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冬的時候一般北方都會吃餃子,但是很多朋友都會開始各種質疑說,不是冬至才吃餃子嗎?其實也沒有錯,立冬和冬至的時候都可以吃餃子。冬至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重磅時刻了,冬至也被叫做亞歲,也有很多地方直接就把冬至叫小年。
這個重要性不言而喻,僅次於過年,所以說這一天就算是再窮的人家,他們也會借錢弄兩身新衣服,也會買點好吃的,最後去祭祀祖先。這個節氣我們要追溯起源的話,可以說到周文王,相傳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
他發明了土圭法測影,是將日影最長的一天定為歲首,放到我們現在來看,這一天應該就是在冬至前後的這幾天,說過了冬至以後白天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然後黑天的會越來越短。
所以有古話講說,冬至一陽生,這是因為陽氣的漸漸向上,還有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蚯蚓打結,還有泉水流動比較好理解,麋角解這個是什麼呀?麋鹿是跟鹿同屬於一科,但是古人認為呢他們兩個其實是陰陽不同的,麋鹿的角是往後面的方向生長的,向後所以是減退,傳說麋鹿感受到天氣變得寒冷它的角會自然地脫落下來。
雖然說這個冬天的節氣過去了一大半,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了我們的傳統美食,忘了什麼都不能忘了吃,那麼北方的人們冬至的時候吃什麼?一般來說普遍的我們都吃餃子,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這個傳統也是為了紀念名醫張仲景,他這個人很善良,大冷天兒的看到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就帶上自己的徒弟蒸一鍋餃子去分給大家。
但是每個地區迎來冬至的時候,它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南方很多地方是吃湯圓的,我有一些南方的朋友說,在冬至來臨的這一天,他們會吃一些軟軟糯糯的東西,像什麼江西的麻餈,臺灣的米糕,還有炸餈粑之類的等等,但是也有很多南方的朋友在冬至的時候吃餃子,還有湯圓餃子混著吃的。
但是不管是吃什麼,大家的心意都是不變的,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冬至這個節氣了。其實大家並不是想去吃什麼東西,或者是想過這個節氣。而是抱著一種和家人團聚,其樂融融聚在一起的心態來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