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埋在地裡的抗癌藥(組圖)

2020-11-27 搜狐網
 
  雷公藤,埋在地裡的抗癌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5-29 11:04:18 ·來源:新京報

  西方實驗方法驗證中藥療效,研究者稱此為中藥現代化之路
  中藥「明星人物」雷公藤是一種產於長江以南地區的植物,其主要的藥用部位是根,被認為對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腎炎等病症都有療效。

  自17世紀以來,笛卡爾、伽利略、哥白尼、達爾文等一連串名字的背後,有一個技術理性的世界。上世紀初以來,作為傳統文化的中醫,遭遇到西醫的擠壓。在西醫技術理性的比照下,中醫的科學性問題成為一個焦點。

  近日,國際癌症研究領域權威雜誌《癌症研究》5月號刊發文章,報導中藥雷公藤紅素抗癌效果得到論證。中醫和西醫,兩者是否能結合呢?雷公藤紅素抗癌成果的主要研究人員袁曉的態度是,中醫藥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偉大醫學實踐,有著豐富的科學內涵,而藉助現代科學手段、方法正是其發展的方向。

  受蛋白質分子降解啟發

  從開始對雷公藤紅素進行提取、純化到研究成果發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研究者和他們的美國合作者用了近一年半的時間。

  雷公藤是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在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前,雷公藤儼然已是中藥中的「明星人物」,被認為具有抗炎、免疫、抗腫瘤、抗HIV等多種藥理活性,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腎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顯著療效。雷公藤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對多種免疫細胞有複雜的影響,包括抑制增殖、誘導凋亡及改變細胞因子分泌等。不過雷公藤中所含有效成分的抗癌效用還屬首次發現。

  有兩件事啟發了袁曉研究組及其美國合作者對其抗癌的機理研究。

  2004年全球首個蛋白酶體抑制抗癌新藥(Velcade)在美國上市。同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用以表彰他們揭開了一個關於死亡的秘密———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

  泛素-蛋白酶體通路是細胞內蛋白質降解的重要通路,在腫瘤的生長和轉移中起著重要作用。許多調節細胞生長、信號轉導、基因轉錄和凋亡的酶都由蛋白酶體降解。「因此,蛋白酶體能導致多種細胞進程的激活或抑制。蛋白質降解成為化療藥的最後防線,抗癌需要檢測的是能否具有對蛋白酶體的特定活性抑制效果,這便與蛋白質降解掛起鉤來,」袁曉指出早在1942年,科學家們就已發現了蛋白質分子的降解現象,但對其真正的認識還是到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間。

  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論文揭示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機理,指明了蛋白質降解研究的方向。「這也給我們如何研究中藥的抗癌效能提供了一個思路。」

  裸鼠驗證抗癌效果

  袁曉指出雷公藤紅素在許多植物中都有,但通過實驗最終證明雷公藤中所含的雷公藤紅素成分較多、較純。進而,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雷公藤紅素對蛋白酶體的特定活性抑制效果,表明雷公藤紅素是一個天然的抗癌活性蛋白酶體抑制劑。

  為了驗證這種抑制劑的效果,研究人員還進行了裸鼠實驗。人類癌症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人類癌細胞放進培養皿培養,然後移植到實驗小鼠身上。袁曉解釋這是一種免疫機制被抑制的實驗小鼠,使腫瘤生長。同時因為長毛對實驗結果會有影響,因此實驗鼠是無毛的,因此一般稱之為裸鼠。

  實驗中,裸鼠被分成5組,並將腫瘤移植在裸鼠上。為了驗證雷公藤紅素的腫瘤抑制率,研究人員就需要每天給裸鼠注射和服用雷公藤紅素。

  第一個月期間,裸鼠被注射1-3毫克的雷公藤紅素。70天後,研究人員再測量腫瘤的大小。4個月以後,研究人員發現,雷公藤紅素可以抑制腫瘤增生,有效率達到了65%至93%.同時,實驗證明,每組裸鼠腫瘤大小與雷公藤紅素的用量相關。由此也得到了雷公藤紅素的腫瘤抑制率的科學論證。

  利用分子藥理學研究的新方向

  對於一個從海外學成歸來的研究人員,袁曉自認為要驗證中藥的科學性除了要借用先進的儀器外,還必須藉助現代醫學的研究手段。「由於分子、基因、基因重組等現代科學知識的不斷開拓,醫藥學被推動得很快。目前,分子生物學以及分子藥理學研究成為現代新藥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而正是通過分子藥理學研究手段,袁曉領導的實驗小組取得了中藥抗癌科學論證的一個突破性成果,並被國際所認可。

  在袁曉看來,分子藥理學研究有其科學依據,能將對中藥的科學剖析細化到分子水平。他指出雷公藤中含有多種抗癌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紅素是其中的代表成分。然而,通過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雷公藤紅素是通過抑制癌細胞的蛋白酶體活性而誘發癌細胞凋亡的。

  袁曉進一步指出,無論是中醫西醫,我們的認識僅限於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有許多的未知東西有待我們的研究發現。只是,在分子水平上來研究中藥,我們國內還開展得不夠,應該借鑑國外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開展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目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中醫藥,已經介入到對腦科學、腦神經研究,類似帕金森病的治療。」

  袁曉進一步指出在醫學研究中,光靠西醫的標準也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應該是科學的標準。而在現代醫學研究中,中醫和西醫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醫學研究要有所發展必須徹底放棄傳統的「神秘主義」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我們近幾百年來落後的原因之一。

  在袁曉等科研人員的課題規劃中,雷公藤紅素的結構優化及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藥,是下一個目標。
連結

  中醫也要與實驗科學結合

  近現代實驗科學的規範,是否適宜把握中醫這樣的古典知識體系和實踐體系呢?

