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不輸豐田混動?熱效率超41%,東風全新1.5T有省油「黑科技」

2021-01-09 網上車市

「發動機熱效率」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依舊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它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日常用車的方方面面。熱效率是衡量發動機技術是否領先的一個重要指標,但通常所指的熱效率更嚴謹來說應該是最高熱效率,可以類比發動機最大功率,最高熱效率數值越大,理論上發動機低油耗區間的工況持續時間越長,會更省油。發動機熱效率層面一直是豐田和本田為主的日系廠商佔據領先地位。但在自主品牌當中,東風風神近日公布了最高熱效率達到41.07%,代號為C15TDR的1.5T發動機,實現了自主之最,國際領先,但這對我們消費者又意味著什麼呢?

衡量一款發動機的優劣,可以從四個維度上來判斷,動力性、經濟性以及排放和耐久,而前三點和發動機熱效率都有著很大的關聯,這也是為啥幾乎所有車企都不餘遺力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去提升發動機熱效率。且在理論層面來說,同等排量下,發動機熱效率越高,發動機動力性會更好、油耗更低,排放水平也會更佳。

目前主流廠商的汽油機熱效率都能達到35%,而超過這個數值達到37%再往上就是極為優秀的水平了。搭載在思域上的1.5T發動機,熱效率數值達到了38%,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兼顧平衡的特點,也使得被廣泛好評。目前應用在凱美瑞上的2.5L四缸自吸發動機,結合豐田THS混動系統後的熱效率能達到41%,幾乎可以說是東風風神C15TDR 1.5T發動機出現之前,量產汽油機中熱效率的天花板水平了。(馬自達壓燃發動機並未正式官宣其最高熱效率)

為啥發動機技術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熱效率依舊是「不及格的學渣」水平?

發動機是熱機的一種,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能並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功而不產生其他變化。說人話就是,汽油燃燒產生的熱能不可能完全用來做功產生,化學能—熱能—機械能,在這個能量轉化過程中必然會有一定的損失。

發動機在日常工作中會有各種的動力損失,比如熱損失(汽油燃燒產生的總能量,除了一部分轉化為機械能,推動活塞運動,其他部分都以不同的方式散失到外界),和機械損失(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各組件之間相互磨損造成能量損失)。這也是阻礙發動機技術發展的世界難題,熱效率哪怕是1%的提升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從技術層面來說,豐田、本田、馬自達的自吸發動機更容易達到高熱效率,而渦輪增壓發動機提升熱效率的難度更大。東風風神C15TDR發動機高達41.07%熱效率的背後隱藏的是巨大成本和研發精力的投入。

C15TDR 1.5T發動機共有兩個版本,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使得高效版和動力版的零件通用率達到了90%。據悉,動力版和高效版C15TDR 1.5T發動機會分別應用在傳統汽油車型和混動車型上,且會率先搭載在東風風神AX7(緊湊型SUV)上,後續會適配更多新車型。在性能參數層面,動力版相比現款AX7所搭載1.5T(DFMA15T )發動機提升了35%以上。

要實現高熱效率的手段並非為多高深且難以理解,包括高壓縮比、直噴、熱管理、低摩擦、阿特金森(米勒)循環等,目前在理論階段已經有著很徹底的研究了,但難就難在如何應用到量產發動機上,且實現全面兼顧。打一個簡單不太嚴謹的比喻,只有每一門成績都特別好的同學,在高考中還需要正常發揮才能考取國內頂尖的學校。而C15TDR 1.5T發動機則是落實到每一項提升熱效率的技術應用和細節改進,下面來看詳細解讀。

C15TDR發動機配備了350Bar高壓直噴系統,目前主流直噴發動機的噴射壓力大概在250-300Bar之間,更高的噴射壓力能夠讓燃油實現更好的霧化,從而在氣缸內更充分的燃燒,降低燃燒損失,也就是相當於省油了。且更高的噴射壓力可以大幅度降低顆粒物的排放,尤其是PN顆粒物數量的排放,有利於滿足國六b排放。

