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oul 產品分析,看社交產品的發展

2020-12-0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喜歡並持續使用Soul的原因是什麼?除了廣告、會員等盈利方式外,還有新的方式嗎?在產品快速發展用戶大量提升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內容與氛圍不受影響,並正確引導社交價值觀,給予用戶更好體驗?怎麼有效改變社交虛假、空洞、乏味,加強線上社交關係?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

一、行業描述(戰略層)

從網際網路誕生以來,網際網路社交一直都是網際網路各產品流量來源的重要埠,有沒有一個成熟的社交產品對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尤為重要,而早期社交發展基本為兩類:社交+遊戲,其中騰訊、網易為代表;社交+社區,天涯、百度、豆瓣等為代表。

此類,能夠依靠網際網路早期的信息特性結合公司盈利產品進一步加強社交屬性,從而進行良性循環誕生熟人社交平臺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騰訊無疑是勝者無疑。

中期發展受限於獨角獸基本只有一類:社交+性,其中陌陌、探探為代表,淪為微信的另一個引流端。

基於以上背景,熟人之間的社交已經自動流向微信,欲望類的沉淪在陌陌、探探,用於服務那些希望開拓社交範圍嚮往真誠交友結識志同道合的人群的產品應需而生:如故、Soul等。

本篇文章針對發展良好的Soul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二、產品概述(範圍層)

1.體驗環境

2.產品定位與目標

依靠性格測試為依託,匹配對應追求靈魂交流的弱社交。摒棄外在容貌,以注重內涵交流人群為目標群體。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尋找你的Soul mate。

3.用戶需求分析

(1)用戶分析

①設備量與時長分析

總體設備使用量穩步呈上升趨勢,設備使用量達61W臺,微信為81913W臺。

17年10月環比增幅出現爆發,從9月17%上升到106%;18年3月環比增幅出現爆發,從2月11%上升到32%,波動原因未考究。

有效時長增長符合設備增長趨勢,總量達155WH,微信為2352076WH。

17年10月環比增幅從9月18.8%上升到100.3%;18年3月環比增幅從2月8.4%上升到45.6%。(如有大神了解波動原因請告知,謝謝)

②用戶群體分析

女性群體大於男性群體佔總量約19%。如果根據產品定位分析,且性格上女性比男性更加感性,得到結論: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內涵的思想交流

人群年齡佔比基本符合網際網路社交特性(對比微信),年齡為35歲以下為目標群體。結論為:有社交需求、有時間、網際網路的一代人為目標群體。

(2)需求分析

4.產品功能分析(結構層、範圍層)

(1)結構圖

五個結構模塊:廣場、星球功能為尋找匹配用戶,記錄我的瞬間為發表瞬間得到其他用戶反饋互動,信息和自己為資料的完善、測試、聊天

(2)流程圖

針對社交特性,聊天、結識新的朋友為主要功能,所以只列出交友流程圖,如上。

(3)界面布局與交互(表現層)

主要針對星球和廣場進行分析,針對對應問題的體驗給出建議,優化用戶體驗優與內容為思考點。

①星球

星球界面的主要功能為尋找在線匹配用戶進行聊天,通過在線狀態和性格匹配度進行匹配。從功能、特性、匹配對象、信息查看性、交流方式、可匹配次數方面進行分析。

得到的用戶體驗與結論為:

球狀選友、普通匹配無匹配次數限制且可查看對方用戶信息與瞬間,因為無次數限制所以適合廣撒網交友用戶,因為可以直接查看對方瞬間和信息所以對於那些想交友卻不太會找話題的用戶可從此方面入手,根據對方性格測試與瞬間尋找共同話題進行交流。

機器人選的隨機性比球狀選友和更能滿足用戶好奇心,使用率大於球狀選友,而語音匹配進一步強化了好奇心這一特性,需要對方揭開面具才可查看信息,再加入互動更好的語音交流下給了用戶更好的體驗,所以此功能為星球的重要功能。

那Soul如何依據此功能提升用戶粘度呢?

