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界】美食博主王剛做紅燒娃娃魚遭質疑:吃肉但拒絕觀看宰殺有...

2020-12-02 界面新聞

撰文 | 林子人

編輯 | 朱潔樹

『思想界』欄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欄目,我們會選擇上一周被熱議的1至2個文化/思想話題,為大家展現聚焦於此的種種爭論與觀點衝突。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美食博主王剛「紅燒娃娃魚」引起的爭議和廢除歧視非婚生育政策的話題。

美食博主王剛做紅燒娃娃魚遭質疑:吃肉但拒絕觀看宰殺有道理嗎?

3月4日,美食博主王剛發布了一個「紅燒娃娃魚」的教學視頻。視頻中他如往常一樣從處理食材開始:抓起仍在搖頭擺尾的娃娃魚,用刀將它敲暈,劃破它的肚子,扔到煮沸的鍋裡……然而這一本質上與殺雞宰羊沒有區別的動作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對此感到難以忍受,紛紛表示:王剛對待動物機械化的冷血,完全沒有對動物的敬畏之心。此外,他們也提出:整個產業鏈條沒有問題嗎?娃娃魚這樣的國家保護動物怎麼能允許人工養殖而不是放生?有網友更是氣憤填膺地表示:「王剛,你這是在殺菜!」

3月5日,王剛發布道歉視頻,稱「分享娃娃魚做法存在失誤,希望得到大家諒解」。他還說:「有熱心的朋友指出來,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烹飪或者食用野生娃娃魚,確實是屬於違法行為……我們的娃娃魚是在菜市場買的,就是人工養殖的娃娃魚,它在價格上面不是特別貴,大概在50塊到130塊錢(一斤),娃娃魚在市場上還沒有普遍,所以,我只是想把這個家常的做法……跟大家分享。」

根據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王副秘書長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披露的消息,目前市場上的娃娃魚基本上都是人工養殖,是合法可食用的,但抓捕和食用野生娃娃魚是違法的。王剛在視頻中標註了「視頻中是人工養殖娃娃魚」,也就是說在食材合法性上他無可指摘。

「美食作家王剛」的道歉澄清視頻

王剛是擁有187萬微博粉絲的美食大V,西瓜視頻籤約作者,憑藉硬核燒菜技巧和樸實接地氣的拍攝風格於2017年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走紅。公眾號「下廚房」於2018年6月發布了一篇關於王剛的人物特寫報導,還原了這個當時只有29歲的四川小夥的成名之路。15歲初中畢業後,王剛就進入了餐飲行業,從洗碗拖地擇菜傳菜開始一步步學起,積累經驗。從18歲到25歲,他輾轉了大大小小的餐廳,與各地廚師交流學習。2017年,短視頻的風潮席捲中國,王剛出於好奇註冊了「美食作家王剛」的頭條號,於當年3月8日用哥哥的手機製作了一道家常菜「盤龍茄子」的視頻上傳網絡。這道極為考驗刀工的菜式讓王剛一炮而紅,上傳10小時後,他拿到了20多萬的推薦數,幾百個互動。這一次觸網體驗讓王剛下定決心深耕短視頻領域。

「下廚房」報導指出,王剛走紅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他明顯區分於當時普遍流行的美食博主玩法,即選擇柔美布景、精緻餐具和清新音樂營造出溫馨的視頻氛圍,王剛的視頻習慣從挑選和處理食材開始,用不鏽鋼鐵盆和塑料水瓢,再加上他略帶口音的普通話配音,視頻效果在「樸實至極」的同時對烹飪生手們也有很強的借鑑意義。讓王剛真正大範圍打響知名度的的一道菜是「永州血鴨」,這個從殺鴨子放血開始的教學視頻被網友們戲稱為「硬核」風格的代表作。王剛在談到為何要從殺鴨開始拍攝(教程)時表示,因為永州血鴨這道菜只有用新鮮的血才能做出正宗的風味。

