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正月二十不見星,瀝瀝拉拉到清明」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在正月二十這天晚上見不到星星的話,也就是陰天,那麼一直到清明節這段時間內雨水天就會比較多了,經常會瀝瀝拉拉的下雨。
對於以前人們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下面就簡單聊一下,僅供參考:正月二十不見星,瀝瀝拉拉到清明」的理解
有時候,一些地方也會說成「正月二十不見星,滴滴答答到清明」,其實是一樣的意思。對於古人會有這樣的氣象判斷,其實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其實這是因為東南風的暖溼氣流和西北風的弱冷空氣對峙所形成的現象。如果正月二十陰天下雨的話,那麼春雨綿綿的時節就已經來臨了,而反之晴天的話,春雨季節還需要等幾天而已。
正月二十也被稱為「天穿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由於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各地氣候並不一樣,對於「天穿節」的時間也會有變化,例如有的是指正月初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五等,不過大多還是以正月二十這天居多!
天穿節其實就是紀念女媧補天拯救人類的紀念日!話說,在正月二十時,天上破了一個洞,雨水就從洞裡傾瀉人間,也就是春雨綿綿的時候了,而女媧為了人間太平,就用五色土補上了這個洞,也就是「女媧補天」!
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雨水往往會從正月二十前後的陰天那天就開始了漫長的「春雨綿綿」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