Soul選擇增加次數限制且給予持續登錄獎勵機制:持續登入增加匹配次數。在此機制下大大提升了用戶粘度。

對於星球此頁面的改善建議請看下表建議欄。

②廣場

Feeds流分為五類:關注、推薦、最新、音頻、搜索。

關注為顯示已被關注用戶發表的瞬間,方便用戶在此快速了解已關注用戶的瞬間狀態。推薦為Soul經過算法可能根據性格、瀏覽停留時間、點讚內容、時間軸、高質量、高贊等等因素進行推薦,推薦根據標籤分類每天更新不一樣的標籤,一條置頂內容。其中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內容生活照、情感語錄、才藝為主。最新為顯示最新的瞬間內容。音頻為發布的音頻內容,其中以唱歌表演為主,且自動播放下一條,內容有很多優秀的吉他彈唱表演和音樂清唱,其中共創作品大大提升了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非常有意思。個人感覺比推薦更有吸引力。搜索為用戶可以在搜索欄輸入自己想了解的內容,包括不限於:愛好、新聞、地域等。此數據可以作為用戶興趣導向的一個參考。

總結:都具有去中心化特性,每個人發表的瞬間被其他用戶被其他用戶的機率基本一樣。目前來說內容偏文藝與生活,音頻部分為廣場功能亮點,讓用戶發現更多有趣有才藝的靈魂。

建議:經過用戶調研,老用戶反饋如今內容質量比以前差,比如說多了更多自拍、無病呻吟等內容,逼格下降。這是一個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早期少量的優質用戶的小眾產品發展到中眾甚至到發展為大眾,在大量用戶湧入如何保證內容有趣有內涵是一定需求考量與取捨的。

所以個人建議當產品有了一定規模能夠保證內容的豐富為前提下中心化精品內容推薦勢在必行

分析如下:

初期發展:良性循環吸引新的用戶

中期發展:平穩發展,吸引更多用戶

目標發展:已有大量用戶,內容參差不齊,進入惡性循環。導致內容越來越差

如何改變使得發展更好?

公平是每個人都希望的,可是公平的相對的,只有擁有更高的實力才能獲得更好的資源,世界充滿了階級,二八法則才是目前的社會法則。所以執行中心化、提高算法是保證內容健康發展給用戶更好的體驗的可行解決方案。

那麼如何提高算法做到中心化呢?個人認為應該執行三步走:1.標籤固化細化,2。熱門內容推薦,3.用戶個性化

目前Soul標籤混亂沒有進行固化細化,只有進行固化細化才可以對每一個內容進行特性區分,這是能否進行中心化算法實現這是基礎。所以內容標籤固化細化必須執行。以下為個人初步標籤化內容,標籤與標籤之間可以是包含關係,並不是唯一獨立。

根據點讚收藏分享等互動信息頻率判斷內容是否為熱門內容,把此類獲得大部分用戶認可的內容加大曝光率給其他用戶優先推薦。根據用戶點讚收藏再加入喜愛BUTTON再根據內容右上角的X(用戶、標籤、內容進行區分)由此通過算法進行優化,制定每個人的算法匹配

假設一個人物畫像為:A用戶是一個23歲的畢業生,喜歡LOL、聽歌、畫畫,多次點讚旅遊、異性自拍、LOL等標籤,並添加聽歌、LOL標籤為喜愛,多次點×內容為男性自拍照與吃雞標籤。此時推薦內容概率可以是如下:

其中對應減少同性自拍與吃雞標籤出現的概率(根據點X次數持續降低)

推薦內容應該以用戶數據進行匹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定,列出概率對比只是讓大家更好理解。

③發布我的瞬間

首先很保護隱私,其次很多有意思的玩法,特別是語音部分和共創部分已經成為廣大音樂愛好者的表演平臺,很不錯!很有趣!

那麼如果根據已有的用戶特性發展發布頁面呢?既然用戶已經把語音發展成自己的特色是否應該支持下,增加音樂配音,進一步加強唱歌才藝表演特性。向KO唱吧、全民K歌等K歌軟體借鑑學習~~

④信息

好友聊天界面,一次聊居多,目前個人沒有解決方案,也是啊,生命中遇到大部分人都和你擦肩而過,又有幾個回眸,又有幾個同行呢?且行且珍惜。

沒有互相關注只能圖文聊天,互相關注可以進行語音聊天非常符合現實社交的循序漸進,很有意思。

持續聊天點亮Soulmate圖標,就像做任務一樣的給人一種監督感和好奇感,提升用戶粘度,那麼問題來了,點亮了到底有什麼用啊???!好吧,你贏了,我也很好奇啊!!

根據互相關注可以語音聊天特性,我做一個假設或者建議,點亮Soulmate圖標可以進行視頻聊天!!經過長期奮鬥得到獎勵你要不要試一下??肯定要啊!!大大增加奔現成功率啊!

