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已是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而放眼全球,世界上的主要海洋國家紛紛加大對海洋的開發治理力度,全球海洋秩序進入加速演變期與深度調整期,全球海洋治理不斷深化。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獲得更多制度性權利,是我國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使命。 所謂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簡而言之,就是中國為了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斷取得優勢地位、發揮更大作用而採取一系列行動的動態過程。具體來說,是指以國家(政府)為核心的多元主體在全球海洋治理的體系構建和行動落實中,積極謀求更加有利的地位並承擔與地位相匹配的治理責任,通過與國際社會構建最廣泛的藍色夥伴關係,增強我國在國際海洋規則制定與議程設置、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秩序維護、海洋公共物品供給等具體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進而推動各類海洋問題的解決和全球海洋治理體系的完善,構建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筆者認為,為了提升參與水平、實現治理目標,中國可在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過程中著重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支撐動力
日益強大的國家海洋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是支撐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根本動力。在當前的全球海洋治理體系中,權力仍然是決定國家地位的基礎和產生國家行為的本源。無論是傳統海洋強國,還是新興海洋國家,都在嘗試通過各種方式獲得權力,而國家權力的大小總是與國家實力的強弱呈顯著的正相關性。因此,在現有發展水平上繼續提升我國的海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並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性條件。 進一步而言,國家海洋實力由海洋硬實力與海洋軟實力共同構成。硬實力是指通過軍事打擊、經濟制裁等強制性方式逼迫他國接受、服從或執行該國意願的一種能力。軟實力則是指通過非強制的柔性方式運用各種資源,爭取他國的理解、支持與合作,最終實現本國目標的一種能力和影響力。我國應從「硬」與「軟」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繼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軍事等海洋硬實力,增強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積極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藍色夥伴關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理念和倡議,弘揚中國優秀的海洋文化和成功的海洋治理經驗,以不斷提升我國的海洋軟實力。只有「軟硬兼施」,持續增強我國的海洋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才能為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不竭動力。
重點領域
全球海洋治理所要解決的問題錯綜複雜,既包括環境保護、資源勘探、漁業合作等領域,也包括主權爭端、恐怖主義、氣候調控等領域。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目前應在以下4個領域重點作為。 一是在國際關係領域構建藍色夥伴關係。開放包容、具體務實、互利共贏的藍色夥伴關係是新型國家間關係在海洋領域的延伸,也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路徑。藍色夥伴關係超越了傳統的以具體事務為著眼點的合作計劃,而是在國家層面上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交互式的綜合合作機制與國家關係定位,旨在最大程度聚合利益共同點,減少政策分歧與利益衝突,增進全球海洋治理的平等互信。基於此,中國應將構建最廣泛的藍色夥伴關係作為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動全球海洋治理向著公正、合理、均衡的方向發展。
二是在公共物品領域增強供給能力。目前,作為當前全球海洋治理中最重要的主體,有的國家提供海洋公共物品的意願和能力持續下降。中國應在器物、制度、環境和精神等各層面增強供給能力,加大供給各類海洋公共物品,從而保障全球海洋公共物品供需的基本平衡,維護國際海洋秩序的總體穩定。 三是在海洋環境治理領域深化大國合作。海洋環境問題波及範圍廣、蔓延速度快、影響程度深,已成為制約人類和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同時,這一類問題的治理成本高昂,對資金、技術、人力、裝備的要求較高,經濟落後國家難以承受,由此凸顯出大國合作在海洋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國應加強海洋環境治理的國際合作,在政策溝通、目標設定、科技研發、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油汙處置、垃圾清理、生物保護等方面深化與各海洋大國的協調與合作,並以大國之間的務實合作為突破口帶動小島嶼國家、發展中國家乃至內陸國家的共同參與。
四是在海洋經濟領域推動「一帶一路」海上合作。全球治理的核心是經濟治理,全球海洋治理的重點也在於海洋經濟領域。當前,世界各國普遍面臨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某些國家貿易保護和保守主義抬頭,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為核心,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得到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下一步,中國應以「一帶一路」海上合作為重點,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全球藍色經濟夥伴論壇等框架下開展務實高效的海洋經濟合作,推動全球海洋經濟發展,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基本原則
全球海洋治理在本質上是一種國際政治行為,充滿著國家間的談判、妥協、合作、衝突、對抗等多種博弈。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妥善處理和協調各國之間的博弈,從而實現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應以堅守底線、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作為基本原則。 堅守底線。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必須堅守的底線。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目標固然是實現各方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但實現這一目標是有前提條件的,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不能受損,中國正當的海洋權益和發展利益必須得到維護。堅守底線原則要求我們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不妥協、不退步,有效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等核心利益。
循序漸進。全球海洋治理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各方的利益和矛盾交織,遠比國家內部的海洋治理更為複雜,應在尊重事物發展規律和現實條件的基礎上,尋求各方利益和共識的匯合點,以切實可行、注重實效為重點,一件接著一件幹。同時,對於目前全球海洋治理體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之處,中國也應堅持漸進改革、不斷完善,而不是推倒重來、另起爐灶。 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