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平臺上收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邀請:
中國教育如何杜絕補課問題?應否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所有盈利機構?
這是啥邏輯,典型的推鍋邏輯嘛。為什麼要杜絕補課問題呢?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盈利性所有的機構,這個是什麼心態呢?我覺得題主太極端了。
換而言之,我想問題主:您有孩子嗎?您真的做到了在這個階段不讓孩子上任何一個補習班,在課外,您真的做到給您的孩子在課外不花一分錢嗎?
其實補課興趣班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教育的一個進步,也是家長對教育重視的一個表現。補課機構的存在,是家長選擇的結果,是否補課,也是家長自行選擇的機構,機構的盈利也是合理合法的。付出有所收穫,那是規律。而孩子的補課壓力大,不完全是補課帶來的,而是很多家長過猶不及而選擇的結果。
為什麼 會有家長如此瘋狂的選擇補課?
1.家長過度焦慮所致
有的孩子從小學開始補課,甚至一對一,孩子經常考90分,不知道到底補啥?最終搞清楚 原因是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都考100分。
這樣的苛刻要求,為了彌補這苛刻帶來的焦慮,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補課。
2.家長盲目隨從和攀比
孩子上這個那個班,很多家長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所以我也要上。所以盲目的選擇和追隨,自己給自己和孩子施壓。
甚至有的家長覺得他家上了這個班,我要讓我的孩子上更好的班,她家上一個興趣班,我必須逼著我的孩子多上一個班,結果……
3.家長推脫責任的心理安慰
面對孩子的成績不理想,達不到 自己的要求,很多家長覺得那我送你去補吧,反正我也盡到我的責任了。我那麼努力的辛苦賺錢,每年給你補課花那麼多錢,我多容易啊,可是你卻還如此。
可是歸結原因,孩子要的不是這個,孩子可能希望家長多陪伴。可是家長卻視而不見。
補課真的沒有用嗎?
對於補課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夠一棒子敲死。我們都知道對於學校老師的教育,只能顧及到大多數同學,真的不能做到時時刻刻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於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情況下,特別是有的孩子能力差一點,基礎差一點,或者某一塊學習不是很好的情況下,課堂跟不上,那麼補課是有用的。
補課的目的是彌補學校學習的不足。「補」的目的是最終不補課。所以家長要真正地明白這個問題。
補課誤區家長莫入
1、因為焦慮而選擇的補課切勿選擇
2、補課成了孩子的依賴
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睡覺,不好好聽課,就等著下課或者周末的補習班,如果孩子把補課當作依賴,成為續命的稻草,壓根不珍惜課堂的時間,那麼家長可以停止選擇補課了。
所有孩子所有科目都在補,那麼家長可以好好考慮孩子的課堂學習問題和補課心理了。
3、孩子不是主動學習,逼著補課
如果孩子本身不願意學習,甚至補課都是家長逼著的,那麼家長要解決的不是補課問題,而是要解決孩子心態問題,讓孩子從被動到主動的態度。
補課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去補課的心態。當家長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放下焦慮和對孩子盲目過高的要求,從孩子本身下手。
孩子能夠主動學習,從一開始上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有著非常高的課堂效率,那麼又何須去補那麼多課呢?
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把孩子當孩子看,那麼何須杜絕補課呢?孩子都不需要了,只是偶爾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那麼自然是另一種天地。
學會客觀地看待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依靠「禁止」,「杜絕壓根」不能解決問題。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