用來冷卻部分返回到發動機氣缸內廢氣的裝置,廢氣再循環量的增加能降低汽油機在中低負荷工況下的節流損失,從而降低汽油機的燃油消耗率。通過低溫也減輕了發動機爆震傾向,從而減少了傳熱損失,高壓冷卻EGR能明顯提升廢氣再循環率,減少傳熱損失,降低油耗。

電控渦輪增壓器能獨立於空氣環路而工作,由集成開關磁阻技術和即時響應(300 毫秒)的電機驅動。因此,它能夠根據不同工況提供所需的轉矩,電控渦輪增壓器通過優化動力系統,減少發動機低效率工況從而提升燃油效率。

這臺發動機使用了進排氣氣門雙可變正時技術(DVVT),能對氣門開閉時間進行調節,低速扭矩和高功率輸出都能兼顧。並且能夠實現膨脹比大於壓縮比的阿特金森循環工況,讓氣缸內的混合氣體被壓回進氣管一部分,這樣活塞加速做功的衝程就長於壓縮衝程,可以讓發動機的能效更高,對於節省燃油,提升性能有明顯幫助。

對於大家關心的燃油標號問題,這臺1.5T發動機加注92號汽油即可滿足需求。高效版的壓縮比達到了12:1,對於渦輪發動機已經是很高的水平了(日產VC-T發動機最大壓縮比為14:1),因為越高的壓縮比越容易產生氣缸的突發爆震,造成熱損失,增加油耗。

發動機內部組件選裝以及傳動過程當中,部件之間有著各種摩擦造成的能量損失。摩擦損耗是發動機額外功消耗的最大部分,減少了摩擦等額外功後,發動機的熱效率便會很明顯的提升,這也是通過結構性、材質上的優化相對容易提升發動機熱效率的地方。

潤滑方面提升的重點之處是採用了可變流量機油泵,按機油流量、機油壓力情況進行實際控制,盡力保證發動機運轉在不同工況時,能持續保持油道內的恆定壓力值。不僅滿足潤滑所需,還能減少傳統定量機油泵供油量過剩的問題。

高壓縮比、缸內直噴的技術應用除了益處之外,也使得發動機的運轉負荷增加不少。而活塞作為高負荷運轉的部件之一,所承受的熱負荷也愈來愈大。解決辦法是通過PCJ(活塞冷卻噴嘴)通過噴射霧狀機油的方式對活塞底部進行冷卻。C15TDR發動機上則是領先採用電控PCJ技術,發動機在不同的工作負荷下,通過對PCJ(活塞冷卻噴嘴)進行打開和關閉控制,更加節能的進行冷卻,使發動機在較好的燃油耗區域內工作,進而起到降低燃油消耗的目的。

發動機運轉帶來的機械損耗可以通過降摩擦技術來盡力彌補,C15TDR發動機不僅僅是潤滑系統上投入較深,包括缸體組件、曲軸系、閥系、鏈系、附件系都有著深度降低摩擦的技術手段。如採用帶有DLC塗層(非晶態塗層、具有低摩擦、高耐熱等特性)的活塞銷、氣門挺柱、低張力皮帶、低預緊力氣門彈簧、低摩擦油封等20餘項降摩擦技術,降低了摩擦所損失的能量,間接提高了發動機熱效率。

在寒冷地區,受溫度因素的影響,油液流動性差會造成發動機啟動困難,持續強行啟動發動機不僅會造成缸體磨損,嚴重還會出現拉缸現象(火燒油底殼等提溫手段極不安全)。C15TDR發動機的油底殼採用了雙腔室的設計,啟動時會優先加熱環境溫更高的內腔室機油,使得主油道的溫升時間會縮短30%。而在適宜環境溫度下,啟動暖機(發動機油液充分潤滑,讓水箱水溫升高)的速度會更快,最短時間內達到最佳待行駛狀態,而降低油耗。

