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報告:中國成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主導力量 日本不及韓國

2020-11-24 觀察者網

據人民日報1月3日報導,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開行或亞行)近日發布的《2015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報告英文網址)顯示,中國在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中所佔份額從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亞洲第一,以高鐵、核電和衛星等為代表的中國高端科技產品深受亞洲各國的歡迎。這標誌著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突破正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中國高端科技產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加。

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份額大幅上升

亞行的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成為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主導力量,日本所佔份額從2000年的25.5%下降至2014年的7.7%,落後於韓國的9.4%。報告指出,2014年低端科技產品出口佔中國出口的28%,2000年則佔到41%。

中國高鐵參加展會

據悉,亞行基於經合組織數據,以1996年、2000年和2014年為時間節點,對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其他亞洲國家進行比較分析後得出以上結論。

報告中的產品是指製成品,按照國際標準產業分類被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高端科技產品、中高端科技產品、中低端科技產品和低端科技產品。具體而言,高端科技產品是指航空航天設備、辦公器械、通信設備、醫學和精密儀器等。

這一數據與日本相關機構調研數據相吻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調查部海外調查計劃課課長若松勇對本報記者說,對於製造業,尤其是高端科技產品的生產來說,相關零部件產業的聚集非常重要。中國零部件產業的聚集對高端科技產業具有巨大魅力。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5年10月至11月針對日本企業實施的問卷調查結果,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20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在日資企業的零部件本地供應率排行榜上高居榜首,達64.7%。

本報記者從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獲得的資料顯示,2015年1月至11月,中國出口馬來西亞的航空航天設備及其零部件,以及藥品、核反應堆和電機、電氣等高端科技產品,出口總值均比2014年同期有所上升。

產品質量贏得客戶認可與信賴

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吳豔麗博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不少高端科技產品進入印尼市場多年,深耕不輟,以優質的產品贏得了印尼市場廣大客戶的認可與信賴,尤其是電力、電子產品、通信產品、高鐵技術與標準等頗受歡迎。中國中標印尼首條高鐵項目,意味著中國在此領域的高端科技產品與技術標準走進印尼,印尼合作方已表示將派人員赴中國學習高鐵技術。這有助於印尼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利於民眾生活質量提升,有利於促進兩國關係的發展。

在泰國,北鬥導航系統頗具影響力。自2011年起,武漢光谷北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與泰國科技部地理空間技術局開展了一系列合作。泰國是北鬥導航系統的首個海外用戶。2014年6月20日,泰國首批北鬥地基增強站建成投入使用,未來規劃在泰國建設北鬥地基增強站220個,建設覆蓋整個東協的北鬥地基增強系統。

武漢光谷北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柳鈞議對本報記者表示,系統建成後將為中泰合作項目——泰國地球空間信息災害監測、評估與預測系統——提供高精度空間位置信息服務,也為北鬥在泰國石油、電力、高速鐵路、海上交通、智慧城市、精細農業等行業推廣提供完整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泰國衛星導航技術的行業應用和產業規模。

在東南亞地區,中國品牌華為的知名度首屈一指。本報記者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了解到,華為1997年起在東南亞開展業務,已經與東南亞主要電信運營商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超過65家電信運營商採用華為公司的解決方案。2011年華為企業業務和終端業務落地東南亞,服務該區域的企業客戶及廣大消費者,2014年華為東南亞消費者業務整體發貨量超千萬。

創新是中國未來發展核心推動力

亞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告訴本報記者,中國在發展世界級高速列車、無人機、智慧型手機、核電站等技術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國的新能源技術也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在戰略高技術領域,如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潛水器、超級計算機、北鬥導航等,中國也實現了重大突破。

根據印尼中央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1月至10月,印尼從中國的進口額比2014年同期增加64.39%,其中,中國高端科技產品出口增加是重要原因。吳豔麗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高端科技產品深受印尼歡迎,是因為中國產品質量提升和價位優勢。可以預見,未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印尼進口中國高端科技產品的比重還將不斷上升。中國高端科技產品日益得到國際認可,這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要求中國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以過硬的產品質量保持已獲得的國際市場份額。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對本報記者表示,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等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十二五」期間中國創新的力度加大,這對產業升級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今後,中國將在這方面加大投入。中國過去的增長主要是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今後還是要繼續發揮各級政府的積極性,但要從直接幹預經濟轉變為規範和培育市場以及服務企業和民眾,讓企業在市場中成為真正的主體力量。」

