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質文物風化率達八成 納米成「救命藥」

2020-12-01 搜狐網

  「新型納米」將治癒石質文物「風化病」

  「石質文物也是有生命的,也是需要呼吸的。防止石質文物風化腐蝕的傳統化學材料會堵住它們的孔隙,讓石頭從地下吸收的水蒸氣無法排出,最後導致文物表層繼續剝落。

我們研製的新型納米複合材料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石質文物保護研究實驗室負責人朱一青這樣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

  最近,由該實驗室承擔的《石質文物保護研究》課題順利解題,這將為北京地區約3萬件石質文物提供「救命藥」。據了解,故宮太和殿、天壇、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都即將開始使用這種新型的納米複合材料對石質文物保護進行現場試驗。

  據調查表明,在北京3萬多件石質文物中,嚴重風化的已經有13%,天壇、頤和園、植物園等風化率也達80%。據朱一青介紹,這種像水一樣的納米複合材料,塗抹在石質文物上,基本上相當於無色,並不會影響到文物的外觀。而且,它能滲透到石質文物內部孔隙達20毫米左右,就像給文物穿上了一件可以透氣的衣服,既可以對風化層起到加固和防水的作用,還可以防止各種汙染物的腐蝕,抗紫外線強度也可以提高4倍以上。據了解,目前室內實驗階段已經結束,下一步就要步入戶外現場實驗階段。