此外,為了讓這臺C15TDR發動機有著更好的NVH性能,工程師做了很多針對性優化,包括採用平衡優化的曲軸,能大幅度降低曲軸高速旋轉後的振動幅度和頻率,以及不同工況下對交變負荷的抗衝擊能力。離心擺雙質量飛輪,用於隔離發動機曲軸轉動的不均衡性帶來的變速箱扭轉振動,尤其是能把發動機低效區間(怠速或者車輛低速)內的不均衡性過濾掉,這樣就給降低怠速轉速提供了可能性,也因此實現了發動機抖動和噪音的降低。在怠速狀態下,廠商公布車內的噪音值為60dB(人體可感知,但無喧擾感)。

一般來說,提高發動機熱效率有四個途徑:一是提高發動機的壓縮比,給燃油創造一個儘可能完全燃燒的物理環境;二是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讓燃油儘可能多地轉化為動能,用於有用功;三是對廢氣和氣缸溫度進行熱量優化管理,降低熱損失;四是深度降摩擦,減少機械損失,降低發動機額外功的損失。

通過對以上的技術分析,不難發現,這臺發動機在提升發動機熱效率的每一個層面都做了深度投入,類比於木桶效應,全方位的技術提升,才能使得發動機最大熱效應一步一步提升,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當天,這臺代號為C15TDR的1.5T發動機,經過了中國汽車研究中心華誠認證(天津)公司的技術認證,其最高熱效率達到了41.07%。從目前了解到的自主品牌量產汽油發動機當中,它應當算是首款最高熱效率超過41%的發動機,且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目前量產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當中的最高熱效率。據悉,到2030年之前,東風還將會推出最高熱效率達到42-43%的C15TDR第二代發動機(研發中),以及最高熱效率≥45%的C15TDR第三代發動機(研發中)。

