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遠古食人族的秘密,同類相食竟然不單單是為了食物

2020-12-05 世界考古大發現

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人,無論你多麼飢餓,你都不太可能選擇同類作為食物。然而,在非洲的原始部落裡,至今仍然存在著少量的食人族,比如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法雷人,曾有食用過世親人遺體的習俗。在一些食物短缺的災難時期,古代的窮苦人民也曾有「易子而食」的事情發生。但總體來說,以同類為食在人類社會裡是極少發生的,這不僅是法律明令禁止的,更是道德所不允許的。

遠古人類生活場景

然而,在遙遠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完全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約束,那他們會以其他人類為食嗎?

同類相食的考古證據

遠古人類生活場景

答案是肯定的,同類相食的事件大多數發生在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到1萬年前,生活在這個範圍內的人類被稱為「智人」。

一般情況下,考古學家發現的人類遺骸只剩下骨頭,肉身早已不存在,因此判定這些古代人類是自然腐爛還是被他人吞噬是相當困難的。然而,考古學家還是從遺骸中的一些奇異特徵尋找到了遠古人類同類相食的證據,比如骨頭上有平行的切痕、顱骨被敲開可以直接進入顱腔之內、或者遺骨上有鋸齒狀的斷裂和燒焦的跡象等。這些奇異特徵不太可能是由動物啃食或者自然腐朽造成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被會使用工具和火的人類吃掉。

「前人」遺骨

考古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報告說,西班牙考古遺址Gran Dolina 出土的七名「前人」(Homo antecessor,又稱為先驅人)的骨頭顯示,他們的軀體有明顯的被拆解的跡象,比如在他們的遺骨上有人類牙齒啃咬的痕跡,有用工具切割的痕跡,也有曾被折斷吸吮骨髓的骨頭。考古學家在發現這些遺骸的坑洞裡,還發現了其它九種哺乳動物的殘骸,這些動物殘骸與「前人」的遺骨混合在一起

除了這七具遺骸之外,考古學家還在附近的地區發掘出了另外22具被人類啃食過的人類遺骨。由此可見,在遙遠的遠古時期,同類相食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群體行為。

為什麼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以同類為食呢?

最近,布萊頓大學的考古學高級講師詹姆斯科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對「前人」每天消耗的卡路裡進行了計算,並且將計算結果與常見動物(包括人類)所含有的熱量以及捕食這些動物所需要消耗的能量進行了對比。他們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動物中,雖然將人類作為食物所獲得的營養最為均衡,但獲得的熱量卻比其它動物要少得多。

成年人身體熱量分布圖

比如,一個成年男性身體含有的熱量大約為125,822卡路裡,其中32,376的卡路裡來自於肌肉;大腿是營養最密集的部分之一,包含13,355卡路裡; 上臂將提供7,451卡路裡; 大腦和脊髓含有2,706卡路裡;而肝臟和心臟則分別具有2,570和651卡路裡。假設每個成年人每日最低需要2,400卡路裡,一個人類的肉體只能為一個有25個成員的部落提供僅半天的食物。與之對應的是,一頭原始野牛的肌肉可以提供的熱量為367,200卡路裡,比人類多十倍;一隻犀牛含有的熱量為126萬卡路裡;一頭猛獁象的卡路裡則達到了驚人的360萬。

遠古人類狩獵場景

研究人員認為遠古時期的人類以同類為食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捕殺同類的難度要遠小於捕獵其它大型的動物。雖然諸如野牛、猛獁象等動物能夠提供大量的熱量,但捕殺這樣級別的獵物所需要付出的能量也很高,有時還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二是地緣政治的原始形式。如同現代的戰爭一樣,古代人類也會通過殺戮同類擴大自己的領地,不可避免的在爭鬥中會有人死去。在食物稀缺的遠古時代,人類不可能浪費任何能夠提供熱量的肉食,即使這種肉食是來自於自己的同類也是一樣。

