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杓鷸 長嘴鷸 縱紋腹小鴞…… 今年揚州增加11個鳥類新記錄

2020-11-25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慄背短腳鵯資料圖

紅頸瓣蹼鷸資料圖

長嘴鷸資料圖

藍磯鶇資料圖

縱紋腹小鴞資料圖

  觀鳥拍鳥愛好者多了,發現當地鳥類新記錄的機會也多了。2018年,揚州又增加了11個鳥類新記錄。

  城北魚塘是塊「福地」

  1月,正是冬季最冷的時期。這一時期,一般都是鳥訊比較平淡的時候。而鳥友杭德泉,在宋夾城發現了褐柳鶯——一種比麻雀還要小的小鳥。這個發現,也為2018年揚州鳥類記錄開了一個好頭。

  3月的城北魚塘,是揚州鳥友經常去的地方,突然就來了一隻大杓鷸,它也是揚州的第一隻杓鷸,而且就在離城市不遠的地方。

  4月,還是城北魚塘,又來了一隻大濱鷸。在遷徙季節,城北魚塘簡直就是一塊福地,之前還有過紅喉鷚、彩鷸、黃頭鶺鴒等。大濱鷸在IUCN紅色名錄等級中,標註為瀕危鳥種。

  遷徙季節新鳥「大豐收」

  8月,同樣是遷徙季節,在北方寺大橋附近的鵝塘裡,發現了兩隻紅頸瓣蹼鷸,雖然只在這裡呆了幾天,但著實讓鳥友們驚豔了一把。鳥友們期待它們明年還會再來揚州,希望再看看它們奇特的覓食方式(在淺水浮遊打轉,啄食水生無脊椎動物、蠕蟲及昆蟲)。

  北方寺大橋附近的鵝塘同樣也是一塊福地,8月還在這裡發現兩隻長嘴鷸;連續幾天它們都是跟成群的鶴鷸呆在一起,有一個發現是長嘴鷸覓食頻次高於其他鷸類,幾乎沒有停的時候,喜歡把整個頭部埋入水中,捕食貝類,蝦蟹等。不過,這兩個傢伙還一直保持著一項神秘的紀錄——所有外地鳥友,來揚州尋找均未能如願以償,無一例外。根據分布,長嘴鷸在江蘇的記錄次數屈指可數,全球分布圖上,中國區域也是比較零散的。

  9月簡直是一個「豐收季」,首先是傲嬌美麗的藍磯鶇,其次是有著一副好嗓音的紅尾歌鴝,再次是闊嘴鷸、縱紋腹小鴞等,統共有4個新記錄。闊嘴鷸,在海邊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鳥,這次可能是遷徙途中遇到了合適的生境短暫停留「加油」的。

  9月,在捺山大石柱上發現了縱紋腹小鴞,起初鳥友以為認錯了,「主要覺得太意外,它是怎麼出現在這裡的,以前只在西部觀鳥時見過它,喜歡蹲在樹樁、電線桿或者土堆上。」

  瘦西湖來了群慄背短腳鵯

  10月,候鳥遷徙高峰期,當鳥友們還沉醉在高郵湖灘上大群紅腳隼遷徙過境的震撼場景時,多年尋找未果的小杓鷸出現了,不過就一隻,還是個殘疾(嘴巴短了)。它將如何覓食?能不能扛過這個遷徙季?鳥友們都很牽掛它。

  進入11月,本以為2018年應該不會有什麼新發現了,但瘦西湖萬花園的小山坡上來了一小群慄背短腳鵯,以前都不敢想像它會來到揚州。鳥友們一連觀察了好幾天,還算穩定,只是不知道它們能不能就此留下來。揚州之前只有黑短腳鵯,這次又增加了個「兄弟」。

