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108"衛星計劃啟動:發射108顆衛星進行氣象監測

2021-01-08 網易科技

2018-04-26 14:10:30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

網易科技訊,首屆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4月23日在哈爾濱拉開帷幕,北京未來宇航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創始人牛旼在大會上發布了「立方108」衛星計劃。


未來宇航研究院聯合創始人牛旼

據了解,「立方108」衛星計劃是聯合國內外百所高校院所,共同發射108顆立方星,進行全球氣象監測,同時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北鬥導航天基增強。

在會上,聯合發起單位有中科院光電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未來宇航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藍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宇航智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共同參加了「立方108」衛星計劃啟動儀式。


「立方108」衛星計劃發布現場

據了解,「立方108」衛星計劃的技術原理主要是導航掩星原理。導航掩星是指導航衛星發射的電波信號被地球大氣所遮掩,經過地球大氣和電離層折射後到達觀測衛星。導航掩星信息對氣象預測具有重要意義。

北鬥天基增強是指用立方星的通信鏈路,將北鬥修正信息傳輸給終端,從而提升定位精度。該計劃未來也會聯合「一帶一路」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把北鬥應用推廣到「一帶一路」,也是響應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戰略。

據介紹,整個計劃從2018年3月開始籌備,於4月23日正式啟動,到2019年9月份完成首批衛星的製造和發射。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張祖韜_NT5054

