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的網絡消費方式層出不窮。現如今提起外賣,肯定許多朋友都不感覺陌生。只要手機帳戶裡面有錢,下載一個外賣APP,擁有屬於自己的帳號之後,你就可以下單了。半個小時左右,你點的外賣就會被送到家門口,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熱氣騰騰的飯菜。這種便利的生活正在服務著廣大朋友,尤其是消費者著的年輕群體。
可是正是這種共享經濟,經常會有價格的波動。就像快遞一樣,會隨著季節的改變,發生價格浮動。當過年時,快遞單量增加,一些小單,快遞人員甚至都不會理睬,外賣也是,最近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外賣逐漸變貴了,而且甚至有些外賣,分量都不如以前足了。而且許多外賣裡甚至多了一張小紙條,小紙條的內容主要是類似於添加微信下單更便宜的信息。這種小紙條一般都是商家不得已而為之的。
這背後的一切都是由於外賣平臺上調了服務費率所導致的。根據統計,外賣的服務費率漲幅從一個點到三個百分點不等。這直接導致了外賣價格的提高和商家利益率的下降。有的地區每單的費率從以前的百分之十八上調到百分之二十多。簡單的說,這就意味著,只要賣出一單一百塊錢的外賣,商家交給平臺的費用,將從原來的18塊錢,上升到20多塊錢。而且根據了解,外賣主要的快餐店,它們的毛利大約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還要面臨房租和物價不斷上漲的壓力,費率的上漲更增加了壓力。許多註冊外賣的商家只能硬著頭皮接受,正是因為外賣訂單佔到了月銷量的一半左右。
而且根據了解,服務費率的上漲是按店鋪,訂單量和位置環境而決定的。像那種規模比較小,而且銷量又少的,議價能力就弱,就只能任由宰割。服務費率上調之後,外賣平臺紛紛表示,商家可以自由的增減外賣服務。於是這時候就有許多家,採取了許多辦法。
首先第一個辦法就是給商品漲價。這是許多消費者發現的一個問題。最近有些外賣,尤其是餐飲行業的,平均漲了三塊錢左右。一個外賣單增加3到5塊錢,也就意味著那種經常點外賣的消費者每個月需要多花費幾百塊。這意味著平臺提高的價格讓消費者給買單了。第二個辦法就是減掉產品的分量,有些商家害怕因為漲價錯失許多客戶,但是不得不面對提高的稅率,這時就要選擇減掉外賣的分量來減少一些壓力。第三個辦法就是自家配送,也就是咱們剛開始講的,外賣裡面會附帶有一張紙條,裡面寫著詳細的下單方式和信息,這可以讓消費者繞開外賣平臺來訂單,然後通過自家店員配送,這樣就可以完美的避過平臺費用,但是因為人員緊張,這個辦法也不是一個萬全之策。
雖然以上方法可以單方面的解決一定的壓力,但都不是完美的解決辦法。無論是哪一種方式,最後還要增加自己店鋪的運營壓力。而且現在的外賣行業處於一種壟斷狀態,你如果不低頭,就要面對產業壓力。如果低了頭,就無法解決佣金的問題。所以在這種矛盾下,許多商家紛紛,退出了外賣平臺。在這種情況下,平臺的態度並沒有絲毫改變,依然是強硬的採取提高費率。現在,外賣市場被平臺壟斷之後,商家與中間商外賣平臺的矛盾越來越激烈。
在外賣行業剛開始的時候,各大平臺之間需要競爭,這時候平臺就會對店鋪進行一些補貼。這完全是為了搶消費者,搶市場。這個補貼十塊,另一個就敢補貼十一,為了以後的市場,平臺也開始競爭補貼。但是現在的外賣平臺已經成熟,這時市面上的各大外賣平臺就開始對店鋪停止了補貼,自然而然的,外賣也就變得比以前貴了。
現在外賣平臺已經趨於飽和,主要是由美團和餓了麼所掌握。據數據統計,美團和餓了麼在外賣的份額分別佔了百分之五十九和百分之三十六。這兩者合起來,大約佔了整個市場的百分之九十五,這就讓外賣市場被兩個大平臺給壟斷。它們兩個在外賣平臺的定價方面,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平臺上調服務率也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允許,不能憑藉自己的優勢地位就作亂。
總之,最近由於外賣平臺上調的服務稅率,導致了消費者的不情願買單和商家的出走平臺。不知道你們是怎麼面對外賣漲價的呢。