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能夠覺知到背景意識的人,好像是一個局外人,他可以在更高的層面、更寬的視角,目擊和觀察這個世界。
問:這種是不是指有遠見的人?
答:不太一樣。有遠見的人,指的是一個人比一般人有著更長遠的目標觀念和更遠大的眼光,具體表現為寧可短期輸、但求長期贏,或者不太在乎短期的利益得失,他更關注的是長期的發展趨勢和長期的利益,所以他能夠做長遠的打算和布局。
而局外人不同,他是在更高層面或更高緯度進行俯瞰,或者往後退一步,冷靜觀察發生在他眼前的事情。這有點像喬·格裡芬和伊萬·泰裡爾在《人類天賦》中提到的自察能力。
問:他們是怎麼說的呢?
答:他們說,「我們的自察在性質上恰恰與恍惚狀態相反。當我們的自察被激活時,就能夠從恍惚狀態後退一步,從而拓寬了我們的注意力範圍,因此我們可以從多個視角觀察問題。傳統的東方國家心理學長期以來一直教導人們靈活擺脫情感恍惚狀態的藝術,這樣,他們就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世界。」
「只有當我們處於自察的狀態時,我們才能夠有效地質疑自己的文化桎梏。這是因為,自察是人的基本能力,甚至比思維和感覺本身還要重要。」
問:文化桎梏,指的是傳統文化那些嗎?
答:沒錯。文化是世代相傳的,它就是榮格說的集體無意識的一部分。我們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那麼很難擺脫它的影響。而且我們都是無意識地接受它們的影響的,也就是說,我們感覺不到社會文化對自己的影響。之所以如此,榮格將它定義成集體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