比如東順雅苑、卓越橋東舊改、碧桂園心海天譽、星都梅沙天邸及太平洋工業區舊改等項目,既有靠近軌道站點的剛需項目,又有背山面海的景觀盤,產品供應非常多元化。
  • 市值7000億,晶片巨獸閃電上市:掀起中國半導體IPO大潮
    來源:投資界作者 | 楊繼雲 劉博報導 | 投資界PEdaily7月16日,中國集成電路「航母」——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27.46元/股,今日開盤價95元/股,按照開盤價來計算,中芯國際市值一度超7000億元。
  • 獨家|合景悠活「蛇吞象」,擬收購雪松控股旗下物業板塊
    登陸港股後不到一個月,合景悠活(03913.HK)便展露出其擴張野心。據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合景悠活有意收購雪松控股旗下物業板塊。接近雪松控股和合景泰富的知情人士稱,早在兩個月前,雪松物業板塊出售事宜已經落地,但買方遲遲沒有浮出水面,直到最近才爆出將由合景悠活接盤,然而依舊無法確認合景是否會全部接手雪松物業的整個盤子。
  • 螞蟻集團A+H上市正式啟動,小鵬汽車成功上市
    同期,螞蟻平臺在國內的總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18萬億元,微貸科技平臺促成的貸款餘額與理財科技平臺促成的資產管理規模分別達到2.1萬億元和4.1萬億元。馬雲通過杭州雲鉑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間接控制發行人50.5177%的股份,為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 天鐵股份03月16日發生1筆大宗交易價格14.92元 折價9.69%
    2020年03月16日,天鐵股份發生了1筆大宗交易,總成交數量為40.00萬股,總成交金額為596.80萬元,成交價格為14.92元,當日收盤報價16.52元,漲幅-0.36%,成交金額4986.73萬元;大宗交易成交金額佔當日成交金額11.97%
  • 首批25家上市公司大掃描
    摘要 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將開啟科創板上市之旅。從宣布到正式開市,歷時260天,作為資本市場的頭等大事,科創板註冊制試點推進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 東方財富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158億元
    東方財富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158億元 2020-10-21 17:50:09 來源:中國證券網
  • 上市前敗光3億,上市募資「替友還債」,核心產品遭遇競品五折促銷...
    上海揚子江由杜錦豪和妻子祁菊夫婦共同成立,主要從事建築工程和市政工程相關業務,並作為夫婦倆對外投資平臺,直接或間接控制著夫妻倆的物業管理和教育行業資產。2002年,艾力斯成立時,上海揚子江貨幣出資800萬元,佔股80%。即杜老闆負責出錢,郭博士負責出技術,兩人互補搞創新藥研發。
  • 上市前夕募資2.5億 火鍋店"海底撈"閃現和邦股份
    上市前夕,和邦股份僅靠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就募資達2.5億元,絲毫不遜色於不少中小上市公司IPO的募資量。招股書披露,2010年10月,和邦股份實際控制人賀正剛進行定向增資擴股。
  • 貴陽:網購92元的熱水器,內膽是塑料做的,剛安裝好就爆炸
    眾所周知,熱水器通常是分為兩種,1種是使用天然氣的,1種是插電就能用的,兩者之間也是各有各的優勢,除此之外插電的熱水器也分成好幾種,有種叫做即熱式熱水器的,不僅在價格上比較便宜,體積也比傳統熱水器小很多,安裝方面也是很便捷,不過在選購即熱式熱水器時,還是要選擇大品牌,價格上也要挑高一些,類似於幾十上百元的款式
  • 2020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從百強企業數據來看,2016-2019年,綠化、秩序維護、清潔、設備維護養護業務外包比例增長趨勢緩慢,3年複合年均增速分別為0.92%、1.28%、0.71%、2.33%,各項業務外包比例已經基本趨於穩定,未來百強企業通過增加基礎業務外包比例來持續降低成本的想法已經較難實現。 百強企業依託科技化、數位化信息管理平臺,在5G時代搶佔先機,完成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 IPO動態|聯科科技上億元貸款需要募資償還,生產型大客戶竟空無一人
    另外報告期內,聯科科技進行受託支付貸款轉貸5.42億元,還進行了大額關聯貸款,從關聯銀行貸款總額達4.93億元,其上市募資項目也疑似為8年前的老規劃。 上億貸款需要募資償還,為第三方提供千萬擔保遭壞帳 「缺錢」可能是聯科科技再也沒辦法繞開的問題,事實上目前的聯科科技已經到了需要上市募資來償還銀行貸款的地步。
  • 川普3天「閃電」出院炒熱中和抗體 國內兩大製藥巨頭拼速度搶上市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患新冠肺炎後,3天「閃電」出院,8天完成治療療程,引起廣泛關注。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中和抗體藥物面臨短期存在的「藍海市場」,在疫情結束和預防性疫苗上市並大量供應之前,只有搶先上市才能獲得競爭優勢。中信證券預計再生元或禮來有望成為全球率先跑到中和抗體研發賽道終點的公司,最早可能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君實生物有望成為國內首個成功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公司。而普通大眾則關心藥物何時可用以及價格多少。
  • 2019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77武漢地產集團東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92深圳市締之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78深圳市鴻榮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92成都德商產投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78蘇州優尼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92深圳市恒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78北京首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93武漢觀瀾物業服務有限公司79蘇州金獅大廈發展管理有限公司93重慶凱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79武漢嘉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遍覽科創板|銅拋光液營收佔比7成,「安集科技」擬募資3億擴大生產
    本篇文章將帶領大家了解安集科技,作為深耕半導體材料小眾領域(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的代表安集科技,在2019年7月22日於科創板上市後,股價一度上漲至243.2元,漲幅超過520%,成科創板漲幅最大、股價的最高峰,而後股價又經歷了高位滑坡。截至2019年9月5日11:10,安集科技股價為157.31元,PE倍數為141.22。
  • 中芯國際擬科創板上市 四成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中芯國際擬科創板上市 四成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5月5日晚間,國內晶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在科創板申請上市。2004年3月中芯國際已在港股上市,5月6日上午,截至記者發稿,中芯國際股價為16.38港元,上漲7.34%,總市值約為844億港元。此前,中芯國際在美國以ADR的方式上市,但是2019年5月份宣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出。如今,中芯國際將要回歸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