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9月7日,「雪龍」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完成86天保修工作,以全新姿態從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碼頭出發,開始試航。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9月8日從江南造船廠獲悉,「雪龍」號經歷4天科考試航後,將返回上海的中國極地中心碼頭,為後續的考察任務做準備。
「雪龍」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完成86天保修工作 阮瑞旻 攝
「雪龍」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完成86天保修工作 徐晶晶 攝
「雪龍」號是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於1993年完成建造,距今已有27年船齡。該船滿載排水量2萬餘噸,最大航速17.9節,並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雪。
截至目前,該船已先後23次赴南極、9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足跡遍布五大洋,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
「雪龍」號船齡較長,自6月12日駛入位於崇明區的江南造船廠啟動維保工程以來,專項二部部長顧佳琦數次召集項目三總師、708所、關鍵設備服務商及相關生產部門召開協調推進會,布置保修總體工作,組建施工經驗豐富且多次參與過「雪龍」系列船保修的團隊負責施工。
該船已先後23次赴南極、9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該船已先後23次赴南極、9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在近3個月施工中,維保團隊精細策劃、嚴控計劃、快速響應,克服了高溫天數多、勞動力不足、常規保修與計劃外突發項目保修等困難,同時在船東的全力配合下,最終圓滿完成了甲板、輪機、實驗室、塗裝、生活模塊、塢內工程等六個方面54項維保工程。
在進行艉軸密封常規保修工作時,團隊意外發現槳轂漏油,經檢查是該設備原自帶密封件出現漏油,經與國外密封件廠家聯繫得知採購周期至少需要3個月,這將嚴重影響該船交付。
為了實現按期交船承諾,江南造船在沒有詳細圖紙、參數的情況看下,組織骨幹進行化驗、分析、測繪,尋找國內供應商,最終將直徑超過1.2米的密封圈研製成功,產品性能全面滿足技術要求,經過與船東溝通,確定該密封件由進口轉為國產,不僅節約了成本,也為「雪龍」號後續的維修和執行任務提供了備件保障。
與此同時,塗裝一部積極探索,在外板抗冰漆表面破損區域採用超高壓水進行表面處理,恢復原始鋼板粗糙度,並對破損區域周邊打磨出坡度,在溫溼度可控的情況下進行噴塗,對設備自身不產生腐蝕,對施工環境無二次汙染,該工作一次性通過船方、船東監理、品保部及油漆服務商驗收,為後續新造船舶及保修船舶提供了寶貴的借鑑經驗,標誌著公司在造船行業綠色塗裝的探索上又邁進一步。
責任編輯:鄭浩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