遠古人類狩獵場景

相關焦點

  • 自然界的同類相食有多殘酷?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在大自然中有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的情況,多見於多胎動物和某些靈長類,如母貓會吃掉病仔畜以保護其他幼崽;雄蟑螂在交配過程中會被雌蟑螂吃掉;草原犬鼠(即土撥鼠)在繁殖季節也常常以自己的同類為食等等,那自然界的同類相食到底有多殘酷?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 我們都是「食人族」後代?基因研究揭示人類漫長的同類相食歷史
    饑荒、戰亂、天災……強烈的生存渴望,為了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最低層次「活下去」,人們放下了「文明的遮羞布」,尋找著一切能保證自己活下去的東西,而出現「同類相食」,也就不足為奇了。1972年的烏拉圭空難中,飛機失事撞上安地斯山脈,倖存者由於挨餓,選擇了同類相食。而在中國,出名的食人事件莫過於隋朝末年的諸葛昂與高瓚了,為了互相攀比懸浮,竟然互相請彼此吃人肉。
  • 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北京猿人可能是食人族
    1899年在克羅埃西亞的克拉皮納山洞考古學家發現了歐洲的史前人類——13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四肢骨骼,只是他們異常破碎,足足有650塊,而且骨骼上還布滿了擊打過和燒過的痕跡。1909年在法國的費拉西山洞發掘出的另一顆尼安德特人頭骨,破裂的也很嚴重,以至於有人猜測是被人砸破頭吃了腦漿。
  • 食人族存在過嗎?人類的祖先曾經同類相食嗎?
    關於數百年前的遠古人類,一直流傳著「同類相食」的說法,或許是年代太過久遠,又或許是骨骼化石上殘留的痕跡,人們開始虛構異樣的生活場景。1994年,考古學家於西班牙的阿普塔爾卡(Atapuerca)發現了7個個體的骨骼和牙齒化石,他們生活在距今80萬年前,由於出土的骨骼數量多,且大多留有不規則的「咬痕」,於是研究者認為這是人類互食的結果,並提出先驅人實際上是非常理性的獵人,捕食同類所消耗的能量少,即使所能獲取的能量相對大型動物來說較低,但是攝入大於消耗,總體上有利無弊。
  • 因遠古地球變化,尼安德特人開始同類相食,如今那個變化又出現
    尼安德特人有一個極不好的特點,就是同類相食,不過,他們可能並不是因為喜歡而幹這種事,而是迫不得已,科學家發現由於遠古地球的變化,尼安德特人才開始崇尚自食主義。根據20世紀90年代的發現,科學家在一個洞穴中找到了尼安德特人同類相食的可怕證據:大約10萬年前,生活在現在法國的六個尼安德特人被他們的同類吃掉了。
  • 同類相食是動物天性?
    ●動物和人類普遍存在同類相食的習性,現代人可能遺傳了此本能●割肉、剔骨、吃人的過程可讓食人狂產生性快感,甚至出現性高潮●受害者大多不是心甘情願玩「冰戀」受死,只是對變態者疏於防範近日,29歲的加拿大色情片演員盧卡·羅科·馬尼奧塔懷疑虐殺了33歲的中國留學生林俊。兇手殺人、奸屍、分屍等變態行徑讓全球震驚。
  • 同類相食合情合理,為什麼人肉還是不能吃?
    在對松藻蟲(backswimmers)的研究中,福克斯發現:雖然這種蟲子主要以其他水生動物為食,但同類也是它們重要的食物來源。福克斯在1975年發表結論,認為同類相食不僅不是異常行為,反而是生物對環境完全正常的反應。福克斯進一步指出幾乎所有物種中都存在同類相食現象,甚至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食草動物的蝴蝶也不例外。
  • 食人族為什麼吃同類?科學家:不是因為營養,更多也不是因為飢餓
    ,他們把吃同類當作在正常不過的事。而為了和魚肉相當的熱量就去冒險捕食同類,這肯定是個不划算的買賣。既然不是為了更多的營養,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為了僅有的營養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在眾多食人族中,因為物資匱乏而選擇以同類作為僅有的能量來源的其實比比皆是。《中國原始社會史話》一書中曾寫道:&34;食人族&34; 捕捉靈魂",以補償失去的勇士。
  •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些卻同類相食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些卻同類相食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或許食人族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在一些動物的世界裡,卻普遍存在著同類相食的現象。地松鼠外形可愛卻會吃掉同類的小動物地松鼠是一種對自己孩子照顧最佳的動物,但是當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同類吃掉後,就會出現地松鼠跑到別的地松鼠的家中並吃掉它們的孩子,被吃掉孩子的地松鼠就會到另外的地松鼠的家中,以此產生一種惡性循環,造成了地松鼠中同類相殘的情況嚴重。雞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
  • 蝗蟲集體出動很整齊是為了什麼 素來有同類相食的習慣
    蝗蟲集體出動很整齊是為了什麼 素來有同類相食的習慣時間:2020-05-20 11:24   來源:東方天氣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蝗蟲集體出動很整齊是為了什麼 素來有同類相食的習慣 2020年5月20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蝗蟲集體出動時整整齊齊、路線一致,這是為了?
