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可以預測了?調查發現:符合這些特徵的人,更易患痴呆症

2021-01-13 上海熱線

  「老了最擔心什麼?」

  當你向中老年人提出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也許不是「不能長命百歲」,不是「沒有子孫滿堂」,很可能是「無法自己照顧自己」。

  只要能自理就好,這是多少老人的晚年心願,可當老年痴呆越來越高發,許多人的心願只能落空了。

  一、老年痴呆偏愛中國老人,為什麼?

  近期,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公共衛生》發布了中國專刊,聚焦國內的老齡化趨勢所導致的健康問題。其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賈建平帶領的團隊,對國內60歲以上老年人的 輕度認知障礙以及危險因素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

  這項研究在2015年3月~2018年12月期間展開,涉及12個省市96個地點,選取了46011名60歲以上的老人。經過詳細的統計,國內的阿爾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症、其他失智症、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很高。

  具體來看,國內60歲以上的群體中,阿爾茨海默症患病率3.9%,血管性痴呆症患病率1.6%,其他失智症為0.5%,這意味著國內60歲以上的群體中,三種病的患者分別達到983萬、392萬和132萬。

  從地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區的患病率最高,為7.5%。北部地區是6.3%,南部地區是4.7%。此外,60歲以上的群體中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是15.5%,人數約為3877萬人。

  從性別上看,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從發病因素看,年齡、遺傳家族史是不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疾病因素是可改變的風險因素。此外,農村、受教育程度低、喪偶、離異、獨居等因素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

  另一方面,多數患者沒有得到診斷和治療,缺乏專業護理。在2766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中,1974人沒有看病,只有14.4%的患者服用了膽鹼酯酶抑制劑、促進大腦健康的藥物。65.1%的家屬有「老人健忘很正常」的觀念,19.7%因經濟困難未就診,覺得丟人而不想看病的佔到了15.2%。