當王剛只在小圈子裡流行時,他與其他美食博主相較獨樹一幟的「樸實」讓他成為網友心中的「一道清流」,但當他突破圈層,在更廣的範圍內為人所知時,他的風格就勢必會面臨更多人的審視和更多元化的解讀。微博網友@納博小烤麩就對王剛的「紅燒娃娃魚」視頻表示難以接受,甚至認為這代表了農業文明的饑荒後遺症,是人們對生命價值缺乏尊重和思考的結果。

公眾號「刺蝟公社」認為,王剛以及有著類似崛起路徑的底層網紅實際上在獲得不同圈層用戶時都會遇到瓶頸,其中一個瓶頸是商業化,另一個瓶頸就是不同圈層對意義的不同闡釋。對於王剛來說,商業化不是他的瓶頸,「同一行為在不同圈層中遇到的應激性反抗」才是。使用人工養殖的娃娃魚作為食材這件事本身並不是違法行為,在不少飯店餐廳裡紅燒娃娃魚也是一道招牌菜,但當王剛式的美食製作視頻突破圈層被更多人看到時,原本正常的美食製作方式就會被放到新的話語體系中進行再批判。

與此同時,娃娃魚的特殊形態也擊中了人們在面對「殺生」問題時的永恆爭論。娃娃魚有手有腿,有類似小孩哭聲的叫聲,這讓很多人在直面處理娃娃魚的過程時覺得「殘忍」。正如微博大V衣錦夜行的燕公子所說:「我覺得王剛的問題不在於對食物的尊重不尊重,也不是娃娃魚是野生還是養殖。而是現場屠宰這種讓人看了心裡不適應的東西,應不應該直接呈現在視頻裡。如果端上來是處理好的魚塊直接下鍋,可能觀眾反應就不會那麼大了。」

「刺蝟公社」指出,同樣在2018年崛起的另外兩位農村網紅「華農兄弟」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就「機智」得多:他們一直沒有把宰殺竹鼠的畫面放到視頻裡,「這個保密,這個太殘忍了,不告訴你們」。通過這種方式,他們維持住了一個搞笑、神秘、詼諧的反差萌人設,雖然他們的視頻只呈現了關於竹鼠生存狀態的部分真相。

「華農兄弟」

然而我們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在面對「殺生」問題時態度曖昧並不能迴避我們佔據食肉動物鏈條頂端的事實。公眾號「日刻」一篇題為《美食作家王剛被黑:吃肉但拒絕觀看宰殺,現代人好虛偽》的文章指出,從人類學角度,自狩獵時代起,人類通過獵殺並分享動物來彰顯戰鬥力、人類支配性和族群認同。隨著現代社會倫理的發展,人類開始注意動物的權利保護問題,但這並不能消除現代人的食肉本能,於是肉食者們轉向探討如何在養殖、屠宰中減輕動物的痛苦。全球各地都有不少屠宰福利的條例,然而,為了滿足人類的食肉慾望,屠宰終歸是無可避免的,對王剛「屠宰過程機械化、缺乏敬畏心」的指責並無道理,畢竟他的本職工作就是站在食材處理第一線的廚師,且他嫻熟的屠宰技術很大程度上比普通人更能減輕動物的痛苦。

文章揭示了那位批評王剛「機械式的冷血」的微博網友自己也曾在知名西餐廳吃過在食材處理上異常殘忍的鵝肝,且說過「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應包括出刃划過魚骨」的話語,文章犀利指出,批判者以為自己足夠善良,能夠感知動物的痛苦,實則是故意把超市裡包裝好的食材和屠宰場區隔開來,選擇性地參與前者,展示一種現代城市文明才有的「優越感」。然而這種希望將屠宰過程隱藏起來的行為,本質上來說和住酒店時不希望看見清潔人員、點外賣時不想和外賣小哥禮貌接觸是同一種心理,即片面地強調現代生活的美好舒適,選擇性地忽視為這種舒適生活提供服務的人與事。

人大代表提議「廢除歧視非婚生育政策」:生育自由能提振人口出生率嗎?