人民日報駐泰國記者俞懿春 駐印度尼西亞記者席來旺 駐日本記者劉軍國

《 人民日報》( 2016年01月03日03 版)

相關焦點

  • 亞行報告:亞太地區在氣候變化危害中首當其衝
    新華社馬尼拉7月14日電(記者 董成文)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14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聯合發布報告說,若各國對氣候變化問題置之不理,到本世紀末亞洲大陸氣溫將上升6攝氏度,這將對亞太地區的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全球氣候危機可以說是21世紀人類文明面臨的最大挑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首當其衝。
  • 日本對韓國半導體出口管制造成雙輸局面
    政治因素是「半導體摩擦」推手  目前,半導體已經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韓國從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重點扶持半導體產業,包括從歐美日引入先進生產技術,並由此形成日韓在相關科技產業領域的密切合作與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 德勤:亞洲四大半導體巨頭報告,未來看中國:智東西內參
    在政府支持、巨大市場體量以及研發投入增加等眾多因素的推動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佔據全球半導體總收入前六大國家/地區的四席。亞太四大市場各自佔據著獨特優勢,並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價值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德勤的研究報告《亞太四大半導體市場的崛起》,復盤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半導體市場,預測未來半導體市場新格局。
  • 數據看中國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
    歐債危機引起的亞洲貨幣危機,造成以泰銖、印尼盾為首,整個東協十國貨幣的連鎖貶值,美元在這次危機中快速升值。對於靠出口和外來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國家,尤其是出口中低端產品的東南亞國家,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造成沉重一擊。因為這些國家的貨幣大都是固定匯率制,且大部分的貨幣均和美元掛鈎。美元升值,明顯不利於這些國家的出口。
  • 美國機構發布報告:中國海軍規模亞洲第一,但有兩點比不上日本
    美國媒體發布報告稱,中國海軍規模已經是亞洲第一了,但是他們認為在中國海軍仍有兩點無法和日本相比。美機構指出中國兩點弱於日本據美國福布斯網站報導,稱中國海軍雖然有著亞洲第一龐大的規模,但是在艦艇的平均噸位上遠遠不能夠跟日本相比,而艦艇的噸位是衡量一艘戰艦作戰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 獨家:21世紀將是"亞洲世紀" 中國起主導作用
    《參考消息》駐孟買記者唐璐3月2日報導 對於「中國世紀元年」的提法,印度經濟學家桑賈亞·巴魯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認為,21世紀最大的特點將是「多極化」,中國是起主導作用的全球力量,但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也將成為重要的全球力量。
  • 日本核酸檢測數遠不及韓國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一周時間,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呈「細胞分裂式」發展,確診數現已破千。與之對比,疫情較早爆發的另一個亞洲國家——日本,確診數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是一個重要數據對比:PCR核酸檢測數。
  • 日本科技十分發達,為何沒出現華為這樣的公司?
    日本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日本的人均收入3.7萬美元,日本GDP規模排名世界第三。在科技實力方面,日本在全球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日本除了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還有科研能力、工業基礎、製造業技術均位列世界前茅。要說日本是亞洲最為先進的國家,確實不算過分。
  • 報告|以「東京灣」為例 亞洲正打造城市創意集群——BFA創新報告...
    原創 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 收錄於話題#創新報告11個今日分享的是《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0》第一章對亞洲創新城市和創意集群的分析,報告認為,在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及東南亞等地,新興城市正帶領周邊區域發展成為多圈層的創新集群,為全球居民創造出世界級都市。
  • 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網絡風險、自然災害與保險科技
    本文翻譯自韋萊韜悅的報告《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由韋萊韜悅授權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翻譯。由於篇幅較長,本期首先發布報告前兩部分內容。一、市場展望2017年,我們看到大型保險公司的承保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這一趨勢走向簡單化,並開始推行更為普遍的保險模式。
