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者」火星登陸器,花費10億美金,登陸還需生死7分鐘,值嗎

2020-12-04 磊哥與電腦網路

洞察者」火星登陸器,花費10億美金,登陸還需生死7分鐘,值嗎

人類誕生以來,一直對外太空充滿著想像和憧憬,在古代,曾有位能工巧匠,用很多火藥做成的火箭,載人衝上天去,可想而知,在古代科技不是很達的情況下,這樣做的後果,在今天看來無異於自殺,故事的真假無從知曉,如果是真的,結果一定不好,但這位能工巧匠我們一定要尊重,他為人類的夢想,大膽的去嘗試;

當今,科學技術日益發展,人類已經衝出地球,在地球近地軌道做過科研,也到達過月球採集月球隕石,不只這些,人類還多次發射深空探測器,像旅行者號,最近探日的帕克,還有很多火星探測器,值得的一提的是由美國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從2012年著陸至今,一直在火星上工作著,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為人類了解火星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為人類進一步發展太空科技給了很大鼓勵。

火星作為類地行星,而且距離不算太遠,所以人類一直熱衷於火星的研究,人類一共發射了幾十顆火星衛星和探測器,但是成功登陸的卻僅有三分之一,可見登陸火星是非常危險且考驗技術的,而且登陸器的研製會花費巨大的資金,舉全國之力,耗費很長時間,才可以成功;

今年的火星登陸器,也是耗費10億美元,於2018年5份開始發射,據科學計算,將於明天凌晨登陸火星,在登陸火星時,科研團隊稱登陸火星的七分鐘為恐怖7分鐘,生死難測,有些網友為洞察者號祈禱,也有很多網友質疑,傾一國之力,來研發探測器,危險重重,到底值不值,下面由小編來回答這個問題:且不說洞察者號能否成功著陸,從研發到發射,雖耗費巨資,耗費時日,但絕對值,意義重大。

一,通過項目研究,攻堅克難,技術成果可以共享,服務人類

對於探測器的研發,我們一直強調的是資金和時間,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在研發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根據實際場景進行模擬,研究與之匹配的技術,而每一項技術都可以說是全新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完善,這才是立項的核心,比如登陸器在著陸時,與火星大氣產生摩擦,必須研究可以耐高溫的材料作為防護罩,才能保證著探測器的安全,所以科研人員需要試驗各種各樣的材料,摩擦產生高溫不至於燒毀,而科研人員找到耐超高溫材料,不僅僅用於些次項目,可以運用於其它方面,比方說救火隊員的防火服,坦克的隔熱層等,這僅是一個例子,其實還有好多好多,要不然,也不會研究很多年了,通過項目研究,攻堅克難,技術成果共享,造福人類。

二,火星著陸器成功著陸,通過火星上長期研究能夠了解火星的演化過程,最終了解我們自已的地球

這次洞察者號著陸器,攜帶了地震波測量儀,測量儀可以輕鬆的檢測到火星的地震波,根據數據積累,我們就可以了解火星地震的頻率,時常發生地,用中醫的話說是給火星把脈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了解火星內部的構成狀態,同時洞察者號還攜帶了HP3設備,可以測量火星內部的熱量,通過熱量形成的剩餘及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簡單點說,可以為火星測量體溫,對比地球的數據,我們就可以得出,地球,火星形成的年代,以及火星地質上活躍程度等等,了解火星,更能加速了解我們自已