「兩會」期間,一個提案獲得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呼籲,「廢除歧視非婚生育的政策,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權益,包括無條件為其上戶口。」

黃細花認為,目前有較多女性不想或不能結婚,但又希望有孩子。而目前各地對非婚生育行為徵收社會撫養費且限制未婚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實際上是要求生育子女必須以婚姻為前提,變相剝奪了非婚者的生育權。因此她認為,現代化國家要提升生育率,除了降低女性生育成本、出臺公共措施之外,還需要給予女性更充分的生育自主權,打破傳統男權結構,承認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

無獨有偶,今年2月,有媒體報導北京已經允許非婚生子女隨母報戶口,亦引起了輿論熱議。消息顯示,海澱區某派出所戶籍科貼出關於「辦理新生兒戶口須知」的規定:「非婚生子女現只能隨母報戶口,還需提交親子鑑定。」經記者查證,北京自2016年起就開始允許非婚生子女隨母親或父親辦理落戶手續。但目前這一規定還未在全國普及。

「騰訊·大家」作者張豐認為,「允許非婚生子女上戶口「的消息連續兩個月成為熱點消息並得到公眾好評,反映了當下中國人對能夠更自主更自由地行使生育權的呼聲。雖然非婚生育符合世界潮流,但長久以來中國非婚生育者面對戶口審查、繳納社會撫養費等種種限制,這除了是一種經濟懲罰之外,也是一種「道德懲罰」,且往往是針對女性的道德懲罰——自古以來,就只有女性會在「性」的問題上面臨種種嚴苛的審視。對於女性來說,非婚生育是「不正常」「不道德」的,女性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只能依附於男性,取得婚姻的庇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允許非婚生子女無條件上戶口,也就是承認嬰兒是一個真正的平等意義上的人,從根本上來說,這是把生育和婚姻鬆綁。合理的推論是,既然一對情侶在不結婚的狀態下可以生育並為孩子辦理戶口,那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可以為自己生下的孩子辦理戶口,也應該可以為自己收養的孩子辦理戶口。」張豐說。

在接受《新京報·書評周刊》的採訪時,長期關注性別平等議題的律師羅愛萍指出,我國的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但實際上,生育權應該完全歸屬於女方。「《計劃生育法》裡面說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實際上應該提倡一名女性生育兩個孩子,這樣更加符合事情的本質。但是現在規定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很明顯,這種制度安排意味著,就是要使孩子在家庭裡面出生。」

對於廢除歧視非婚生育政策,乃至從國家制度的層面把婚姻和繁衍分開可能會對婚姻制度帶來挑戰的擔憂,上海市社科院學者陳亞亞告訴《新京報》,婚姻制度的確會面臨一定程度上的挑戰,然而婚姻本來就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改變也會有相應變化,這是正常的現象。另外她指出,雖然法律上國家可以做到將婚姻和生育解綁,但文化對人的影響往往比法律更大,「即使把繁衍的相關制度與婚姻剝離,婚姻的主流地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會存在,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也仍然有很多不平等。」

從一個更功利的角度來看,廢除歧視非婚生育政策在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當下也有緩解「人口危機」的作用。然而《三聯生活周刊》評論認為,雖然中國單身人口高達2億,但單身人群中願意生育的只是少數,對於中國的人口出生率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影響,真正決定中國人口出生率的還是婚內生育。

而當下中國人生育意願下降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育兒成本高企不下,也就是說人們的相對收入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生育的意願和能力——所謂相對收入指的是預期收入和未來生活開支的比例,比例越高,育兒能力就越強,生育意願就越高,反之則降。

《三聯生活周刊》評論指出,當前處於生育狀態的主力人群剛好處於相對收入很低的水平。他們是成長於改革開放黃金年代的90後,家庭條件普遍改善,有花錢及時行樂的消費習慣,生活開支處於較高的水平。然而從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90後直接面臨未來的收入增長放緩、就業壓力增大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90後的生育意願下降不可避免。未來00後也將延續同樣的趨勢。

因此該評論認為,給予單身人士生育自由固然是一個進步,但為了阻止生育率下降過快,還需要政府付出更多努力,「既要持續提升民眾的收入,還要降低民眾撫養小孩的成本,某種程度上,後者的重要性可能更甚。」