相關焦點

  • 納米材料用於壁畫保護:我靠科學修文物—新聞—科學網
    李炫華告訴記者,中外學者用了近20年的努力,嘗試了水溶液法、醇溶液法、微乳液法和鈣金屬法等方法來合成納米氫氧化鈣,但是截至目前合成的氫氧化鈣仍存在著尺寸大、滲透性差、穩定性差、難以純化、操作複雜、成本高等缺點。 「氫氧化鈣的碳化慢、加固強度低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根本原因是還沒有釐清氫氧化鈣成核生長動力學規律,進而難以實現納米氫氧化鈣可控制備等關鍵技術的有效突破。」李炫華說。
  •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廣東呼籲市民捐骨髓
    昨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呼籲市民「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時報訊 (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楊小粵 通訊員 宋忠雷 林豔芬) 昨日上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採集活動。
  • 蠍子蟄傷會影響心臟 抗蠍毒血清成救命藥
    沒有「抗蠍毒血清」可能要終身靠心臟起搏器來維持生命  祛除蠍毒的關鍵性藥物叫「抗蠍毒血清」,但目前市場沒有賣,醫院藥房也沒有藥,甚至在全國的各大醫院都不好找這種藥。如果小趙的蠍毒不能及時清除,就算現在能夠保住性命,對今後的健康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 天宮一號成女主角「救命稻草」
    天宮一號成女主角「救命稻草」
  • 暑伏天拿冰可樂救命?人家原本就是配方藥!
    暑伏天拿冰可樂救命?人家原本就是配方藥!」原來是藥?!最近京城的天氣除了豔陽高照就是桑拿天,這時候,一杯冰可樂簡直就是戶外活動人的「救命神仙水」!
  • 原料藥漲價致部分「救命藥」告急,要寄希望於黑市?
    近年來,不少類似好用的廉價藥,如「魚精蛋白」、在心臟手術中用來控制血管痙攣的「罌粟鹼」等,都曾出現緊缺。遼寧省也曾一度出現因原料壓力無法正常供應的藥品,包括臨床休克搶救藥鹽酸多巴胺、抗心律失常藥及局部麻醉藥鹽酸利多卡因等多種臨床救命藥、常用藥和低價藥。這些臨床低價藥、常用藥短缺後,如無代替藥則會影響臨床醫療質量和救治水平,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因此錯過最佳搶救期、治療期。
  • 「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天價藥」格列衛給觀眾帶來的強烈衝擊依然讓人心痛。事實上,被稱為「天價救命藥」的遠不止格列衛,有乳腺癌「神藥」之稱的赫賽汀也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赫賽汀,又稱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是羅氏集團在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產品之一。1998年,赫賽汀首次被美國FDA批准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此後又獲批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
  • 唐陵石刻保護調查:石刻文物保存現狀堪憂
    『文革』期間,清朝立的墓碑被掀倒,斷成兩截。後來縣上派人把墓碑粘 上,重新立了起來。」在陵前村村民老黨的記憶裡,華表以北,除了見過清朝陝西巡撫畢沅書寫的石碑,再沒有見過其他石雕。   當 天下午,記者輾轉來到唐元陵看到,泛黃的麥田中一尊石刻翼馬孤獨地守望著帝陵。「很可惜,翼馬的尾部和底部石座已經破損。」
  • 「納米海綿疫苗」能「扣留」成孔毒素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納米海綿疫苗」,經小鼠實驗證明,其能大量吸收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產生的成孔毒素——無論在血管還是在皮膚,因此能預防MRSA放出的alpha-溶血素造成的影響惡化,可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抗毒素疫苗。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的《自然·納米技術》上。
  • 哈爾濱破獲製售假藥案 蒸餾水澱粉合成救命藥
    哈爾濱破獲製售假藥案 蒸餾水澱粉合成救命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8日 02:02 來源:新晚報     市內送藥有交通工具,給外縣送藥以空車配貨為主。涉嫌製販的假藥主要有:人用狂犬疫苗、人血白蛋白、頭孢氨苄片等67個品種,涉及全國藥品生產企業53家,其中黑龍江省有8家企業,共101個批次的藥品被假冒。整個團夥分為供貨層、商標層、核心層、主銷層、次銷層,藥品在假藥網絡的精細運作下,被分銷到外省及省內各地市。
  • 納米機器人或成未來醫學界主角?
    :藉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其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如腫瘤深處)進行藥物遞送或微創手術,完成人類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療效。顧名思義,納米機器人是在微納米尺度上的智能體。和普通機器一樣,有機械結構及內部晶片,並且需要動力來驅動它的正常工作。儘管極其微小,但人們已經能夠藉助3D列印技術進行納米機器人的小型批量生產,但如果要將其注射進人體,對它們的精準定位及功能發揮就成了最重要的問題。
  • 「救命吸管」成野戰部隊福音
    據臺灣《尖端科技》雜誌2009年4月號介紹,丹麥維斯特格德·弗蘭德森公司新近推出的一款名為「救命吸管」(LifeStraw)的可攜式淨水裝置,以其高可靠性與低廉的價格贏得了多國軍隊的青睞。  「救命吸管」的長度為25釐米,直徑2.9釐米,重量為96.4克。
  • 貸款成數達八成,拿到就是賺到,這是什麼「神仙」產品?
    貸款成數一直存在著所謂的「七成原則」,不過最近剛接到銀行方面的「預告」,十月將有貸款成數高達八成或八五成的信貸產品「上架」。這是一款怎樣的產品呢?我們知道,任何一款信貸產品的發布,其實是對不同類型的客戶的一次「篩選」和「匹配」。
  • 中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
    中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Winnie Lee • 2020-12-22 15:12:12 來源:前瞻網 E2576G0
  • 「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已找到
    另外,還有4人接受了手術,「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也已找到。        「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已找到        之前,有患者家屬向媒體求援:尋找「救命藥」——每支50萬U單位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
  • 2015進口分帳大片慘敗國產片 《火星救援》或成救命稻草
    目前,電影上映還不到2天,票房達5800多萬。今天影片還獲得35%的排片佔比,業內預計影片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成績。  其實,太空科幻題材一直以來都是票房保證。從過去兩年同檔期的電影來看,2013年《地心引力》獲得4.36億元,位列年度第11位。2014年《星際穿越》收穫7.51億元,排名當年第五。
  • 怎樣才能去故宮修文物?
    李筱樓說,自己是文物保護專業畢業的,當年去故宮並不是大家眼中最好的選擇,沒有想到現在應聘故宮卻成了大熱門。《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在B站意外走紅以後已經一年了,熱度依然不減,而且還有越來越受關注的趨勢,這場25日在紫禁書院的講座讓深圳觀眾又過了一把故宮癮。
  • 蒸餾水配製「救命藥」 售價500成本僅3元
    本報6月16日訊 人血白蛋白是用於臨床急救的「救命藥」,而一些造假者卻喪心病狂地非法製售假人血白蛋白牟利。   蒸餾水配製「救命藥」   「制假現場簡陋的設備和環境,讓辦案人員非常震驚。」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支隊長李紅介紹,人血白蛋白是危重病人的「救命藥」,也是國家重點管控的品種,生產工藝流程要求非常嚴格。
  • 三歲女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3年前自體臍血成了「救命稻草」
    欣欣一家人沒想到,3年前保存的臍帶血還真成了今天能救欣欣的救命稻草。  3歲女不幸患癌症  今年年初,張先生和妻子發現平日活潑好動的欣欣突然變了——容易疲乏,食慾減退,走路還有點跛。夫妻倆很擔心,立刻帶欣欣去醫院檢查,各種化驗單堆成了小山,最終欣欣被確診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一種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
  • 一針70萬僅5毫升,全球最貴「救命」藥何時降價?
    01 "如果等不到那針救命藥你怎麼辦?" "我還是會盡力讓他活著,如果等不到,那就陪他一起走到最後。" 這是瞿琳利與記者最後的採訪對話。就在一年前她還在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之中,但這份喜悅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