  袁曉對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舉例,長期以來,中醫的針灸一直被妖魔化了。上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針灸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也有許多學術著作,但國際學術界都不予承認。

  然而,2005年5月英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卻讓許多中醫藥行業的人深思,英國科學家通過實驗測試了針灸對骨關節炎的病人的實際效果。

  病人被分成三組。第一組病人用粗針,並被告知針頭不會扎進皮膚裡面去;第二組也使用不扎入皮膚的粗針頭,但讓人完全相信已經扎進去了;第三組則是正常的針灸。進而,研究人員採用磁共振察看腦部的反應,結果發現第三組病人,也就是經過正常針灸治療的病人腦部有明顯變化。英國科學家便用實證的方法證明針灸有效,它可以觸發實際控制疼痛的腦部運動。

  「類似針灸、雷公藤紅素能夠抗癌,這些結果是可以被科學界接受的,也能被國際所認同,因為研究人員用的正是實證的方法,」袁曉解釋道,這樣做實驗正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所掀起的科學革命中產生的尋找真理的嚴格方法,是現代科學的基本方法。中醫要得到國際認可,藉助現代科學方法是必要的。

  其實對袁曉來說,他更願意將中醫和西醫區分為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而傳統醫學要獲得國際上的認可,引入近現代實驗科學的規範是免不了的。「我們一直在談中醫的發展,而這麼久以來,其實中醫的發展是與解剖學、分子藥理學的發展密不可分的。」袁曉指出,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中醫學界的研究便引入了分子研究手段。自80年代以來,由於精密儀器的發展更加強化了中醫的發展。

  「藉助先進的儀器進行科學研究,能出成果,為什麼不用呢?」袁曉指出引入現代的科學研究方法會將中醫藥的研究帶入一個新的領域。中藥雷公藤中已經發現了100多種成分,而傳統的水煎劑無法溶出有效成分,用酒精提取的產品又有相當大的毒副作用。但是有了藥品提取工藝的改進,便可以提出其中的一部分成分製成藥品來降低毒副作用,這些都是在現代方法下的改觀。