……………………

| ᐕ)⁾⁾ 更多精彩內容與互動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對於娃娃魚這樣的「食物」,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態度?
    「大家好我是王剛,本期視頻我給大家分享一道家常菜……」如果你是一枚美食愛好者,那麼你對這句話一定不陌生,這個開場白來自美食博主王剛,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一直很受歡迎的他,因為紅燒了一條娃娃魚,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廚師長王剛教大家紅燒娃娃魚的做法,為何部分網友卻不買帳呢?
    美食作家王剛近日發布的視頻中,出現了一道紅燒娃娃魚,但是食材一出現,受到了部分網友的聲討,甚至王剛本人也站住來為此道歉了!網友的說法是「缺乏對生命的敬畏」,這真的是有點鍵盤俠的意味了吧!作為一個廚子,把菜做得好吃就是天職,是本職工作了。
  • 大廚教你做娃娃魚,做法很關鍵,很多人不知道,訣竅其實很簡單
    大家好,這裡是小新美食解說,今天給大家介紹三道娃娃魚的做法第一個紅燒娃娃魚,興許有好多人聽過但是沒吃過,野生娃娃魚大概都這道那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動物,吃了是犯法的所以現在就有了人工養殖的娃娃魚,為什麼叫娃娃魚,因為它的叫聲很想一個嬰兒在啼哭,所以才有了娃娃魚這一名稱,娃娃魚的營養在民間有人說它是水中的人參
  • 號稱「水中活化石」的娃娃魚,吃起來是這個味!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夜晚,在張家界的大街小巷中漫步,會感受到不同風味的美食。那麼,張家界目前最奇妙的美食會是什麼呢?這得首推娃娃魚了!娃娃魚學名叫「大鯢」,張家界是「中國大鯢之鄉」,其娃娃魚的品質及養殖量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張家界大鯢」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家常紅燒鰻魚這樣做,醬香味濃鬱,肉質緊實細嫩,健康營養
    這幾天市場上的海鮮特別多,價格也很便宜,我買了條新鮮鰻魚,鰻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長期吃鰻魚,對於強健體魄、增進活力以及滋補養顏上極有幫助。今天做的是紅燒鰻魚,味道很不錯。尤其是放了點甜麵醬,經過先醃製再做,做出來的魚醬香味濃鬱,肉質緊實細嫩,實在是太好吃了,下面將具體做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 紅燒「養殖」娃娃魚,這道菜一般人可吃不了,不過味道真的不錯
    紅燒娃娃魚這道菜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吃過,確實這是一道高端菜,而且知道它的市場價非常昂貴,娃娃魚也是我們國家的保護動物,但是今天我做的這道菜,娃娃魚是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它是養殖的娃娃魚,首先我們要學會的就是如何處理娃娃魚呢?
  • 娃娃魚你是怎麼做的,跟大廚學做,下一個大廚就是你
    娃娃魚是兩棲動物學名叫大鯢,既有水生水產魚類的鮮美 ,又有陸生野生動物的野香,娃娃魚生長周期長,生長環境水域必須潔淨,無汙染。大鯢從小吃鮮活魚蝦長大,肉質緊實,3斤左右的娃娃魚需要養殖3年左右方可長成,做娃娃魚, 儘量多燒一會兒,保證肉質軟爛,味道鮮美。
  • 記者探秘全國最大娃娃魚養殖基地
    浙江在線09月16日訊先請大家看一個菜單:  娃娃魚(濃湯、奶湯、清湯、紅燒)198元/位;秘制娃娃魚掌298元/位;  滋補娃娃魚肚218元/位;三鮮養胃肚628元/位;  紅燒娃娃魚掌1380元/500克;棗茸蒸鯢肉1380元/500克……  再來看一則報導:  王婷接過一單外賣生意
  • 紅燒黃花魚的做法,在家就能做美食
    我們家就經常做魚,小孩都喜歡吃,魚肉不但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且魚肉含脂肪低 熱量低不容易發胖。昨天家裡小孩想吃魚了,就去超市買了一條黃花魚。黃花魚,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氣,開胃消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黃花魚的家常做法。