還有一個有趣的功能,想要聊天,在頂端顯示想要聊天的人。初始目的應該是希望想要聊天的人可以及時得到其他用戶的打招呼及找到想要聊天的進行打招呼,可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用戶互動率較低,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其實是因為狀態想要聊天並不是真的想要聊天的人,那麼如何解決此問題讓此功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呢?

建議如下:每過10分鐘自動轉換成允許匹配退出想要聊天,這個時候你想要聊天需重新選擇想要聊天功能,保證了顯示想要聊天的人目前確實想要聊天,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打招呼和被打招呼的機率了。

⑤自己

恩,就是一些基本功能啦,就不介紹了。

有一個問題,在設置-聯繫Soul-微信中出現如下問題,被微信屏蔽了?要不客服小姐姐確認下?

5.產品SWOT

(1)優勢:

以性格測試為切入點獲得用戶心理暗示認可,滿足需求。頁面超美!!提示音超很棒!!用戶互動頻率高。氛圍很不錯。開始加大廣告宣傳了,說明資金充足。

(2)劣勢:

性格測試並沒有得到用戶匹配認可,基本交流不討論性格,性格可信度低。用戶存在轉化微信痛點。一次聊居多,深入了解機會少。目前無盈利點。缺少對應的盈利產品形成互補。

(3)機會:

既然以性格為切入點,是否可以有一個更加完善更加專業的收費型性格與職業測試?以此為盈利點?定位為拋棄容貌等外在特點,以性格為切入點,是否可以加入興趣愛好?增加匹配點,增加可聊話題?有興趣愛好之後是否可以增加群組,擁有共同的網際網路社交圈?是否可以加入實名認證,比互相關注更進一步加為好友,獲取對方真實信息?增加用戶認可度與粘度,改善網際網路社交的可信度。當有一定的用戶基礎,要做出什麼樣的產品實現互補共贏?如果實名認證可行,有沒有可能像支付寶、微信一樣建立自己的金融體系?以線下社交為切入口比如:旅遊、看電影、打車、外賣、團購?有沒有可能開創網際網路社交新維度?

(4)威脅:

支付寶等其他網際網路巨頭模仿加入,進行經濟戰。在面臨大量用戶湧入時,如何保證內容質量不被影響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字節跳動的算法確實值得借鑑。政策導向是高壓線,切記切忌,內涵段子、暴走動漫前車之鑑啊。競對方面,如故也是弱社交為切入點,少了時時互動交流是差異的關鍵。與微信、陌陌、探探均為競對關係,存在威脅。

針對SWOT的建議:

普通用戶每日一條性格測試題,加入性格體系,完善每個人的性格,增加性格可信度,增加討論每個測試題的討論框架,並安排專業的心理師對每一個答案進行點評及回應熱門評論。購買完善測試的用戶,可以更改測試結果,並獲得全測標籤等福利。增加興趣愛好體系並發展群組與討論社區,增加共同點與可聊點,發展共同社交圈。其實從Soul的習慣來看,就是已經有引導每個用戶慢慢進一步了解的習慣,流程如下。

期中白色部分代表已實現,綠色表示建議實現。

建議進行實名認證,只有實名認證才可以加為好友,如果得到大部分用戶認可,依此再發展支付體系,對接線下服務,比如,兩好友約見面提供在線購票功能並發信息提示對方,包括車票、旅遊景點門票、電影票、團購餐飲票等等。

6.總結

Soul以一句「跟隨靈魂找到你」以女性較為喜歡的性格分析為匹配點作為切入點,配以優質的互動設計深得女性用戶喜愛,在社交中深明「得女性得天下」這句話,同時依據即時匹配、即時瞬間功能使得用戶與用戶之間能夠進行即時交流滿足了社交的基本需求。

始終遵循社交循序漸進、保護隱私的原則讓用戶無顧慮交流,通過持續登錄增加語音匹配次數、各種個性測試、每日話題等增加用戶粘度,從而使得產品深得用戶喜愛,從18年2月開始做廣告營銷使得用戶大批量上升。

不過性格測試是它成功點也是它的不足點,測試不夠完善,評語千篇一律,使得它並沒有得到用戶的理性認可,實際交流中基本不討論性格方面,所以如何加強完善性格測試是Soul需要改進的,使得它成為真正得到認可的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此功能從內在了解匹配用戶的依據非常重要。

既然從內在切入可以再考慮增加興趣愛好標籤進行匹配,增加討論群組、社區,增加用戶與用戶之間可聊話題發展共同友圈,增強關係紐帶,進一步提升用戶粘度。

再而,既然是社交,就要遵循社交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Soul做得很好,可是社交最終的目的是認識了解對方,可以考慮增加實名認證,實名認證可以互加好友,查看真實信息,改變社交虛假性從側面增進關係紐帶提高信任度,為發展線下社交提供保障,為可能發展的網際網路金融鋪路。