相關焦點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先看一段同事最近的報導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捺山發現鳳頭鷹等鳥類 揚州「鳥家族」已有275種
    揚州網訊 (記者 周晗) 中秋已過,揚州天空迎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節——大批候鳥從揚州過境。連日來,揚州鳥友在儀徵捺山先後發現白喉針尾雨燕、鳳頭鷹和縱紋腹小鴞等,它們都是揚州鳥類新成員。其中,鳳頭鷹和縱紋腹小鴞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揚州「鳥家族」成員有多少? 最新數據來了!295種!
    隨著觀鳥運動的開展,觀鳥記錄也不斷增加,記錄的鳥類種類也越來越多。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秘書長杭德泉統計,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95種,「相比30多年前,增加了156種,翻了一倍還不止。」   「『鳥家族』成員,指的是野生鳥類的成員。」
  • 罕見鳥類長嘴鷸首次在蘇發現
    近日,蘇州觀鳥愛好者在張家港的長江邊上拍攝到國內罕見的鳥類——長嘴鷸。據悉,這是蘇州首次發現並記錄到這一物種。  發現長嘴鷸的是張家港市民錢先生,他有著多年的觀鳥經驗。今年8月1日下午,他在長江邊一處農田觀察拍攝遷徙到張家港的中杓鷸時,意外發現鳥群裡一隻與眾不同的鳥,錢先生隨即將鏡頭對準這隻鳥,連續按下快門。
  • 鳥友拍到紅尾歌鴝、闊嘴鷸 再添兩成員揚州「鳥種」272種
    揚州網訊 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叫聲甜美的紅尾歌鴝來揚在一次校園觀鳥時,揚州大學綠行社學生記錄到了一隻紅尾歌鴝,這是揚州的新發現。
  • 外地鳥友來追鳥拍到普通朱雀 揚州鳥家族增加到281種
    不過,想追的鳥兒沒追上,他們卻在這裡記錄了40多種鳥兒。其中,有一種名叫普通朱雀的鳥兒,在揚州是首次記錄到。揚州鳥家族因而增加到281種。遠方來「稀客」不少鳥友想一睹「芳容」城北漁場這些天來很熱鬧。不少本地和外地鳥友先後來到這裡,為了看看一位遠方來的「稀客」——長嘴鷸。實際上,長嘴鷸的數量並不稀少,但為何這麼多鳥友把它當成「稀客」,要來一睹它的芳容呢?
  • 劍鴴、大杓鷸現身,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陸續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根據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鳥類監測記錄,結合攝影愛好者提供的影像資料,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13種。其中有7種保山市新記錄。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  點擊高清大圖
  • 8個鳥類新品種為70年來首次發現
    年報顯示,2017年我市實際記錄到鳥種321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4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刷新武漢市鳥類記錄。  《2017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是武漢民間愛鳥護鳥志願者自發對武漢鳥類的觀察和記錄,去年共記錄武漢市域範圍野生鳥類18目61科321種,約佔中國鳥類名錄數量的22%和武漢市鳥類記錄數量的84%,比2016年觀察到的種類數量增加15種,並有8種為武漢市鳥類新記錄。
  • 去年新添7種鳥,今年新記錄已到帳,武漢鳥類朋友圈不斷擴大圈子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熊鶯)今日,一隻灰烏鶇閒逛武漢大學時,被愛鳥人士拍照定格,成為2021年在武漢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記錄。遠東尾鶯 王雪峰攝影赭紅尾鴝 桂文軍攝影「剛盤點完2020年的鳥類新記錄,今年的新記錄就已『到帳』,可喜!」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經專家鑑定發現新增記錄鳥類13種其中7種為保山新紀錄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數十上百隻的大群。特別喜歡在水邊沙灘和沙石岸邊活動。主要以蠕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劍鴴數量稀少,是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中的保護候鳥。為保山市首次記錄,雲南省第二次記錄。