  • 馬桶蓋中國製造商回應「出口產品標準高於內銷」
    有媒體報導稱一位王先生去日本買回的馬桶蓋是「中國製造」,工廠就在杭州下沙經濟開發區,「馬桶蓋」成了浙江代表團這兩天熱議的話題。  「國內的產品是『看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我經常出國,也會去看、去買、去用外國產品。」浙江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華之毅時尚集團總裁張華明說,「老百姓對於優質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
  • 日韓科技戰爭簡史:究竟誰是晶片、半導體、屏幕之王?
    美國市場出口下降和進口上升,貿易逆差增大。雖然美國通過貨幣緊縮,控制住了通脹,但隨著貿易逆差的增大,美國政府卻也因此攢下了巨額赤字。1980年到1990年,作為傳統製造業向網際網路黎明轉折的關鍵十年,美國突然發現自己所主導的科技世界已經失去了核心的話語權。
  • 美國報告指出:中國海軍規模雖已是亞洲第一,但有兩點比不上日本
    美國一家媒體報導,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一些領域存在差距,然而事實上究竟怎麼回事?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軍事實力得到巨大提升,尤其是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下水後,得到了世界一致認可。美國媒體發布報告稱,中國海軍的規模已經是亞洲第一。
  • 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文明對話平行論壇專題報告
    中國網5月16日訊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當天下午,中國旅遊研究院參與舉辦的「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大會平行論壇圓滿完成既定議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出席會議並做主旨講話。戴斌院長主持了專題對話「變革時代亞洲文明的使命與價值」,並代表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旅遊交流合作研究報告」。
  • 位居亞洲發達國家三強,韓國能培育出三星,卻拿不下一個諾貝爾獎
    近日,日本對韓國的出口限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韓國與日本隔海相望,經濟往來密切,兩國都是經濟發達國家。在亞洲能稱得上發達國家的寥寥無幾,除了日本,韓國之外,以色列,新加坡也都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而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姑且不論,因此亞洲真正的發達國家也就日本,以色列,韓國而已。
  • 亞行年會在上海召開 江澤民出席開幕式發表講話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日電(記者趙建華、孫璐)「歡迎來到中國,歡迎來到上海」,在百餘名少年兒童熱情的歡呼聲中,第三十五屆亞洲開發銀行理事年會開幕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七樓的大宴會廳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了開幕式並作了重要講話。
  • 化學閹割:韓國可能「過了」,但中國別「不及」
    作者:沈彬   繼多年前韓國成為亞洲首個引進化學閹割制度的國家之後,近日,韓國國會正在考慮通過一項更嚴厲的法規,對利用隱形照相機或攝像機進行偷窺的性犯罪者,也施行化學閹割。2011年7月,韓國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者的性衝動藥物治療相關法律》,給予法官在判決強制猥褻16歲以下兒童罪犯的同時令其接受化學閹割。2012年,韓國法務部對一名曾數次強姦女童的罪犯進行了化學閹割,這是韓國乃至亞洲國家首次使用該刑罰。  化學閹割制度自誕生伊始就飽受爭議。一方面,有研究數據顯示,化學閹割對於防止性犯罪效果顯著。
  • 中國衛星成為高端出口新「名片」
    中國衛星成為高端出口新「名片」 付毅飛/科技日報 2017-10-12 17:51
  • 亞洲創業環境怎麼樣?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以色列的他們...
    本質上講,中國的創業環境真的沒有差下去,所謂的資本寒冬我個人認為是不存在的。3月31日,在CHINA BANG 2016現場,亞洲孵化器企業代表:日本TomyK代表Dr·Tomihisa Kamada、韓國FuturePlay CEO Junghee Ryu、印度One Interent創始人Himanshu Bindal、以色列Startup East創始人Omri Shamir和中國太火鳥創始人雷海波就「亞洲創業環境到底如何」做了討論。
  • 亞行項目「北京市生態補償市場化機制研究」結題研討會成功舉行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經濟學家於飛博士,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先生,北京市環保局原副局長、環交所原董事長、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杜少中先生,北京市財政局外事處宋兵副處長,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市場處鞠震海副處長和銀行處閆翰副處長,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於鳳菊副主任,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王華鑫局長,房山區發改委周曉光副主任,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原主席、清華大學中國碳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