最後,在大量用戶湧入時,需要在內容和瞬間即時體驗做出權衡,提高算法,保證即時互動的同時也要保證內容質量。

以上為本次總結,希望Soul能夠改變網際網路社交現狀,真正做到社交真實、有感情,而不是因為社交而且社交。最後希望線上社交能夠越來越像線下社交。

7.社交發展展望

我認為社交未來發展應該是:線上社交+線下社交+服務。趨勢為線上社交向線下社交發展,改變社交形態。

百度百科社交定義:

指社會上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各項活動。當今時代,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顯得更加重要。因為我們只有不斷地與各類人員進行交往和信息溝通,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發展自己、擴充自己。

一是接觸性交往(線下社交)

指不藉助交往工具,交往雙方面對面的交談,彼此實際距離較近,可以看清各種表情。

二是非接觸性交往(線上社交)

指雙方交往要藉助通訊等交往工具來溝通信息,彼此距離較遠,可看到文字或聽到聲音,如通信、電話、電報、傳真等。由於電子科技迅猛發展,社會上已出現一種可視電話系統,可看到表情及文字、聽到聲音,但兩者畢竟不在一起,要靠交往工具,故仍屬非接觸性交往 。

根據以上定義,做個簡單總結,線下社交中能夠體驗到更多的五感六覺(尊重感、高貴感、安全感、舒適感、愉悅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知覺),所以相對而言社交目的性要強,例如商務洽談、相親、同學聚會等此類需要通過強感知達到目的的社交為主,

功利社交大於共情社交。線上社交五感六覺體驗度低,目的基本以解決精神需求為主,共情大於功利。

那麼線下社交與線上社交各有什麼特點呢?如何讓線上社交具有線下社交特性給人與人之間交流帶來更好的體驗呢?個人思考方案如下:

以上方案均應該遵循序漸進的社交原則,通過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係進展慢慢根據隱私度,開發對應功能。

簡單分析下,因為網際網路發展而快速發展的兩個社交。在線教育與約P。

傳統教育方式組織師生,通過固定場景依靠面對面實時實現知識的學習與傳播。網際網路的發展讓大家看到,知識的學習與傳播依靠線上社交可以更具備優勢(規避時空限制,網際網路低感知性並不會太大影響知識傳播),從而在線教育蓬勃發展。

約P,首先這是一個心理需求,所以在線上容易得到滿足,可是誘發的生理需求卻需要線下社交得到滿足,在信息虛擬、言論自由、共友性少、關係弱等線上社交因素卻成為天然優勢,所以,這一社交行為在目前網際網路大行其道也不是沒有道理。

兩個例子都是線上連結線下的社交方式,相同的點是成功用線上社交解決需求,不同的是一個積極向上,一個為道德所質疑。所以,讓線上社交趨向於線下社交是社交發展的趨勢。

再來談一談目前線上+線下的服務加入社交會怎麼樣?

滴滴打車:如果加入屬性,是不是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個師傅車技不錯、車內整潔、談吐有趣,加個好友,下次還叫你。下次打車優先推薦好友司機?外賣:如果加入社交屬性,是不是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個小哥送餐速度快、餐食無損、態度友好、人還帥,加個好友,下次多等一下也要叫他為我服務,優先推薦好友送餐。團購:今天想去吃個好的,不過團購更便宜,可是我只有一個人怎麼辦?打開團購,查看正在拼單的人,了解基礎信息,哎呦,還不錯,那就一起吃個飯?加個好友?外租籃球館:今天想去打籃球,可是只有一個人,看下籃球場有沒有拼團的,恩,年齡差不多,可以一起玩,加入拼團申請籃球場,打完球還能加個好友下次一起。電影、旅遊、聚會等等等等。。。。

是不是挺有趣的,哈哈哈,我也覺得。騰訊作為社交巨頭,早期發展也符合早期網際網路特性,體系為社交+遊戲,可是如今,在網際網路深入線下,多種類線上+線下服務的湧現讓我看到了新的社交體系發展趨勢可能是:社交+線上線下服務。

這樣不僅可以改變目前社交的不真實、浮躁、不信任這些不健康因素,也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社交體驗,讓社交更和諧,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簡單,是我一直憧憬的。希望以後有機會實現吧。

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有疑問,做了這些最後不是還是為微信導流嗎?其實換個角度,作為以即時通訊定位自己,且已經發展為全民熟人社交的微信,真的還需要導流嗎?

