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會遭遇一些壓力,例如和小朋友打架、被同學取笑、懼怕上學、父母離異等。有時孩子會有自己解決壓力煩惱的方法,有時卻需要家長的幫助。
基本上消除壓力的方法有三大種類,包括「鬆弛方法」「抒發內心」及「解決問題方法」。下面就詳細介紹這些方法,以幫助家長們面對孩子有壓力時使用。
方法一:鬆弛方法
1、簡易呼吸法
教導孩子做幾個簡單的深呼吸,緩慢地吸進空氣,再緩慢呼出肺內所有空氣,或可變化一下,告訴孩子想像他的腳底有幾個小洞(通常孩子會覺得好笑),然後想像冷空氣由孔道慢慢灌進身體,到達腿,再到骨。要他把這道冷空氣留在身體內數秒鐘,然後利用壓力將冷空氣由骨裡推回腿,再推出腳底的洞孔之外。這個方法既快速見效,又可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
2、肌肉鬆弛運動
讓孩子躺在舒適的椅子或床上,讓他身體各部分放鬆下來。周圍的氣溫和光線都要適中溫和。然後由頭部開始,將面部額頭的肌肉用力地收緊,保持一會,然後慢慢地放鬆。重複以上的做法3--4次,然後深呼吸兩下,同時想像現在自己是很輕鬆、很舒服。接著是肩膊的運動,將肩膊收緊,拉高至耳朵位置,保持一會,才慢慢放鬆下來。這個方法令孩子清楚感受到鬆弛與緊張的分別,從而訓練他們隨意地鬆弛下來。
3、系統敏感降除法
先讓孩子將各種令他焦慮緊張的情況寫在卡紙上,依照各情況的嚴重性排列出來,壓力最少的排先。開始時將第一張卡詳細看完,閉上眼睛,歷歷如繪地假想自己正處於卡紙所描述的情景中,這時孩子曾感到相當的焦慮。焦慮一旦產生,就馬上停止假想,然後從頭到腳使自己放鬆下來。過幾秒鐘後,再看同一張卡並假想相同的處境,焦慮再產生時,便再次停止假想,重新鬆弛。如此一再重複,直至卡上的情況不再引起焦慮為止。完成第一張卡後,便繼續第二張、第三張……直到最後一張為止。這方法主要是反覆預習如何應付焦慮的處境、例如:孩子因要考學校面對校長的面試而焦慮,父母或師長便可以扮演這位校長,讓孩子嘗試用各種形式回答校長的問題,然後和孩子一齊討論那個方法或答案最好,加以改善。另外,運動時血液循環加速,肺部吸入大量氧氣,體溫上升,新陳代謝率提高,而且肌肉得到伸展的機會,令孩子更加健康,增加應付壓力的能力。其原理在於讓不需要工作的肌肉放鬆下來,以免肌肉因整天緊張僵直而產生不必要的焦慮扣疲乏。例如:坐著的時候,可讓手、腳肩等地方放鬆;走路時可使手臂、肩膀、背部扣面部的肌肉鬆弛。如冥想、打坐、瑜珈、太極、自我催眠等亦有助於孩子放鬆。
方法二:抒發內心法
1、睡前安心練習
孩子睡前15分鐘,家長可坐在孩子床邊,懷著溫和、慈愛和接納的態度來分享這個練習。家長可以跟據以下四個步驟,與孩子輪流來做:
步驟一:說出一項自己的長處;
步驟二:說出這一天做得很多的一件事情;
步驟三:說出一件明天希望去做的事;
步驟四:說完以上三項,交換一句「爸爸媽媽好疼你」「你好愛爸爸媽媽」,然後溫和的擁抱或靠靠肩。
這一練習可使孩子倍覺舒適和安心。
2、「關上門,打開心」
這是一個聆聽的練習,讓孩子將抑壓在心的心事或情緒表達出來。家長先關上電視,在家中或沒有任何幹擾的房間內,抱著不批評的態度,放鬆心情地聆聽,讓孩子知道家長是衷心地想知道他的感覺和想法。開始時家長可說:「告訴我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你這麼難過?」「你當時感覺如何?」「後來又發生什麼事?」「你現在對這件事認為如何?」「以後會怎樣做?」儘量讓孩子有抒發內心的機會,了解自己的情緒,而不要太早給予意見。
如果孩子不願啟齒,這可能是他仍在生氣或在試探家長是否有誠意及值得信賴。家長可以告訴他這十分鐘是用作談話的,孩子說出了他的感覺後,你是不會責罵他的。
3、寫清單練習
聆聽孩子說話是很重要的,但當孩子在盛怒時,要他整理心緒說出內心感覺是頗困難的。這時可讓孩子下寫他所期望家長的反應。例如:當孩子被老師無辜被罰時,他可能有以下的想法:
我要媽媽可憐我;
我要媽媽把事情問清楚,表示對我開心;
我要媽媽說說她的意見,像「我要去找你老師」。
這個練習使孩子澄清他想要從家長處收到什麼反應,讓使家長知道他內心在想些什麼。這個練習多做幾次就越來容易,甚至不用寫下來。
4、猜猜看
大部份孩子心理最常盤據著的五種感覺大致為:愛、喜悅、挫折、恐懼和憤怒。這個遊戲是讓孩子更加體會自己的感覺,可以由多位小朋友與師長一齊參加。先在每張卡紙上寫上各種感覺,例如:平靜、害怕、罪惡感、興奮、害羞、傷心、緊張、滿足、安全等。家長與孩子可以每人輪流抽出一張卡,用啞劇形式表現卡上寫著的感覺,讓家人猜,然後每個人說些有這種感覺的經驗,像「妹妹把我的作業簿撕破了,我很生氣」。這個練習可以使孩子了解自己的感覺和導致這種感覺的事情。
方法三:解決問題法
1、腦力激蕩遊戲
這是根據「腦力激蕩術」而變化出來的遊戲,可以全家一起玩,或找些有共同問題的朋友一起玩,遊戲前大家要先認識解決問題的步驟,家長可以先寫在大卡紙上,讓大家一邊玩,一邊審視自己是否依序進行:
步驟一:放鬆心情;
步驟二:認識問題;
步驟三:陳述各種解決的方法;
步驟四:評估每一個方法可能的結果;
步驟五:選擇最好的方法。
首先準備一個紙盒,並在地上(或桌上)劃出兩大區,一邊寫上「煩惱問題」一邊寫上「解決方法」,然後大家在卡紙上分別寫出自己正面對的煩惱問題,及以一張紙紀錄一個方法的方式儘量寫出解決的方法,如:「告訴老師」「不理他」「打他一頓」「直接告訴他」「請人轉告」……然後把所有的卡紙都放在紙盒中,混合後把抽出的「煩惱問題」放在「煩惱問題」區內,再把「解決方法」放在「解決方法」區內。
遊戲開始:大家輪流抽出一個「煩惱問題」及一個「解決方法」,就解決問題步驟審視這個「解決方法」能否解決那個「煩惱問題」,並估計出「所得後果」,大家可以自由聯想,儘量發表各種各樣的意見。
2、停止思考法
這種方法是用來克服那些經常令人分心焦慮的觀念和思想的,最好由專業的治療員幫助效果最佳,家長亦可自己嘗試一下在家帶領孩子進行:
首先先讓孩子把困擾他的觀念和想法牢記在心,然後請他打個手勢給家長,家長接著可大聲:「停!停!停。」
如此重複幾遍後,要孩子在治療者喊停時,在自己心中跟著喊停,然後叫他想一些其它的事,或立刻做一些可以吸引其注意的事。
如此練習多次,直至孩子能自如地停止那些困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