相關焦點

  • 中國衛星能監測全球氣象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將於今年5月發射升空。由於被賦予了奧運氣象服務主力衛星的重任,「風雲三號」正引起人們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風雲三號」的能力並不只是生成一張衛星雲圖那麼簡單,「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把全球的氣候變化都監測到」。
  • 西安啟動國內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明年發射首星 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
    在本次大會上,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據悉,「絲路一號」項目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項目主要包括軌道分析和設計、衛星研發製造、衛星發射入軌、衛星測運控管理和地面應用等。
  • 中國衛星能監測全球氣象(圖)
    精準監測全球氣象  楊軍告訴記者,「風雲三號」的研製期超過5年,它將首次實現中國氣象衛星的全球、全天候、三維和定量化探測。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針對全球氣候進行精準的監測。  記者了解到,現代意義的天氣預報,實際上是利用大型計算機「計算」天氣。而想要計算機得出精準的結果,就必須告訴計算機整個大氣的情況。
  • 中國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建設啟動 將重點監測西安及周邊大氣...
    「絲路一號」衛星項目,目前已經啟動建設。 據悉,該項目由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中科天塔共同研製,計劃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
  • 中國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將包括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內的7顆衛星送入太空。2月2日15時5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衛星,將替補歐洲衛星監控印度洋氣象
    該衛星與在軌的風雲二號E、F、G星開展組網觀測後,將替補在印度洋上空超期服役的歐洲氣象衛星,不但對我國,也對印度洋及沿岸國家的氣象情況進行監控。、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風雲二號H星原計劃定點在東經86.5度,由於目前運行於印度洋上空的歐洲氣象衛星均處於超期服役狀態,應世界氣象組織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要求,風雲二號H的定點位置將改為東經79度。
  • 俄官方對監測衛星發射推遲的最新說法
    國防科普# :提高全民國防觀念,深度解讀相關知識《進步》宇宙火箭中心(隸屬於俄羅斯宇航局企業)總經理德米特裡 巴拉諾夫對俄新社記者聲稱,因缺相關組件計劃發射的《進步號》兩個監測衛星將推遲發射時間。據他介紹,《資源-P》系列的第4顆以及第5顆衛星因合作的外企提供不了相關部件而被迫推遲發射時間。
  • 中學生衛星將發射 衛星將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並服務全球
    本組照片由遼瀋晚報記者朱柏玲攝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參與設計的微小衛星,1U立方星已於2014年6月在烏克蘭成功發射,用於航天科學研究與教育,並設立衛星地    原標題:中學生衛星將發射 衛星將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並服務全球   ◆今年第四季度計劃發射的微小衛星2U立方星。
  • 中國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絲路一號」項目建設啟動
    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偉剛介紹了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並透露「目前該項目已經啟動建設」。「絲路一號」衛星項目由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製,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
  • 美國又發射一顆間諜衛星,參數高度保密,是為監視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9日,美國SpaceX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一枚獵鷹九號火箭,這是該公司今年第26次火箭發射任務,創全年發射次數新紀錄。據悉,火箭上搭載了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NRO)的秘密間諜衛星,這顆衛星代號NROL-108。
  • 中國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絲路一號」項目建設啟動
    在本次大會上,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科天塔)總經理曾偉剛介紹了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該項目由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目前已啟動項目建設。
  • 歐洲第二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Metop-B發射升空
    9月17日,歐洲第二顆極地軌道衛星Metop-B搭乘俄「聯盟」號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一旦入軌,該衛星將為英國氣象局等天氣預報機構提供關鍵數據。該衛星將在離地面大約800公裡的極地軌道運行,與該系列衛星中的首顆衛星Metop-A一起對溫度、溼度、雲層特徵、積雪和冰蓋、海平面溫度和地面植被等進行測量。
  • 一見鍾情、108天閃婚,「衛星之父」孫家棟謎樣的婚姻生活如何?
    文/魚小跳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在我國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北鬥三號衛星系統建成,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被稱為「衛星之父」的孫家棟。
  • 氣象小衛星:拓展天基氣象觀測的新領域
    氣象小衛星發展狀況中國臺灣和美方機構合作,於2006年4月15日在美國執行了COSMIC(氣象、電離層和氣候星座觀測系統)計劃, 共發射了6顆小衛星組成的GPS掩星探測系統。該星座系統中每顆衛星直徑為1米,重62千克,通過接收GPS導航衛星的信息獲取掩星數據,推算大氣垂直溫溼廓線信息。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產品諜報三星Galaxy S11+將搭載定製一億像素感光元件據業內知名三星爆料博主@i冰宇宙 爆料稱,全新的三星Galaxy S11+將要使用108MP超高像素感光元件,同時@i冰宇宙還表示,Galaxy S11+將搭載的三星定製感光元件將被命名為ISOCELL Bright HM1,支持Nonacell技術,9個像素可智能聚合成一個超大像素
  • 我國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 將對天空進行完整監測
    今天(10日)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相關衛星又被稱為「極目」望遠鏡。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正式命名為「懷柔一號」,被稱為「極目」望遠鏡,包括 「小極」和「小目」2顆小衛星。
  • SpaceX年度最終任務,將在今天為美國政府發射秘密的「間諜衛星」
    SpaceX公司即將為美國國家偵察局(NRO)執行秘密衛星任務,來給繁忙的2020年畫上圓滿的句號。NROL-108任務將是SpaceX今年的26次衛星發射,同時也是該公司歷史上發射火箭次數最多的年度。
  • 「嘉定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來看這顆衛星能幹啥?
    「嘉定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來看這顆衛星能幹啥? 「嘉定一號」成功發射了!嘉定區新聞辦說,今早7點40分,我國首顆由商業航天公司獨立自主研發及製造的高性能微納衛星——「嘉定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獨家|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絲路一號」啟動 星座擬2022年組建完成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項目「絲路一號」今日正式啟動。「絲路一號」項目將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項目主要包括軌道分析和設計,衛星研發製造,衛星發射入軌,衛星測運控管理和地面應用等。
  • 立方衛星(CubeSats)技術
    衛星於2018年2月2日發射,任務於2018年12月成功完成。Gomspace繼續從其位於盧森堡的設施運營衛星,收集長期性能數據並進行其他基於軟體的實驗。QARMAN(由比利時馮?SIMBA(由比利時皇家氣象學院領導):一個3單位的CubeSat任務,用小型輻射計儀器測量太陽總輻射和地球輻射收支的氣候變量,並演示由天主教魯汶大學(KULeuven)開發的新型精確指示系統,該系統於2020年3月在Vega小衛星任務服務(SSMS)概念驗證飛行中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