  •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是日上午,記者跟隨永嘉縣農業局漁政大隊執法員杜明騫,來到界坑新村「陽光竹林」的父親章德金家,章德金把娃娃魚放在一個大盆子裡,鄰裡們都前來圍著看熱鬧。記者看到娃娃魚頭扁扁的,前後共有四隻腳,整個身體由黑、棕兩色混在一起,在盆子裡不停地爬動。  據章德金介紹,可能是前幾天受颱風影響,山洪把這條魚衝到界坑新村前的水坑裡。
  • 紅燒黃花魚的做法簡單,濃香入味,肉質鮮嫩
    魚是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一道美食,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吃,說到魚,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燉魚湯或者清蒸魚,做出來也是非常好吃的,但是今天呢我要和朋友們分享的這道美食,也是非常的好吃,讓咱們吃起來肉質鮮嫩,非常入味,這道菜就是紅燒黃花魚。
  • 娃娃魚上餐桌不一定違法 涼山州有3人申報人工養殖
    春節期間,有西昌市民以3萬元的價格從四川黔江購回一條娃娃魚,請農家樂加工後,在團年飯上宴請親朋好友。   吃娃娃魚不是違法的嗎?記者從西昌市水產漁政局獲悉,其實吃娃娃魚並不一定都違法,人工養殖的孫二代娃娃魚是可以上餐桌的,前提是經營者必須持有漁政部門批准頒發的相關證件。涼山州現有3人申報娃娃魚養殖銷售。
  • 娃娃魚被端上餐桌 每斤售價超千元直追燕鮑翅
    先請大家看一個菜單:娃娃魚(濃湯、奶湯、清湯、紅燒)198元/位;秘制娃娃魚掌298元/位;滋補娃娃魚肚218元/位;三鮮養胃肚 628元/位;紅燒娃娃魚掌1380元/500克;棗茸蒸鯢肉1380元/500克……再來看一則報導:王婷接過一單外賣生意,是一位家住(杭州)濱江的客人,
  • 李子柒遭越南博主 「高仿」,「抄襲」 的英文怎麼說?
    來源:華南翻譯市場(sctranslation)最近「越南博主抄襲李子柒」的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這事上了微博熱搜後,網友紛紛感嘆:真的太像了,可謂「山寨王中王」……上為越南博主視頻截圖,下為李子柒視頻截圖:相關報導視頻:7月1日,有網友曝光某越南美食博主疑似抄襲李子柒視頻一事,引發網友討論。對此有律師稱該事件的維權難度較大。律師表示,我國的《著作權法》保護表達,但不保護思想。
  • 浙江建德:微信朋友圈有人在曬殺娃娃魚 經查證是人工養殖大鯢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大鯢,又稱娃娃魚,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私人捕殺及食用。然而近日有微友在微信上發布了一組圖片,一男子將娃娃魚按在砧板上宰殺,且宰殺地點就在大洋鎮內。市森林公安局民警獲知線索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經查,該男子所宰殺的娃娃魚為人工養殖的大鯢,可以食用。
  • 龍利魚千萬別紅燒或燒烤了,試試這種做法,既能喝湯也可以吃肉
    龍利魚的做法很多,可烤,可煎,可紅燒,今天我們來做個清蒸的。龍利魚千萬別紅燒或燒烤了,試試這種做法,既能喝湯也可以吃肉因此,經常在電腦旁的夥伴可以把它當做保健品食用,有很好的效果。4,巴沙魚價格低廉,產量高,肉質,營養都輸於龍利魚,就會有不良商販用巴沙魚冒充龍利魚來銷售。
  • 湖南株洲市賀師傅地下室裡"嬌生慣養"娃娃魚
    而在荷塘區明照村,今年45歲的賀樂,卻從娃娃魚身上發現了商機。從2009年開始飼養娃娃魚,賣價一度高達1000多元/斤,僅去年銷售收入就有50多萬元。目前市場上正規銷售的,都是人工繁殖的「子二代」娃娃魚——通俗點說,就是以野生娃娃魚為親本,雜交出來的孫子輩,野生娃娃魚及子一代,都不能宰殺食用。&nbsp&nbsp&nbsp&nbsp賀樂的娃娃魚養殖基地,安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裡。一百多平米三室一廳的格局,被改造成七八十個小水池,根據娃娃魚身形的大小,分別養在不同的水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