其次,需求不一樣,打開方式不一樣,舉一個例子,我要打車,是不是先打開打車軟體再尋找附近無客的熟人司機,而不是打開微信進行詢問是否有在附近是否有客是否有時間再進行約。其他服務同理。

再而微信是為即時通訊,對於社交滿足已經不足,他更新一棟高樓的基石,而線上社交+線下社交+服務更像這棟高樓的電梯。所以如何在高樓上面做一個連接地下的電梯才是社交發展應該思考的。

PS:來自一個產品新人的思考,歡迎討論指出不足。

本文由 @Beeli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跟隨靈魂找到你 | soul產品分析報告
    soul產品分析報告是一款不能自定義頭像照片以及沒有暱稱的匿名社交軟體,不看顏值,堅持以「靈魂」交友的社交軟體。本文是關於soul的產品分析報告。——(來自官網)一款不能自定義頭像照片以及沒有暱稱的匿名社交軟體,不看顏值,堅持以「靈魂」交友的社交軟體。(本文自定義)1.2 產品定位這是一款以「靈魂」匹配的社交型交友軟體。主打線上陌生人交友聊天。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探探當然也在幫助用戶找尋對味兒的人,但主流產品的顏值社交調性,難以給予用戶對於內在契合的優雅體驗。(2)人際過載與信息過載時代:社交疲態和用戶遷移下的產品契機微信發展至今已步入第7年,微信合計wechat的用戶規模也已跨越10億用戶。
  • Soul和探探的競品分析——陌生人社交APP分析
    因此,不少人選擇在社交軟體上結識新夥伴,陌生人社交一度成為流行趨勢。本文作者以Soul和探探為例,對陌生人社交APP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市場概況 社交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廣義的社交產品指幫助用戶建立社會關係鏈的網際網路工具,例如微信、微博等,根據用戶在社交平臺關係鏈的強弱,可以將產品分為即時通訊、陌生社交和內容社區,soul和探探均屬於陌生人社交產品,本文主要研究陌生人社交產品領域。
  • Soul產品思考:定位在靈魂交友有市場前景嗎?
    產品分析原因(1)soul定位靈魂交友,而陌陌探探等交友軟體以解決需求、婚戀等為主,首先通過照片進行初次好友篩選。(4)soul在社交產品中更為表現出尊重女性,從頁面的設計到文案的撰寫上都可以體現出來,所以女性用戶佔70%,和其他諸多陌生人社交產品的差異化突出,更具有市場發展前景。
  • 3 個維度,拆解 3 款主流陌生人社交app(soul、探探、積目)
    本文以三款陌生人社交產品——soul、探探、積目為對象,分析了他們在底層核心的業務邏輯、社區差異、商業模式等方面的特點並做了對比分析,希望能幫你更好地了解這些產品。
  • 社交類產品的分析和思考
    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社交。常見的社交類產品包括: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微信、提供知識社交平臺的知乎、全民直播視頻社交的映客,以及從約附近的人,到視頻直播的陌陌,等等。身為設計師的我們,在做社交類產品分析時,習慣性分析它們的產品策略、功能框架、視覺語言,等方面。
  • 快看漫畫產品分析報告:從好看的漫畫到好玩的二次元社交
    本文嘗試以一個產品新人的角度對快看漫畫這款新生代中國領先的漫畫閱讀平臺和興趣社區進行產品分析。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淺析:產品概況宏觀環境分析用戶分析功能分析與優化建議運營推廣分析總結一、產品概況1.1 產品介紹「一分鐘閱讀一個超讚的故事!」
  • 躁動了一整年的社交產品——來聊聊對社交的理解
    於是乎,你轉向各大網絡社區,朋友圈一頓猛如虎的點讚後裝死,微博上懟了懟追星腦殘粉,虎撲步行街浪了一圈和槓精們槓得很開興,知乎裡看了看那些大牛的裝13的文章想睡覺,後來又去即刻的圈子輸出最近生活地感悟,期待有人給點讚。
  • 圖片社交正當時:in & nice 史上最詳細產品分析報告(中)
    因此,大家都在積極地探索新的社交產品和社交方式。近期,圖片社交市場驟然興起,被看好是一個10億美金的市場藍海,不禁讓眾人垂涎期待。本文將為大家帶來以「標籤+貼紙」這一新穎方式切入圖片社交市場的黑馬App:in和nice這兩款產品史上最詳細的產品分析與解讀。
  • 如何從零開始做產品的社交功能?
    Feed是現階段市面上驗證的最高效的一種溝通方式,所以如果做社交,七八成會朝著Feed的方式去進行發展。社交,一直是各大APP必爭之地,現在有幸接觸這一功能的設計,格外珍惜。團隊裡面藏龍臥虎,一直秉承著一顆謙卑的心態去做事,凡事喜歡自己查一遍資料想一遍之後拿著結果再去跟人商量。