  • 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組圖)
    近幾年,國外古人類是食人族的研究不斷見諸於科學刊物。北京猿人,同樣是猿進化為人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在50多萬年前,它會與國外古人類一樣,是食人族嗎?  對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和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院士等專家均對此表示了反駁。他們認為,北京猿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是採集夾雜著狩獵。
  • 它們不但無孔不入,甚至同類相食
    與其他直接以宿主為食的寄生蟲不同,泥泡蠕蟲侵入宿主的外殼,必須從外界獲取食物才能生存。這些蠕蟲將宿主的殼當作處所而不是食物來源。它們將觸鬚通過殼上的小孔伸出來,從周圍的海水中獲取食物。那麼單個殼中能容納多少蠕蟲呢?研究人員曾經在一個被嚴重寄生的太平洋生蠔的殼中,發現了多達120多隻蠕蟲。
  • 廣東人不吃福建人,但同類相食其實在自然界很常見
    總結:同類相食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這種看似極端的情形不僅在於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發生,在普通的情況下也可以發生。同類相食發生的情況包括:1、交配中同類相食。2、長幼個體同類相食。3、胚胎同類相食。4、其他類型的同類相食,比如食物等資源短缺情況下的同類相食情況、人類把死牛的牛骨粉餵給其他肉牛食用的情況,或者人類早期的食人行為。一般來說,通過同類相食這種方式,該種群存活個體通過競爭,可以獲得額外的營養或資源,調節種群數量,提高種群的整體存活率。
  • 同類相食違反倫理 但如果"吃人肉"在慢慢實現呢?
    人類同類相食被認為能傳播衰弱性疾病,但人工培育的人肉不會存在這樣的風險。然而,這個世界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同類相食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教授、《吃掉我:自然與非自然同類相食歷史》一書的作者比爾·舒特博士(Bill Schutt)表示:「在西方,同類相食是個巨大的禁忌,特別是近代發生在歐洲醫藥行業的同類相食事件。當人們發現現代醫學解決方案比吃人類身體器官效果更好時,同類相食不再是讓我們感到特別驕傲的事情。」2017年,用人體製作的藥膏和酊劑已經失去了藥師的青睞。
  • 對抗痴呆,科學家向食人族「取經」
    原標題:對抗痴呆,科學家向食人族「取經」   在東南亞密林深處,一個曾經的食人族部落演化出了抵禦早老性痴呆症的基因無論對醫學家還是神經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都意味著,更多同類疾病的治療有了希望。   在所有針對早老性痴呆症的策略中,「同類相食」聽起來似乎最為荒誕無稽。然而,英國著名學術期刊《自然》近日載文指出,在考察東南亞土著部落的過程中,人類學家和病理學家發現,這些曾被外界稱作「食人生番」的原住民,擁有對抗致命神經性疾病的抗體。
  • 考古學家闖入無名洞穴,發現數萬年前的奇異人類,有著恐怖的一面
    考古學家在西班牙的阿斯圖裡亞斯地區中找到了一個關於古代人類的洞穴,並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這裡面有8具古人類的屍骨化石,經過鑑定得知他們是生活在4萬到2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在相關資料記載中,這種人類的性格比較溫順,然而這次的發現卻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 武庚紀:為什麼說冥族人有著「同類相食」的本性?
    那個時候,冥族就不僅僅是兇惡、野蠻那麼簡單了,他們還會嗜血甚至同類相食,遠比神族印象中更為殘忍。有一個冥族人的遭遇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因為她可以代表冥族在地獄動蕩時期的大部分受害者,特別是對於冥族女性來說就更是如此了。這個冥族人就是阿雪,她是後來冥族三大戰力之一寒風凜凜的侍女。
  • 同類相食!異特龍竟然如此殘忍!
    同類相食!異特龍竟然如此殘忍!異特龍是最著名的侏羅紀恐龍,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量的異特龍化石。在科羅拉多州的一個採石場,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破碎的骨骼,上面的咬痕揭示了異特龍鮮為人知的一面。原來異特龍吃同類!
  • 人類歷史上8個人吃人的例子,溯源包括作為食物到祭祀、治病等等
    我們知道殭屍不是真實存在的,但人類同類相食卻遠非虛構。下面是8個活生生的食肉人類的例子,它們和殭屍一樣可怕。1.我們史前祖先同類相食由來已久。根據2019年6月發表在《人類進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大約在90萬年前,在現在的西班牙,人類的祖先——人屬,可能出於實用性而同類相食。
  • 章魚雌雄異體,同類相食,飢餓時甚至會吃掉小章魚
    章魚也是肉食性的動物,一般喜歡吃蝦、蟹甲殼類等食物還有一些浮遊生物。大家會發現像蝦蟹三文魚時候都是身體呈現自然的紅色,這是因為它們的體內含有一種蝦青素,是一種最強的抗氧化劑,為了和蝦類爭奪蝦青素,所以和蝦蟹類是天敵。章魚還喜歡鑽器皿類型的物件,只要是容器,都喜歡鑽進去棲身,所以在海邊很多的瓶瓶罐罐裡面都會發現章魚,漁民們也喜歡用這些瓶罐了捕捉章魚,然後在瓶子裡面撒上鹽,自己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