寫在最後:說了這麼多,從實驗室理論和技術性層面來看,這臺1.5T發動機該有的節油技術一個不差,但落實到整車以及日常使用場景當中,到底省不省油,其實還和諸多因素有關,諸如傳動系統、車重、風阻,駕駛習慣等。據悉,這臺1.5T發動機(高效版是油電混動)會率先搭載在新款東風風神AX7之上,後續會適配更多新車型,對於購車預算在10萬元左右,想購入一臺經濟實惠、家用SUV的朋友,值得期待。屆時,網上車市也將會帶來更加詳細的實車評測報導和油耗測試,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發動機熱效率高等於「省油」?這就是個「騙局」
    很多大車企都把發動機熱效率作為一個賣點,只談熱效率,不談零件匹配度、不談耐用性、不談穩定性,這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行為。好比某一款車去年10月份賣出了5輛,今年10月份賣出了50輛,同比增長900%一樣,只告訴你「同比增長900%」,而不是告訴你去年基數是5輛,今年賣了50輛。
  • 省油又好玩 測試東風本田INSPIRE銳·混動
    INSPIRE銳-混動是目前東風本田的旗艦車型,看著兄弟車型雅閣銳-混動在市場上有著火爆的表現,INSPIRE銳-混動自然不會放棄這部分市場。新上市的INSPIRE銳-混動與雅閣銳-混動出自同一平臺,同樣採用了本田最新的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那麼INSPIRE銳-混動的整體動力性和油耗表現會不會像雅閣銳-混動一樣具有吸引力呢?今天就用測試數據來證明它的實際表現。東風本田INPSIRE銳-混動的整體造型在燃油版車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專屬元素來突出其混動身份,比如車身銘牌、輪轂造型等。
  • 長安又推出全新1.5T藍鯨混動發動機,又是高科技,省油又靜音
    對於汽車,可能大家了解的只是外觀、內飾、一些性能參數上的數據,大家都知道,長安自主研發的1.5T藍鯨發動機,用在長安UNI-T上,動力頗受好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長安在本次廣州車展上,展示的全新1.5T混動發動機,看看它有哪些亮點。
  • 發動機熱效率高汽車就更省油嗎?
    就單一從發動機本身考慮,理論上熱效率越高,汽車的燃油經濟性越好。不過很多消費者發現,搭載高熱效率發動機的汽車,並沒有想像中省油。比如凱美瑞搭載的A25A-FKS引擎,號稱熱效率高達40%,但有媒體實測後發現,2.5L自然吸氣版本凱美瑞市區實際油耗為9.9L/100km,高速巡航油耗5.1L/100km。
  • 這是一篇技術流文章,本田IMMD混動技術相比豐田混動如何?
    本田第三代IMMD技術,擁有混動(Hybrid)、純電(EV)、發動機三種動力模式,這三種動力模式分別應用在不同的工況下,三種模式無縫切換,兼顧動力、平順性以及。這麼說大家可能不清楚,這不就是本田CRV的那套混動系統嗎?有什麼特別的嗎?它與豐田的混動技術有什麼區別呢?
  • 淺析|本田第三代i-MMD系統,探尋混動雅閣省油的武功秘籍
    題記剛看了一篇混動版雅閣的油耗評測文章,評測下來綜合百公裡油耗只有5.5L,對於雅閣這樣一輛中型車來說確實非常省油,也為車主後續用車節省了一筆不小的油費。那麼,混動雅閣到底修煉了啥武功秘籍,能有如此內力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尋混動雅閣省油的武功秘籍!
  • 正面「剛」卡羅拉雙擎,享域銳·混動用實力徵服市場
    在2020年的今天,混動汽車才是那個兼顧趨勢與實際用途的最佳車型,不僅順應了國家提倡的節能環保,對用戶來說更是省油省錢。在最走量的緊湊型轎車領域,東風本田的享域銳·混動與老牌的卡羅拉雙擎,哪款實力更強?這篇文章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本田的混動大法真的很香 家用轎車最看重的是什麼?其實很簡單,是開起來舒適,省油、平順,顯然享域銳·混動就很好的達到了這個目的。
  • 用混動全面拉升產品競爭力,享域銳·混動這波操作絕了
    那麼,滿足前兩項的車型不在少數,但油耗經濟性卻直接PASS掉了燃油汽車,其次新能源車也不合適,暫且不說實用性與否,單是充電樁的充電問題,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就是不小的負擔。 最後,還剩下混動車型,在這裡還是有必要科普一下,為什麼說混動車型比較具備經濟性。
  • 豐田混動精妙黑科技「行星齒輪」,成就國人大愛的亞洲龍雙擎
    "世界上混動有兩種,一種是豐田混動,一種是其他混動",這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豐田混動地位的最佳證明。長達22年混動技術研發歷史中,豐田不僅在全球市場引領潮流,還是中國混動市場的真正開拓者。值得注意的是,行星齒輪不僅是一個高科技零件,還代表著一套混動技術體系的運行邏輯。相對完美的混動理論構想中,行星齒輪是繞不開的環節,作為全球混動鼻祖,率先完成行星齒輪設計的豐田混動建立高度,在更成熟的理論框架裡不斷完善,提升技術實戰能力,讓後來者無法企及。
  • Nice新技術:長城DHT混動領銜,豐田三缸、日產e-Power亮點多