  • Soul 創始人:真實表達才能有共鳴
    說道社交軟體你可能會想到什麼?QQ、微信還是陌陌等等。其實現如今,真正的高水準的社交軟體社交市場上已經變的彌足珍貴了,那麼主打靈魂交流的soul APP又是怎樣的呢?對此Soul創始人張璐曾經表示,如果用戶不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就很難和其他人產生共鳴。在如今社交軟體橫生的情況下,其實Soul App是目前表現相對穩健的一員。
  • 知乎產品分析——以建城市的方式做產品
    文章結構:產品功能結構市場分析用戶分析需求調研功能分析總結一、 知乎功能結構1.1 產品架構但並不代表除BTA的產品完全沒有別的機會。用戶的需求永無止境,深刻把握挖掘用戶痛點,總是提供更好的產品給用戶。根據產品定位,做精準的營銷引流,憑藉優質內容吸引用戶,搶佔用戶時長分配,提高用戶留存率,做用戶下沉是以後增長的關鍵。2.2 移動社交市場情況極光大數據顯示,從2018年2月到19年2月,社交網絡的用戶規模一直處於穩定狀態, 整體看用戶紅利期已過。
  • 遊戲化理論與實戰(三):社交&社區中的遊戲化應用
    編輯導語: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一些由於遊戲化設計的功能,遊戲化功能的理論知識可以在工作中對我們有幫助;本文是在作者遊戲化理論與實戰分析的第三篇文章,關於社交與社區產品中遊戲化設計的功能,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的閱讀創新與發展
    本文是微信閱讀的產品分析報告,主要包括這5點:產品功能結構、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功能分析和優化建議。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產品功能結構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
  • 產品分析報告 | 傳統職場社交環境下,脈脈如何獨領風騷
    2.1 產品定位脈脈,中國最大的實名職場社交平臺。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對領英,脈脈的產品更能做到為國內市場量身定做:領英的定位有誤,從國外引進後,並沒有真正考慮到中國人的社交習慣以及核心用戶群變化等問題,領英在中國還是以外企的人群為核心,但中國在過去十幾、二十年的企業發展,會發現國有企業和民企成長速度遠高於外企,因此外企很多人願意到脈脈這樣的平臺去尋找民企的機會,就像微軟很多人跳槽到BAT,但是
  • 一條時間線,透視陌生人社交的死亡魔咒(上篇)
    編輯導讀:陌生人社交,一直是C端熱門的創業賽道。但真正能成功的產品寥寥無幾,大多逃不過「夭折」的命運。陌生人社交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這麼多創業者前僕後繼,又在此「入坑」?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社交產品出海:10億美金的機會與掘金指南
    Youtube、Newsbreak等視頻或新聞平臺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是社交軟體了,但是也有一些社交的功能或者屬性,在未來的發展是有想像力的。3)強工具+弱社交產品Venmo:以錢包、轉帳為主,切入社交。Pinterest:以潮品、照片等切入社交。
  • 產品分析|Bilibili,乾杯!
    本文作者對B站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體驗時間:2020.11 產品名稱:BILIBILI(俗稱B站) 產品類型:視頻社交APP 體驗版本:6.12.0 一、產品分析——基於用戶體驗五要素 1.1 戰略層
  • 聲音社交爆發,成2019年社交市場最大黑馬?
    不過,其他聲勢很大的社交應用,現在還留在AppStore社交榜單上的已寥寥無幾,反而是一類以聲音社交為主題的應用悄然崛起,以吱呀、soul、音遇為代表,其中吱呀在春節前夕一度躋身AppStore社交榜TOP4,超過微博,僅次於微信和QQ。
  • Soul app -心靈樹洞還是嘈雜泥溝
    Soul-基於心靈的智能社交APP。廣告中的功能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靈魂伴侶。 微信微博上發不出的話,默默記錄在案,而恰巧有陌生人在意。最初下載soul是去年的春天,在知乎上看到了soul的廣告,但最終因為太無聊在一周之後卸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