  • 萌萌山鷦鶯現身雲頂山 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據悉,山鷦鶯體長13釐米至16釐米,體重10克至15克,是一種體型小的褐色鷦鶯,具形長的凸形尾;上體灰褐並具黑色及深褐色縱紋;下體偏白,兩脅、胸及尾下覆羽沾茶黃,胸部黑色縱紋明顯。它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成3隻至5隻的小群。它分布於中國、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林鴞表示,山鷦鶯喜歡在山區灌木叢中活動,夏季會到高海拔的地方活動。
  • 大連機場淨空鳥類標本室正式落成
    摘要:標本室共擺放了鳥類標本108個,昆蟲標本84個,植物標本48個。目前,威脅大連機場航班運行的常見鳥類為麻雀、喜鵲、紅隼、草地鷚、家燕以及夜鷹、紅尾伯勞、針尾沙錐、家鴿、縱紋腹小鴞五種危險鳥類。標本室共擺放了鳥類標本108個,昆蟲標本84個,植物標本48個。
  • 攝影師用6年時間記錄到16種貓頭鷹,哪種是你的最愛
    林區鳥導說,猛鴞其它季節其實也在這個森林裡,但是它們害怕和躲避大?據說大見到猛鴞就攻擊,猛鴞打不過大,只有任其宰割。鳥導說只有深秋到冬季,大南方遷徙離開北方後,猛鴞才敢在森林裡出來,自由覓食。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希望有一天能夠得到有關研究驗證。十、領鵂鶹 體長14-16釐米的小型鴞類(只有麻雀大小),雄雌相似。分布於東南亞、南亞、東亞等地。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12月6日,新疆觀鳥會年會公布了10年來新疆觀鳥界的主要收穫,10年間共觀測到41個鳥類新記錄,其中9個屬於中國鳥類新記錄。  根據2004年至2014年發現鳥類新記錄的時間看,2011年、2012年發現新記錄的數量最多,均為7個;喀什地區和阿爾金山保護區以及烏魯木齊周邊(五家渠、烏拉泊)等地發現新記錄的鳥類較多。  「截至2014年11月,新疆新觀測到的鳥類為477個。觀鳥會由原來幾個人到現在100餘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也許會發現更多鳥類新記錄。」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說。
  • 被誤解的貓頭鷹 陝西有11種貓頭鷹
    縱紋腹小鴞 華商報記者 寧峰 攝  我國民間常把貓頭鷹當作「不祥之鳥」,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chī)、鬼車、魑(chī)魂,當作厄運和死亡的象徵。貓頭鷹因形似鷹,頭部像貓故而得名,在秦嶺地區分布著11種貓頭鷹。在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凱撒》和《麥克白斯》中貓頭鷹的叫聲預示著死亡;而在《愛的徒勞》中,貓頭鷹卻是歡樂的象徵。貓頭鷹更是長野冬奧會的吉祥物,貓頭鷹到底是怎麼樣的鳥呢?  眼睛大卻是色盲  貓頭鷹是在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杓鷸雖小「地位」卻高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5月5日,海南觀鳥會「鳥友」dima(網名)在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昌明村附近的一處瓜菜地裡拍攝到小杓鷸的視頻。這是海口首次發現小杓鷸記錄。  小杓鷸屬於鴴形目鷸科的涉禽,體長30釐米左右,是體型最小的杓鷸。
  • 寧夏鳥類記錄新種——小濱鷸
    歡迎大家隨手轉發,感謝寧夏野生動植物記錄愛好者七道陽光的精彩記錄,為寧夏增加一種鳥類新種——小濱鷸。
  • 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
    綠喉蜂虎 藍喉蜂虎 慄喉蜂虎 黃喉蜂虎 慄頭蜂虎鵑形目 > 杜鵑科斑翅鳳頭鵑 紅翅鳳頭鵑 鷹鵑 普通鷹鵑 棕腹杜鵑 四聲杜鵑 大杜鵑 中杜鵑 小杜鵑 慄斑杜鵑 八聲杜鵑 翠金鵑 紫金鵑 烏鵑 噪鵑 綠嘴地鵑鵑形目 > 鴉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