    那麼,2021年汽車行業會有什麼新技術應用到車型上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長城檸檬DHT混動系統自主品牌正兒八經研究混合東西的品牌並不多,長城汽車則是最為亮眼的一個。就在2020年底,長城汽車發布了檸檬混動DHT系統,打破了合資壟斷。提起混合動力,有人說它是一種妥協,但在全球碳排放的嚴苛和消費者的需求之下,混合動力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技術。
  • 本田凌派銳混動,開起來有啥優缺點?大頭哥跟你詳細聊聊
    日前,廣汽本田凌派銳·混動在國內上市,官方指導價為13.98-16.98萬元,這輛車的出現打破了15萬價位的油電混動市場豐田一家獨大的局面。同時,使用了全新動力系統的凌派銳·混動這款車的表現又是如何?為了探究這個問題,筆者在氣溫達38℃的天氣裡,對這輛車進行了試駕體驗,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這款車的實際表現。
  • 豐田發布全新車型,混動+四驅的10萬級SUV,爆款?
    上圖就是這款新車的預告圖,這張圖片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首先它採用了家族式外觀設計;其次,新車採用了時下最流行的貫穿式尾燈;最後,這是款搭載混動系統的SUV。不賣關子了,這款小型SUV就是由全新YARiS衍生出來的一款SUV——YARiS CROSS,基於豐田的TNGA架構打造,妥妥的一款跨界小型SUV!
  • 豐田這款混動真省油!雙擎1.8PH V,車主實測:百公裡油耗2.7升
    面對這樣的情況,車企們除了不斷提高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保障電池安全性,還紛紛打起價格戰,希望能以低價博取消費者的信任,今天來看看豐田這款混動,真省油!雙擎1.8PH V,車主實測:百公裡油耗2.7升。豐田混合動力車這輛混合動力車是怎樣的?
  • i-MMD混合動力評測報告發布 CR-V領銜東風Honda混動家族
    歷時一個月,i-MMD混動技術以更快、更順、更遠、更可靠的姿態完成了這次評測, 「是世界一流的混動技術」。相比於燃油版本,混動CR-V綜合工況節油提升41.78%,混動INSPIRE綜合工況節油提升43.77%,市區工況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8.53%。由此可以說明,工況越惡劣,i-MMD表現越優異,正所謂「越堵越省油」。
  • 這4款合資混動車好回本!
    近年來,純電動車的發展剛剛興起,續航裡程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並且充電問題目前在一些中小城市還未得到很好的解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這個過渡期間,成熟的油電混動技術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今天,筆者就來推薦幾款品質優良的合資混動車,省油一把手,一起來看看!
  • 美國2014年度最省油車型 更多新面孔湧現
    眾所周知,大排量、高油耗的車型在美國早已不再吃香,反而倒是那些小排量且有著出色燃油經濟性的車型更能受到人們的喜愛。那麼今天我們為大家分別找出了美國在售各級別車型省油榜單的前十名,那麼它們都是誰?又有哪些車型是您中意的呢?
  • 20萬預算只是為了省油?雷凌雙擎E+值不值得買
    隨著油價不斷上漲,用車成本越來越高,大家買車時逐漸將車的燃油經濟性作為購車時的第一要素來考核,而買一臺更省油的混動車型或許是當下大家選車時的首選!而提到混動車型那就不得不提到豐田的混動技術,之前豐田在國內推出的混合動力車型都是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由於不享受政策補貼,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汽豐田終於在去年三月份推出了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動轎車:雷凌雙擎E+,共四款車型,其補貼前售價區間為:20.38-21.88萬元,那麼這款車型現在看產品實力如何?
  • 最好的發動機熱效率僅41%,熱效率達到100%有可能嗎?
    最好的發動機熱效率僅41%,熱效率達到100%有可能嗎?41%,熱效率達到100%有可能嗎?[車友頭條-車友號-車輪生活]  在眾多車企中日系品牌,是特別喜歡拿熱效率做宣傳的一個,但強如本田、豐田以及馬自達熱效率不過40%,奇瑞的E4T15B發動機熱效率高達37.1%,就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對於不懂車的朋友來說可能非常費解,相當於100分的卷子,考了30/40分就特別了不起一樣,發動機熱效率
  • 峰值扭矩300N·m,熱效率達40%,你以為這就是長安藍鯨1.5T的全部?
    更高的噴油壓力,可提升汽油的霧化效果(使單個汽油粒子小至8微米,僅為頭髮絲的1/5),從而更好地與空氣混合,在AGILE」高效超淨燃燒系統的配合下,整體燃燒效率也會達到更高的水平。隨之而來的直觀好處,便是更好的動力以及更低的油耗。由此也引出了優秀發動機的第二要素,省油。
  • 本田第三代混動不如第二代?這樣發展下去,很可能再次出現機油增多!
    先不說其原理及構成,就單避開豐田的混動專利、且能拿出一套自主的系統、完善後進而被用戶認可這一點就是很多品牌都難以企及的。本田也因為它的i-MMD迎來了品牌「第二春」,從「買發動機送車」過渡到了「買混動系統送車」,再現了和豐田平分秋色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