三,提高國家綜合國力以及形象

美國是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多的國家,其國家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各方面都在全球排在第一位,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我們不能把美國的所有成績都歸功能外太空的探索上,但是至少證明科學技術是國家整體實力的保障,如果沒有技術,那國家有再富有,也只是紙空中樓閣,一碰即塌,而中國也在奮力的追趕著美國的步伐,中國有2020年的探月計劃,也有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火星計劃,在外太空的漫長歲月裡,不能少了中國人的身影。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任務新進展,登陸火星將採用反射火箭方式
    宇宙飛船的登陸過程宇宙飛船登陸火星,需先以反射火箭將速度降至與火星的相對速度約4km/s,好讓火星的重力場抓住。這一過程需要約20多分鐘,然後就開始向火星的大氣方向墜落。尾部則是一個呈錐形的保護殼,熱殼和保護殼形成的空間裡面是所有需要登陸火星的科學儀器。宇宙飛船在進入火星大氣後,因高速摩擦產生高溫,將在熊熊烈火中耗時7、8分鐘,才能穿越火星大氣的黑障區(即飛船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絡的區域)。目前,所有登陸火星的方式方法,均需經過此階段。之後,就要分成三種登陸火星的方式。
  • 火星!造價22億「毅力號」成功登陸紅色星球,人類致敬外太空生命...
    自2020年7月30日發射升空以來,毅力號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6個多月,雖然它的發射時間比我們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稍微了幾天,但是最先完成了登陸火星的任務,這是迄今為止最複雜的火星車,也是NASA送上火星的第5輛火星車。
  • NASA不間斷火星探索23年
    NASA20年7*24不間斷的火星探索Credit: space.com火星探路者計劃時間回到1997年7月4日,這天是美國獨立日,正是火星探路者計劃的最關鍵時刻,登陸器順利著陸在火星阿瑞斯谷,雖然早在1976年美國已完成火星軟著陸,但探路者計劃是第一個成功運用
  • 全球首創視覺登陸,中國火星探測尋地避障技術—無視「火星詛咒」
    而這三點就形成了致命的「火星詛咒」:在極速降落的最後幾秒需要實時精確控制時,火星到地球卻有十幾分鐘的信號延遲。這急速下落的「恐怖7分鐘」是幾乎所有火星探測任務失敗的關鍵所在。而遙遠的火星由於運載火箭運力限制,無法攜帶更多的減速燃料。而這登陸火星的最後「恐怖七分鐘」裡,要把登陸器的速度從4.8km/s降為0,在缺乏減速燃料和降落傘作用不大的情況下,這個「急剎車」技術就成了登陸火星的關鍵一環。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人類往返火星可行嗎?如何在宇宙中跨越這一億公裡的距離?
    往返火星雖然困難,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如傾全球之力,是可以送太空人到火星執行任務,並返回地球的,只不過這項工作花費的成本會非常高,人類文明還不願意承擔。而當下疫情,美國已經花出去約7萬億美金,未來可能要花到10萬億美金。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強行去做一件耗資巨大的事,顯然是不理智的。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人類是不是不用去月球了,直接登陸火星?
    但要登陸火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首先火星和地球是在太陽不同距離上公轉的兩顆行星,在公轉的不同時間裡,兩者之間的距離會從5500萬千米到4億千米不等,因此等探測器用這種繞軌的方式繞到能夠著火星時,火星應該剛好出現在那裡,當然也可以中途稍稍修正下
  • 探測器與登陸器對接完畢 俄歐火星探測任務取得重大進展
    【歐洲時報12月10日顧硯編譯】近日,歐洲和俄羅斯合作的火星探測飛行任務ExoMars取得了重大進展,生命探測器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漫遊者號(Rosalind Franklin)已經與哥薩克號火星登陸器(Kazachok)完成對接。
  • 電影裡的2020年:沒有疫情肆虐,人類已經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中國「天問一號」打卡1.37億公裡,向火星進發
    萬眾矚目之下,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截至9月11日9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登陸火星須克服「黑色7分鐘」
    焦維新表示,因為火星距離地球太遠,飛行器屆時將無法人為操控,只能按照已設定的程序進行操作,而飛行器著陸時更要經歷「黑色7分鐘」,過往不少飛行器都在這7分鐘裡被損毀;此外巡視火星時,飛行器還要提防火星上的沙塵暴;而提到「移民火星」的說法,焦維新表示:「未來可以去火星旅遊,但沒必要去定居,因為要讓火星適宜人類生存,至少需要改造800年~1000年,而地球上還有1/3的土地是沙漠,改造沙漠顯然要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
  • 登陸火星須克服「黑色7分鐘」
    焦維新表示,因為火星距離地球太遠,飛行器屆時將無法人為操控,只能按照已設定的程序進行操作,而飛行器著陸時更要經歷「黑色7分鐘」,過往不少飛行器都在這7分鐘裡被損毀;此外巡視火星時,飛行器還要提防火星上的沙塵暴;而提到「移民火星」的說法,焦維新表示:「未來可以去火星旅遊,但沒必要去定居,因為要讓火星適宜人類生存,至少需要改造800年~1000年,而地球上還有1/3的土地是沙漠,改造沙漠顯然要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
  • 「洞察者」號發現火星一年內地震450次,專家:可能存在生命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4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稱,「洞察者」號火星探測器證實,火星和地球一樣存在地震現象,並在一年內發現了450次顫動。對此,專家在2月24日表示,這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洞察者」號火星探測器於2018年11月在火星著陸,耗資6.33億英鎊(約合57億元人民幣),預計還將再服役一年。「洞察者」號攜帶了一系列的儀器來詳細探測火星,包括火星上的地震活動、大氣、風和溫度波動等。在探測過程中,一組英國製造的矽傳感器探測到了火星上的地震振動。
  • 好奇號著陸「恐怖7分鐘」 難度係數高於10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於6日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在「好奇」號登陸火星的過程中,最驚險的歷程當屬進入火星大氣層、下降然後著陸。在短短7分鐘內,「好奇」號時速由約2萬公裡下降至零,由於難度高、風險大,美國航天局稱之為「恐怖7分鐘」。
  • 天問1號火星之旅不簡單!7個月才能到達,信號延遲高達10分鐘
    7月23日,承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重任的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已經搭乘長徵5號遙4火箭順利升空了,這也標誌著我國準備多年的火星探測工程已經正式進入到奔向火星的第二階段。不過雖然目前的這個頭開的比較好,但是接下來探測器飛向火星和登陸火星還是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期間要克服的困難還不少。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細思極恐 火星上發現未知生物?天空是藍色?NASA隱瞞了什麼?
    2018年5月5日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一顆火星探測器「洞察者號」(InSight),預計於半年後登陸火星。「洞察者號」經過大約半年時間4.58億公裡的太空旅程於11月26日成功登陸火星。
  • 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表面經歷「恐怖7分鐘」
    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表面經歷「恐怖7分鐘」  Connor Feng • 2018-11-27 19:00:04 來源:前瞻網
  • 好奇號登陸火星 面臨「恐怖7分鐘」考驗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好奇」號火星車定於美國東部時間6日登陸火星表面。航天局4日說,「天氣預報」表明,火星車登陸點附近的天氣狀況良好,適宜登陸。  「火星的表現不錯,我們6日將得到好天氣的幫助,」火星車項目科學家阿斯溫 ·瓦薩瓦達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