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這是專欄【將自己孩子變成學霸】的第一節:最好的記憶方法——場景記憶法。
場景記憶法,就像印刷機複印紙張一樣,可以將知識直接印在孩子的腦海裡,經久不忘。
在廣大家長當中,始終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疑惑,那就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給孩子講課的老師一樣,教材一樣,上課學習的時間一樣,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的既快又好,而自家的孩子,記得慢不說,還忘得快?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天才是存在的,但是天才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在人群中所佔比上,都是比較少的。
通常天才在人群中的佔比低於1%(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相應的智商比較低(低於70人)的佔比約為3%。絕大多數的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
人群中的人們的智商水平大體呈正態分布。
回到正題——場景記憶法。
什麼是場景記憶法。
場景記憶法:是指通過現有場景或自我構造場景,來達到記憶學習內容的一種學習方法。
不知大家是否都有這樣的經驗,看完一本書,你可能什麼也沒有記住,但如果你看過一部電影,總有那麼幾個鏡頭會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即使過了很長時間,都難以忘懷。
比如小時候,看過的一部恐怖片的一個場景,你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
為什麼要學習場景記憶法?
場景、畫面、圖像比文字更加形象、具體直觀,更容易記憶。同時也不易忘記,一句話總結,就是好記難忘。
學習場景記憶法的原因有兩個。
【1】我們早已習慣接收視覺化信場景化信息。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記錄事情多是採用在山洞裡畫煙花的方式。長時間的使用,已經使得我們的大腦習慣視覺化的信息接收。
【2】人類信息的交互方式要求掌握視覺化、場景化的學習方法。我們隨著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以爆發式的方式增長,而當中信息的展示形式有超過90%是以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的。為了適應這一趨勢,我們需要掌握視覺化、場景化的學習方法。
場景記憶法的適用範圍。
場景記憶法通常適用於記憶寫景的內容,低年級學生學得課文,詩詞,通常都是寫景的。
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的課文內容多是寫景+抒情。
從對象的匹配度上來講,場景記憶法更適用於低年級學生,但是並不妨礙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和使用。
場景記憶法實操舉例。
前面我們給場景記憶法下了一個定義:場景記憶法是指通過現有場景或自我構造場景,來達到記憶學習內容的一種學習方法。
這裡就有兩點,一是現有場景,一是自我構造場景。下面針對這兩種,我們分別舉例說明。
1、利用現有場景。
【例子1】:
我家孩子最近在家上網課,第一課《春夏秋冬》要求背誦。當時孩子記憶時,我是和孩子這樣一起進行的。
a.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
有4幅圖,這4幅圖分別是《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同時還包含個4短句,分別是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
《春風》這幅畫對應春風吹。在畫裡我們能夠看到綠色的山、草地、柳條和鮮豔的花朵(代表現在的季節是春天)。而風吹則是通過過柳條的隨風飄動展示的。
《夏雨》這幅畫對應夏雨落。在畫裡我們可以看到陰暗的天,天空落下的雨滴、綠色的荷葉、以及開放或是含苞待放的荷花(代表著夏天)。而雨落則是通過密集的雨點落下來的氣勢展現的。
《秋霜》這幅畫對應秋霜降。秋高氣霜下,漫山遍野一片金黃。幾片樹葉由於凝結了秋霜的原因低垂著頭。
《冬雪》這幅畫對應冬雪飄。夜,厚厚的積雪、雪人告訴人們現在是冬季。漫步天空中的小白色點展示的是緩緩飄落的雪。
每一句話有與之相應的場景,記住場景,就記住了每一句話。
b.課文的另一部分是另一幅比較大的圖畫。
在圖畫中我們可以對應找出青草、紅花、遊魚、飛鳥。
然後池草青和青草對應,山花紅和紅花對應,魚出水對應遊魚,鳥入林與飛鳥對應。
【例子2】:
《我家住在大海邊》這篇課文的記憶背誦也可以用到場景記憶法。
該篇的學習要求是背誦。
那麼怎麼用場景記憶法去記憶呢?j記得孩子學到這首詩歌的時候,我是這樣給孩子講的。
首先課文提到的是天,天是遙遠的,廣袤的,這時我做了一個用手擁抱的動作,擁抱廣闊的天,擁抱藍色的天。講完天,之後就從上到下來到地面,眼前的地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大海的顏色也是藍色的。之後與我們自己發生關係,我家住在大海邊,同時視角縮小到一片海的海邊。海邊有個月亮灣,畫面進一步縮小到海灣。灣裡有條打魚船,這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畫面,就離我們更近了,我們能看到灣裡有一條小小的打魚船了。船上有位老爺爺,畫面再一次拉近,我們看到船上有位老爺爺,他在幹什麼呢,他在給自己的孫子講故事呢。最後他的故事講不完,又和開頭廣袤無垠的天呼應。孩子在學習這首詩歌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不斷去理解對應的場景,根據由上而下、由遠及近的次序,不斷變化場景,孩子很快就會記住這首詩歌。
對於這鐘場景記憶法,孩子是很喜歡的。多多練習,還i很快就會掌握。
2、自我構造場景。
新版部編的教材一年級語文下的第二課是《姓氏歌》,我們以這一課的前半部分為例。
姓氏歌課文部分
我家孩子在背誦前4句的時候,比較熟練,但是後邊的古 月 胡, 口 天 吳,雙 人 徐,言 午 許,的時候,記憶有些困難。
於是我就找來一隻筆,把李、張、胡、吳、徐、許,按先後順序排練。然後讓他從班級裡找對應姓氏的孩子,按照剛才的順序在腦海裡排隊,創造一個,一問一答的場景。
果然在孩子先前卡頓的地方孩子不卡頓了。
其實孩子班裡沒有姓許的同學,但是有姓許的老師,我把姓許的老師也排了進去,美名曰,老師個子最高,所以站在最後。
另外,為了孩子記憶,我還用胡、吳、徐、許編了一個小故事。湖(音同胡)裡爬上兩隻烏(音同吳)龜,看到你後,一隻變成了徐某某(孩子同桌),一隻變成了許老師。
孩子聽了哈哈大笑,很快就記住了。在這裡要聲明一下對孩子的同桌和老師沒有惡意,只是單純地為孩子好記憶。
把場景記憶法交給孩子,同孩子一起聯繫,相信孩子會很快掌握這種有意思的方法。同時對於記憶的內容也會記得既快,又準確,還不容易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