  在護理方面,83.9%的患者由配偶照顧,10.7%的患者由子女照顧,5.4%的患者由保姆或護工照顧。 高達75.31%的護理者不知道什麼是失智症,也不清楚清楚治療方式是什麼。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39健康網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會做腦掃描的自行車頭盔;腰粗,更易患痴呆症
    貝勒醫學院和德國Tübingen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加快發現這些最佳刺激的速度。他們建立了深層的人工神經網絡,可以準確地預測一個生物性大腦對任意視覺刺激產生的神經反應。這些網絡可以被視為生物神經元群體的「虛擬化身」,可以用來剖析視覺以及其他感覺的神經機制。研究人員通過合成使特定神經元反應非常強烈的新圖像證明了這一點。
  • 老年痴呆自查:三個症狀齊出現,趕緊帶老人去醫院!
    老年痴呆的症狀到底包含哪些方面?有哪些表現呢? 健 忘 FORGETFUL 可以說,這是諸多老年痴呆症的症狀表現中最為突出的一點。 大多數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被發現老年痴呆症的那一刻,主要的症狀表現就是記憶力衰退。
  •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嚴重冷漠是痴呆症的早期跡象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表明,老年人的嚴重冷漠是痴呆症的早期跡象。「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有可能這些是人們可能面臨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跡象,並可以從早期幹預和減少其他風險因素的努力中受益。」該研究對2000多名70多歲的受試者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在研究開始時,所有受試者都沒有痴呆症的臨床診斷,經過初步評估後,他們被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冷漠組。在研究的隨訪期結束時,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嚴重冷漠組的受試者比輕度冷漠組的受試者患痴呆症的機率高80%。
  • 老年痴呆,從哪些方面可以及時發現?醫生:腳部的變化儘量別忽視
    老年痴呆,從哪些方面可以及時發現?醫生:腳部的變化儘量別忽視導語:很多的老年人,由於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就會出現老年痴呆的情況,這種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記憶力衰退、認不清楚自己身邊的子女,嚴重的話可能就會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如果說讓老人自己出門,很可能會出現走丟的情況,那麼老年痴呆這種症狀如何從身體上及時的發現呢?
  • 老年痴呆的人越來越多?專家:掌握這5個小技巧,大腦靈活永不老
    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而老年痴呆症就是其中的一種。患上這個疾病的老人,他的記憶力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好,會漸漸的忘記自己的親人是誰,叫什麼名字,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很大的一種疾病,並且患上這個疾病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嚴重的事情,無論是心理壓力還是經濟壓力都很大。
  • 幹細胞治療——老年痴呆的剋星!
    全球大約有5000萬人患有痴呆症,護理費用大約為8180億美元。年齡是痴呆症的主要風險因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增加,預計至2050年,全球痴呆症患者的總人數將達到1.32億。
  • 最新研究發現,PM2.5與老年痴呆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在排除了社會經濟等潛在混雜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PM2.5 濃度每增加 5μg/ m3,則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病和相關痴呆風險會增加 13%。同時,他們還發現,美國環境保護署制定的安全標準(PM2.5 濃度 12μg/ m3)並不安全,相比於 PM2.5 濃度更低的地區,他們的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風險依舊較高。
  • 這款有趣的遊戲可以幫助科學家對抗痴呆症~
    科研人員正通過這款遊戲來進行醫學研究,幫助醫生識別痴呆症的早期症狀。這款遊戲會追蹤玩家在迷宮中的路徑,總結出不同人群的表現—大腦的空間感衰退是痴呆症的早期信號之一。科研人員利用遊戲收集的數據,建立診斷標準,可以讓醫生更早地檢測出患者的症狀。
  • 6個實用方法有效緩解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人到老年之後很容易出現的一種疾病,患上老年痴呆不僅對於自己的健康有危害,對於家庭也有很大的傷害。所以預防老年痴呆是很有必要的,怎麼做呢?小編給大家講講怎樣預防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現有哪些以及老年痴呆症能治好嗎。
  • 以下幾種體質的人更易患糖尿病
    據濟南糖尿病醫院專家介紹,有以下體質的人群,更易患上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在我國已經成為常見病、多發病,而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能引起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除了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以外,還與患者的體質有關。
  • 最新研究,這12個因素會導致老年痴呆高發!專家指出:這樣預防!
    在病房總能遇到不少老人,老年人除了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另一個問題,必須面對,那就是老年痴呆。準確的說不應該叫老年痴呆,而應該叫阿爾茨海默病,發生於老年人,或者快到老年的一部分人身上,主要是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點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主要表現為失憶、失語、失語、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能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
  • 瑞典的研究發現:血液檢測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四年預測老年痴呆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進行血液檢測以檢測兩個分子,這些分子可以指示一個人晚年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可能性。 血漿中高水平的存在這兩種分子-P-tau181(一種tau蛋白)和神經絲輕多肽(NfL),在60多歲和70多歲的人群中,是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MCI)到嚴重記憶力和思維問題(阿爾茨海默氏症典型特徵)進展的最準確預測指標。
  • 新發現|邊緣為主年齡相關TDP-43腦病(LATE)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遲遲無法找到失智症治療法。病理機制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漸進性發展的中樞神經系統致死性退行性疾病,也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神經元外大量澱粉樣蛋白聚集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經元內異常過度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是老年痴呆的兩大病理特徵。Tau蛋白是神經細胞中主要的微管相關蛋白。
  • 是什麼腦細胞殺死了老年痴呆?
    目前,每年的痴呆症費用估計為1萬億美元,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翻一番。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在 1906年由一位德國醫生首次發現並且報導。
  • 5類人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想度過幸福晚年,勸你及早做好預防
    老年痴呆又稱阿茨海默症,是老年前期最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65歲左右。疼痛發作時,他們不記得所愛的人,不知道最簡單的事,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現在醫學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 科普:冷漠可能是痴呆症的信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李雯)冷漠與痴呆症之間有關係嗎?美國《神經學》雜誌近日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重度冷漠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可能更大。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調查了2018名平均年齡為74歲的老年人的冷漠程度,相關指標包括參與一些日常活動的意願等。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沒有患痴呆症。
  • 血型決定人的健康?專家:AB型更易患精神分裂症
    專家:AB型更易患精神分裂症   原標題: 血型影響記憶力AB型更易失憶  血型影響記憶力  AB型更易失憶  AB型的人患心臟病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也高  血型影響人的健康,也影響記憶力。最新研究表明,AB血型的人可能比其他血型的人在晚年更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
  • 老年痴呆的治療不要老抓著「β-澱粉樣蛋白」不放
    仔細對比靶向β-澱粉樣蛋白的藥物的臨床試驗發現,雖然大部分藥物都可以成功的減少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但是幾乎沒有一款藥物可以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進程。難道我們錯怪β-澱粉樣蛋白啦?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旋桿菌、弓形蟲、單純皰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類巨細胞病毒等常見病原體的感染都被認為與老年痴呆的發病有關。在一項健康人群的前瞻性對比研究中,通過簡易精神狀態評定量表(MMSE)測量發現,身體感染這些病原體的數量與認知功能的損傷程度存在相關性。
  • 關懷老年痴呆
    老鼠能輕易記起它們把食物藏在哪兒,但通過基因工程而患有痴呆症的老鼠卻不能。它們和人類一樣健忘。這些老鼠七個月大的時候就記不住,比如去過迷宮的哪條路。2個月之後,大腦就充滿了β-澱粉樣蛋白,這些蛋白質斑點同樣是痴呆症病人晚期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