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宮殿是個很早之前就有的記憶法,古希臘詩人西蒙尼戴斯在一場意外房屋垮塌事件中,通過回憶事故前瞬間房屋裡各個人的位置,幫助遇難者的親人找到了遇難者的遺體,也許這是形象記憶的開端吧。其大致意思應該是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自己熟悉的空間,裡面布局越詳細越好,然後把自己想儲存的記憶以某種形式(比如圖像之類的)存放在裡面。這樣每次想要提取什麼記憶的時候,重走那條路,到相應的位置,便會激起相應的回憶。
很多人簡單的把「聯想記憶」跟「記憶宮殿」混淆了,其實二者之間是先有聯想記憶,後有記憶宮殿,聯想記憶只是建築記憶宮殿的材料罷了。記憶宮殿是基於傳統的關鍵詞聯想方法的改進,將關鍵詞整理好放入熟悉的記憶空間存儲。記憶宮殿是有很多象徵性物品存放的空間。首先通過反覆強化熟悉你的宮殿,也就是一個你熟悉的場景。之後在記憶時把需要記憶的材料和宮殿中的場景物件出現順序對應,這樣在重現時因為把大多數未知信息轉化為已知信息,難度就會大大降低,熟練掌握後可以一次記憶大量不相關元素。
初級的記憶宮殿訓練,主要用來記憶購物單類的東西,進入房間會有一個情景順序,比如進門後看到鞋架上纏著的植物—澆花,然後開燈打不開—充電卡等等,初期之所以要求大家用熟悉的場景、按照順序排列,就是為了讓你記住一件事情,而不是一個系統的知識。初期用熟悉的場景會更快記憶,但場景很快會用完,所以,你需要大量的熟悉場景,避免事件重疊,這個比較適合短期快速記憶大量內容。
第一個階段:訓練初期用你熟悉的場景會更容易記住這一件事情。這種情況下構造出來的其實不是記憶宮殿,而只是基於地點樁的一件事情的記憶。開始學習記憶法的時候,這個是必經過程,先一個事情一個事情分別記住,完成素材收集階段,這個過程會有數量繁雜的單一事件的房間。
初期尋找地點樁的建議:
1、在家裡、去學校的路上、校園、公園、超市等地方,按照順序尋找地點樁。
2、每10個地點為一個空間,你想建立多少個空間,就任由發揮。
3、地點樁,一定要記錄下來,甚至可以用手機拍下來,方便管理。
第二個階段:將第一階段的空間進行歸納,提煉出自己的多級地點體系。
第三個階段:地點可以極簡化,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改造或創造地點。
第四個階段:類似你自己建立一個圖書館,分區來分類存儲自己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