  〖 返回頂端 〗 〖 關閉本頁 〗

相關焦點

  • 雷公藤
    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有,一些生靈的血可以救治雷公藤中毒,例如,新鮮的羊血或白鵝血就可以解雷公藤毒,對急性中毒12小時內者尤為合適;把一隻母鴨的血兌入新鮮廣東金錢草的汁液中,再加入適量白糖調勻,給雷公藤中毒者灌服,也有救治作用。這樣的複雜性,是不是體現了「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呢?雷公藤名字的來歷更是複雜,她真的好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中藥雷公藤含有抗癌物質 有望開發出新型抗癌藥-科教臺-中國網絡...
    雷公藤是一種傳統中藥,數百年來用於治療風溼類關節炎等多種疾病。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從雷公藤中分離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抑制細胞中基因控制體系的功能,以此為基礎有望開發出新型的抗癌藥物。該研究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3月份出版的《自然·化學生物學》上。
  • PNAS:雷公藤裡竟有靶向藥
    PNAS:雷公藤裡竟有靶向藥 2021-01-14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類有望從中國藥用植物中發現的抗癌藥
    人類有望從中國藥用植物中發現的抗癌藥在一些植物來源的抗癌藥被陸續發現並成為商品後,科學家目前正在中草藥中尋找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抗癌新藥。  癌症藥物研究專家、美國中藥研究中心教授徐任生日前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國際藥物化學、新藥開發學術研討會上說,近年來抗癌藥物的篩選技術有了很大改進,促進了植物來源抗癌新藥的研究,而中國豐富的藥用植物正為開發抗癌新藥提供了獨特的來源。
  • 化療藥都有毒副作用 抗癌藥"格列衛"可能損心臟
    化療藥都有毒副作用 抗癌藥"格列衛"可能損心臟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06日 09:35:4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近日媒體驚曝,被譽為抗癌明星藥的「格列衛」,可能會嚴重損害服用者心臟,在癌症患者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 雷公藤,有毒的野生植物,《湖南藥物志》記載殺蟲,消炎,解毒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有毒的植物就是雷公藤。雷公藤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臺灣、福建、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廣西等省。雷公藤喜歡生長在背陰多溼的山坡、山谷、溪邊灌木林和次生雜木林中,在偏酸性、土層深厚的砂質土或黃壤土中長得最好。雷公藤是一味傳統的中藥材,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通絡、舒筋活血等功效,有關它的功效,在《湖南藥物志》中記載:"殺蟲,消炎,解毒。"
  • 張政專家講解雷公藤治療風溼病的病理原因
    張政專家講解雷公藤治療風溼病的病理原因 時間:2020-05-07 09:44 成都風溼醫院 雷公藤片,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具有祛風除溼、消腫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那麼他可以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嗎?要注意些什麼?
  • 國家食藥監局:雷公藤製劑或對生殖系統造成影響
    國家食藥監局:雷公藤製劑或對生殖系統造成影響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 楊鐵虎)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第46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關注雷公藤製劑的用藥安全。
  • 壁虎醫生:雷公藤多苷片的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雷公藤多苷片是由中藥雷公藤的根去皮後,根心製成的,與他克莫司、環孢黴素有協同的作用,服用雷公藤多苷片會增加免疫抑制強度,升高免疫抑制劑的藥物濃度。
  • 男性殺精,女性閉經,年輕患者使用雷公藤製劑需慎重
    雷公藤類製劑雖然療效好、感染少,但對於年輕患者來說,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副作用:生殖毒性!01雷公藤製劑,有效成分即毒性成分!《上海市中藥飲片炮製規範》中記載:雷公藤,衛矛科雷公藤屬,又名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性味:苦、澀,溫。有毒。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背景:研究表明,在腦卒中大鼠模型中,雷公藤甲素治療減少了缺血性病變區域面積、水含量和神經細胞死亡。此外,雷公藤甲素能通過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小膠質細胞活化和抑制炎症反應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對Thy-YFP轉基因小鼠脊髓損傷後細胞自噬和細胞凋亡的影響,探討雷公藤甲素對脊髓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
  • 所有抗癌藥都是免疫療法?
    原來認為的機理是赫賽汀選擇性地和HER2結合,然後內化,釋放細胞毒emtansine殺死癌細胞,這樣比系統給藥emtansine的安全性更好。原來以為這是故事的結尾,但這篇文章認為這可能只是故事的開頭,因為在小鼠實驗中腫瘤細胞被殺死後腫瘤組織的免疫細胞不僅顯著增加,而且都被激活。難道所有抗癌藥物都有這個免疫成分?首先得說說這兩篇文章的關係。
  • 嶗山裡仰望銀河 青島攝影師曬星空美照(組圖)
    青島天體攝影師近日曬出一組嶗山裡仰望銀河的組圖受光汙染等因素影響,嶗山是距離青島市區最近的銀河拍攝地青島天體攝影師近日曬出一組嶗山裡仰望銀河的組圖,視覺衝擊力很強。    據了解,每年夏、秋季節是拍攝銀河星空的最佳時節,受到光汙染等因素影響,嶗山是距離青島市區最近的銀河拍攝地。
  • 抗癌藥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2018年抗癌藥龍頭股一覽
    抗癌藥是指抵抗癌症的藥品。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那麼,抗癌藥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 劉建國:正視情法平衡下的抗癌藥代購案
    原標題:劉建國:正視情法平衡下的抗癌藥代購案  文/劉建國   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檢察院對「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銷售假藥罪」案26日作出決定,對陸勇不起訴。(2月27日 新華網)   該案從開始之初,就引發了媒體以及公眾的關注,圍繞情與法的思辨,陸勇代購抗癌藥的行為令人同情。
  • 國務院: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藥進口,順應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部署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為農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 中國學者發布腎毒性中藥名單,雷公藤、關木通在其中,你有用過嗎
    根據天津中醫藥大學整理的結果,以下這些中成藥均有腎毒性報導,以雷公藤和含馬兜鈴酸成分的藥物居多。[1]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藥典》)列舉的內容,對腎臟有毒性的中藥一共有二十四種,其中又分為六大類,分別是:馬兜鈴酸類、含雷公藤類、烏頭鹼類、礦物類、雄黃類以及動物類。
  • 從吃不起到吃得起 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意味什麼
    周洋的父親是價格不菲的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的受益者,即便如此,兩年多來曲折的買藥經歷,依然數次讓這個普通家庭跌入「治還是不治」的兩難境地。同樣兩難的還有剛成立一年多的國家醫療保障局。作為「三醫」(醫院、醫保、醫藥)中的「錢袋子」,握著有限的資金,醫保局必須一刻不停地算帳:把相當於普通感冒藥價格數百倍的費用劃給一個人吃抗癌藥,公平嗎?更現實的問題是,醫保負擔得起嗎?
  • 丁列明: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靶向抗癌藥
    2018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很多人不僅知道了抗癌的艱辛,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昂貴的進口抗癌藥物給病患家庭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在現實生活中,杭州餘杭貝達藥業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帶領團隊研發出國內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造福了20多萬肺癌晚期病人。
  • 有些農村老人去世為啥會埋在莊稼地裡?
    有些農村老人去世為啥會埋在莊稼地裡?農村人為什麼去世後要埋在莊稼地裡?原因有以下幾種:1、入土為安的思想被農村人廣泛接受農村人特別講究入土為安,所以有些人去世即便是火化了,最終也需要做一個棺材,然後找一塊墳地,埋在土裡面。所以土葬成了大多數農村人去世後的安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